中医基础理论 10-病因学说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 10-病因学说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 10-病因学说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 10-病因学说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 10-病因学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医 基 础 理 论病因学说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乔文彪概 述一、病因的概念 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各种原因。即“病邪”。二、探求病因的方法 1、直接询问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单纯、直接的疾病; 2、辨证求因: 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以推求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属于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三、病因的分类研究 1、秦国医和的“六气说”。 2、内经的阴阳分类法 病邪来源不同。 3、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根据病因的致病特征、发病途径及传变规律分类。 4、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三因学说”-病邪与发病途径相结合。 外所因-外

2、感病因(六淫、戾气-吴又可) 内所因-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 不内外因-其他病因( 外伤、虫兽伤等) 病理产物性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病 因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总规律:归季节;分阴阳。(一)风邪 春季主气(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 病位游移不定(行痹);数变风邪致病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3)风为百病之长; 易兼邪致病;致病部位广泛,变化多端。 (4)风性主动;“风胜则动”如破伤风(二)寒邪 冬季主气 (伤寒、中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厥、冷痛(2)寒性凝滞,主痛;(痛痹)“气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

3、(3)寒性收引;“寒则气收” 气机收敛,经络、筋脉、腠理收缩挛急。(三)暑邪 夏季主气 (伤暑、中暑) 严格的季节性夏至-立秋;只有外感。(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热、烦(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炅则气泄”(3)暑多挟湿;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面垢眵多(四)湿邪 长夏主气(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 (着痹)沉重感的症状;秽浊的分泌物或排泄物。(3)湿性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粘滞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寒 湿 之 邪 伤 阳 的 区 别病邪程度方式部位特 点寒邪重、快损耗阳气全身寒象、疼痛湿邪轻、缓困扰阳气脾阳气化

4、失司(五)燥邪 秋季主气(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空窍、皮毛、二便 (2)燥易伤肺。(六)火(热)邪无明显季节性火既可指正(少火生气)亦可指邪(壮火食气)火 热 温 暑 的 区 别邪气程 度来 源发病症 状火火为热之极外感或内生急骤火性炎上热外感或内生较急全身性温温为热之渐只可外感缓慢由表入里暑暑性类火只可外感急骤全身性病邪性 质 和 致 病 特 点风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行痹)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痛痹)寒性收引。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严格的季节性)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5、性重浊; (着痹)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火易耗气伤津;火易致肿疡;火易扰心神。第二节 内 伤 病 因 一、 七 情 内 伤(一)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易伤心、肝、脾;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病情变化与情志密切相关。(二)影响七情导致内伤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疾病因素; 3、体质因素 七情是否成为病因,一方面取决于情志刺激程度; 另一方面与个体的心理耐受和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一、 水湿痰饮(一)概念: 水湿

6、痰饮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湿弥散无形,无处不到,易困脾; 水质地清稀,无处不到,易致肿; 饮质地适中,多停于胸胁、胃肠和肌肤; 痰质地粘稠;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分 类(二)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或内伤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成。(三)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1. 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 2. 致病广泛,症状复杂- 眩、咳、喘、悸、呕、满、肿、痛;支饮、悬饮、痰饮、溢饮。 3. 易扰乱神明 癫、痫、痴呆。 4.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其他如易兼邪致病, 舌苔多为滑、腻苔,脉象以滑脉多见。二、 瘀 血(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指蓄

7、积于体内失去了生理作用的血液。(二)瘀血的成因: 急性成因 外伤 慢性成因气滞、气虚、血寒、血热。 1. 疼痛 :刺痛, 位置固定, 拒按, 夜间痛甚; 2. 肿块 :青紫肿胀, 癥块, 位置固定; 3. 出血 :血色紫暗夹有血块,或柏油便; 4. 紫绀 :面色紫暗, 唇舌、爪甲、肌肤青紫; 5. 舌诊 :舌质紫暗, 或有瘀斑(点); 6. 脉诊 : 脉涩或结代。肌肤甲错。瘀血的致病特点三三、 结 石(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积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二)结石的成因: 1. 饮食失宜; 2. 情志内伤; 3. 服药不当;4. 寄生虫感染。(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 2、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3、病程较长,症状不定; 4、阻塞通道,导致疼痛。 第四节 其 他 病 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伤筋动骨; (二)烧 烫 伤 -多为火毒,易伤阴; (三)冻伤- 易伤阳,致气血阻滞; (四)虫兽伤 1、蛇伤:分为风毒、火毒、风火毒。 2、狂犬咬伤: 伤口红肿、疼痛、出血 ; 头痛、神疲、恶心、失眠等;恐水、恐声、 恐光、头痛、烦躁、抽搐等。潜伏期24日后 (二)医过 1、成因: 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操作不当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