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专题5专题综合训练学习精品_第1页
必修第一册专题5专题综合训练学习精品_第2页
必修第一册专题5专题综合训练学习精品_第3页
必修第一册专题5专题综合训练学习精品_第4页
必修第一册专题5专题综合训练学习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综合训练(五)一、选择题. (2019南京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 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 年。这一 “心照不 宣”()A 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B 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C 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D 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B解析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参战被严守秘密,主要是避免战争扩大化,使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故B项正确;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对立关系,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故C项错误;朝鲜问题并未解决,故D项

2、错误。 (2019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2)罗斯福曾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 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一一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材料反映()A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B 美国和苏联的合作已经破裂C 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失败D 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答案 D解析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与材料意思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美苏合作破裂,故B项错误;孤立主义政策失败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里提到美国要推行充当世界

3、主宰的世界主义,可以看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要称霸世界,故D项正确。 (2019徐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三,35)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 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 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A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B 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C 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D .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答案B解析 根据“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可知美国与西欧、日本仍然是 合作关系, 故A项错误;“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并 强化与西欧、日本

4、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仍然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仍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只是方式有所改变,故D项错误。 “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以上叙述说明了()A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 .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C 多极化趋势出现D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极权主义是指苏联的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通过扶植西欧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故选B项。“苏联的

5、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 同盟力量的差距B 意识形态的对立C 军事力量的失衡D 经济水平的差距答案 D解析据题干信息,“不对称”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中“苏联的军事 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事力量是强大的,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这 两个争夺者”,不强调其同盟者,A项错误;意识形态不能说“不对称”,B项错误。 (2019南京一模)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 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一为逆

6、差年份1950196019701973与日本的贸易+ 2.4+ 2.015.9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5.817.8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B 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C 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D 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答案C解析材料突出的是美国的贸易中心地位受挫,而不是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美国的贸易中心地位受挫,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更多的变为竞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美国与日本、西欧之间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体现了美国实力的下降,经济多极化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与欧

7、共体性质的转变无关,故D项错误。 (2019常州高三期末,12)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A 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B .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C 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 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答案 B解析据材料“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戴高乐时期法国注意改善和苏联的关系,说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故B项正确。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A 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B 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8、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 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错误;相互合作是欧共体成员达成的共识,但 是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有一定的差异,C、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2019无锡一模)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联邦德国()A 经济发展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 欧共体成立后推动北约东扩C拉拢东欧国家以实现国家统一D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政策调整答案D解析“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不能体现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要求,故A项错误;“联邦德

9、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不能代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企图吸纳东欧各国,故B项错误;“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可知联邦德国是想改善同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但并未体现出谋求统一,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联邦德国主动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故D项正确。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能体现这一说法的史实有()欧共体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1973年中东战争中日本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美国的霸权地位丧失A .B .C .D .答案 B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认为多极化趋

10、势下美国霸权地位丧失。事实上,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的霸权地位是削弱而不是丧失。故答案为B项。(2019吴江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35)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 区”“新兴市场” “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A .第三世界开始走向终结B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C 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D .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答案 B解析新兴国家中第三世界国家占据主导, 不能说其走向终结,故A项错误;材料中“新兴” 一词的 频繁出现,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

11、未说明新兴力量成为国际关 系的主导力量,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2.(2019苏州高三第四次联考,35) 2019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 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B .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C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D 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了一系列恐怖主义,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叙述世界民族的差异,故B项错误;恐怖主

12、义造成了局部动荡,但世界总体趋向和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冷战思维对欧洲的影响,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 “三环外交”是二战后英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同时反映了战后英国外交的基本内容。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英国以“英美特殊关系”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有一个形象的注释,就是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他上台执政(1951 1955年)后,继续推行的所谓“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 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处于这三种关系中的只有英国。只要处理得好,英国就 可以发挥在这三种关系 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一一俞

13、可平主编 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一一英国材料二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英国实力的下降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逐渐 削弱。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后,美英之间矛盾和摩擦不断。与此同时,英国的利益越来越欧洲化,1973年 正式加入了欧共体。英国外交重心转向西欧后,并不意味着英美特殊关系的结束。因为决定这种关系的诸多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民族心理和文化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这就决定了 英美特殊关系存在的长期性。另一方面,西欧也绝不是英国永远的外交重心,随着英国的实力和国际形 势的变化,英国的外交重心会一直变化,80年代和冷战后英国外交重心重新回到英美特殊关系的史实就证明了这

14、一点。略论战后英国外交重心的转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推行“三环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判断这一目标在当时能否实现并分析理由。(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英国外交重心转移的趋势及启示。答案(1)目标:继续保持英国大国的地位。实现:不能。理由: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不断瓦解; 美苏对峙,美国才是西方政治集团真正的首脑;战后欧共体的崛起,法德力量的强化,都不利于英国在 “三环外交”中扮演中心地位的角色。趋势:从美英“特殊关系”到“重归欧洲”;在以欧洲为重心的同时又注重英美特殊关系。启示: 外交政策的制定一定要

15、立足于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外交政策是内政的延续,根本上是为实现 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解析(1)可以从“三环外交”的内容入手,分析英国在“三环”中的地位回答“目标”:英国希望保 持大国地位。从二战后国际实力对比变化可知英国的目标无法实现;联系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殖民体 系瓦解、美苏对峙等知识回答“理由”。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外交重心由注重英美特殊关系到转向西欧,以欧洲为重心的同时又注重英美特殊关系,据此回答“趋 势”。 联系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关系回答“启示”。14. (2019南京、盐城二模,23)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在两极格局之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 多极格局下, 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论 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 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材料二2009年2月,在第4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

17、,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 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与单极格局相比,其他两类格局的共同作 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2)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