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共 16 页2019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0 分)默写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 ,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上海是怎么来的?一说起 “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 -上海浦旁边, 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 最早在上海浦附近 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

2、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 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 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 史进程中,上海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渐上升。到了近现代,地理因素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突显出来。上海的 “江海之会 ”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哪个江?长江。哪个海?东海。黄满 江的出海口连接着长江,长江又与东海交汇。长江有6300 公里,位于世界第三,整个长江流域经由它对上海的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水运曾经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运输手段。通过水路上海可以方便联系到浙江、江苏,靠海 又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

3、。同时,上海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 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是桐油,二是猪繁。当时由于没有化学人工合成品,全世界船只防腐蚀涂料主要 是用长江流域山区出产的桐油制造的, 而中国相油几乎全部从上海出口。 至于猪暴, 即猪脖子上的可以用来做刷子的毛,都要从迢迢千里之外的产地-四川、湖南聚集到上海出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上海刚开埠时总共有50 多万人口,到1900年人口突破 100 万,到解放初户籍人口达到 500万,这一速度比历史上巴黎、 伦敦的都要快。人从哪里来?主要靠的是移民。上海的移民大多来自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等地区 这些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

4、 文化最繁荣的地方, 他们一般文化层次 比较高, 基本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 这也为上海人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 的契约精神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文化体现出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特色,让这座城市充满 了魅力。第段介绍了下列信息:上海成为居民点的原因; 第 段加点词 “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第 段列举了桐油和猪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明这两种商品的产地都非常偏远难以运输。 B说明这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上具有重要地位。 C说明这些商品都必须聚集到上海,然后才能出口。 D说明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之中,拥有重要贸易地位。根据上下文,第 段不能与第 两段调换位置,请简要说明理

5、由。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刘标标!起床啦! ”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 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 “我不想 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 ”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 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 进入甜美的梦乡。“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 ”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 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

6、服倒在了床上。“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 ”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我!不! ”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 ”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 ”不“行,我看着你穿。 ” “穿完了,你去做饭吧。 ”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 你去做饭吧, 我饿了。 ”“想不到吧! 饭我早就做好了。 别想再睡回笼觉, 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 ”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 “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 ”召“唤

7、奶奶前来助阵 ”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 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刘标标,起床啦! ”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 “妈,我肚子疼 ”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哟?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 “真疼吗? ”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 地点了点头。“那去医院吧。 ”妈妈叹口气, “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 饭了”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 ”,刘标标活力四射道, “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

8、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 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 妈妈对自己的厨艺 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 “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 ”妈妈不满地说。 “我在外面有事。 ”刘标标皱着眉头道。“你能有什么事? ”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 ”刘标标不耐烦道。“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 ”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吃饭! ”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这 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 ”刘标标他爸嘟嚷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

9、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 女儿起床, “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表演 ”在文中的含义是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文末画曲线的句子 “那

10、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那个姑娘 ”指“妈妈 ”,请分析 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你受邀参加 “面具文化 ”博览会,在入 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签的一句宣传语是 A 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B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C汉字 -带领我们走向神秘的面具世界D 面具 -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 在中国面具馆,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关羽)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 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 互留地址 介绍课文花脸介绍面具知识与对方打

11、招呼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A BCD在欧洲面具馆 “假面舞会 ”面具展的留言板上,你看到了一句有意思的话 “希望假面仅仅 出现在舞会上 ”,触发了你对假面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一句有意义的话。(运用 一种修辞手法)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 的愁

12、情。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里 ”千“载 ”都有悠远之意。B “故人”昔“人 ”都指曾经的老朋友。C “青山”“晴川 ”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D“浮云”“白云 ”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13、前时 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 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 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本文作者是 (人名)。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稍稍宾客其父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 “ ”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 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 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 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

14、少 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 读而爱之, 故尝歌, 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 见旧历背煤字漫灭, 乃烧细枝为笔所书 ,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注】 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瞳:村庄。 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 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少曾读书 故尝歌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张远度来到 “ ”(用本文语句回答)的 “颖南之中村 ”,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六、作文(本大题

15、共 1 小题,共 60.0 分)题目:这事,真带劲要求:( 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答案和解析【答案】 【小题 1】一览众山小【小题 2】雪尽马蹄轻【小题 3】耽眈相向【小题 4】殚其地之出【小题 5】小桥流水人家【解析】答案:(1)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2)雪尽马蹄轻(3)耽眈相向(注意“眈”的书写)(4)殚其地之出(注意“殚”的书写)(5)小桥流水人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 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 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 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 现错别 字。理解性识记 ,注意结合语境填

16、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 时不出错,关键还 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 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 句,规避识记误 区。【答案】 【小题 1】上海名字的由来【小题 2】上海行政地位的上升【小题 3】D【小题 4】【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 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 “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 现了一 个居民点, 于是就叫上海 ”可得上海名字的由来。根据 “在漫 长的历史进 程中,上海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 渐上升。”上海行政地位的上升。据此分析 可作答。(2)本题考查说 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

17、中限制性 词语不能删去,“主要”意思 是大部分,原文的意思是人 们曾经赖以生存的运 输手段以水运 为主,也有其 它的运 输手段,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全部水运的 办法,与事实不符。“主要”一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 段开头“上海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 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 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桐油,二是猪繁 ”可见, 列举桐油和猪鬃的例子是 为了说明“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之中, 拥有重要 贸易 地位 ”。(4)本题考查语段顺序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说明顺序或前后照 应这两方 面来分析。从 、两段内容来看,主要讲上海是“江海之会在世界上可 谓 独一无二 ”和“

18、处在中国南北之中 ”的重要交通枢 纽,第 段说 明“独特的区位 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 续增长”,可见第 两段与第 段之间是因果关系, 而 两段又是对第段内容的具体 说明。分析清楚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再 概括作答。答案:(1) 上海名字的由来上海行政地位的上升(2)不能删去。“主要”是最重要的,表明当 时人们还有其他的运 输手段,在所 有的运 输手段中水运是最重要的, 删去不能体 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3)D。(4)示例: 两段说明上海具有 “江海之会”、南北之中的区位优势,第 段 说明移民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文中“独特的区位 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 续增长” 一句表明,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 两段又是 对

19、第 段内容的具体 说明。 这几段按 逻辑顺序说明,所以不能调换。这篇说明文介 绍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命名的由来、行政地位的上升、便利的 交通及其 飞速发展的经济,突出其“充满了魅力 ”的“魔都”特点。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 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 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 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 、提 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 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 时如果文段中是几 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 联结 ,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 结构类似的 词语、短语或者句子, 那么 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

20、个要点。其次 还可以抓住关 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 如“除了”还“有”另“外”等。【答案】 【小题 1】故意装出肚子疼的样子【小题 2】C【小题 3】选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共鸣【小题 4】运用日常口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小题 5】【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 含义的理解。“表演”原指演员演出,结合“我肚子疼 ”、“跟 谁学的这 一招”可知,这里的 “表演”的语境义是故意装出肚子疼的 样子。(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根据文中 “排骨面”、“肉松三明治 ”、“番茄酱配 煎蛋”等句子可知,这里应当是与美食有关的内容。(3)本题考查对人物对话的理解。由儿子的两句 “你去做 饭”可知他在找机会 故意拖

21、延;由妈妈的两句 “不行”可知她的步步 紧逼。故选:C。(4)本题考查对标题 的赏析。解答时可从选用的人称、语言的特色:口语的运 用等角度 赏析。如标题中的两个 “你”,运用选用第二人称,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身临其境;再如,文中人物对话运用大量口 语,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等 等,据此作答即可。(5)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内涵。答题要点:“姑娘”形象的解 读;句子的内涵分析。“姑娘”本指未婚的女子,文中称 妈妈为姑娘,是为了表现妈妈 的美好形象, 表达已为人父的刘标标终于理解母亲后,对妈妈的思念,对当年不理解母 爱 的悔恨。“也这么说过“表达他 对父母对子女的 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答案:(1

22、)故意装出肚子疼的样子(2)美食诱惑(3)C。(4)示例:选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共鸣;运用日常口 语(模仿流行语), 吸引读者阅读兴 趣。(5)示例:“姑娘”一词是刘标标对妈妈美好形象的逃 忆,表达了他对妈妈的怀 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 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 续的领悟。小说通过刘标标对 儿时因为起床问题跟妈妈之间的“战争”的回忆,表达了他 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 转换中对爱 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往往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 义,如果简单地理 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 进行片段研 读和探究, 结

23、 合语境,联 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 题。【答案】 【小题 1】 D【小题 2】B【小题 3】【解析】答案:(1)D(2)B(3)示例:舞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1)本题考查学生挑选标语 的能力。标语是为了实现特定目 标,达到宣传鼓动 目的,标语口号往往用通俗的 话语诠释 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 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 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 动性A有误,说的是博 览会与主题不符;B有误,说世界范 围过大;C有误,说的是汉字与主 题不符;D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排列说话顺序的能力。 仔细阅读几句话,很明显能找到首句是打招呼的 句,故排除AC;也很容易 确定尾句是

24、互留地址故 为尾句,故排除 D; 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此 类题属于开放性 试题,在解答此题时 学 生要抓住中心 围绕“希望假面 仅仅出现在舞会上”写出自己感悟,注意要运用 一种修辞,表现你对 假面与生活的思考,内容准确,有意 义,修辞恰当。如:舞 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标语是为了实现特定目 标,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 口号往往用通俗的 话语 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 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 传 播,带有感染力和鼓 动性。【答案】 【小题 1】思乡【小题 2】A【解析】(1)本题考查诗 歌表达的感情。黄鹤楼诗中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

25、诗人漂泊异地的 伤感 与思念故 乡的情 怀。(2)本题考查对诗 歌的理解。A正确;B错误,“故人情”指有所留恋。“昔人”指过去的仙人;C错误,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不是山色D错误,“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 叹喟。 故选:A答案:(1)思乡(2)A译文:送友人青翠的山 峦横卧在城 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 围绕着城的 东边。在此地我 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 ,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 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 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 荡荡的黄 鹤楼。黄 鹤一去再也没有回

26、来,千百年来只看 见白云悠悠。汉阳晴川 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 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 乡?江面烟波渺渺 让人更生烦愁。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 满诗情画意的送 别诗,为李白名篇之 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 别友人 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 别绪之 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 时的景物 环境,继写友人 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 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 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 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 作的一首七言律 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 描写了在黄 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

27、,是一首吊古 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 临 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 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 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 代所推崇的珍品。如何鉴赏诗 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家的生平 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 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来反映生活抒 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 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 这 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 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 诗人 在诗中的感情和基 调,才能准确理解 诗歌的主旨。【答案】 【小题 1】王安石【小题 2】泯然众人【小题 3】痛惜【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

28、识的识记能力。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必 须熟记。(2)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句子翻 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 “信、达、雅”,翻 译的方法是 “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 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 略句翻 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 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句意:(同乡人)渐 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 亲;(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 础上,结合重点 语 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 为父亲“不使学 ”,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 人的变化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29、 对一个神童最 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泯然众人矣 ”一句点明 结 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答案:(1)王安石;(2)(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 亲;(3)泯然众人 痛惜。【参考译文】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 辈辈以耕种 为生。仲永出生五年, 还没有见过书 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 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 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

30、待他的父亲,有的 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 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 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 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 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 还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 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

31、明,本来就是平凡 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 【小题 1】年幼 ,所以【小题 2】B【小题 3】地多桃花林 ,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应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根据句 意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注意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活

32、用 词语的 解释。 句意:年幼的时候曾经读过书 。少:年幼。 句意:所以曾经歌唱(卷册诗 歌)。故:所以。(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翻 译。翻译句子要注意句中的关 键词语 要翻译准 确,最好是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不好直译的选择意译。特殊句式在翻译的时 候要注意 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意表达 顺序,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本句中 “异日”,应翻译成“过几天”;“过”一般翻 译成“经过”,但联系下文中在 他家看到了他写的 诗,翻译成“经过”就不够恰当了,可译为“经过 他家到他家 拜访”。对照选项,B 最为合理。故选:B。(3)本题考查对 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 题,需先通读文段,理解文 段大

33、体意思,然后根据内容填空即可。第一个空,是填写 “颖 南之中村 ”的特点, 前文中的 “地多桃花林 ”一句恰好表 现了其特点。联系上下文内容,我 们知道 张远度与王清臣交 谈是因为“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 诗,令张远度很是 惊奇”。答案:(1) 年幼 所以(2)B(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 吟唱杜甫的 诗,令张远 度很是惊奇 译文:天启年初,颍川的张远度在颍南的中村 买了田地,那个地方有很多桃花 林。有一天,(张远度)携带水具独自游玩,看 见一个一边耕田一 边唱歌的人, 在村中徘徊,听他唱的歌的内容,都是杜甫的 诗歌。于是招呼他来与他聊天,耕田的人自己 说 姓王,名字叫清臣,原来有田地

34、,(因为)害怕徭役,把田地都 委托给了他的族人,现在为别人雇佣耕地。年幼的 时候曾经读过书 ,有客人 在他住的地方 遗留下一本册子,那本卷册没有首尾,(王清臣)阅读并喜 欢这 本卷册,所以曾经歌唱(卷册诗歌),也不知杜甫是什么人。过几天张远度到 他家拜访,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都是他所作 的诗,后来经历战乱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了。文言实词 解释是文言文常 见题型之一。解答此 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 文言实词意思的 积累。注意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理解古今异 义词的 意思,准确识记 通假字及其解 释,准确判断词类 活用等。【答案】 这事,真带劲翻寻记忆,光影交错的场

35、景又浮上心头。锣鼓铿锵,琴声时而悠扬,时而激越,伴着幕布的光在心中交织、舞动。犹记得夏日晚饭后,小屋中两张方桌一并排开,一群银发和孩童的笑声围坐台前, 在幕光亮起的一瞬间,霎时寂静了 -一场皮影戏就要开场。我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皮影,身穿花纹衣,满脸浓妆艳抹,活灵活现, 令人着迷。“咚咚咚 ”锣鼓声一响,周围更是安静无比,哪怕幕布阻挡了一切,仍有无数目光仿佛要 穿透到后台看个究竟。我也渐渐紧张起来,手心冒汗,仿佛要浸透紧握着的小木棍了。“铮 -”琴声响起,幕后另几位老人也开始翻飞灵巧的手。原本安静的皮影都“活”了过来- 随着老人的动作,翩然舞动,一个个如精灵般神采飞扬。“俺大将莫是摆设? ”突然,一位老人语气一凛,大吼道。假音穿透空旷的场地,直破云霄。跟随唱腔,让人止不住 入了戏 这感觉,可真带劲 !“小姑娘,准备好喽,该你上场啦 !”正当我沉浸得无法自拔时,旁边一位阿姨拍了拍我 的肩。“哦,好的好的。 ”我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