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林山水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详细描写的写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喜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详细描写的。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详细描写的写作方法。 3、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
2、同学喜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一、观赏录象,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日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巡游一番。 出示课件。 (桂林山水风光录象)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认为会写些什么内容? (围绕课题质疑) 估量: 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 课文怎样详细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观赏桂林水“美” 1、听录音。思索: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 2、依据同学的发觉,随机学习: 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学习第1句,水“美”在
3、哪里?“从没观察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 再读第1句,质疑。(估量)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亲密,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 学习第2句,水毕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淌。 争论,比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赞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感情朗读课文第2句话。 填空练习,体会写
4、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 先填空,再体会所填内容,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争论:从不同角度(感觉、视觉、想象)对重点词(静、清、绿)的详细描写。 (出示漓江水的课件画面,体会静、清、绿的程度) 引读整句话。 课堂练习,照第2句样子说句子: 公园里的花香( )。 校内里洁净( )。 树林里的空气清爽( )。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试读、齐读。 (配上音乐画面) 4、总结: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 三、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观赏桂林山“美”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觉?把你的发觉用简洁的语言或画面表达出来。
5、(每人发一张白纸)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同学自主学习。 2、沟通争论: 你有什么发觉?争论时把练习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评议。 写作方法上: (比较简洁,同学大多能发觉)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险 理解词意: (较难理解,主要通过同学简笔画、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师的提示关心结合理解。) 如:奇峰排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屏障颜色明丽(出示课件,“屏障”的样子与桂林山比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听课文录音,观赏桂林山的画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乐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质疑问难,开拓思维。 6、再次观赏配乐、配画的课文朗诵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漂亮。 四、 作业
6、 1、作业本第4题。 2、依据板书试背23自然段。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大 海 静 水 清 西 湖 绿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险 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字。体会“波澜壮阔、水光潋滟、无瑕、翡翠、峰峦宏伟、山脉逶迤、奇峰排列、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陆离”等词语的意思,自主积累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 4领悟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7、: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一些词语和引用的诗句较难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预备: 1课前布置同学搜集有关描写桂林风光的文章和图片资料。 2桂林山水的课件、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沟通资料,激发爱好。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桂林风光的文章和图片资料,现在,把你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沟通共享吧。 同学沟通资料,老师简介桂林山水: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985年,桂林山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考证,大约在3.6亿到3.4亿年前,桂林一带是汪洋大海。今日遍布这一带的石灰岩,就是那
8、时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约3.2亿年前,这里上升为陆地。坚硬的石灰岩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很多突兀奇峰,流经石灰岩地区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殊清亮,再加上这里气候暖和潮湿,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得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2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在不懂的词语下做个标记,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指导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并思索怎样记住这些字。 漓
9、l江扩ku散峰峦lun宏伟山脉mi比拟n重峦叠di嶂危峰兀w立竹筏徐x行 (2)提出不懂的词语,大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亮,有光泽。 瑕:玉石上的斑点;无瑕,是说玉很纯洁,没有斑点。 水光潋滟:形容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流淌的样子。 山脉逶迤:形容山脉弯弯曲曲向前延长的样子。 奇峰排列:各种各样奇怪的山峰排列着。 重峦叠嶂:山连绵不断,山峰像屏障一样重重叠叠。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光怪陆离: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颜色繁杂。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10、,思索:在课文的语言和写法上你想说些什么? 争论:课文的语言很美,运用了排比、比方的修辞手法。 课文按“总分总”的方式写。 四、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美。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同桌沟通,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沟通,各自谈体会。 3结合同学的发言,引导感悟课文的语言。 (1)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观看图画或读一读这些资料。课件展现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光潋滟的西湖和漓江。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指名朗读,争论: 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
11、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方,突出漓江的水绿得纯洁可爱。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导朗读:“真”字可读重些,表达惊喜赞美的语气。 试背这一段。 五、学习迁移,自学第三自然段。 1启发自学方法:刚才我们学习了写漓江水的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何学习的?(看图画、读课文、想象、体会)按上面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同学读课文、自学,老师巡察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展现峰峦宏伟的千山、山脉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使同学在看画面时可以形象体会“奇峰排列、形态万千”“翠屏”“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争论桂林的山的特点:奇、
12、秀、险。 (3)自由练习朗读,老师指导朗读,然后组织朗读竞赛。 (4)试背这一自然段。 六、指导写字。 1自学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扩、罗”较简单写。“峦、碧、绵”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来记。“碧”留意上面的“王、白”和下面的“石”,写得一样宽。“绵”在“连绵”中是“绵延、连续不断”的意思,所以是“纟”旁,不要与木字旁的“棉”混淆。“卷”字的最终两笔分别是“”和“乚”,不要写错。 2每个字写两遍。 七、作业。 连续搜集有关桂林风光的图片资料,特殊是关于桂林山洞的图片资料,自学课文余下部分。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2说说自己学了课文其次、三自然段的感受。引导同
13、学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课文语言的美。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回忆学法。(看图画、读课文、想象情境、体会语句。)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3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展现桂林的溶洞。老师简介:桂林是石灰岩地形,所以山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溶洞。石灰岩溶洞中,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分蒸发,碳酸盐类沉淀结晶,渐渐积累成的碳酸钙岩,叫“石钟乳”“石笋”等。看课件体会石钟乳“千奇百怪的外形”,在灯光的照射下在洞内“光华闪耀、颜色变幻”的样子。 同学说说自己看课件和读课文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
14、。 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这一段的理解,着重争论两处引用的诗句的意思。 沟通争论:你怎么体会“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 引导看课件、读全文体会诗句描绘的情境,感悟诗句含义: (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江水像青绿的丝绸飘带,山如碧玉做的发簪。 (2)“这样的山围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意思是说:奇、秀、险的桂林山围围着静、清、绿的漓江水;而静、清、绿的漓江水里又倒映着奇、秀、险的桂林山。老师简介:欣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这一段的航程约80公里,沿途所见,都是这样。看课件感受“空中云雾迷漫,岸边花红树绿,江面上白鹭低飞,竹筏徐
15、行”。 正是由于这样,才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漂亮的画卷中巡游)总结自己欣赏桂林山水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迁移训练。 1说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悟。 启发:同学们,现在,你肯定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吧,把你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吧! 2.练写、练说: 宠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也就是批注;喜爱说的同学可以选择我们看到的图上的景点,如象鼻山,练练怎么做导游;喜爱制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活动后评议。 五、作业。 谈话:桂林山水这样美,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我们家乡也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啊,
16、也有独特的风景啊!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大家想不想把我们的家乡美景写下来,吸引中外伴侣呢? 有时间可以当场练笔。 备课参考 桂林山水词语解释 (1)甲天下:天下第一。“甲”指居第一位。 (2)水光潋滟:形容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流淌的样子。 (3)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亮,有光泽。 (4)瑕:玉石上的斑点;无瑕,是说玉很纯洁,没有斑点。 (5)山脉逶迤:形容山脉弯弯曲曲向前延长的样子。 (6)翠屏:翠绿的屏障。 (7)奇峰排列:各种各样奇怪的山峰排列着。 (8)重峦叠嶂:山峰连绵不断,像屏障一样重重叠叠。 (9)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着。 (10)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
17、11)光怪陆离: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颜色繁杂。 桂林简介 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985年,桂林山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考证,大约在3.6亿到3.4亿年前,桂林一带是汪洋大海,今日布这一带的石灰岩,就是那时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约3.2亿年前,这里上升为陆地。后来,经过地壳运动,到距今几百万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水陆形势。坚硬的石灰岩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很多突兀奇峰,流经石灰岩地区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殊清亮,再加上这里气候暖和潮湿,有利于植物生长。这样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洞奇,成为天下少有的奇观。 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县约83公里的水程。漓江酷似一条青丝带,曲折于万
18、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是唐代大诗人韩愈赞美漓江的诗句。 春天的黎明 俄屠格涅夫 春天黎明以前乘车出游时的快感,你知道吗?你走到台阶上。深灰色的天空中有几处闪烁着星星;滋润的风时时像微波一般飘过来;听得见夜的隐秘而模糊的私语声;阴暗的树木发出微弱的喧噪声。你乘着马车,经过教堂,下山向右转,驶过堤坝。池塘上刚开头升起烟雾。你觉得有点儿冷,就用外套领子遮住了脸,你打瞌睡了。马蹄踏在水洼()里发出很响的声音;马车夫吹着口哨。但是这时候你已经走了约莫4俄里,天涯发红了;唐鸦在白桦树丛中醒过来,笨拙地飞来飞去;麻雀在暗沉沉的禾堆四
19、周吱吱喳喳地叫。空气清朗了,道路更加看得清晰,天色明净起来,云发白了,田野显出绿色。农舍里点着松明,发出红色的火光。这期间朝霞发红了;已经有金黄色的光带扩展在天空中,山谷里缭绕地升起一团团烟雾来,云雀响亮地唱歌着,黎明前的风吹出了,于是缓缓地浮出深红色的太阳来。阳光像流水一般迸出;你的心像鸟儿一般兴奋起来。一切都新奇、开心而可爱!四周远处都看得清晰了。太阳很快地升起来;天空明净。今日天气肯定很精彩。一群家畜从村子里向我们迎面而来。你的车子登上山顶。风景多么好!河流曲折10俄里光景,在雾色中隐隐地发蓝,河那边是大片的水汪汪的青草地;草地那边有几个平坦的丘陵;远处有几只野鸭在沼泽地上空飞鸣;通过了
20、散布在空气中的滋润的阳光,远处的景色显得很清晰,不像夏天那样。呼吸多么自由,四肢动作多么爽快,全身被春天的清爽气息覆盖着,感到多么健壮! 石钟乳的形成 石钟乳的形成石灰岩溶洞中,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分蒸发,碳酸盐类沉淀结晶,渐渐积累成碳酸钙岩,叫“石钟乳”“石笋”。游人进入溶洞,只见石钟乳千态万状,琳琅满目,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得多姿多彩,使人犹如置身仙境一般。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奇妙的山沟,由于四周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
21、,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亮见底,湖底石块颜色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这一切美景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凹凸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自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凹凸错落的瀑布,犹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丽。 连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渐渐稀有。留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常常出没的地区。有时,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大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智的小眼睛看着你。有时,会有一群擅长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就又消逝在前
22、方的丛林中。有时,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觉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有时,你还会观察一只行动灵敏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布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3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同学“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同学“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美丽生动的语
23、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喜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终“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同学“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纳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其次节的教学由老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同学自学,老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留意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爱旅游,今日老师和大家
24、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漂亮的城市,也是闻名的巡游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由于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有条件的可让同学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同学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争论沟通,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白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
25、水的秀丽,也抒发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其次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索: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争论沟通,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详细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终写巡游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索: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争论沟通,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
26、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赛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漂亮。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方”把内容写详细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方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殊留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4)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同学用学习其次节的方
27、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索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争论,老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赛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方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排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方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悟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方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方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
28、文,特殊留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其次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悟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巡游。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似乎在漂亮的画卷中巡游。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会桂林山水的秀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悟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附:板书 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4 一、
29、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妙,培育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会认生字,能正确读写。 3、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奇妙境地。能用“赞美描述”来抒发喜爱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供应的想象情景,让同学尽情地品尝桂林山水的漂亮景色。 第一教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小黑板,朗读生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合作沟通 1、初读课文,划诞生字词,查字典,学习生字词。结合上下文内容说出“无瑕”等词意。 2、了解课文大意,围绕课题划分段落。 3、初步观看图意,整体
30、感知画面展现的美丽景色。 4、在文中划出表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特点词语。 三、品读感悟: 1、你到过桂林,看到过那里的漂亮景色吗?看看那里的景色和别处有什么不同? 2、看看课文怎样围绕题目来写,再用一个句子说出每个小段的大意。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汇报自习状况。全文有四段:第一段写乘着船欣赏桂林的山水。其次段写了漓江的水。第三段写了桂林的水。第四段写了桂林的山和水。 师生争论后小结: 1、初读完全文,你感到题目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课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来写)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呢?先总写什么?再分别写了什么?最终又写什么?全文的记
31、叙挨次是“先(先总起)再(再分述)后(后总结)” 四、巩固延长: 质疑: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别人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明白,请在文中作上“”和“?”记号。) 其次教时 一、教学内容: 1、能用一二句话,赞美美丽的画面。 2、通过读,能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通过读和动手绘图,展现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三个。 3、进行制造性的想象,体会描绘漓江水特点的句式。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漓江水的“甜、凉”的特点,再进一步想象江岸上的野花的美。 4、同学能把握“欣赏描述”的句式。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第一段,随文入景。 1、激发谈话:你们想去桂林游玩吗?为什么?课文的为什么去
32、桂林游玩呢?课文的第一小段告知了我们。请找出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先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都这么说,桂林的山水风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来欣赏欣赏。) 3、读第一段。进一步启发谈话(播放多媒体教学软件:消失一幅桂林山水画卷,再消失文字和声音: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也随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一起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吧!) 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画出桂林“水”特点的词语) 5、同学汇报: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6、老师出示带点的几个词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词
33、让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是赞不绝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 (1)漓江的水真静啊! (2)漓江的水好静啊! (3)漓江的水很静啊! 以上几句中的“真”“好”“很”哪个好?“真”程度更深。“真”字还可以怎样说特别特别,多么。 7、读好“真”,应读重点,声调要稍提高。反复品读:漓江的水真静啊!看到这么清静的水,赞不绝口,接着,描写出漓江的水静得如何。我们把用的这种方法叫做“欣赏描述”。 (二)进一步体会重点词句,朗读指导,读出你在游玩时所见美景的喜悦心情。 (用以上的多媒体软件范读录音作朗读指导: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1、读,体会重点词句:真静啊,是说的水怎么样还可以怎
34、样说出这层意思,这层感受?(漓江的水很静很静,漓江的水是多么地静啊) 2、让同学仿照词语重叠的方法说出对赞美漓江水的感受:真清啊,真绿啊 3、老师朗读示范同学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4、师生或男女同学互为引读,读出很惊喜的感情。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 5、在读与体会重点句子中相机理解“无瑕的翡翠”等词的含义。 (三)进行制造性联想的训练。这么美的景色,你怎样“欣赏”呢? 1、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读后理出:“欣赏描述”。
35、2、谈话创设情景:你看到漓江的水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桨,你想干什么?(启发:望着这清凌凌的碧绿的江水,我真想(用双手掬成一个勺子;跳下水中;用双手掬水洗一洗脸)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老师出示:漓江的水真()啊!()得 拟定同学1:我把一掬水泼在脸上,漓江的水真凉快啊!凉快得让你感受到脸上放了冰琪琳。 拟定同学2:漓江的水真明净啊!明净得像 拟定同学3:我摇着双桨,那“泼泼”的水声真好听 3、图象创设情景:出示“象山图”请留意观看,你们看看,这头“象”把长长的鼻子伸进了清凌凌的水中,这头“象”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拟定同学1:看着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跳到江中,
36、玩耍玩耍! 拟定同学2:漓江的水真甜啊让你感受到像吃了西瓜那样舒适。 播放多媒体软件:一幅“象山图”消失,再消失文字和声音:漓江的水真甜啊! (四)进一步体会漓江水的特点。小结:你刚才随到了漓江,你是欣赏,还是玩赏了漓江的水?为什么? 播放多媒体软件:消失两幅人们在水中玩耍的情景,再消失文字和声音:漓江的水真凉快啊! (五)先小结文上的学习方法,再理解第三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1、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玩赏漓江的水的美景的?(先看图,进入佳景;读文句,品尝佳景;后想象,玩赏佳景。小结后老师板书。) 2、预备怎样游玩桂林的山水? 3、老师出示描绘桂林山的图景。再用一个句子赞一赞图描绘的桂林的
37、山。 4、将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画出,老师出示描写桂林山的三个特点的词语: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还可以怎样说,说出这种感受。此文转自淘、教。案网()、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怎样读,读出很“奇”、很“秀”、很“险”的感受来。(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 5、按“欣赏描述”引读。采纳多种形式,读出你对桂林山的宠爱之情。 边读边出示多媒体软件:消失三幅图,分别再现文字和声音:(1)桂林的山真奇啊!(2)桂林的山真秀啊!(3)桂林的山真险啊! 6、创设情景,玩赏佳景。 (1)看图说“奇”:先出示一幅象山图,你看
38、,一头巨大的象来到江边,它在干什么,请用“欣赏描述”想象佳景。 拟定同学1:桂林的象山真奇啊,它来到江边,津津有味地喝着甜蜜的江水。 (2)再出示一幅骆驼山图,你看,这头巨大的骆驼蹲在山上,在四周张望,它在看什么? (3)你看到这么奇妙的山,你会怎样做,怎样“玩赏”?老师启发后,说一说: (4)你能否拿出你的照相机,拍下这一幅幅精致的画卷;你是否拿出你的录象机,拍下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5)老师出示一幅图:一座高耸直立的山峰,你正站在山脚下,有什么感觉? 拟定同学1:桂林的山真险啊,好象就要倒下 拟定同学2:桂林的山真高啊,好象一支巨大的笔,直插云霄 (6)老师出示“形态万千”、“奇峰教案 桂
39、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美丽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熟悉分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预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导同学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同学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
40、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下第一) 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一起荡舟漓江,去欣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欣赏漓江的水(学习其次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观赏漓江的水。观看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依据课堂读的实际状况,可以让同学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从感觉上突
41、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方,从颜色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特别纯洁) 依据课堂实情,老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同学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的赞美之情。 2、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宠爱之情。 3、引导同学发觉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同学谈对排比句的感性熟悉)留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
42、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留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留意右上是匚。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其次课时 一、欣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 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观赏。 3、相互沟通: 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其次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同学的回答中,老师随机展现课件,让同学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同学读出感受,
43、理解词语,并展现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关心同学理解峰峦宏伟红叶似火。 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同学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仿照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同学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颜色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同学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悟。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同学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同学自己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4、4、练习朗读: 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宠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欣赏了漓江的水,欣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衬托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保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正,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非常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5、道出了荡舟漓江,欣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布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沉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留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了,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行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晰。指导分号的书写。 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6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
46、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观看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将媒体素材和课文有机结合,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培育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
47、道它是什么意思?请有实地感受的同学详细谈一谈。 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同学观看,再让同学说说感受。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同学根据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挨次观看画面、谈感受(水安静、清亮、山姿势万千、远处云雾迷漫、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图文对比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 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
48、、字义。 (2)质疑问难。 4检查自读效果。 (l)重点订正下列字音: (2)引导同学体会本课新词。 四、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观看“漓江水”。 思索:漓江的水究竟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 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静、清、绿) 3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带着对漓江水的宠爱之情自读揣摩。 指名读,并评点。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看“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同学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 3小组沟通,反
49、馈。 4全班沟通自学成果,并解疑。 体会“奇峰排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多媒体展现桂林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 同学自己总结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留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观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走进课文,了解的感受。 3读课文最终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漂亮、奇妙所沉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桂林山水学校语文四班级教案7 课型: 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细致观看和详细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育观看、想象、理解、表达力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 通过学文使同学受到喜爱祖国锦绣河山的训练,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 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观看和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化学考试分相与混合的性质试题及答案
- 综艺营销面试题及答案
- 曼谷广告面试题及答案
- 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策略与效果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动态研究试题及答案
- 胎粪吸入相关试题及答案
- 机加工安规试题及答案
- 饭店转让合同双方协议书
- 订金合同协议书范本微博
- 电商平台入驻合同
- 中医眼干燥症试题及答案
- 租电动车电子合同协议
- 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韧性及其空间演变研究
- 2025-2030中国公路沥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血小板分离机》课件
- 快递云仓合同协议
- 2025-2030功能性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相应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