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文鉴赏复习带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文鉴赏复习带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观沧海曹操_ 1这首诗以“了诗人”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_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次北固山下王湾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

2、”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4、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5、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6、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

3、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3、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4、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5、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6、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

4、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1、 萧瑟苍凉(凄凉) 孤寂愁苦(悲伤)2、 深秋晚景图3、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4、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龟虽寿曹操填空:诗的开头,以 和 为喻,意在说1明。2 后人常用这首诗中一些语句作为自己的励志之语,这些语句是3 选出对

5、诗句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诗的开头四句,表达了诗人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之意。B诗人以“老骥”作喻,饱含着对“老骥”的尊敬和爱戴。C诗中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说那些为建功立业而牺牲的人,在他们的晚年仍怀有远大的抱负。D“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说人们能够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是可以延年益寿的。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境界1.神龟 腾蛇 人的寿命有限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C4.答:面对暮年,他在精神状态上不服老,要老当益壮,要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过故人庄孟浩然1诗

6、中 “”一句,将 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1.开轩面场圃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7、”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请你写出探究的结果。1、“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2、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3、“寓情于景”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所写景物(山光),一个“悦”字可从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愉快,由潭水的深邃,一个“空”字也可感受到人物心中尘世杂念全消之心境的宁静。这样,诗人欢快与空灵的心境也就跃然纸上。4、不矛盾,运用“反衬”的写作手法,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写静”的妙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