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选2023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特选2023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特选2023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特选2023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特选2023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兴旺的古代农业12023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答案】D22023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以下关于樊氏庄园的说

2、法,错误的选项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兴旺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答案】C32023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42023年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图4 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

3、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答案】B5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3960分开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局部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缺乏?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

4、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3表现:创造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分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23年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C22023年山东文综历史,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

5、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开展 商品经济开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答案】3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图5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B C D【答案】B42023年重庆文综历史,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图5A铁器 B玉器 C瓷器D漆器【答案】B第3课 古代商业的开展12023年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

6、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说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 22023年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答案】C3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

7、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开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开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开展【答案】B42023年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那么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答案】A52023年江苏历史,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

8、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D62023年海南卷历史,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那么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气的变化【答案】D72023年上海历史,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分。这说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答案】C82023年上海历史,15以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

9、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答案】A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2023年福建文综历史,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那么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那么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答案】B22023年北京文综历史,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答案】A3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

10、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说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别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稳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C42023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答案】B 52023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

11、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那么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答案】D62023年海南卷历史,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缺乏以供给,得其民缺乏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12、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那么寇转而为商,市禁那么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答案】1背景:明廷敌

13、对势力剩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3分 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开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5分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第5课 开辟新航路12023年上海历史,1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答案】C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2023年重庆文综历史,20有学者认为:“没有

14、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以下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C22023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送,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绩。 据?欧洲文化史?等

15、问题: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2023年福建文综历史,21图8所示英国局部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图8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B22023年安徽文综历史,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开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16、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答案】A32023年天津文综历史,8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答案】B42023年江苏历史,14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创造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答案】C52023年上海历史,1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

17、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 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 D19世纪中叶【答案】C6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公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平安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

18、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开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

19、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开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开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

20、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那么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7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创造。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材料一:英国?1862年公司法?可以被看做现代公司的出生证。此前的几个世纪,公司一直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公司是少数人的特权。?1862年公司法?那么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人类97

21、%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就是公司。从17世纪到20世纪79年代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19131914年,福特公司生产了24.83万辆汽车,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到达每15秒生产一辆,这种生产方式在自行车、飞机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辉煌。苹果公司通过iPad和iTunes音乐店,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那么,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公司的力

22、量据CCTV节目组?公司的力量?、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公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答案】1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那么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2023年福建文综历史,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漂浮。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

23、外界联络A B C D【答案】B22023年海南卷历史,21随着城市化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根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答案】A32023年上海历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根底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答案】B4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

24、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公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平安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开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5、。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开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

26、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开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答案】2内燃机的创造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创造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10分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那么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单元综合1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

27、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公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平安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开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

28、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开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

29、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开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2内燃机的创造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创造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10分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

30、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那么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22023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开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

31、?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存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

32、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时间主题时间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年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人类与自然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开展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23年超越开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23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23年给养

33、地球:生命的能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 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表达的社会开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答案】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 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原因:中国文化源

34、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兴旺,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开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开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开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开展前景。12分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开展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2023年安徽文综历史,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

35、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D22023年江苏历史,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B C D【答案】A32023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

36、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考点】洋务运动【解析】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消耗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答案】B42023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二:“

37、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问题: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9分【答案】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5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创造。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

38、斯巴特勒材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

39、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开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拟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

40、】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立与开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抗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3面对困境,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抓住机遇,促进开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开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第10课 中国

41、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12023年浙江文综历史,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前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前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前方工业开展迅速C大前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前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抗日本的经济侵略【答案】B2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剧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开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答案】

42、A32023年江苏历史,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开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表达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开展环境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强调开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答案】A42023年海南卷历史,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局部: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

43、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开展 C生产力的开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开展【答案】A52023年上海历史,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解析】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因此民族资本家主要以投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为主,A、B、C项属于重工业,D项属于轻工业。【答案】D62023年上海历史,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

44、年中国 A国库白银储藏 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答案】B72023年天津文综历史,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开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开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

45、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 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核工业中心。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问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开展的意义。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答案】1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

46、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6分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2分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3分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开展。2分3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6分变化: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开展;城区扩大。4分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开展和曲折12023年浙江文综历史,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

47、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答案】C2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方案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缺乏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开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缺乏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根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开展状况不符【答案】D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

48、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32023年天津文综历史,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给比拟紧张B中国实行方案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给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答案】B42023年海南卷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局部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给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开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开展【答案】A52023年海南卷历史,24我国“一五方案期间,大型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

49、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方案【答案】A62023年上海历史,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答案】D72023年上海历史,29右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A参加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参加合作社【答案】B第12课 从方案

50、经济到市场经济12023年安徽文综历史,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答案】B22023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2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开展C城

51、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方案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A32023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答案】D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2023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三:2023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

52、一年?问题: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答案】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参加世贸组织。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单元综合12023年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那么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

53、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说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2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创造。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

54、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

55、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开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拟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3面对困境,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抓住机遇,促进开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开展;第二次:

56、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2023年浙江文综历史,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那么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开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答案】C 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22023年天津文综历史,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给比拟紧

57、张B中国实行方案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给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答案】B32023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低,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以下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D4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16

58、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BCD【答案】A 52023年四川文综历史,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开展部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答案】C62023年上海历史,39妇女与教育12

59、分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局部女子学校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开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答案】 答案l: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民国初年处

60、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根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表达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答案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