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课件_第1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课件_第2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课件_第3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课件_第4页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国内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国内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分类文件名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措施国卫应急函2019 719号,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工作总体方案国卫应急函2019 720号,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国卫发明电 2019 54号,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境外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应对方案(无文件号)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中疾控报应急发 2019 267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申请发布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的请示中疾控报应急发 2019 403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调整埃博拉

2、出血热疫区名单的通知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国卫发明电 2019 55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国卫发明电 2019 69号,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国卫发明电 2019 50号 关于印发定点医院临床诊断专家共识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43号,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46号,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中疾控传防发 2019 312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通知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

3、行病调查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调查方案(第三版)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2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 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口岸筛检与特殊运输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3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第三版)口岸防控埃博拉出血热操作指南(没有文号)民航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殊运输任务防控预案(无文件号)国内重要技术文件分类文件名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措施国卫应急函201

4、9 7分类文件名标本采集、运输及结果反馈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22号 中国疾控中心关于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标本接收和检测结果反馈等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58号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临床检验设备清单和标本采集、运输、处理、检测操作规程 感染控制国卫发明电 2019 57号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4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国卫发明电 2019 52号 关于做好埃博拉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5、理工作的通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国卫发明电 2019 54号,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国内重要技术文件(续)分类文件名标本采集、运输及结果反馈中疾控应急发 20191.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工作总体方案按照“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防控为主、内外结合、科学应对”的原则,坚持以防止疫情输入为主,以依靠专业力量为主,以加强口岸重点城市防控为主的“三为主”防控策略,强化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联防联控。2.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成员单位包括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

6、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旅游局、民航局、中医药局、网信办,总参谋部应急办、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召集人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主要职责是,会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研究确定不同疫情形势下的防控工作策略,完善应对预案和重大措施,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各地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对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3.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4.境外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应对方案5.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6.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几内

7、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赤道省和河流州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措施1.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工作总体方案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措施1.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文 件:国卫发明电 2019 55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第三版)中疾控传防发 2019 312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通知口岸防控埃博拉出血热操作指南 要 点:定点医院接收由口岸转运人员后,全部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系

8、统进行网络直报按“属地管理”原则,各级疾控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三级审核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1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含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预警系统即发出预警信号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1.病例的发现和报告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2.病例的诊断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69号,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2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国卫发明电 2019 50号 关于印发定点医院临床诊断专家共识的通知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22号 中国疾控中心关于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标本接收和检测结果反馈等工作的通知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2

9、.病例的诊断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3.病例的处置与管理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国卫发明电 2019 69号,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埃博拉出血

10、热流行病调查方案(第三版)要点:留观病例:1.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项的留观病例,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动态监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 (1)体温恢复正常,核酸检测结果阴性;(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3)仍发热但不足72小时,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2.对仅符合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标准的留观病例,按照标准防护原则转运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

11、察,动态监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解除留观: (1)诊断为其它疾病者,按照所诊断的疾病进行管理和治疗;(2)体温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者;(3)发热已超过72小时,而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3.病例的处置与管理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3.病例的处置与管理疑似病例: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1.病原学检测阳性,转为确诊病例,进行相应诊疗;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采样进行病原

12、学检测,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 3.若发热不足72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仍阴性者排除诊断,解除隔离。 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的条件 连续两次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阴性。 临床医师可视患者实际情况,安排其适时出院。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信息、诊断与转归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调查后,做好病例分析总结,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调查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3.病例的处置与管理病例的发现、运输

13、与管理4.病例转运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43号,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46号,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要点:急救中心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的急救或转运工作,同时报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承担转运任务的车辆应专车专用,其驾驶舱应为清洁区,与医疗舱应密封隔离急救人员实施三级防护,完成急救任务后,由专家组对其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实行医学观察转运工作完成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消毒转运任务完成后,由指挥调度中心汇总资料,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4.病例转运病例的发现、运

14、输与管理1.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要点:密切接触者分为四类:医疗机构内的密切接触者、家庭或社区的密切接触者、口岸卫生检疫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其他密切接触者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共享和责任机制各地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设置符合要求的医学观察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追查病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接触: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查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密切接触者追踪

15、与管理1.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1.口岸筛检文件:口岸防控埃博拉出血热操作指南(没有文号)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2.特殊运输文件:民航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殊运输任务防控预案口岸筛检与特殊运输1.口岸筛检口岸筛检与特殊运输标本采集及运输文件:疾控应急发 2019 322号 中国疾控中心关于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标本接收和检测结果反馈等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58号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临床检验设备清单和标本采集、运输、处理、检测操作规程 要点:检测对象:留观病例、疑

16、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发病后3天的血标本。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前采集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进行复检信息采集:病例的基本信息和联系人信息标本要求: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4保存标本运输: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经过培训的专人运送至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标本采集、运输及结果反馈标本采集及运输标本采集、运输及结果反馈1.医院感染控制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57号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医疗机构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培训,掌握埃博拉出血热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17、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应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对医疗机构密接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医疗机构应做好人员防护和消毒工作感染控制1.医院感染控制感染控制2.个人防护文件: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要点: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和患者的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手部防护、粘膜防护、皮肤防护、足部防护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低风险人员,做好标准防护;高风险人员,做好标准防护的基础上,增加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防喷溅措施

18、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手卫生操作流程个人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感染控制2.个人防护感染控制3.消毒文件: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要点:消毒原则: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或灭菌消毒方法:按照消毒对象采取适宜的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配制: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消毒剂从高浓度稀释至低浓度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感染控制3.消毒感染控制4.实验室生物安全文件:国卫发明电 2019 52号 关于做好埃博拉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要点:相关实验室活动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