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流行病学》期末复习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研究对象:人群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和健康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研究的起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1.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平均人口数2.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多用于短时间,小范围的发病频率)3.患病率是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

2、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4.病程延长,病人寿命的延长致患病率升高。5.感染率本质:患病率。6.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粗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7.病死率=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100%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1.病因定义: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2.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1)关联的强度 2)关联的时间顺序(必要条件)3)关联的可重复性 4)剂量反应关系5)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6)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 7)实验证据 8)相似性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的种类:个例调查病例报告病例系统分析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2.研究类

3、型: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不一定非用抽样调查)普查的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某些疾病普查的适用条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用于发现疾病和及时治疗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疾病的检验方法较简单易行,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误差最大)、分层抽样(误差最小)、多阶段抽样。现况研究的优点:1)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强推广意义。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第五章 队列研究1.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1些待研究的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

4、组或按不同的暴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亚组,如低水平暴露组中等水平暴露组和高水平暴露组,随访观察各组人群待研究结局(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因果关系。如果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某结局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又不存在明显的偏倚,则可推测暴露与结局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再进一步估计暴露 与结局之间关联的强度。2.相对危险度 RR表示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1 无关因素RR1 危险因素RR1 保护因素。4.队列研究的优点1)由于衡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或来自历史记录,所以资料

5、可靠。2)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发病(或死亡)率,直接计算出RR和AR等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3)由于暴露在前,疾病发生在后,因果时间顺序明确,加之偏倚较少,故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可证实因果联系。4)随访观察过程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能对一种暴露因素所致的多种疾病同时进行观察分析-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罕见病。二、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设计要求,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患有所要研究的某种疾病或出现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等方法,收集两组人群过去某些因素的

6、暴露情况和(或)暴露程度,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三、主要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2.设立对照3.由果推因4.论证强度四、病例的类型:包括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新发病例最好,可以减少信息偏倚。五、OR值:1 危险因素1 无关因素1 保护因素六、选择偏倚包括:1.入院率偏倚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3.检出症候偏倚七、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信息偏倚是回忆偏倚。八、优点:1.适用于罕见病 2.相对节省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 3.适用于多种暴露因素与有一种疾病关联的研究。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一、主要类型:1.临床试验2.现场实验3.社区干预试

7、验二、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目的是为了排除被研究因素的干扰。2.盲法原则:为了消除人的主管心理因素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产生的干扰作用。 单盲:研究对象 双盲:研究对象和观察者 三盲: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分析整理者3.随机化原则:提高可比性4.重复原则三、优点:1.采用随机化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除干预措施外其他基本特征相似,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减少了混杂偏倚。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随访将每个研究对象的反应和结局自始至终观察到底,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步进行比较,最终作出肯定性的结论因而检验假设的能力比队列研究强。3.有助牙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并且可

8、以获得一种干预与多种结局的关系。第八章 筛检与诊断实验的评价一、筛检试验不等于诊断实验二、真实性评价指标:1.灵敏度2.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成反比关系3.似然比4.约登指数三、可靠性评价指标:kappa值四、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联合实验,其包括:1.并联试验:提高灵敏度2.串联实验:提高特异度第10章到14章1.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个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2.传染源:是指造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3.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借此追踪传染源,寻找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

9、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影响流行特征-短:暴发;长:持续时间长。4.经食物传播: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食物被污染流行特征: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潜伏期较短,流行的持续时间也较短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食物多次被污染,暴发和流行可持续较长时间少年儿童多见5.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预防接种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6.疫源地消灭条件:回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到感染。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3个条件时,针对疫源地的防疫措施方可结束7.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8.慢性病:心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填空题)9.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并不是解散分开的,两者作用于病因链的不同环节,相辅相成。(没有谁优于谁)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