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造地貌的形成练习题_第1页
2.2构造地貌的形成练习题_第2页
2.2构造地貌的形成练习题_第3页
2.2构造地貌的形成练习题_第4页
2.2构造地貌的形成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2构造地貌的形成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 B, 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完成 下列各题。A, B, C之间地形成因是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A, B, C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地质构造图是反映一个区域或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历史的地质示 意图。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其中岩层是石灰岩,完成下列问题。 -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B. B城的地质构造为地垒C. B处构造利于城市建设D.、接触带有大理岩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S)B.一一一一

2、C.一一一一D.一一一一7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0.该地形为()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新西兰媒体“Stuff” 2019年12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14时10分左 右,位于新西兰北部的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下图示意怀特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新西兰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

3、消亡边界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完成下题。 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 的是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S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D处属于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11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D.向斜谷A. C为良好的储油构造C修建地下隧道应选址D处B. B有利于储存地下水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岩溶槽谷(谷地),指有流水作用参与形成的长条状岩溶洼地,其发育主要 受构造、

4、岩性影响。下图为重庆某地岩溶槽谷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海拔Im)12图中地质剖面显示存在的地质构造有背斜向斜断层地堑地垒A. B.C.D.13LJ前,该岩溶槽谷遭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风化沉积读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火山喷发是一种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外力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一般特点是A.高大绵长B.多直立的陡崖C.锥形山体D.山顶有积雪下图为非洲东部某地出现的地裂缝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甲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该地裂缝持续扩张,可以推测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东非大裂谷形成海洋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红海面

5、积缩小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rzmz J w/ :力么么7 %九 匕 ;;:S忿:- q /Z/Z/Z 号临7等高线(米)E大理岩右灰岩V花岗岩新砂岩老18.图中岩石A.屮山沉积作用形成B.乙处可能找到化石C 丙透水性差19.该地主要地貌类型是A.背斜山B.向斜山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丁有明显层理构造C向斜谷D背斜谷海拔侏)1600 1200000O4006 8 10 1 水平目漓(千米l砂岩 寻页岩F石灰岩fzWU(1)说岀图中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哪些?(2)戊地的地质构造属于,分析戊处地貌的成因。(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中、

6、乙、丙、丁四地中的地,原因是 _,地下水流向两侧,保证 隧道干爽。21.下图为板块局部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_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 在_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2)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甲、乙、丙。(3)-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4)喜马拉雅山是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2. 2构造地貌的形成答案B2. C【解析】依据海拔可以判断出A、B、C之间的地形是山谷;根据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以看岀 B处岩层埋藏岩层海拔约250, A处岩层埋藏岩层海拔约1OO, C处岩层埋藏岩层海拔约 200IllIn (地表海拔减去埋深

7、),因此B处岩层相对向上拱起,A、B、C之间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故B正确。浙江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多低山丘陵,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流水 溶蚀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故C正确。D4. A【解析】3.读图可知,A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构造,不是背斜构造,A错误:图 中显示,B城所在岩块相对右侧岩块断裂下降,而地垒构造的中间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断裂 上升,因此B城的地质构造不是地垒,B错误;B处构造为断层,岩层构造不稳左,容易引 起地质灾害,因此当地地质不利于城市建设,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岩层为石灰岩,根 据形态判断,应为侵入岩浆岩,在的形成过程中,曾在与岩层之间产生髙温高

8、压环境, 石灰岩容易变质形成大理岩,因此在、接触带有大理岩,D正确。故选DC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而,图中 岩层中,在最下面,在最上而,因此岩层年龄从老到新依次为、:图中 显示,岩石侵入到岩层之中,因此岩层先形成,岩石后形成,由此判断图中岩层形 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一一一一,A正确,B、C、D错误。故选A。D6. A【分析】5.图中等高线凸起方向海拔降低,应为山脊:按照沉积岩的形成颗粒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中间为最早沉积的砾岩,两翼为后沉积的砂岩和页岩,所以该地为 背斜,故D正确。由上一小题可知,图示地区为背斜成山。是因为地壳运动,

9、隆起抬升而成,故A正确。C8. C【解析】根据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 幔,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根据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理论,新四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圧消亡边界, 地壳活动活跃,岩层破碎多火山活动。故C项正确。B【解析】读图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属于消亡型边界,边 界地壳不稳泄,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张裂处,ACD错误:我国台湾岛就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故选B。BH. C【解析】D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在地貌上成谷地,属于背斜谷,选B.C为向斜构造,水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排除A: B是断

10、层构造,不利于储水,排除:D 是背斜构造,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正确;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不能看 岀有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排除。选C。A13. B【解析】12.读图,图中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地质构造,图中有两处断层构造,正确:向斜的 岩层向下弯曲:图中无地堑与地垒构造(图中断层两侧的岩体相比而言,没有呈现出明显的 地垒地堑的特点,具体见点睛)。故选乩图中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主要受外力侵蚀作用,排除AD:根据材料:岩溶槽谷 是流水作用下参与形成的长条形洼地,因此该岩溶槽谷遭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C 错,B正确。故选B。【点睛】地垒是两个同性质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两条断层中

11、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的岩 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如下图:地堑地垒C15. C【解析】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岀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释放的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岩浆活 动形式,属于内力作用导致,而非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故选C。火山喷发后,火山碎屑物质和岩浆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锥形体,使得火山山体 为锥形山体,C正确:因褶皱运动形成的山体多具有髙大连绵的特点,A错;因断层形成的 断块山多具有直立的陡崖,B错;山顶是否有积雪与山体海拔有关,不属于火山山体的一 般性特点”,D错。故选C。D17. B【解析】16.在两侧岩块相离运动(张裂)过程中,甲处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断裂下陷,因 此

12、甲处地质构造是地堑,D正确: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变形而形成,与甲处特征不同,A错 误: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变形而形成,与甲处特征不同,B错误:地垒是中间岩块相对于两 侧岩块断裂上升,与甲处特征不同,C错误。故选D。材料信息表明,该地裂缝景观岀现在非洲东部,该地裂缝持续扩张,目前形成大裂谷, 以后随着东非大裂谷持续扩大,海水可能进入裂谷之中形成海洋,因此可以推测未来东非大 裂谷形成海洋,B正确:该地裂缝持续扩张,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无关,A错误:该地裂缝 持续扩张,与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关系不大,C错误:红海也位于该地裂缝之中,该地裂缝 持续扩张,红海而积可能会扩大,D错误。故选B。D19. 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岩石为大理岩,属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A错误。图中显 示,乙处岩石为花岗岩,属岩浆岩,在高温髙压环境下形成,因此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 图中显示,丙处岩石为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蚀,因此丙处岩石的透水性较好,C错误。图中 显示,丁处岩石为砂岩,属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具有明显层理构造,D正确。故选D。根据图中等高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