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学资料_第1页
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学资料_第2页
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学资料_第3页
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学资料_第4页
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三、胸部断层解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纵隔间隙; 2、食管后隐窝; 3、血管前间隙; 4、主动脉肺动脉窗; 5、隆嵴 下间隙; 6、奇静脉食管隐窝; 7、肺段; 8、肺门; 9;肺根; 10、第二肺门。二、填空题1、胸部横断层解剖中通常以平面为上界,以平面为下界。其中的 纵隔结构最为复杂,其境界一般以为前界,为后界,两侧则为 ,上方为,下方借与腹部结构相邻。2、颈动脉鞘内结构主要有、和。斜角肌间隙内主要走行结 构有和。3、胸部胸膜顶层面横断层上可见膈神经位于深面与之间。4、头颈和上肢的静脉分别汇入和

2、,二者又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 处向外的夹角称,左、右头臂静脉最终汇合成。5、胸腺位于内,的后方,的前面,贴近。6、胸部横断层解剖的第 4 胸椎体层面内,上纵隔管道结构排列的特点是: 居中,左侧是,它们的前方为。7、胸部横断层解剖的主动脉弓层面内,主动脉弓右前方为,其内侧从前 向后依次是、和。8、胸部横断面解剖中,气管前间隙在平面和平面最大,主要有 、和围成。9、肺门区结构将肺内侧面分为、和三部分。10、胸导管在胸部横断层肺动脉窦层面以上部位走行于、和 之间,以下部位则走行于和之间。11、胸部横断层左、右上肺静脉层面上,前纵隔为一潜在间隙,中纵隔为心及 心包,后纵隔内的结构是、和。12、胸部横断

3、层左、右上肺静脉层面上,主动脉下隐窝位于、和 之间。13、胸部横断层冠状窦层面上的主要结构为、和,其中冠 状窦开口于。14、评价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检查首选,常用的检查图像 包括和。15、心表面分隔心房和心室的标志为,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为 。在体心的轴线是指从心尖到心底之间的和与之相垂直的。16、ATS分区图中 6区的淋巴结为,多为 3个。7 区的为纵隔内最 大、最常见的淋巴结。 Kiyono 等建议正常纵隔淋巴结的最大短横径标准为: 7 区为 mm,4 区和 10区为 mm,其余各区均为 mm。17、肺动脉干由发出后,在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进入肺门 前,右肺动脉走行,左肺动脉走

4、行。18、右肺动脉进入肺门后立即分出前干即为,本干继续下行称为 ,并在斜裂处分为和。左肺动脉进入肺门后以形式从左 主支气管的前上方绕至上叶支气管的后下方,易名为,而不形成 总干,均以短小的分支进入肺段。19、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位置称为,出入肺叶的位置 称为,出入肺段的位置称为。20、在肺段的管道中,以变异最少,为理解肺段管道的关键结构。根据 其走行可分为纵行、横行和斜行三种,它们在横断面上的形状分别呈 (纵行)、(横行)、(斜行)。三、判断题1、乳头位于胸部锁骨中线与第 4 肋间隙交界处。2、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为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位置比较恒3、胸导管在第 4 胸

5、椎体平面位于食管的左侧和左纵隔胸膜之间。(4、主动脉弓层面是认识纵隔上部管道结构的关键平面,主动脉弓常作为识别标5、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百分百可见气管前间隙内有 2个奇静脉弓上淋巴6、胸部横断层解剖中奇静脉弓层面相当于胸骨角平面。7、肺动脉瓣在横断面上显示为两前一后(左瓣、右瓣和后瓣),主动脉窦则为一前两后(右前窦、右后窦和左后窦)。8、胸部横断层左、右下肺静脉层面上可见四个心腔,房间隔和室间隔相延续成一”字形。( )9、胸部横断层膈腔静脉孔层面上膈穹首现,并只见左右心室,不见心房。10、心脏超声检查中由于经食管超声不受肺和胸膜的影响,所以心脏病患者最 好不选用经胸超声。( )11、在体心的纵

6、轴和横轴不同于人体躯干的相应纵轴和横轴。()12、右上肺尖段静脉由段间静脉、段内静脉和叶间静脉三种属支。()13、右肺下叶肺段动脉的分支异常复杂,但其分布较右上叶和右中叶与相应的 支气管伴行更为紧密。( )14、左、右肺可根据肺段支气管的分布分为 10个肺段,但左肺也可分为 8 个肺 段。( )15、肺间质是肺内各级支气管、肺内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四、选择题1、紧邻颈静脉切迹后方主要有什么结构?()、左锁骨下静脉;、左侧颈内静脉;、左侧颈外静脉;、左侧头臂静 脉;、左侧静脉角2、关于锁骨下静脉说法正确的有:()、有颈外静脉、颈横静脉和椎静脉汇入;、内有多个静脉瓣,常呈开放

7、状态;、管壁与周围筋膜紧密附着;、与颈内静脉会合形成头臂静脉;、 经肺尖的前方到达腋窝3、肋弓最低点平对、第 1 腰椎;、第 2 腰椎;、第 3 腰椎;、第 4 腰椎;、第 5 腰椎4、胸膜顶的毗邻 ( )、前为斜角肌间隙;、后为第 1 肋;、内侧为胸椎体和星状神经节;、外为第 2 肋间隙;、以上均对5、胸部颈静脉切迹层面的上纵隔呈倒“三角形”,前外侧角和后角分别是 ()、左、右头臂静脉和气管;、左、右头臂静脉和食管;、头臂静脉、气 管和食管;、左、右颈总动脉和气管;、左、右颈总动脉和食管6、胸部颈静脉切迹层面上,关于上纵隔内神经说法正确的有( )、膈神经位于头臂静脉的前外侧;、迷走神经在头臂

8、静脉的后内侧;、 左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和左颈总动脉之间;、第 2、3 胸椎椎间盘的后外 侧为胸交感干;、前锯肌的外侧有胸场神经7、胸部第 3 胸椎体层面上纵隔内结构的位置关系为 ( )、头臂静脉位于气管的前方;、右迷走神经移位至气管的右侧壁;、胸 导管位于食管、左锁骨下动脉和左肺之间;、气管右侧壁与右纵隔胸膜紧 贴,而左侧则隔以大动脉;、胸腺位于血管前间隙8、胸部第 4 椎体平面上,神经的位置关系为 ( )、右膈神经位于右头臂静脉的右侧;、右迷走神经位于气管的右侧;、 左喉返神经位于主动脉弓三大分支的内侧;、左迷走神经位于主动脉弓三大 分支的外侧;、左膈神经位于左头臂静的外侧9、慢性阻塞性

9、肺气肿患者的气管横断面常呈“军刀鞘”样,其特征为 ()、前后径大于左右径 1 倍以上;、左右径大于前后径 1 倍以上;、前后 径小于左右径 1 倍以上;、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大于 1:2 ;、前后径与左 右径之比大于 1:210、胸部横断层解剖的 CT或 MRI图像中,第 4 胸椎间盘层面内图像较为清晰且 有标志性的纵隔结构为 ( )、第 4 胸椎间盘;、第 4 胸椎体;、主动脉弓;、上腔静脉;、气 管11、关于气管前间隙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 、位于胸部大血管和气管之间,向上与颈部的气管前间隙相连续,向下达气 管隆嵴平面;、此间隙在主动脉弓平面和主动脉肺动脉窗平面最大;、其 左侧即为主动脉肺

10、动脉窗间隙;、间隙内有奇静脉弓淋巴结和心包上隐窝; 、在主动脉弓横断层面此间隙的气管前淋巴结仅有 2 个,且出现率为 100%12、胸部主动脉弓层面内主动脉弓周围的结构关系为( )、右前方为心包上隐窝;、外侧有心包膈血管、左膈N 和左迷走 N;、内侧从前向后依次为上腔 V、气管和食管;、气管食管沟和主动脉弓之间有 右喉返 N;、食管、主动脉弓和椎体之间有胸导管13、气管前间隙内的主要结构有 ( )、气管前淋巴结;、奇静脉弓上淋巴结;、心包上隐窝;、主动脉 弓;、食管14、关于主动脉肺动脉窗说法正确的是 ( )、为放射学概念;、左外侧界为纵隔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后方分别 为主动脉升部、降部和

11、食管;、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淋巴结等; 、正常情况下 CT难以显示该区淋巴结;、以上均对15、胸骨角平面可见的结构有 ( )、气管杈;、主动脉弓起止端;、奇静脉弓;、食管第二个狭窄; 、主动脉肺动脉窗 TOC o 1-5 h z 16、识别胸部横断层结构肺动脉杈的特征性表现为()、倒“三角”形;、“三叶草”形;、“军刀鞘”样;S”、形“屈曲;、“高 脚杯”状17、胸部横断层肺动脉杈层面上左肺门区的结构有()、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前段支气管;、尖后段支气管18、左肺门区病变在胸部横断层肺动脉窦层面上表现为()、左肺下叶舌状肺组织被挤出胸主动脉和左肺下叶动脉之间;、左肺下叶 舌状肺

12、组织向前抵达左主支气管后壁;、左肺下叶肺组织呈小舌状深入胸主 动脉和左肺下叶动脉之间;、 CT影像上胸主动脉和左肺下叶动脉之间出现较 高密度影像;、以上均不对19、胸部横断层左、右上肺静脉层面上的关键结构有()、主动脉窦;、肺动脉窦;、右心室流出道;、左上肺静脉;、右 肺上静脉20、左肺下叶底段的划分标志为()、左肺韧带;、左肺斜裂;、左肺段间静脉;、左肺下舌段支气管; 、左肺下舌段血管21、心脏超声图像上的字母缩写对应的结构正确的有()、 RV右心房; B、IVS室间隔;、 RVOT右室流出道;、 TV三尖 瓣;、 RAA右心耳22、肺癌的淋巴转移第一站常见于哪些 ATS区?()、2、4、5

13、区;、4、5、6 区;、7、8、9区;、 10、11 区;、 4、 10区23、ATS图中哪些区可作为预测肺癌可切除性和生存率的关键部位? ()、2、4、5区;、4、5、6 区;、7、8、9区;、 10、11 区;、 4、 10区24、左肺上叶段内动脉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尖后段动脉和前段动脉发自左肺动脉弓;、尖后段动脉发自叶间动脉;、前段动脉直接发自左肺动脉弓;、舌段动脉起自右肺上叶动脉;、 上、下舌段动脉发自舌动脉干,后者在斜裂处起自左肺下叶动脉25、关于肺静脉属支说法不对的有()、右上肺静脉属支与支气管分支形式不相一致;、右下肺静脉由上段静 脉、底段上静脉和底段下静脉直接汇集而成;、

14、60%以上的左上肺静脉由尖后 段静脉、前段静脉和舌静脉干共同汇成;、左、右下肺静脉属支大致相同; 、两肺的静脉最后汇集成 2 条肺静脉,穿心包进入左心房。五、简答题1、简述胸骨角平面的标志性意义。2、简述纵隔的定义、境界、分区及纵隔内的主要结构。3、简述上纵隔内结构的常见变异。4、简述心的位置及其毗邻。5、请列表说明出入第一、第二和第三肺门的主要结构。第一肺门处肺根内结构的排列关系。6、列表比较左、右肺各叶的分段。7、简述肺门横断面解剖的主要规律。8、简述成人主支气管的结构特征、分支及其分布六、填图题(看下图填写标记部位的结构名称)胸部断层解剖练习题参考答案 胸部断层解剖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

15、解释1、纵隔间隙:为纵隔器官间的窄隙,其内填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并适应器官活动和胸腔 容积的变化。2、食管后隐窝:食管胸段的右侧除奇静脉弓处外,其余部分均与纵隔胸膜相贴,右纵隔 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至食管后方达后正中线,形成食管后隐窝。3、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柄后方、大血管的前方,两侧为纵隔胸膜围成的间隙,内有胸 腺和低位甲状腺。4、主动脉肺动脉窗 aorticopulmonary window :主动脉升部和主动脉胸部之间至纵隔左缘, 在 CT 图像上呈一低密度空隙,放射学上称主动脉肺动脉窗。其范围是指主动脉弓下缘和 肺动脉杈上缘之间 12cm 的小区域,其左外侧界为纵隔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方

16、为主 动脉升部,后方为食管和主动脉胸部。此区含有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淋巴结和左喉返神 经。5、隆嵴下间隙:指前为肺动脉杈和右肺动脉,两侧为左、右主支气管,后为食管所围成 的间隙,内有奇观隆嵴下淋巴结,其出现率为 100%。6、奇静脉食管隐窝:肺门区结构将肺内侧面分为纵隔部、肺门区和脊柱部三部分,将肺 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分为前、后两部,后部深入食管与奇静脉之间形成奇静脉食管隐窝。7、肺段:每个肺段支气管的分支与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段(S),又称为支气管肺段。8、肺门:肺的纵隔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的凹陷,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 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之处,称为肺门,又称

17、为第一肺门。9、肺跟:出入肺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肺根。10、第二肺门:肺叶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叶之处,称为第二肺门。二、填空题1、第 1 胸椎上缘;心尖消失;胸骨;脊柱胸段;纵隔胸膜;胸廓入口;膈(膈肌)。2、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锁骨下动脉;臂丛。 3、椎前筋膜;前斜角肌。 4、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静脉角;上腔静脉。 5、前纵隔;胸骨柄;大血管;心包前上方。 6、 气管;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左、右头臂静脉。 7、心包上隐窝;上腔静脉;气管;食 管;气管前淋巴结(奇静脉弓上淋巴结);心包上隐窝。 8、主动脉弓;主动脉肺动脉 窗;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奇静脉

18、弓;气管。 9、纵隔部;肺门区;脊柱部。 10、食管; 主动脉弓或胸主动脉;椎体;胸主动脉;奇静脉。 11、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胸导 管。 12、房间隔;主动脉右后窦;左心房。 13、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4、 心脏超声;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15、冠状沟;室间沟;纵轴;横轴。 16、前纵隔淋巴结;隆嵴下淋巴结; 12;10; 8。17、 右心室;主动脉弓;较长、较平、较低;较短、较陡、较高。18、右肺上叶动脉;叶间动脉;右肺中叶动脉;右肺下叶动脉;左肺动脉弓;左肺下叶动脉;左肺上叶动脉。19、第一肺门;第二肺门;第三肺门。 20、肺段支气管;圆形;长条形;椭圆

19、形。三、判断题1、; 2、x;3、; 4、; 5、x;6、; 7、; 8、x;9、x;10、 x;11、; 12、x;13、; 14、; 15、x。四、选择题、;、 ABCD;3、C;4、ABCDE ;5、B;6、ABCD ;7、ABCDE ; 8、 ABCDE ;9、AE;10、C;11、C;12、ABCE;13、ABC;14、E;15、ABCDE ;16、B;17、 ABDE;18、A;19、ACDE; 20、AC;21、BCDE;22、D;23、E;24、ACE;25、BE。五、简答题1、是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后方平对第 4、5 胸椎之间的椎间盘;平对主动脉弓 的起端和止端;为气管分杈

20、平面;奇静脉弓在此平面跨越右主支气管,并向前汇入上 腔静脉;左主支气管于此平面越过食管前方,形成食管的第二个狭窄;胸导管在此平 面由右转向左行;此平面为心房上缘或心包上界平面;通过第2 胸肋结合,为计数肋的标志性平面。2、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骨, 后界为脊柱胸段, 两侧为纵隔胸膜 ,向上达胸廓上口 ,向下至膈。纵隔的分部有三分法和四分法 , 三分法 首先以气管和气管杈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又以胸骨角平面分为前纵隔上部和前纵隔下 部;解剖学常用四分法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 隔。上纵隔由前向后可分为三层:胸骨后结构有胸腺,左

21、、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间 为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及迷走神经。脊柱前结构则包括气管、左喉返神经和食 管。前纵隔内主要有纵隔前淋巴结、胸廓内动脉的分支、由上纵隔向下延伸的胸腺及疏松 结缔组织。中纵隔为心包和心脏所在的部位,此外还有出入心的大血管、膈神经、心包膈 血管、心神经丛及淋巴结等。在后纵隔内,上下纵行排列的器官有:最前方为气管、支气 管,居中有食管,食管左后方为胸主动脉、迷走神经,最后方紧贴脊柱前方及其两侧为胸 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和胸交感神经干。3、上纵隔管道结构常见的变异有:主动脉弓上的分支变异,如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 动脉可单独起自主动脉弓,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食管后右

22、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共干起自主动脉弓等;左上腔静脉常在主动脉三大分支的外 侧。上纵隔的另一变异是胸骨后甲状腺。左头臂静脉是区别胸骨后甲状腺的要点,其前面 是胸腺,后面是异常的甲状腺。4、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 2-6 肋软骨;后方平对第 5-8 胸椎;上方连于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坐于膈之上。约 2/3 的心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另约 1/3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其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后方与食管和胸主动脉等相邻;前方除 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 4-6 肋软骨邻近外,其余均被胸膜和肺遮盖。5、出入肺门的结构第一肺门处肺根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第一 肺门支气管

23、、肺动脉、肺静脉、支气 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 神经等从前往后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下肺静脉第二 肺门肺叶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自上而 下左 肺肺动脉、主支气管、上肺静脉、下肺静脉第三 肺门肺段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右 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 叶支气管、上肺静脉、下肺 静脉6、7、 肺叶、肺段支气管变异概率较少,大多数在 CT图像上易辨认,肺动脉的分支与其伴 行,故支气管可作为辨认肺门结构的标志; 在两侧上叶支气管、右肺中间支气管等层 面,后肺门区无血管成分,大支气管后壁直接与肺相邻,故在CT图像上能清晰显示; 各层面见到的肺门边缘主要由大的肺血管构成,比较恒定; 肺静脉变异较多,且不与支 气管伴行,辨认相对较难; 各底段静脉相对同名支气管呈中心区分布,而同名动脉呈周 围区分布; 在 CT图像上,追踪观察段级支气管、动脉和静脉时,由于支气管内充满气 体,能向其远端追踪的距离很短,而段动脉和静脉中含有血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