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PPT_第1页
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PPT_第2页
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PPT_第3页
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PPT_第4页
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一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在中什么是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体液血浆(1/5)组织液(4/5)淋巴等(很少)(即内环境)细胞外液血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血浆组织液O2、营养物质CO2、代谢产物O2、营养物质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淋巴循环左右锁骨下静脉CO2、代谢产物毛细血管细胞膜细胞内液、组织液、

2、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各液体形成通过何种结构?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CO2体体外外食物营养物质尿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组织液血浆空气气体营养物质O2CO2O2细胞O2营养物质皮 肤汗液C

3、O2代谢终产物特别提醒: 血液血浆血细胞 只有血浆是内环境的成分;但血细胞(包括血细胞内的各种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所以,不能笼统的说血液是内环境的成分。1、血液与血浆相同吗?血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吗?3、存在于人体内的所有液体是否都属于体液? 不是。例如,人体的呼吸道、肺泡、消化道因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汗液、泪液、消化液、胆汁、乳汁等在人体内暂存,但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不属于体液。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以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无所谓内环境2、单细胞生物有内环境吗?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

4、、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除含蛋白质很少外,其余成分与含量均与血浆相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C、唾液、抗利尿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D正常生理条件下,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血糖的氧化分解B、血浆蛋白的合成C、抗原物质的降解D、乳酸钠的生成D正常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吸水后形态红细胞失水后形态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

5、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 37o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人体细胞外液温度: 37oC左右 3、血浆pH为中性,7.35-7.45。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H2CO3 和 HCO3- H2PO3- 和HPO32-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缓冲物质:H2

6、CO3/NaHCO3NaH2PO4/Na2HPO4剧烈运动时:H2O+CO2由肺将CO2排出Na2CO3 + H2CO3 NaHCO3碳酸钠进入血液:由肾脏排出弱酸/相应强碱盐特别提醒:组织水肿的原因(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下降(6)蚊虫

7、叮咬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他们进入内环境后,因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而使内环境PH不会发生大的偏移。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生物组织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反应出机体的调节机制。实验步骤:(1)测定并记录初始PH(2)每滴入5滴测定记录一次,直至滴入30滴(3)以PH为纵轴,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作图(4)比较得出结论 对比分析结果: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液,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8、具体表现为内环境的和处于动态平衡中。各种成分理化性质稳态的调节机制:(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四、内环境的作用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请表示出外界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的作用:注意:是否体内所有细胞都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也有少数细胞例外,如消化道上皮细胞,内侧为组织液,外侧为消化液,可直接与消化液发生物质交换。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为新陈代谢过程发生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如温度、酸碱度和

9、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必须保持在校范围内。结论:1.参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系统有: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不是无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稳态平衡失调,使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成员上午6h上午10h中午12h下午2h傍晚6h晚上9h母亲37.0 37.2 37.3 37.4 37.2 37.1 父亲36.8 37.0 37.1 37.3 37.1 36.9 自己(成年)37.1 37.3 37.4 37.5 37.3 37.1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

10、规律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16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总结思考回答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氨基酸2、人体细

11、胞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3、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 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ACB4、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D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ABD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 血浆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 淋巴减少 7、手脚有时磨出“水泡”,其液体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CB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C和D 液体分别为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结构 完成。(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要 通过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细胞内液、淋巴毛细血管渗透(自由扩散)肾、皮肤、肺消化道A液体B液体C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