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 9 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希腊克里特岛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这里的一些城邦,很早就有习惯法,也出现了成文法。在当地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7世纪的石刻,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有关法律的内容。这就是早期的成文法。 克里特岛上的一处遗址 铭文摹本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学习聚焦 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1.渊源罗马法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

2、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罗马法的精神古罗马及其法律发展进程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建城罗马帝国东西两个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前323年476年359年前509年前27年1453年前8世纪前450年535年罗马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法(1)十二铜表法背景:罗马共和国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颁行:公元前450年左右。内容:涉及诉讼、债务、家庭、财产、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意义: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十二铜表法在罗马街头颁布时人们围观的情形 第三表第二条: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

3、申请执行。 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到同样的伤害。 第八表十二条:如果于夜间行窃,(就地)被杀,则杀(他)应认为是合法的。 第九表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摘编自十二铜表发(2)罗马民法大全背景:罗马帝国时期,统治区域的扩大和 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颁行: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内容:四部分组成:法典,学说汇纂,法 学阶梯以及新律。意义: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 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发展日耳曼法: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

4、庭审判的依据。教会法:中古时期,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英美法系:含义: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背景:11世纪,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 12世纪前后,在习惯法基础上,英国形成了普遍适用的法律,这 就是普通法。发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完善:“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特点: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 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 解释。大陆

5、法系:含义: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 法律体系,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背景: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 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在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 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形成: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 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特点: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 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思考点: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大宪章原件 历史纵横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

6、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学习聚焦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特征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国家权力结构,坚持权力制衡

7、、三权分立。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林肯(右一)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 1836年,林肯成为律师。他在诉讼活动中以敢于主持正义、熟练运用法律而享有盛名,为以后当选美国总统奠定了基础。西方法律制度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不能代表广大工人、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无产者始终不具有与资产阶级同等的法律地位。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

8、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局限 历史纵横陪审团制度和律师制度的起源 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古代的日耳曼人也留有“同侪裁决”的遗风。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作出决定;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判断某项证据是否可以被引入审判。律师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纷纷颁布法律,支持被告自己或聘请律师辩护。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史料阅读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

9、犯了给子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三、宗教伦理与教化1.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学习聚焦 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強化了教会対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基督教定义: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产生:公元1世纪发端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地区。分裂: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新教从天主教中分离出去。地位: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欧洲宗教改革新教与天主教的分裂东正教基督教在历史上的两次分裂东正教天主教新 教天主教伦理 基督教的原罪说 在基督

10、教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基督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耶稣基督材料:基督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这些宗教信仰和道德并非一无是处。基督教宣扬“十诫”:1.除耶和华(上帝)外不可信仰别的神; 6.不可杀人; 2.不可造、拜偶像; 7.不可奸淫;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8.不可偷盗;4.当受安息日为圣日; 9.不可做假证; 5.当孝敬父母; 10.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 范立民基督教与中世纪教育 基督教影响中古时期欧洲政治、

11、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化宣讲教义:教士们搜集和抄录经典,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但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宣讲教义。开办学校:包括宗教学校和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学习内容虽然都以宗教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生活: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宗教法庭 历史纵横宗教法庭 在基督教会的控制下,违背基督教伦理的行为往往为社会所不容。教会不允许任何质疑声音的存在,甚至为此建立了宗教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来打击异已。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

12、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 中古时期的婚礼 学思之窗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德 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新教的伦理与教化新教背景:16世纪初欧洲兴起运动, 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 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教派: 路德教、加尔文教等分布: 英国、德国、瑞士、北欧 五国和美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宗教改革后新教与天

13、主教的分布伦理反对教皇权威(打破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主张“因信称义”,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促进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有利于资本的积累)鼓励人们发财致富。(激发人们创造财富)评价新教伦理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排斥其他教派,引发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塞尔维特 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 史料阅读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

14、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问题探究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阅读材料,联系课

15、文内容,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学习拓展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它们的源头或多或少地与罗马法有联系,两者之间有共性,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021浙江1月选考历史19)史载,拿破仑曾向政府力陈一项计划,“不但可夺英国人在地中海中之商权,而且可断其东通印度之孔道”,实则拿破仑存心“仿古代亚历山大之东征”,若政府陷于“无以自存之域,然后彼可树救国之帜幡然返国矣”。此计划是A.远征意大利 B.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C.远征埃及 D.与英国争夺戈雷岛链接高考C (2020全国卷33)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

16、,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链接高考A (2020全国卷33)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链接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