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前言 人类的迁移现象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诞生时期。但是,在公元1650年中世纪结束以前,人口迁移的规模都很小。中世纪以前人类社会根本上以农业为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不兴旺,地区间的联系甚少,缺少人口迁移的动力,加上当时交通运输十分落后,海洋高山和沙漠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人口迁移根本上是在各个相对独立的大地理区域内部进行。 中世纪以后,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的兴起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人口迁移规模开始扩大,使全球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

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材料一 十五世纪开始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地区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在短期离开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方法与技巧判断什么样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三个条件超越一定行政界限时间的持续性居住地的变更关于人口迁移概

3、念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 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米以上。C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改变住所1年以上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殖

4、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开展中国家流向兴旺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开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二战

5、前后各大洲人口流向的变化欧洲北美洲拉美大洋州非洲二战前二战后小结:在右图在三个椭圆形中填入适合要求的地区名称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州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改变住所1年以上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定居地的改变材料三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

6、等地。 哥哥你要走西口,你的妹子实实难留,提起你走西口,小妹妹泪花流。 哥哥你要走西口,你的妹妹不丢你的手,有两句知心的话,哥哥你要记心头。 走路你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拉话儿解忧愁。 坐船你要坐船后,不要坐船头,船头上风浪大,怕你掉到河里头。 哥哥你要走西口,不要交朋友,交下的朋友多,怕忘了我。 送哥送到大路口,你的妹妹不丢你的手,临别最后一句话,妹妹等你到白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主要因素有战乱、移民支边、农业经济脆弱、自然灾荒 大批迁移 由北方向南方、内地到边疆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材料四 新

7、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泼,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材料五 近二十年来,随着制度空间的解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跨区域流动呈高速增长的态势,据估计,到90年代中期,已有2 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约1.2 亿,另有约1 亿人流动

8、于城市之间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1997。而这约有1 亿人之巨流动于城市之间的农村劳力大军,在中国大陆被称之为 民工潮.千千万万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在 民工潮 潮水般的簇拥下,背井离乡进入异乡客地的都会城市,打工经商以求生存。 方向由东部地区的城市到西部和边疆地区由东部地区的农村到东北、西北地区原因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如黑龙江)移民垦茺,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少量的自发迁移2.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3.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流向: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入兴旺地区,并出现大规模的“民工流动3.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是指改革开

9、放后原因1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时机2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理涌现提供了契机3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实行方案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方案、有组织的迁移 由川、鲁、苏、沪、皖等省迁往西北和东北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数量大频率高 内地沿海山区平原贫困兴旺农村 城市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

10、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改变住所1年以上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定居地的改变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开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3、意义对迁出地与对迁入地的不同影响对农村的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影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建设,繁荣了城市经济但也可能造成对交通、住房、治安及城市环境的压力1对迁出地 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收入,但也造成人才流失。2对迁入地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11、增大人口压力。海口的民工村对开展中国家减轻了人口压力,加强了与兴旺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但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对兴旺国家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大量人才,节省教育费用,促进了经济开展,但也会带来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地、水、生态环境变化等根底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开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主要因素政治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个人动机和需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

12、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开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 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开展、特别是制造业开展的根底。本溪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动因。深圳市10. 1979 年深圳人口约 2 万,到 1999 年深圳常住人口到达 167

13、万,深圳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大量人口迁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开展 B 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迅速开展C 毗邻香港特区,地区位置优越 D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讯的开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阻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那么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对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战争

14、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人口迁移根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15、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探究问题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从历史和现实人口迁移的发生原因中不难发现,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人口是否从一地迁到另一地,要看 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因 。或者个人的 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迁人环境价值观促使民工潮产生的主要因素1、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2、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3、城市经济开展的需要4、城乡收入的较大差距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的开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

16、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民工流动现象对城乡的不同影响对农村的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影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建设,繁荣了城市经济但也可能造成对交通、住房、治安及城市环境的压力西北东北湖北重庆山东河北湖南广东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请分析美国的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向19世纪中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北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危机、自然灾害东

17、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南部为“阳光地带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西移乡村 城市南部东北部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西部北部西部南部4、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请填写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时迁移原因迁移特点主要流向旧中国1949-80年代80年代以来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国家实行方案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原因大批有方案有组织规模小频率低流量增大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由农村迁往城市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90年代后期向东部迁移

18、人口增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经济兴旺就业时机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分析:以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二战前条件和原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开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区未开发区欧洲美洲非洲美洲亚洲美洲、东南亚中国美国、东南亚秘鲁、非洲、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巴西、秘鲁印度美洲、非洲、大洋州特 点流 向二战后 原 因 流 向 特 点经济生产开展不平衡开展中国家流向兴旺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工人增加。北非、南欧、西亚 西欧拉美北美、西欧东南亚西亚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素;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家庭等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因素;家庭和婚姻等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3、迁入地的吸引力。经济因素最为重要4、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