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7/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解析)岳阳楼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1)越明年()(2)先人之述备矣()(3)连月不开()(4)傍晚冥冥()2.以下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傍晚冥冥,虎啸猿啼C.属予作文以记之D.蝉则千转不穷3.以下语句中朗读逗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以记之依照你对课文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述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2、(2)“先人之述备矣”与上文“”一句照料。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先人之述备矣。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能够,樯倾楫摧,傍晚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3、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浪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滋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1)去国怀乡()(2)春和景明()(3)长烟一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

4、进”和“退”分别指什么?请写出文中详尽表现“两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两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样。(用原文回答)请简要解析两段对第段的作用。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先人之述备矣。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5、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到此刻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注缣(jin):细绢。仅:快要。令:善,美好。10.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1)览物之情()微斯人,吾谁与归(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后辈

6、贤令,到此刻奉公之法,不敢废弛。【乙】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质量?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可是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依照【甲】【乙】两文,详尽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表达交流14.出名学者梁衡认为岳阳楼记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表达了该怎样当官、做人、写文章。那么,我们应从这篇文章中汲取哪些“财富”?体验中考15.(2017湖北襄阳中考)学校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拟睁开“中国诗词大会”活动。李明为此熬夜准备,结果在参加活动时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老师发现后,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宛

7、转地说:“李明,看来你已沉醉在诗词的境地中了。”若是你是李明,你该怎么说?答案:1.(1)到(2)详尽(3)天气转晴(4)迫近2.B解析A项,“具”同“俱”;C项,“属”同“嘱”;D项,“转”同“啭”。3.D解析D项,正确的逗留应该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刻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1)走开(2)日光(3)全6.(1)(他们)看了自然光景而触发的感情,生怕会有所不同样吧?(2)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进”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当官

8、。“退”指处江湖之远,即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感极而悲”和“乐滋滋”。两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滋滋者”。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先概括三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尔后抓住过渡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来推断其联系和作用。参照答案两段紧扣上文的“异”字认真地描述了“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阴晴两种情形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悲、喜两种览物之情。这两段描述为第段的讨论确定了基础。10.(1)观看(2)若是没有(3)看轻(4)每年,年年11.(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范仲淹的)后辈英明和蔼,到此刻(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撤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联系两者阐述的“忧乐观”及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来谈。参照答案范仲淹的“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限制,以天下为己任,用详尽行动来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能难得的。示例当官,应该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忧民,忧君,忧政。吃苦在民之前,享福在民此后,才会获取人民的支持和尊敬。做人,应该有独立、理性、敢于牺牲的人格美。现代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