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土壤的成分 同步练习(解析)(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土壤的成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成熟土壤最终形成的是(?)A.?最低等生物出现?B.?地衣、苔藓植物出现?C.?森林和草地出现?D.?低等动物的出现2.小敏同学将盛满水、盖紧瓶盖的玻璃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放置一天后发现水结成了冰,而玻璃瓶已破裂。下列自然现象中,与这一过程的原理一致的是(?)A.?水流冲击岸边的岩石,岩石向内凹陷?B.?冷水浇到高温岩石表面,岩石破裂C.?冬天,雨水结冰使岩石碎裂?D.?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岩石溶解形成溶洞3.某科学兴趣
2、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溪流中的石块都没有棱角,你认为下列解释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这些石块形成时就没有棱角?B.?这些石块是人为处理后投入溪流中的C.?是长期水流冲刷的结果?D.?上述三项都有可能4.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5.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
3、。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A.?空气?B.?水?C.?腐殖质?D.?矿物质6.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土壤中(?)A.?含有水分?B.?含有空气?C.?含有无机盐?D.?含有微生物7.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8.在有花卉、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取表层土壤样本更方便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D.?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9.如图所示,实验中土壤
4、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A.?小细沙?B.?蛋白质?C.?无机盐?D.?金属10.下列各种生物中,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A.?蚯蚓?B.?蜈蚣?C.?蟋蟀?D.?兔子11.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12.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岩石风化;高等植物生长;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低等植物着生A.?B.?C.?D.?13.下列关于土壤成因
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14.小宇到丽水遂昌金矿旅游,发现古人采金时,遇到坚硬的岩石常采用“火烧水浇法”,即先用大火将岩石烧红,然后突然浇上冷水,这样就能使岩石破裂,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较大?B.?岩石的密度较大?C.?岩石遇水容易溶解?D.?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15.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
6、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16.在土壤生物中,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生物是(?)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三种都是17.雨后天晴,有经验的农民常给农作物中耕松土,其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C.?增加土壤中的肥力?D.?减少土壤中的生物18.土壤形成的正确顺序为(?)a岩石的风化b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现c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d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A.?abcd?B.?bcad?C.?abdc?D.?cbad二、填空题19.?(1)土壤中存在无机盐的证据是_。(2)土壤中的_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
7、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的_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_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_。三、解答题20.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_。(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
8、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_。(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_,_。四、实验探究题21.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_。(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C分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解答:石
9、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所以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成熟土壤最终形成的是森林和草地出现。故答案为C.2.C分析:自然界土壤形成的过程中,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解答:将盛满水、盖紧瓶盖的玻璃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放置一天后发现水结成了冰,而玻璃瓶已破裂。这一过程与自然界土壤形成的“冬天,雨水结冰使岩石碎裂”这一过程原理相同。故答案为C.3.C分析:流水也是一种岩石风化常见的因素。水流动时,夹带的小块岩石与岩石摩擦,使岩石逐渐成了小石块。雨水积聚在岩石
10、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解答:这些石块天然形成时是有棱角的,没有棱角是长期水流冲刷的结果。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C分析: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解答:生物生存离不开温度、水分、氧气等条件。所以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故答案为C.5.D分析: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
11、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解答: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已经含有矿物质,故不需要提供矿物质。故答案为D.6.B分析:图示为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液面下降,说明水进入了土壤中的间隙,间隙内有空气。解答:小明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故答案为B.7.D分析:(1)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土壤
12、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2)在“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先用天平称得其质量,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解答:在“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土壤应充分干燥,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B分析:(1)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2)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的动物有蚯蚓、蜈蚣、蟋蟀等等,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兔子不属
13、于土壤生物。解答: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如蚯蚓,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表层土相对特殊,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宜取表层土壤作样本。故答案为B.9.C分析:土壤浸出液中能溶于水又不能燃烧的物质是无机盐,它们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解答:题图所示,实验中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无机盐。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D分析: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解答:土壤中的动物有蚯蚓、蜈蚣、蟋蟀等等,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兔子不属于土壤生物。故答案为D.11.B分析: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观察结束后,应
14、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解答: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这种方法不正确。故答案为B.12.B分析: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
15、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解答: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土壤,土壤的形成从岩石风化开始的,然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所以A、C、D均错误,B正确。故选:B13.D分析: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解答:A.岩石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故A正确。B.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细碎的矿物质颗粒,还要经历漫长的演变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其中离不开多种生物的共同作用。各种生物的活动加速了有机物在地表的积累,最终促使了土壤的形成。故B正确?。C.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
16、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故C正确?。D.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只能从大块石头变成小块石头。必须经过生物的作用。故答案D错误。故选答案D。14.D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一般物体都受热膨胀,遇冷收缩。解答:烧红后岩石体积变大,浇水后变冷使体积变小(牵扯到分子的热运动),因而裂开。故答案为:D15.C分析:要是为了定量实验的考虑,干燥土壤可以称干重,然后通过各种处理分离有机物从而计算含量。干燥的土壤加热计算质量,如果质量减少,有焦愁的味道,就是证明土壤中含
17、有有机物。解答:A、孔径大土壤颗粒可能从缝隙漏出,影响实验效果,此方法不可取;B、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此法不可取;C、孔径大土壤颗粒可能从缝隙漏出,影响实验效果。因此铁丝网的孔径要小;此方法正确;D、测质量要等冷却,不但可以保证实验变量唯一,还保证测定物质质量的仪器的精度,也就是所有涉及物质质量测定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测定质量的仪器都是在常温标定的,此法错误。故答案为:C。16.C解答:土壤中存在生物和非生物,其中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析:土壤中存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18、由于微生物个体微信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答案为:C17.B分析:根据提高植物呼吸作用的方法解题即可。解答:解:中耕松土主要目的是将土板结的土壤打碎,让空气能够进入到土壤颗粒之间;提高土壤的含氧量,从而提高根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B。18.C分析:成土过程也叫土壤形成过程,是指在各种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发育的过程。它是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总和,包括岩石的崩解,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合成,以及物质的淋失、淀积、迁移和生物循环等。解答:土壤是由岩石转化而来的,岩石通过风化导致岩石破碎后,慢慢产生低等生物,在低等生物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原始土壤,当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
19、故C符合;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9.(1)加热蒸发过滤后的土壤浸出液会有固体残留物(2)腐殖质;水分;空气;无机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的功能等知识解题即可。解答:(1)取土壤样品少量,用水溶解,然后将土壤浸出液滴在玻片上;再将玻片放在火焰上加热;若玻片上有固体残留物,则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若没有固体残留物,则证明没有无机盐;(2)土壤中的小动物,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物;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土壤颗粒之间储存的氧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无机盐;故答案为:(1)加热蒸发过滤后的土壤浸出液会有固体残留物;(2)腐殖质、水分、空气、无机盐。三、解答题20.(1)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2)紫云英分解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分析:1、位于土壤下面的根需要进行呼吸,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的呼吸;2、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3、水土流失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中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功通过2025年乐理考试的关键点试题及答案
- 施工安全免责条款解读试题及答案
- 流畅表达的技巧的试题及答案
- 黄埔社工面试真题及答案
- 黄科院面试真题及答案
- 深度解读:2025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市场医药行业市场风险的影响报告
- 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推广与政策支持下的绿色建材产业政策实施路径报告
- 2025房地产工程管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热传导与绝热过程研究试题及答案
- 生态保护2025: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与环境风险评估
-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 GB/T 8813-2020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 GB/T 6177.1-20162型六角法兰面螺母
- GB/T 34891-2017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 GB 5906-1997尘肺的X线诊断
- 多维阅读第4级Animal Fathers 动物爸爸 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 工作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5-优质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 DB51∕T 991-2020 农用机井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