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1各种各样的声音学习目标1.聆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描述对不同声音的发现和感受。2.让各种乐器发声,辨听它们的声音强弱和高低的不同。3.知道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4.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重点:知道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难点:让各种乐器发声,辨听它们的声音强弱和高低的不同。一、知识广场.1.声音的强弱叫作_,声音的高低叫作_。2.牛的叫声_,鸟的叫声_。(选填“高”或“低”)3.用力敲锣时听到的锣声_。大鼓比小提琴声音_。4.我们周围的声音在_,_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二、判
2、断大厅1.宁宁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调的描述。( )2.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3.除了乐器,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4.牛叫声和鸟叫声音调的高低相同。( )5.“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这个问题不可研究。( )6.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有强弱、高低的不同。( )7.声音只有强弱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三、选择乐园1.声音的强弱叫作( )。A.音色B.音量C.音调2.敲锣后,锣的音量( )。A.逐渐减弱B.逐渐增强C.强弱不变3.音调描述声音的( )。A.强弱B.长短C.高低4.小红仔细聆听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发现有的音量强,有音量的弱,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这时她
3、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C.声音为什么会各不相同5.生活中,会发现男人说话的声音一般比女人沉闷、浑厚,即( )。A.男人音调一般比女人低B.女人音调一般比男人低C.男人音量一般比女人低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A.音量B.响度C.音调1各种各样的声音参考答案;一、1.音量 音调2.低 高3.大 低4.强弱 高低二、1.X 2. 3. 4.X 5.X 6. 7.X三.1.B 2.A 3.C 4.C 5.A 6.A 2声音的产生学习目标1.通过玩敲桌子、敲锣等活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让一些物体发出声音,比较它们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不同以及发声时
4、的共同点。3.通过终止物体发声的操作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难点:通过实验验证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点。一.知识广场1.鼓面上放些泡沫粒,鼓发声时,观察到鼓面上的泡沫粒在_。2.我们说话时感觉喉咙部位在_。3.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振动_,声音终止。4.敲锣时,锣面在_,快速按住锣面,声音就_了。5.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乒乓球,会发现兵乓球被_,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发声时在不停地_。二、判断大厅1.物体即使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芳芳说话时,声带在不断地振动。( )3.液体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4.当我们抖动手中的纸张时,会有声音发
5、出。( )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没有看到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6.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7.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8.人们有较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三、选择乐园1.风声是由( )产生的。A.树枝振动B.空气振动C.喇叭振动2.敲锣时,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锣面B.槌C.手3.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没有( )。A.受到力B.改变形状C.振动4.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是否振动无关C.有些物体发声时不需要振动5.用嘴向装有
6、泡沫屑的瓶口吹气,能够听到声音,且看到泡沫屑在跳动。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A.泡沫振动发声B.空气振动发声C.瓶子振动发声6.用小提琴能够弹奏乐曲是由于( )。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C.音箱的振动7.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A.摩擦B.发声器C.物体振动8.把敲响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面产生波纹四、连线魔方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起来。说话发声 锣面振动敲锣发声 琴弦振动吉他演奏 鼓面振动吹口哨声 声带振动敲鼓发声 空气振动五、实验探究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1.如图甲,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
7、产生的。2.如图乙,用力敲鼓,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大小_(选填“相同”或“不同”)3.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终止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_停止,发声终止。4.小刚从学校的储藏室取来了一面不同于图中材料的鼓,当他敲这面鼓时,发现鼓发出的声音与图中材料的鼓发出的声音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声音的产生参考答案;一.1.跳动2.振动 3.振动 停止4.振动 终止5.弹开 振动二.1.X 2. 3.X 4. 5.X 6.X 7. 8.X三.1.B 2.A 3.C 4.A 5.B 6.A 7.C 8.C五.1.振动2.不同 3.振动 4. 物体发出的声音与物体自身的材料有关。精品文档
8、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3声音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强弱和振动的关系。2.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的关系。3.设计制作小乐器,让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重点:知道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的,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强弱和高低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系。一、知识广场1.物体振动的幅度_决定了声音的_。振动幅度_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_。2.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_;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_。3.用相同的力拨弹皮筋时,皮筋绷得越紧,声音_,皮筋振动得_。4.音量
9、的大小是由物体_的大小决定的。5.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振动越慢,声音越_。二、判断大厅1.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系。( )3.用木棒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4.设计制作小乐器,要根据自己的设想处理加工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乐器。( )5.自己设计制作吸管小乐器,管子的长短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6.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 )7.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不影响它被弹拨时发出的音调。( )三、选择乐园1.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使得( )。A.女子音调比男子高B.女子音调比男子
10、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2.拨动古他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3.在几根铁管中,被敲击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振动的速度( )。A.较快B.较慢C.无法判断4.敲击粗细、材质等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低的是( )。A.短铁管B.中等长度的铁管C.长铁管5.下列关于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弱.B.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C.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无关6.敲鼓时用力越大,鼓上的泡沫粒振动得越高,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 )。A.物体振动的幅度B. 组成物体的材料C.物体
11、振动的快慢7.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更高的是( )。A.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B.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C.拨动橡皮筋时所用的力大一些四、连线魔方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强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弱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高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低五、问题城堡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关系?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六、实验探究设计研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的实验。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是_。2.实验器材:钢尺、桌子3.改变的条件:_4.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3声音的变化参考答案;一.1.大小 强弱 大 小2.越高 越低3.越高 越
12、快4.振动幅度5.高 低二.1. 2. 3. 4. 5. 6.X 7.X三.1.A 2.B 3.A 4.C 5.B 6.A 7.B五.1.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2.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六.1.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3.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4.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5.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4声音的传播学习目标1.根据生活经
13、验,就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传播的现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猜想。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3.了解听诊器,自已制作听诊器。重点: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一、知识广场1.声音可以在_,_和_中向各个方向传播。2.声音能朝着_传播。3.电铃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_中传播。4.把收音机音量调大,用塑料袋包严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_中传播。5.海豚在水里能“交谈”,这是因为声音能在水里_。二、判断大厅1.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
14、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 )3.声音是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声音可以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 )5.操场上的电铃响起时,只有在电铃的正前方才能听到铃声。( )6.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效果比空气中好。( )7.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人人耳的音量更大些。( )三、选择乐园1.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 )传到我们的耳朵的。A.空气B.雨水C.大地2.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我们听到的闹钟的声音会( )。A.越来越弱B.越来越强C.不变3.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见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朵里
15、的。A.空气B.地面C.钢轨4.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声音能够在( )中传播。A.固体.B.液体C.气体5.利用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可以做成“土电话”,这表明( )。A.气体能够传播声音B.固体能够传播声音C.只有纸盒能够传播声音:6.蛇没有耳朵,但对外界声音的刺激非常灵敏,它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上,利用骨传导方式来“倾听”敌人的声音。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A.固体B.液体C.气体四、实验探究小亮同学在探究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小亮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
16、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竞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1.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瓶内的空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选填“强”或“弱”),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2.根据手机铃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上面的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再通过_得出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亮在探究活动中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填字母)。4声音的传播参考答案;一,1.气体 液体 固体2.四面八方3.空气 4.液体5.传播二、1.X 2. 3. 4. 5.X 6. 7.三.1.A 2.
17、A 3.C 4.B 5.B 6.A四、1.弱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推理4.E A D C B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5噪声控制学习目标1.认识噪声,会用分贝仪测量周边声音的音量大小。2.调查噪声的来源,知道噪声的危害。3.通过隔音比赛及制定控制噪声的方案,掌握一些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的方法。4.了解人们在生活中用哪些方法减少噪声危害。重点:了解噪声,测量音量,调查噪声的来源,认识到噪音的危害。难点: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知道怎样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两个方面来控制噪声。一、知识广场1.噪声是一类引起人_或音量过强而危害_的声音。2.可以用_测量我们周边声音的音量大
18、小。3.在噪声级_分贝和_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4.每年_为全国爱耳日。5.可以从声音的_和_两个方面,想办法控制噪声。二、判断大厅1.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2.立交桥上的隔音板会增强噪声。( )3.人们植树和种草,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而且可以减弱噪声。( )4.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如添置隔音设施。( )5.噪声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 )6.必须要进人噪声环境中工作时,要做好保护听力的措施。( )7.噪声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三、选择乐园1.开始使谈话感到困难的噪声级是( )。
19、A.85分贝B.70分贝C.90分贝2.下列场合中,需要我们控制音量的是( )。A.操场B.体育馆C.图书馆3.下列关于保护听力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经常挖掏耳道B.经常按摩耳部C.经常用耳机的最大音量听音乐4.下列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汽车鸣笛的声音B.音乐课上老师的歌声C.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5.在听到隔壁传来刺耳的电锯声时,正在睡觉的爸爸用被子包住了头,他这样做是为了( )。A.控制刺眼的光线B.避免呼吸难闻的气味C.防止噪声伤害耳朵四、连线魔方加装消音器 从人耳处阻断声音的传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塞上耳塞 从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五、问题城堡1.噪声控制的
20、方式有哪些?噪声的来源有哪些?5噪声控制参考答案;一.1.烦躁 人体健康 2. 分贝仪3.85 90 4. 3月3日5.产生 传播二.1.X 2.X 3. 4. 5. 6. 7.X三.1.B 2.C 3.B 4.B 5.C五、1.对噪南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生活噪声。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1我们的消化学习目标1.认识消化器官,知道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名称。2.通过咀嚼馒头,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3.通过模拟胃的运动,认识胃的作用。4.认识小肠和大肠的
21、作用,知道人体的各器官相互配合,才能把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重点:认识消化器官,知道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名称。难点:知道食物经过消化器官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知识广场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_、_、_、_、_、_,和_。2.小肠可以将胃送来的食糜进-步_,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_,并_这些养料。3.大肠是吸收_的地方。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_排出体外。4.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透过_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5.从公元前500年开始,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用“_”来研究人体。二、判断大厅1.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2.胃能把食物变成食糜
22、,所以食物在口腔里不需要用牙齿多咀嚼。( )3.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4.胃位于腹腔的中上部偏左的地方。( )5.小肠的一.端与大肠连接,另一端与肛门相通。( )6.比利时医学家维萨里系统地记录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7.我们反胃呕吐时,会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8.大肠绒毛能吸收营养物质。( )三、选择乐园1.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牙齿B.舌头C.唾液2.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碎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可以模拟( ) 的活动。A.口腔B.胃C.小肠3.胃的主要功能是( )。A.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B.进-步磨碎和分解
23、食物C.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4.大肠的主要功能是( )。A.将食物磨碎,并初步消化B.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C.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5.长5-7米,内壁上长有密密麻麻的绒毛的消化器官是( )。A.小肠B.大肠C.胃6.编写了人体的构造一书,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科学正轨的是( )。A.盖伦B.比尔蒙特C.维萨里四、连线魔方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 继续混合并磨碎食物,把食物变成食糜食管 磨碎、搅拌食物,并初步消化少量淀粉大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养料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1 我们的消化参考答案;一.1.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2.消化 养料 吸收3.水分 肛门4.小肠肠壁5.解剖的方
24、法二、1. 2.X 3.X 4. 5.X 6. 7. 8.X三.1.C 2.B 3.B 4.C 5.A 6.C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2我们的呼吸学习目标1.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呼吸时气体会依次经过哪些呼吸器官。2.通过做呼吸模拟实验,了解呼吸的形成。3.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知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重点:知道呼吸的形成及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难点:通过实验模拟呼吸的形成。一、知识广场1.吸气时,胸腔_,肺_,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通过鼻腔、咽、喉、_、_进入肺,其中的_进入血液。2.做呼吸的模拟实验时,饮料瓶相当于人体的_,气球相当于人体的_。3.人的呼
25、吸器官主要包括_、_、_、_、_、_。4.呼吸包括_和_两个过程。二、判断大厅1.人吸气时,气体先进入支气管再进入气管。( )2.人们呼气时,胸腔缩小,吸气时,胸腔扩大。( )3.人体吸进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人吸进的氧气是通过气管和支气管输送到身体各处去的。( )5.肺里面有支气管。( )6.深呼吸时,我们的胸部会起伏。( )7.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8.进人人体的氧气能从肺部进人血液,再由血液带到全身。( )二、选择乐园1.把点燃的火柴放人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A.继续燃烧B.燃烧的更旺C.熄灭.2.在卧室里养花,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因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
26、较多(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4.用嘴向瓶子里吹气,再将这些气体注人澄清的石灰水中,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A.变红了B.变浑浊了C.沸腾了5.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进A、B两个装有气体的瓶中,能使木条继续燃烧的瓶中装的气体不可能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6.排出体外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 )。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四、看图填空。请在下图的括号中写出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五、实验探究实验过程:收集两袋气体,一袋是空气,一袋是人呼出的气体。分别往两个杯中倒人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向一个杯子中注人人
27、呼出的气体,向另一个杯子中注人空气。实验现象:注入人呼出的气体的石灰水变_,注入空气的石灰水_。实验结论:呼吸前比呼吸后,气体中的_比原来增多了。2我们的呼吸参考答案;一、1.扩大 扩张 气管 支气管 氧气2.胸腔 肺3.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4.吸气 呼气二、1.X 2. 3.X 4.X 5. 6. 7. 8.三、1.C 2.C 3.A 4.B 5.B 6.C四、略五,浑浊 没有变化 二氧化碳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3保护呼吸、消化器官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肺活量,会制作并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计,知道如何呵护呼吸器宫健康。2.了解安全饮食,知道如何呵护消化
28、器官健康。3.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重点:知道肺活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安全饮食。难点:知道如何呵护我们的呼吸、消化器官。一、知识广场1.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_后,再尽力_所能呼出的_气体量。2.在测量我们的肺活量时,测量_次,取其中的_,就是肺活量值。3.营养物质摄人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_。4.我知道容易被误食的有毒生物有_、_等。5.为了安全饮食,在购买食品时,要看保质期,不要吃_食物。二、判断大厅1.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2.为了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我们应加强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 )3.食物发霉了可以用来喂猪。( )4.保持空气的清洁,可以
29、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5.喷洒剧毒长效农药的粮食会被污染。( )6.我的肺活量小,与平时不爱运动没有一点儿关系。( )三、选择乐园1.为了保护呼吸器官,我们应该( )。A.先洒水再扫地.B.随时、随地吐痰C.少开门窗,避免感冒2.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是人的( )。A.吸气量B.呼气量C.肺活量3.-般来说,男孩的肺活量( )女孩的肺活量。A.小于B.大于C.等于4.弟弟经常暴饮暴食,这样容易影响( )器官的健康。A.循环B.呼吸C.消化5.小亮长得很强壮,课余时间经常在操场上打篮球,他的肺活量很可能( )同年龄段同学的平均值。A.高于B.低于C.等于四、问题城堡1.怎样呵
30、护呼吸器官健康?如何呵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健康?3保护呼吸、消化器官参考答案;一、1.吸气 呼气 最大2.3 最大值3.生长发育4.毒蛹鹅膏菌 河豚(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过期二、1. 2. 3.X 4. 5. 6.X三.1.A 2.C 3.B 4.C 5.A四.1.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扫地前婴先酒水,保持空气的清洁:坚持锻炼身体,呼吸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不吸烟;不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必须要去时要戴上口罩。2.专心吃饭,不要边吃饭边看书;刚吃完饭不做剧烈运动;饮食节制,不暴食暴饮.不贪吃生冷辛辣食物;不挑食、偏食;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
31、流使用1光与影学习目标1.了解光与影的关系,猜想影子可能的形成原因。2.设计实验,描述影子产生的过程,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3.通过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究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重点:设计实验,描述影子产生的过程,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探究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一、知识广场1.行进中的光被_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2.影子形成的条件有_、_和_。3.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简照射的_有关。4.关闭手电简的光,观察到_(选填“没有”或“有”)影子,这说明没有_形不成影子。5.用手电简从铅笔的正上方照射,铅笔的影子_(选填“最长”或“最短”)二、判断大厅1.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
32、子。( )2.没有光,也可以产生影子。( )3.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小。( )4.物体的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 )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投影屏。( )6.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杯子,产生的影子大小、方向会变化。( )7.影子的方向、长短都和光源照射的位置有关。( )8.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三、选择乐园1.下列利用了影子的原理的是( )。A.照相机B.电视机C.皮影戏2.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A.形状相同B.形状不同C.方向相同3.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33、)。A.变小.B.变大C.不变4.下列选项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湖光倒影B.立竿见影C.形影相随5.下列选项中,( )不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A.投影屏B.遮挡物C.电源6.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是影子的( )。A.方向B.形状C.大小四、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验证影子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手电筒照射固定在桌面上的木块,改变手电简照射的角度和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1.当手电简在木块左侧时,木块的影子在_侧,当手电简在木块右侧时,木块的影子在_侧。2.当手电筒从木块正,上方照射时,木块的影子_(选填“最长”或“最短”)。3.我们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照射的_有
34、关。1光与影参考答案:一、1.阻挡 阴影2.光源 遮挡物 投影屏3.位置4.没有 光源5.最短二、1.X 2.X 3.X 4. 5. 6. 7. 8.X三、1.C 2.B 3.B 4.A 5.C 6.C四、1.右 左2.最短 3.方位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2阳光下影子 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竖直物体的影子的变化,了解影子的变化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2.通过自制装置,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规律。重点:知道一天中,随着天空中太阳位置的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难点:观察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竖直物体的影子的变化
35、。一、知识广场1.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_, 午后影子又开始变_。2.每天正午的时候,影子都是朝向_的。3.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_太阳的一面。4.上午8时,阳光下一个木桩的影子朝向_,4个小时后影子朝向_。5.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发现中午时的影子_。(选填“最长”或“最短”)二、判断大厅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最短。( )3.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4.每天的同一时刻,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 )6.清晨和傍晚
36、太阳位置最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7.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不必连续观察几天,哪天想起来,哪天观察就行了。( )三、选择乐园1.中午时大树的影子在( )。A.南面B.北面C.西面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A.长一短一长B.短一长一短C.长一短一短一长3.上午,小明将阳光下的一支铅笔直立在地上,测量它的影子。在到中午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测得的影子长会( )。A.不断变短B.不断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A.东一北一西B.西一北一东C.西一南一东5.分别在上午9时、10时、11时,观察阳光下长方形小木块的影子,可以观察到木
37、块在地上的影子( )。A.10时最长,最偏西B.9时最长,最偏西C.11时最长,最偏西6.傍晚,弟弟背着太阳向你跑来,他的影子在( )。A.南面B.东面C.西面四、实验探究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 -道影子。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小组是在-天中的9: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结束测量的。2.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
38、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厘米。3.由上面的数据表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_。2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参考答案:一、1.短 长2.北3.背着4.西 北5.最短二、1. 2. 3.X 4.X 5. 6. 7.X三、1.B 2.A 3.A 4.B 5.B 6.B四、1.13:302.100(答案不唯一,根据中午前后影子的变化长度相近这一规律,第10次测量应该与第2次测量的影子长度相近.)变短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3自制日晷学习目标1.知道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2
39、.了解日晷的故事,并会利用材料组装制作日晷。重点:知道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难点:了解日晷的故事,并会利用材料组装制作日晷。一、知识广场1.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_测定、划分_的重要工具。2.赤道式日晷的晷面与晷针_,其时间刻度是_的。3.我们制作日晷时,晷针一定要对准,_方向。4.制作日晷时,要查阅我们当地的纬度,据此调节日晷的_。5.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日子相隔越_,偏差越_。二、判断大厅1.在日晷上,一天中阳光下晷针的影子会由东向西转动。( )2.在使用自制的日晷时,放置方向一定要准确。( )3.日晷是根据日影长度变化规律制
40、成的计时器。( )4.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时刻的工具。( )5.日晷是古人计时的工具,使用时它可以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6.日晷的缺点是不方便.不够精确.没有太阳时不能使用。( )7.为了消减竖直立杆的日影偏差,应将竖直的立杆向正北方向倾斜( )8.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经度。( )三、选择乐园1.日晷是古代的一种( )。A.光学仪器B.计时仪器C.画图工具2.下列计时工具中,出现得最早的是( )。A.石英钟B.摆钟C.日晷.3.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 )。A.方向完全不同B.方向完全- - 致C.有偏差4.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
41、 )。A.北极星B.北极C.南极.5.制作日晷时,晷面上的时间刻度是( )的。A.均匀B.有宽有窄C.随意.四、问题城堡1.古人在研究竖直立杆的日影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日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自制日暑参考答案:一.1.方向 时刻2.垂直 均匀3.正北4.倾斜度5.偏差 多 大二、1.X 2. 3.X 4. 5.X 6. 7. 8.X三、1.B 2.C 3.C 4.A 5.A四、1.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北方向。但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会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
42、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1 地球的故事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和假设,能够通过模拟进港的帆船实验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3.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推测,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不断求证的过程。4.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重点: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所经历的漫长过程。难点:能够通过模拟进港的帆船的实验来验证地球是圓的。一、知识广场1.古代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由此提出了_的猜想。2.1519年9月,_带领由 5艘舰船组成,共237人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43、球体,其赤道的周长大约为_千米。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_。5.船只出港总是先不见_,然后_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二、判断大厅1.人们现在还不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3.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天圆地方的猜想产生了怀疑。( )4.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身。( )5.古希腊人通过观察进出港的船只,提出大地可能是方的。( )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的推测。( )7.古代人认为地像一张有褶皱的纸,是平的。( )三、选择乐园1.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为( ) 千米。A.4万B.5万C.6万2.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
44、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于1522年.返回出发点,这一史实证明了地球是( )。A.球体B.方的C.无法判断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海上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顶先消失;太阳是圆的;人越往高处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月球是圆的。A.B.C.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过程可概括为( )。A.观察猜测一实践证明一现象推断B.观察猜测一现象推断一实践证明C.现象推测一观察 猜测一实践证明5.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的是( )。A.麦哲伦B.哥白尼C.托勒密6.在模拟进港的帆船实验中,观察者眼晴要( )。A.俯视B.平视C.仰视四、实验探究小明用模拟实验
45、观察小帆船进港、出港的航行情况,根据实验回答问题。a.用橡皮泥做一只小帆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船桅。b.用地球仪当作地球,让小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小船航行,观察小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c.让小帆船在水平桌面上“航行”。d.比较并解释小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1.通过观察小帆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再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航行”。比较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1地球的故事参考答案:一、1.天圆地方2.麦哲伦 3.4万 4.行星 恒星5.船身 船桅二、1.X 2. 3. 4.X 5.X 6. 7.三、1.A 2.A 3.C 4.B 5
46、.A 6.B四、1.通过让小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进港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帆船沿着球体航行,小帆船进港总是先看见“桅杆”(火柴),然后才是船身,这一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火柴)和船身。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2蓝色的星球学习目标1.知道是什么原因使航天员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2.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地球上除了海洋,还分布着湖泊、河流等水体。3.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重点: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
47、海洋,小部分是陆地。难点: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一、知识广场,1.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_,小部分是_。2.地球上除了海洋,还分布着_、_等水体。3.地球上到处有水,但水并不是_、_的资源。淡水只占地球上水量的3%。4.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_。二、判断大厅1.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地球表面的一半。( )2.喷灌和滴灌都是节约用水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3.节约用水需要我们少喝水。( )4.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准确测绘出海岸线在每个“小格子”中的确切位置。( )5.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6.地球上的
48、淡水资源越来越充沛。( )7.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水体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8.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 )三、选择乐园1.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 )。A.陆地B.海洋C.湖泊2.关于节约用水,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内的水没喝完,丽丽就将瓶子扔掉了B.小花用完水及时关紧水龙头C.梅梅用淘米的水浇花3.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含有淡水资源最多的水体是( )。A.冰川B.湖泊C.海洋4.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饮水量B.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海洋中C.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5.通过观察地球仪,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49、.地球仪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B.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很小C.地球仪上有很多网状“小格子”6.地球仪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 )。A.海洋B.沙漠C.泥沼四、问题城堡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大家节约用水。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2蓝色的星球参考答案:一、1.海洋 陆地2.湖泊 河流3.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4.海洋二、1. X 2. 3.X 4. 5.X 6.X 7. 8.三、1.B 2.A 3.A 4.C 5.B 6.A四、1.一水多用,多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水龙头用完要及时关紧;等等。因为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而海
50、洋是蓝色的。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3在地球上看月球学习目标1.通过进行定时、定点的长期观察来了解月相的变化。2.通过观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3.会通过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来研究月相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重点: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会通过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来研究月相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一、知识广场1.要了解月相的变化,我们要进行_、_的长期观察。2.月球自己不发光,它是被_照亮的。3.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形状的圆缺变化叫_。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_天。4.月相的变化是会重复出现的,这就形成了月相变化的_。二、判断大厅1.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应该按照农历日期进行
51、。( )2.一个月中会有半个月时间看不见月亮。( )3.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4.人们看到的月球亮面总是在右侧。( )5.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都是满月。( )6.月球会自己发光。( )7.在一个月里,不同夜晚的月相是不同的。( )三、选择乐园1.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A.由亏到圆B.由圆到亏C.不变2.在做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白色的一面代表( )。A.没被光照亮的面B.被光照亮的面C.地球3.会出现新月的时间是( )。A.农历十一B.农历初一C.农历十五4.一个月中不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5.下弦月出现的时间是( )。A.农历二十三B.农历二十六C.农
52、历初四6.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了( )。A.月相变化B.昼夜变化C.四季变化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下列关于“圆缺”变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B.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大小的不同C.月球能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多,有时亮面少8.在一个完整的农历月中,从农历初一开始到月末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A.从缺变为圆再变为缺B.从圆变为缺C.从圆变为缺再变为圆四、连线魔方把下列月相与其对应的名称连起来。3在地球上看月球参考答案:一.1.定时 定点2. 太阳3.月相变化 29.53 4. 规律二.1. 2.X 3. 4.X 5.
53、6.X 7.三、1.B 2.B 3.B 4.B 5.A 6.A 7.B 8.A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4探索月球的秘密学习目标1.了解“月海”和“环形山”的由来。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登月征途。3.了解中国探月工程一 “嫦娥工程”。重点:了解“阿波罗”登月记及中国的“嫦娥工程”。难点:搜集“嫦娥工程”的资料,了解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一、知识广场1.月海其实是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_。2.“嫦娥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_,第二阶段的载人登月以及第三阶段的_。3.“_”在 2019年1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4.实
54、现环绕月球探测,由“_” 执行。5.“_”完成了一系列月球表面高精度的摄像。二、判断大厅1.月球上没有岩石。( )2.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 )3.“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4.我国的“嫦娥一号”实现了绕月飞行。( )5.“月海”这个词是由伽利略提出的。( )6.“月海”是月面上的一片片海。( )7.我们对月球的秘密已经完全了解了,不需要再探索了。( )三、选择乐园1.“月海”是月球上的( )。A.海洋B.草原C.平原2.我国已经发射的月球无人探测器,实现了绕月飞行的是( )。A.“阿波罗11号”B.“嫦娥一号”C.“嫦娥五号”3.“阿波罗11号”宇
55、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了脚印,说明月球上( )。A.土质干燥松软B.没有泥土C.土质潮湿4.首次实现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中国5.月面上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这些比较暗的地方其实是( )。A.地势比较高的地方B.地势比较低的地方C.地势比较平的地方6.下列对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B.月球表面有许多海洋C.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成功登上了月球7.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并拍摄到了( )全景。A.太阳B.地球C.月球四、欢乐排序请你根据人类对月球秘密的探索历程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一排。伽利略和他自制的天文望远镜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月球无人探
56、测器古人的观月记录正确顺序为:_4探索月球的秘密参考答案:一、1.平原2.无人探测 建立月球基地3. 嫦娥四号4.嫦娥一号5.嫦娥二号二.1.X 2. 3.X 4. 5. 6.X 7.X三、1.C 2.B 3.A 4.A 5.B 6.B 7.C四、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1谁在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判断一个物体动没动,要选择一个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2.理解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被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3.知道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重点:知道判断一个物体动没动,要选择一个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难点:理解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被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一、知识广场
57、1.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相对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_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_。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_。3.确定物体的_,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4.现代人们的出行则会用到_。5.想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需要选择一个_。二、判断大厅1.现代人们的出行会用到指南针。(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其是否在动。( )3.一个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4.人乘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人是静止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6.钟摆的摆动属于直线运动。( )7.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即被假设为静止
58、。( )8.坐在车内的小明以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则车.上的人是运动的( )三、选择乐园1.一只燕子从屋檐下飞过,以屋檐为参照物,则它是( )的。A.静止B.运动C.先静止后运动2.下列运动轨迹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过盘山公路的小车B.直线行驶的小车C.从水龙头滴下的水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是运动的,是因为它的( )发生了变化。A.位置B.大小C.颜色4.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的运动是( )。A.曲线运动B.直线运动C.不确定的运动5.下列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A.发动的过山车B.直线行驶的汽车.C.荡动的秋千四、问题城堡1.我们怎样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59、我们生活中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1谁在运动参考答案:一、1.静止 运动2.静物3.方位4.导航系统5.参.照物二、1.X 2.X 3. 4. 5. 6.X 7. 8.X三、1.B 2.A 3.A 4.A 5.A四、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明该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2.抛出的铅球、羊转圈圈儿童荡秋千等。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收集整理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2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习目标1.通过在运动的物体,上画出两个点的运动轨迹,研究物体的运动。2.理解像风车这样的运动称为转动,像小车这样的运动称为平动。3
60、.会用简单的材料模仿转动和平动,比较运动形式的相同与不同,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4.知道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重点:理解像风车这样的运动称为转动,像小车这样的运动称为平动。难点:会用简单的材料模仿转动和平动,比较运动形式的相同与不同,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一、知识广场1.像风车这样的运动称为_。像小车这样的运动称为_。2.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_运动、_运动。这些运动又在本质上分为两类:平动和_3.我们可以在物体上画_,通过观察圆点的运动轨迹来区分不同的运动方式。4.转动物体上某个点的运动轨迹属于_,它本质上是_。二、判断大厅1.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 乳牙开髓图谱解读
- 2026届安徽省含山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农村旧船改造方案范本
- 三检合一政策解读
- 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哈尔滨市平房区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雅安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濉溪县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说课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
- FZ/T 13002-2014棉本色帆布
- 视频监控解码器dec6108用户手册
- CA-2100E(新机)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2022环保检测作业指导书(HJ1237-2021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
- 水泵技术规格书说明资料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四课《橡皮泥塑》课件(定稿)
- 法理学-(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