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_第1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_第2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画教学目标:1、熟悉11个生字,会写4个字。熟悉“辶、忄”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感受诗中描绘的风光,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喜爱自然和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课前预备:1、一幅山水画挂图。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4电47 一、教学目标:1、熟悉11个生字,会写4个字。熟悉“辶、忄”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

2、”、“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了解诗意。四、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1、小朋友们,你们喜爱画画吗?今日,教师给大家带了一幅画。(出示挂图)2、指导整体观看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挨次,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依据学生答复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二)、学习古诗1、谈话:古代有位诗人就以画为题,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把“山、水、花、鸟”四个字都用上了,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出示整首诗)2、熟读诗句A、自由读,找出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B、出示生字卡片,哪位小朋友

3、情愿来当小教师?C、指名认读,同桌对读。D、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说说教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较长,做上记号。E、学生自由读,师生沟通,正音,指导朗读。3、再读古诗,了解诗意。A、小朋友在读这首诗时,有没有对诗句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和自己小组的小朋友沟通一下。(为什么“近听水无声”?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在?)B、小朋友的问题,我们看看黑板上的画就都能找到答案了。让学生图文对比,感悟诗意。教师引读全诗。C、请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D、图和诗对比着读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4、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A、小朋友,这么美的一幅画,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表

4、演给爸爸妈妈看?那我们一起来吧!远远地看画中的山,配上“远看”的动作远看山有色;贴近画侧耳听近听水无声;想像春天过去了,夏天、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春去花还在;到画前驱逐鸟儿人来鸟不惊。B、小朋友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C、课件把古诗的“山、水、花、鸟”四个字留下,其它隐去。小朋友,现在上面又消失了这四个字,谁能把没有了的字背回来呢?(可结合挂图来背)D、这首诗讲的就是这幅山小画,画美诗也美,让我们一起面对着这幅画再来背背吧!6、布置课外实践回家找谜语,开展猜谜语活动。五、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六、板书设计:山、水、花、鸟七、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总55电4

5、8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诗中描绘的风光,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喜爱自然和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三、教学难点:难点是了解诗意。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2、指名背诵课文。(二)、学习句中的几对反义词1、理解“远”和“近”。A、示“远”和“近”两个词,请第一桌和最终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谁离教师远,谁离教师近?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如: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2、告知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

6、对又快。3、把写有六对反义词的头饰分给学生戴上,做“找朋友”的嬉戏。(三)、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做嬉戏的形式复习要认的生字。记忆字形,小组争论:你熟悉哪些字,是怎么熟悉的?这些字该怎么记?2、这节课我们来写“人、火、文、六”,你能写好这几个字吗?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在哪里?(重点练习“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作详细指导。五、课外实践从自己熟悉的字中找一找反义词,看谁找得多,记得多。六、作业布置:用“远”和“近”口头造句。七、板书设计:人、火、文、六八、课后反思: 四季 教学目标1、熟悉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熟悉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7、。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漂亮。教学重、难点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教具预备生字卡片、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6电49 一、教学目标1、熟悉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熟悉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日,教师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幻灯。看图片(连续消

8、失课文中的4幅图。)。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生: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其次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师:这四幅好玩的图和几句美丽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日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四季)齐读课文。(二)、探究新课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画下来。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2)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当留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生:“叶”、“圆” 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生:“秋”、“就”的韵母是iu,不是i

9、ou。(3)师:不错,盼望大家在读的时候肯定要留意。我们来开火车读。(4)师:刚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生答)2、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一句。(示图和第一句话的投影。)(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句。师: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生:写了,草芽对小鸟说,他是春天。(板书:草芽图。)2、师:在这句话当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板书:问)(1)生:“草芽”是什么?谁来指一指课文中的草芽在哪儿?那谁来说一说?(“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2)生: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师:谁来说说看?生:课文中,把草芽当

10、成人了。 (3)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 师:由于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事物。谁能用“是”说一句话?(4)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我们来认一认(板书:认)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生:春天花开了。生:春天气候温和了(5)师;大家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板书:读。)指名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二行,一人读草芽说的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3、总结。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

11、最终,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结合板书总结。)(四)、学习二、三、四句话,四人一小组,自学开头。1、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生:其次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2、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1)生:“谷穗”是什么?帅:谁来说?生:是谷类植物的果实。(2)生:什么是“鞠着躬”?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这个动作。(3)生:什么是“一挺”?大家做一做挺的样子。(4)生:什么是“顽皮”?师: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非常淘气。3、师: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4、师:夏天,热忱奔放;秋天

12、,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你能把这三句话的感情读出来吗?情愿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5、课间操。四、分角色读课文。师:现在教师给小朋友一个表现的时机,让几个小朋友来表演。(安排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六、作业布置:回家收集关于四季的资料。七、板书设计: 春 夏 秋 冬八、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总57电50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漂亮。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看和

13、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谁能读一读课文,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四季的漂亮,得意。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爱的小节进展朗读表演。(二)、指导背诵出示四幅图,学生借助图背诵课文。先自由背,再请学生上台背诵,最终全班一起背诵。(三)、分组绘画四季师:教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时机。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教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其次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情愿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学生听音乐画画。师:音乐停顿,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四)、总

14、结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师:春天,暖和的阳光溶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漂亮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静静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头。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四季很美。生:我们要爱护自然,使四季更美。师:最终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五)、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七”,学生观看,并说说发觉了什么。(横有点上扬,竖弯钩中竖的局部压在竖中线)2、出示“儿”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自己观看并书写。3、出示“九”让学生观看,说说自己的发觉。(横折弯

15、钩中横的局部要压在横中线)用红笔强调。4、出示“无”,学生自己观看并书写。(六)、练习1、有感情背诵课文。2、连一连。草芽 弯弯荷叶 尖尖谷穗 圆圆3、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话真有意思,你能学着说几句吗?春天草芽尖尖, 春天( )。夏天荷叶圆圆, 夏天( )。秋天谷穗弯弯, 秋天( )。冬天北风呼呼。 冬天(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荷叶 尖尖谷穗 圆圆八、课后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目标1、熟悉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熟悉2个笔画“ 、 ”和3个偏旁“山、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非常漂亮、富裕的地

16、方。激发学生喜爱家乡、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按肯定挨次观看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学预备 挂图、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8电51 一、教学目标:1、熟悉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熟悉2个笔画“ 、 ”和3个偏旁“山、木、 ”。二、教学重点:按肯定挨次观看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四、教学过程:(一)、看图,提醒课题1、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上的内容谈体会)3、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

17、不懂的地方?(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帮忙正音。3、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4、当小教师带读。(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读了诗歌,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江南很美,谁能说一说?(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殊密又特殊绿。(3)指出图中的禾苗。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知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很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

18、做“鱼米乡”。由于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四)、朗读、背诵1、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2、请学生朗读。先个人读,再小组读,最终全班伴随音乐朗读。3、看图试着背诵。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荷叶 尖尖谷穗 圆圆八、课后反思:其次课时 总59电52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非常漂亮、富裕的地方。激发学生喜爱家乡、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按肯定挨次观看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哪个小朋

19、友情愿把课文背给大家听?(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教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漂亮风光。2、说说你自己查到的资料。(三)、复习稳固生字词1、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相互考一考。4、做“汉字开花”嬉戏:一个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知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一小组为单位进展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忙学生积存词汇绿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雾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灿灿的太阳(五)、指导书写1、出示“日”,先让学生跟教师书空,熟悉

20、新的笔画横折钩,再认真观看,说说要提示小朋友留意什么。2、“中”先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压线笔,再跟教师一起书空,熟悉新的笔画“ ”。然后学生书写一个。3、“口”由学生自己观看后书写。(六)、练习1、有感情背诵课文。2、照样子说几个字。游 江 ( 河 ) ( 清 )唱 响 ( ) ( )树 ( ) ( ) (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荷叶 尖尖谷穗 圆圆八、课后反思: 哪座房子最美丽 教学目标:1、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熟悉两个笔画。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喜爱生活,喜爱学习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21、 1、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熟悉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预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0电53 一、教学目标:1、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熟悉两个笔画。二、教学重点: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熟悉两个笔画。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提醒课题。1、谈话激趣:你去过农村吗?那儿的变化大吗?2、今日带你们到农村去瞧一瞧(出示课件),把那里的风景夸一夸。3、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请数一数有几座房,哪座房子最美丽?为什么?4、出示课题,指导读

22、准“哪、座、房”和轻声词“美丽”。(二)、读通课文:1、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诞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2、开火车检查自读状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4、多种形式读,开展小组擂台赛。(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1)自读第一句,说说自己喜爱不喜爱这些房子,为什么?(2)学生沟通,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文结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3)比拟“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过换词比拟,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叠词有什么好处。(4)诗人用这么美的词组写

23、出了这些房子很美很宽阔,可见他多么的喜爱这些房子呀!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5)朗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大大的窗”3、图文结合学习朗读其次句。(1)看图,房子四周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2)教师朗读一、二句,学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结合图,学习三、四句。(1)再看图,问: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美丽?(2)指导朗读三、四句。(3)正确、流利比拟有感情地读好全文。(四)、书写生字: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哪些课文中学过。2、分析字形,用比拟法区分“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3、指导书写:学生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24、,学生练写,展评。六、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七、板书设计:了、子、门、月八、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总61电54 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喜爱生活,喜爱学习之情。二、教学重点: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熟悉两个笔画。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 学生听写生字,教师收一小组抽查,其余的自己检查,错误的加以稳固。 (二)、背诵课文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三)、识记字形1、做摘苹果的嬉戏复习生字。2、四人小组争论

25、如何记住这些生字。(1)比拟部首记忆。(2)开火车给字组词。(3)创设语境,稳固生字。自读下面一段话-同桌检查-指名读。(出示课件)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漂亮的大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这儿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花香,吸引了很多女同学来欣赏。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们都爱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词语积存:(1)练习读课后的叠词,再发散。(2)练习做找朋友的嬉戏,课件出示词语搭配,连线。(四)、扩展活动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的漂亮校园,今日我们来夸夸自己的漂亮校园吧! 五、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六、板书设计:了、子、门、月七、课后反思:

26、 爷爷和小树 教学目标 1、熟悉“爷”、“棵”等十个生字,熟悉“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 3、 结合上下文了解“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进展。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教学预备 学生:观看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爱的树画下来,预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看,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爱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总

27、62电55 一、教学目标:1、熟悉“爷”、“棵”等十个生字,熟悉“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惜小草的吗?一起朗读。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惜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8、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4、检查朗读。(1)熟悉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指导学生初步把握自然段的停顿。5、齐读课文。(三)、认记生字1复习“木、日、 、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2指导熟悉“ 、 、 、 、 ”5个新偏旁。3沟通识记字形的方法。(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1、指导学生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五、作业布置: 把“不、开”每个字六、板书设计: 不、开七、课后反思: 其

29、次课时 总63电56 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 2、 结合上下文了解“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进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做“开火车”嬉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2、听写生字“不、开”。(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1、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沟通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留意停顿。2、争论其次段。(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看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30、?为什么?(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学生观看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3)读其次段,找出写爷爷爱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温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假如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仿照。3、学习第三段。(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看。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2)争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忙爷爷的?(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快乐的语气。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

31、读,齐读。(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1、引导学生观看发觉,熟悉“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其次笔“竖”要斜一点。2、指导学生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四)、扩展活动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五、作业布置: 把“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六、板书设计: 四、五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总64电57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进展。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三、教学难点:正

3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四、五”2、朗读课文竞赛。(二)、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积存词汇。(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美丽的衣服、洁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2)出示“ 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温和的( )。问:还有什么是温和的?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 )。美丽的()。洁白的()”沟通,教师相机指导。选择自己喜爱的词组练习说话。(3)扩展练习。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 得意的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

33、沟通。2、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选择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察点拨。选择几对在班中展现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三)、练习1、写出带有以下偏旁的字各两个。 ( ) 人( ) ( ) 父( ) ( ) 2、写出反义词。冷( ) 关(guan)( )3、组词。爷( ) 棵( ) 穿( )爸( ) 课( ) 窗( )五、作业布置: 练习说话:人与自然。六、板书设计:和谐七、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2、通过比拟、做嬉戏等,复习稳固生字词

34、,增加语言积存。3、通过仿说,引导学生熟悉句子的构造,并鼓舞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忱。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教学难点:读句说句。教学预备:字母卡片,相关的汉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5 一、教学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2、通过比拟、做嬉戏等,复习稳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存。二、教学重点: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四、教学过程:(一)、我会连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日教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很多巡游区,咱们

35、先来到“我会连”这个巡游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五角星”送给谁。2、开火车读准“、,、,、,、”。(重点指导读准鼻音和边音)3、在字母下面出示汉字,指导连线。(1)学生自己连一连。(2)同桌对一对,连得不全都的请教“生字表”,教师巡察。(3)连错的同学哪个字连错了,请小朋友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4、做“找朋友”的嬉戏,稳固汉字的读音。(1)师生合作。(出示相关的汉字)(2)学生与学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组进展)(二)、读读比比1、谈话激趣:请你先读一读,认真观看,发觉了什么隐秘?2、学生边读边观看,与同桌沟通自己的发觉。3、比拟形近字的差异,练习说完整话。(1)共同完成“

36、了子”、“十叶”音形义的比拟,再分别组词。(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局部。(3)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读读、比比、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5、出示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全班齐读。(三)、我会找1、创设情境:(出示“苹果园”图)瞧,苹果园到了,小朋友提着篮子摘苹果,你们还发觉了什么?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3、同桌展现“找”的苹果,并读一读。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嬉戏,带读生字。(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喧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摘果忙)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37、。六、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七、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总66 一、教学目标: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熟悉句子的构造,并鼓舞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忱。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教学重点: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四、教学过程:(一)、我会读1、谈话激趣:上节课,咱们在苹果园里摘了“生字苹果”,收获真不少!现在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嬉戏。桥上有很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红旗“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察。3、做过桥夺红旗的嬉戏。(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3)男女接力竞赛“过桥”。(全部的词语)(二)、读读说说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巡游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觉)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3、引导学生熟悉“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1)问:第一句讲什么?(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2)请同学把其次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3)指导读句子。用声音的轻重、长短读出“什么地方”“有什么”。4、练习说话。(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