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_第1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_第2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_第3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_第4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5建筑力学与结构复习题 一、单选题。1、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个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 A )A、代数和 B、矢量差 C、和 D、矢量和2、关于力偶,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均为零 B、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C、力偶可以被一个力平衡 D、力偶无合力3、简支梁受力如图,其支座反力Ya为( C )KNQ=2KNQ=2KN/mP=5KN8m2m2mRBYAXAA、8.28 4545C、11.26 D、12.434、图示轴向受力杆的内力NBC是(D )KNA、5 B、-5 C、2 D、-2 5、轴向拉压杆的虎克定律为(

2、 C )A、L=N/EA B、L=NL/EI C、L=NL/EA D、L=N/EI6、正方形截面直杆,边长a=20,受轴力等于20KN作用,则该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等于( C)MPaA、60 B、100 C、50 D、807、应力的单位是(C )A、N B、NM C、Pa D、无量纲8、矩形截面简支梁受力如图,已知bh=100150,其最大正应力为( C )MPaA、10.21 B、10.50 C、10.67 D、10.92 9、材料抵抗(A )能力称为强度A、破坏 B、变形 C、外力 D、荷载10、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B )A、一对力 B、一个力偶 C、一个

3、力 D、一对力偶1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是(C )A、M=0 B、X=0 Y=0 C、X=0 Y=0 M0=0 D、Y=0 M0=012、轴向受力杆的内力叫( A )。A、轴力 B、剪力 C、弯矩 D、扭矩13、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q时,支座截面剪力最大,其值为( A )A、1/2qL B、1/2qL2 C、1/4qL D、1/8qL14、梁的内力是( C )A、轴力 B、剪力 C、剪力 弯矩 D、剪力 扭矩15、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 A)A、一个力 B、一个力偶 C、一对力再加上一个力偶 D、一对力16、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B )。A、固体 B、刚体

4、C、弹性体 D、自由体17、图示轴向受力杆的内力NAB是(B )KNA、2 B、3 C、-1 D、118、当有垫层时基础底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A)A、40 B、25 C、70 D、3019、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净间距不应小于(B )。(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A、30和1.5d B、25和d C、30和d D、25和1.5d20、板的厚度150时,受力钢筋间距应满足( D )。A、300,70 B、200,70 C、300,70 D、200,7021、砖的强度等级用( B )表示A、M B、MU C、MC D、ZC22、过梁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C )A、120 B、100 C、240 D、

5、18023、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D)。A、C15 B、C20 C、C25 D、C3024、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C ),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大的建筑。A、主梁一次一板一墙 B、次梁一主梁一板一墙 C、板一次梁一主梁一墙 D、主梁一次梁一板一墙25、( B )是无筋扩展基础A、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砖基础、混凝土基础C、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D、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26、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指( C )A、箍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B、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C、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27、非抗震设计时,现浇

6、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A、C15 B、C20 C、C25 D、C3028、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A ),d为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A、5d B、6.25d C、8d D、10d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根据房屋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框架结构划分为(C )个抗震等级。A、2 B、3 C、4 D、530、预制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A)A、100 B、80 C、120 D、60二、多选题。1、下面哪些变形属于杆件的基本形式( ACDE )A、拉压 B、挤压 C、弯曲 D、剪切 E、扭转2、力的三要素是( ACD )A

7、、作用点 B作用面、 C、大小 D、方向 E、方位3、板中受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时,间距不宜大于( BD )A、h B、1.5h C、200 D、250 E、3004、( CD)是扩展基础A、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桩基础 C、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D、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E、砖基础、混凝土基础5、构造柱一般设在( ABCD )等处A、建筑物的四角 B、外墙交接处 C、楼梯间和电梯间的四角D、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 E、某些较厚墙体的内部6、多层与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体系有( ABCD )A、框架体系 B、剪力墙体系 C、框架-剪力墙体系 D、筒体体系 E、墙体承重体系7、钢筋混凝土

8、楼盖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BC )三类A、装配整体式 B、装配式 C、现浇整体式 D、接搭式 E、梁板式8、关于建筑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 B、宜优先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方案C、一般埋置深度在5m左右,且能用一般方法施工的基础属于浅基础D、桩基础是深基础 E、砖基础应按宽高比允许值确定基础台阶的宽度与高度三、计算题1矩形截面简支梁受荷载作用如图所示,已知容许应力=10Mpa,试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q=5KN/mq=5KN/m4m 2求图示梁的支座反力。3求A点的支座反力。(9分)四、简答题。1箍筋的作用有哪些?其主要构造要求是什么?答

9、:作用:承受剪力;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和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要求:箍筋的数量应根据斜截面承受剪力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2什么叫单向板?什么叫双向板?答:单向板:当板区格的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L1的方向传递到支承梁上,而沿长边L2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板

10、称为单向板。双向板:当板区格的边长L2与短边L1之比较小时,板上的荷载将通过两个方向同进传递到相应的支梁上,此时板沿两个方向受力,称为双向板。3框架结构的一般布置原则有哪些?答: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形宜简单规则,使各部位刚度均匀对称,减少产生扭矩的可能性。控制结构的高宽比,减少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框架梁宜拉通对直尽量统一层高,简化设计和放工。基础埋深不宜太浅,基础埋深力求一致。4雨篷板的构造要求有哪些?答:雨篷板通常都做成变厚度板,根据厚度h按不小于L/12估算,且当现浇雨篷板悬臂长度L500mm时,h不应小于80mm。而端部厚度不小于50 mm。雨篷板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伸入

11、雨篷梁的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的要求。分布筋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5地震作用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共荷载与建筑物的重力荷载有直接关系其作用由建筑物的基础运动引起的一般瞬间作用或短期作用不受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 7在哪种条件下需要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作用是什么?间距有什么要求?答:当梁截面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作用是:用于防止在梁的侧面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同时也可增强钢筋骨架的刚度。每侧纵向构造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积bhw宜用拉筋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梁两侧的纵向构造筋宜用拉筋联系,拉筋直径与箍筋直径相同,间距一

12、般为箍筋的两倍。 8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1)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2)防止顶层措施有: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顶层屋面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