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通往儿童世界的使者_第1页
做一名通往儿童世界的使者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做一名通往儿童世界的使者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苏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一、用童心体验世界,与孩子心心相通 与孩子心有灵犀,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程标准要求以学定教,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此中真意,我是在经历了多次的教训后才渐渐读懂。 记得前几年去乡镇送课,讲的是月光曲一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这样一篇赞扬音乐家博大的爱心,表达

2、知音难觅,偶遇知音喜欲狂的心境的美文,我们成年人极易产生共鸣,于是,我有感而发,设计了大段的抒情导语,自认为足可以使学生入情入境;谁知我在台上尽请挥洒,学生在台下懵懵懂懂,课堂出现可怕的压抑。课后,当地的老师深表歉意,说他们的学生不会配合,基础太差,在我听来却是莫大的讽刺!对牛弹琴牛不懂,责任在人不在牛,我们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关系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的备课,不只是备教材,更应是备学生,应是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引导,启发,提高,这些课标上耳熟能详的句子,怎么就不能落实在课堂上?归根结底一句话,没有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仅此而已! 二、相信学生的自我感悟,搭建多维课堂 课程标准中

3、,提到放弃繁琐的分析,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自我感悟。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悟什么?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遣词造句的妙处。 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语文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正是我们告诉学生太多,学生记住了几个生硬的重点与中心,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性,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觉得上语文课味同嚼蜡。 诗无达诂,我们的课文课堂也应是发散的,多维的。记得我在上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在

4、品味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后,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赫然呈现在学生面前,那样触目惊心,学生读毁灭一段,已是怒从心头生,攥着拳头,眼含热泪,甚至锤着桌子,读得声泪俱下,满腔的仇恨溢于言表。课的结束,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发出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呐喊。这堂课得到了老师们一致好评,我也暗自得意。直到亲耳聆听了名师窦桂梅的这堂课,我才不停地反思,感觉到了自己课堂的单薄,肤浅,平面。窦老师在课结束时,要求学生假设当时皇帝、大臣、士兵、百姓的所作所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应当怎样有尊严地活着?此时的学生不再是只有对失去圆明园的痛,不只是对侵略者的仇恨,而是引发了他们对我们这一泱泱大国、对我们这一民族的思考,引发了学

5、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怎么正确对待历史,怎么面对历史去反省、反思?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这才是语文啊!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停留在我们所期待的恨,以及雪我国耻,振兴中华的空洞誓言中,窦桂梅老师在课后讲过这样一段话:这种恨和豪迈,让我觉得恐惧和羞耻。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够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要保持着理性的反思。我们把事实本身留给学生,我们相信他们总会有比我们有更强大的力量面对历史的尘烟。我们现在要给予孩子的就是那帮助他们穿透历史尘烟的理性和智慧的光辉。 启发学生多维思考,才会有这样深刻的、直击人的心灵最深

6、处的课堂啊! 三、珍视每一次机会,与学生走得再近些 教育岂止在课堂上,每一次班队会,每一次家长会,每一次劳动、升旗、开学毕业典礼、实践活动等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走进学生心灵的良好契机。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需要精心备课。 那年,中途接手一个住校的实验班,学生个性十足,他们的叛逆、淘气全校闻名,前任毕老师提醒我是否让校长带我去与他们见面,以便把我隆重推出;恰巧领导脱不开身,于是我设计了一段开场白,从我对他们喜爱的毕老师的感情谈起,谈我与毕老师同一天踏进实小,谈我对毕老师的敬重,谈我们长期的姐妹情深,设身处地,情真意切,学生从我刚踏入教室的或敌视,或冷漠,一双双目光变得真挚含情,开始注视着我。我知

7、道,我在自己与这些陌生孩子的距离中靠近了一步。 四、师生共读书,用人文素养浸润心灵 于永正、贾志敏们的成功,也许一大部分来源于她们的嗜书如命,厚积薄发。人不可一日无书,作为语文老师,更需要博览群书,才能对语文这个大课堂游刃有余。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魏书生,读他们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高远的教育理想;读红楼,简爱,浮士德,丰富自己的人文积淀,心灵给养;读尼采,卢梭,道德经,找到精神的支撑点,对生活多了一份思考与淡定。华灯初上,这些不同年代的巨人在我的陋室尽情握手,我这一无名小卒能与他们快乐交流,虽然未能从自己的手上涌出鲜花和华章,但总算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 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不止自己爱书成痴,让我的学生爱上阅读与表达,是我常常苦思冥想的课题。去年,带一年级,我建立了倾情陪伴,为爱阅读读书交流群,家长拍下孩子读课外书的照片,加以评价,传到我们的班级读书群。我每晚逐一点评,两个小时,头昏眼花;二年级,我把阅读群改名为妙笔生花,每日一记写作交流群,每晚把孩子的日记发到群里,又是两个多小时的逐一点评,头昏眼花。孩子们写一篇读多篇,第二天一早,跃跃欲试要做最美日记推介人,被隆重推介的,羞涩中难掩得意。一个个手不释卷的身影,语言日益丰盈,为师者,苦欣交集。 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导致学生厌学的致命伤是老师以成人之心度儿童之腹,以成人的心理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