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9 -构筑“读写一体”视域下单元习作整体训练王琦【摘要】阅读与习作密不可分,“读写一体”视域下单元习作整体训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在需求。教师要有习作训练的精准靶向意识,通过构筑单元习作训练的分阶模块,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序列化、层次化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素养的养成。【关键词】读写一体单元整体训练序列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当下小学习作教学却出现了以下现象:一方面,有关专家和教师群体均肯定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写作教学课时难以保障,教学浅表化(单纯利用“单元习作”进行“习作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学生修改”的训练),习作训练既缺少精准定位,又缺少有过程
2、、有梯度的连续深度训练。这样就难以将习作知识迁移应用转化为学生的习作能力素养。笔者认为:读、写关联,且本为一体。南宋史蒙卿曾提出“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他们都认为读与写是熔于一炉的整体。叶圣陶也有类似观点:阅读是由外向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而外的发表。阅读与写作为“积蓄”和“倾吐”的关系。因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在“读写一体”中观照。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侧重探讨“读写一体”下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习作训练。一、单元习作整体训练: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写作训练的应然需求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除了“读”的内容外,还增加了有关“写”的比重。单元整体编排中既有“阅读要素
3、”也有“习作要素”,双线并进,明确了书面表达的目标。教材单元整体有了“习作表达的线索”,提供了小练笔、词句段应用等丰富的习作训练资源。习作单元更是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等一以贯之地落实习作要素。由此可见,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呼唤着构建“读写一体”,建立读写互动、梯级上升的习作训练范式。(一)打造“读写一体”的习作训练样态语文课堂教学理应把握阅读与写作相似的认知与關联性,构建“读写一体”的课堂样态。基于统编版语文教材精读课文通过阅读指向表达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写作知识,笔者借助教材中习作训练资源,指导学生在新语境中不断练习,在训练中将静态的写作知识转化为灵活的写
4、作能力,进而内化成写作素养。借此对以阅读为主的课程教学进行补充优化,让阅读课中包含、关联着写作,优化课堂的样态。(二)辨析“读写一体”的习作训练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习作教学常陷入“投入大,效率低,质量差”的境地;习作训练困于“习作知识浅表化,训练形式机械性”。有教师认为,与其投入精力进行收效甚微的习作训练,不如鼓励学生多读书、自由写。诚然,重复的机械训练会影响学生的言语个性,导致大量重复且形式单一的习作出现。然而,习作教学不等同于文学创作,其目标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表达技能,使学生能写清楚、写具体。“读写一体”的习作训练以“练”为核心,实施教材教学过程的精准训练。要利用好教材中的习作资源,
5、结合阅读转化语境,让学生乐于、易于参与写作实践活动,攻克习作难点。二、单元习作整体训练的靶向意识:明晰单元写作训练的精准定位“读写一体”下的写作训练需要关照教材前后单元,也要有明晰的界限。每一组训练不能重复前面单元已经达成或者落实的目标,也不能肆意拔高,过分提高本单元的既定目标,将后面单元的写作训练提前。进行单元习作训练设计时,要统观全册教材,在整体的梯度中明确本单元写作要素的内涵,厘清教学定位。下面,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展开论述。(一)教材纵览:写景习作的训练梯度梳理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编排了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等四篇各有特色的写景文。习作“即景
6、”是写景类的习作练习。语文园地围绕写景进行了知识和表达技巧的梳理、总结。以下依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将这一单元的习作训练内容置于统编版语文教材写景类习作的宏观视角参照(见表1)。通过纵览教材分析可知,五年级学生对“写景”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具备“多角度观察”“按顺序写”“写出景物特点”等能力。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在已有基础上,聚焦于“动态描写”,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二)单元内审:单元写景习作的训练坐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重在让学生习得“动态描写”。不同于三年级的“观察”,五年级的写景要求学生从声音、颜色、形状等多方面观察景物
7、的变化,不仅要写出景物自身的变化,还要写出景物周边的变化。基于此,本单元“读写一体”视域下单元整体训练将充分利用四篇课文与课后相应习题,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教材资源,实现既能“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也能学会并写好“动态描写”的教学目标。以下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整体训练的设计(见表2)。依照表2,在课文教学中,学生知晓“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为写景的重要方式,而后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值得说明的是,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至五年级下册才要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因此,本单元教学落实在学生能区分“动态”与“静态”,能朗读积累和想象,通过模仿品味两种美即可。习作训
8、练重点为教学“动态描写”方式,让学生能够写出景物的变化,可以在提升训练中适当涉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的写法,以衔接五年级下册教学。三、单元习作整体训练的宏观构筑:衔接单元写作训练的分阶模块依照前文分析,“读写一体”下的单元习作整体训练序列有多个板块,下文将结合课例重点探讨。(一)基础板块基础板块训练聚焦单元习作要素,直面写作难点,利用课文与单元要素密切相关的语句片段,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总结可运用的写作知识,紧扣语境进行读写训练,为后续的训练化解难度。如教学古诗三首,学生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了解并区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1)读读下面的诗句,能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画面吗?(出示
9、诗句,学生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动态美?预设:诗句中“照”“流”“归”“下”“落”“啼”等动词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小结:诗句中有了这些动词,美景就有了动态美。回顾写景的诗句,体会动态之美,引导学生发现动词对于写好动态的作用。由此形成习作的认知基础,为之后的教学做铺垫,承接四季之美的教学。又如教学四季之美第1自然段。对比朗读,思考交流哪一句更美。(1)东方是鱼肚色的天空,有微微的红晕色和红紫色的彩云。(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预设:东方的天空是一点儿一点儿亮起
10、来的,“泛”把天色变化过程写了出来。天空的颜色也是逐渐变化的,“染”描写了天空颜色渐渐变化的过程。天空的云朵是慢慢动的,“飘”写出了云朵飘动的样态。小结:第一句写出了颜色,却是静止的;第二句中“泛”“染”“飘”将动态变化过程写了出来。要写好景物,我们可以加入动词,用动词来描摹景物。引导学生了解了基本板块的“用动词描摹景物”后,可以列出一些静态景物让学生加入动词,写出动态美,鼓励学生将所学迁移应用。有了基础性训练,学生进行课后习题小练笔的实操就会容易很多。(二)核心板块核心板块聚力于“怎么写”,指导学生完成习作中的重点部分、关键部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训练核心在
11、于“把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具体”。为了更好落实核心板块训练,教师在基础板块训练后就应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或者观察单,将观察所得进行记录,记下景物变化过程,避免课堂教学时缺少素材。根据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定位,习作训练的重点应放在从多个角度把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具体。在教学时创设情境并给予学生交流时间,利用课文片段,带领学生探索写好景物动态变化的模式,归纳出声音变化、形状变化、颜色变化等。可以围绕景物特点,通过形、色、声等的变化表现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具体而丰富。如四季之美教学片段:(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景象。你能想象怎样的画面?预设:黎明时候天空的颜色变化
12、。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红晕,再给天空披上红紫红紫的彩云。小结:作者侧重从天空颜色的变化来展开写,让人联想到具体生动的画面。又如指导习作“即景”中例文引导环节。(2)出示观潮片段“午后一点左右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思考作者是怎样寫出钱塘江大潮的变化的。(学生交流)预设:写了潮来时候声音的变化。从“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最后“如同山崩地裂”。文中还写到了潮水形态的变化。先是“一条白线”,变化到“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小结写法:景物的变化可以是多方面的,描写的时候可将景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数量等
13、各方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具体生动地表现景物的美。在教学核心板块后,学生可以结合要求完成景物动态变化清单,让习作思路清晰起来。(三)优化板块核心板块的训练是让学生“写出”“写具体”。优化板块的训练则在于“写好”“写精彩”。学生的习作并非完美的,需要不断优化,优化训练使学生“修补”提升习作质量。如即景习作讲评过程片段。(1)品析月迹片段:“我们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院门外是一条小河。灿烂地闪着银光”。(2)月是主角,写到了月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亮度等,除了月亮,还写到了其他什么事物?(学生交流)预设:桂树,星星,小河。
14、(3)思考:原本的主角是月亮,加入这些相关事物后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预设:画面更丰富、鲜活。小结秘诀:月亮边上的星星,月下的桂树,小河,与平常时间段不同,也在变化。作者的写作镜头在转换,将景物主体与周围相关联的事物变化结合起来写。巴金在鸟的天堂中写鸟的活动时也用到了镜头转换:先是广角镜头写群鸟整体的各种活动,接着是长焦镜头特写了一只画眉鸟的活动。总结:“镜头转换”时主要景物为核心,通过镜头的远近、角度变化等将相关联的景物也写出来,以突出主要景物,也用其他景物变化来更好地表现景物的动态变化,而后要求学生依照提升板块的训练进行习作文稿的修改与完善。(四)提升板块习作能力的提升取决于习作素养的提升,提升板块训练借助于语文园地中的有关资源,依照单元要素实施语境转换进行深度训练,力争触及学生的习作思维深处,化知识技巧为写作能力,内化为习作素养。本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板块提供了静态景物描写和动态景物描写的片段,要求学生在朗读和初步体会时感悟静态美和动态美,更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会使景物描写更精彩。“词句段应用”板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盲区识别2025年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 经典脑力测试题及答案
- 电商创新产品设计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的融合实践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医疗技术的结合点探讨
- 音乐形式多样性的乐理解析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课程优化试题及答案
- 教师反思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探究试题及答案
- 阴影与透光现象分析试题及答案
- 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高晶饰面板施工工艺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含(附答案))
- GB/T 24924-2010供水系统用弹性密封闸阀
- 东鹏瓷板幕墙讲义xin
- 离婚协议书免费版大全
- 金沂蒙化肥试验田登记表
- 连锁药店商圈分析精编版
- 并联电容器组的电抗率的选择
-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