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遵义职院2014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人事制度、职称、工资待遇宋聚才2014年9月各位老师:下午好!根据这次岗前培训安排,今天下午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人事管理制度(条例)、职称及工资福利的有关内容。讲得不好请谅解,讲得不对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内容是以下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条例)二、专业技术人员(高校系列)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的背景 1、我国事业单位的现状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
2、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遍都有国家执法权利,而且都是行使国家权利的部门. 社会公益目的 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社会服务组织 目前我国共有130多万户事业单位,主要为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媒体等;有近3000多万(事业编制3153万)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这其中61%的人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到事业单位人员的3/4。就我市而言,这些比例比全国还要高很多,我市共有5000多户事业单位,近11万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80 %多,其中近80%的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
3、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1995年,人事部郑州会议拉开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序幕 。2000年,党中央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同年,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对改革进行了部署。这才正式全面拉开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决定推进聘用制。2002年,国办发35号文件颁布。国务院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为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4、 ,改革逐渐加速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岗位管理工作启动。2009-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规划纲要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要求2011年,中央5号文件,中办发28号文件专门部署(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以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实现两个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聘用制推行面不断扩大 聘用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 定义: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号)中,对聘用制作出
5、了规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意见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 聘用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对原有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聘用制的显著特点之一:合同管理。 聘用制的显著特点之二: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正在实施公开招聘制度已成为进人的主要方式人事管理法规建设步加快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一)事业单位人事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新的用人机制尚未建立聘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终止,做法不统一奖惩等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人事争议处理依据不够明确 需要专门的立法加以解释
6、(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重点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 全面实施岗位管理设置制度大力推进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制度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完善人员退出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健全领导人员选拨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加强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建设(二)、条例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2号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5日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共10章44条(三)、立法目的和遵循的原则立法目的: 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事业
7、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 遵循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四)、条例适用范围和人事管理权限适用范围: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权限: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五)岗位管理制度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事业单位拟定岗位设置
8、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六)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 考虑到事业单位种类多、行业差别大,公开招聘的具体办法不搞一刀切,条例仅对公开招聘的范围和基本程序作了规定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是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的一种竞争性选拨方式。考虑到只是事业单位的用人方式之一,条例仅对需要竞聘上岗程序作了原则性规定(七-1)聘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聘用合同期限: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试用期: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七-3)、聘用合同终止和人事关系终止 聘用合同终止和经济补偿: 现状:合同约定(依据聘用合同范本) 条例规定“依法终止”:依据劳动合同法
9、。 解除和终止聘用合同的经济补偿 人事关系终止: 自聘用合同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的人事关系终止(八)、考核和奖惩制度考核制度: 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考核的内容、方式和等次,强调考核结果的使用。培训制度: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奖励规则: 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处分规则: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并规定处分的基本程序和处分解除。(九)、工资福利和工时休假工资福利: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工时休假:
10、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七-2)、聘用合同解释旷工情形的解除: 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单位可以解除合同。考核人合格解除: 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工作人员解除聘用合同: 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十)、社会保险与退休社会保险: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其次,该条例对人事争议处理、投诉举报和回避
11、、法律责任、法规实施的衔接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二部份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1、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本含义1.2、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1.3、评聘范围1.4、任职条件1.5、任职资格评审1.6、职务聘任1.1、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本含义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专业技术职务设高(正、副)、中、初(助理、员)三个级别。1.2、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设岗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基础。要按照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结构合
12、理、群体优化的原则,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比例。我院(高职学院)比例设置是,根据黔人社厅通【2013】86号关于调整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通知精神:专业技术岗位:正高4.5%(9人);副高25.5%【53人:其中:五级10人,六级11人,七级32人】; 中级是50%【102人其中:八级25人,九级31人,十级46人】;初级20%【42人其中十一级、十二级各占50%,分别为21人】。事业单位设岗应该符合国家的规定。1.3、评聘范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只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机关不开展职称评定工作。企事业单位行
13、政后勤人员不列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范围。对于已经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1.4、申报条件、现职资格、评审条件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评审条件:1.5、任职资格评审评审组织评审学科组评审委员会(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青年各战1/3、实行任期制2年,每次调整人数不少于1/3)评审程序个人申报人事部门审核材料学科组评议(2/3原则)评委会评议、无记名投票表决, 2/3原则公示上报审批1.6、职务聘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实行聘任制。聘期:13年、或以一个项目为聘任周期。专业技术人员变更工作或调动的,须重新聘任。对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实行见习期满考核定职:
14、具体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可聘“员级”大专毕业,见习期满,聘“员级”,再从事技术工作两年,可聘“助理级”;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聘“助理级”;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聘中级职务;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聘中级职务;第三部份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我省每年受理一次。具体时
15、间为:上半年6月以前。以所在学校为单位提交申请。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人员。认定条件: 1、高等学校在职、在编、在岗人员,具体要求为:已取得高教系列初级(助教)以上人员;或已取得非高教系列职称且承担大专以上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一年以上人员。2、普通话要求按照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发文件【黔教语发(2013)324号执行。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病和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并在指定医院进行统一体检达到合格。3、参加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开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已获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可免教师岗前培训)。申报材料:略第四部份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 则 目 标实 施
16、方 案背 景 材 料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背 景 材 料 第一次1956年,等级工资制度(按30个等级的统一职务升级工资制)第二次1985年,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基础、职务、工龄、奖励)第三次1993年,职级工资制度(职务、津贴;机关、事业单位分开)第四次2006年,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薪级、绩效、津贴补贴)考核有增资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社会分配不公加大打破平均主义不能体现贡献无增资制度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考核有调整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取消“工资分”实行直接货币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四次工资改革背 景 材 料 着眼不公平的差距现阶段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关注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 如何提高低
17、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少部分人的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与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全员聘任制,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背景原 则 目 标实 施 方 案背 景 材 料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建立与岗位职责、业绩、贡献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体现单位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搞活内部分配,进一步增强单位活力分级分类管理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秩序,理顺关系 原 则 目 标 改革的原则建立符合事业单
18、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原 则 目 标总体目标原 则 目 标实 施 方 案背 景 材 料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一、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二、实行新的工资分类管理办法。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绩效工资依单位管理;三、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四、完善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五、健全收入分配调控机制。
19、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调控,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加强工资收入支付管理,建立统分结合、权责清晰、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 主 要 内 容主要内容由于相应的配套改革未进行,2006工资改革实现了套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即原工资的前两部分(“职务工资”和“津贴工资”)、绩效工资;目前一些特殊的津贴补贴等国家相应的政策出台后再实施。主 要 内 容现阶段改革的内容原 则 目 标实 施 方 案背 景 材 料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实 施 方 案实施范围正常的调整工资办法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实 施 方 案实 施 方 案实施范围正常的调整工资办法岗位
20、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实 施 方 案实 施 方 案一、限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含提前离岗而未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二、截至2006年6月30日已办理退休手续和按规定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实行。三、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范围。实施范围实 施 方 案实施范围正常的调整工资办法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实 施 方 案一、岗位工资的实施二、薪级工资的实施三、绩效工资的实施四、津贴补贴的实施 实 施 方 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一、岗位工资的实施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
21、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高级1-7,中级8-10,初级11-13);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岗位设5个等级,普通工不分等级。实 施 方 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岗 位 工 资岗 位工资标准正高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副高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中级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助理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员级十三级550岗 位 工 资岗 位工资标准正省部一级2750副省部二级2130正厅局三级1640副厅局四级1305正处五级1045副处六级850正
22、科七级720副科八级640科员九级590办事员十级550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岗 位 工 资岗 位工资标准高技师技术工一级830技师技术工二级690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普通工540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岗的岗位工资标准表 相关规定:在两类岗位上任职,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由批准部门或单位确定其主要任职岗位,并按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工资。实 施 方 案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双肩挑)人员的确认问题二、薪级工资的实施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各设65个薪级;工人:设40个薪级;薪级根据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岗位
23、来确定。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实 施 方 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年)任职年限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工龄的学习时间指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的年限93年考核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2006-参加工作年份+1-间断年限超过国家规定学制,按国家规定学制算,小于按实际学习年限算套改年限薪 级 工 资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18014273276134010645317202911529528643411109541785
24、310216317296734211545518504113173413070343119956192051251836531735441244571990613719391327674512895820607151204173379946133459213081652144334834471384602200918122471358694814346122801019723499369044914846223601121524527379445015346324401223325555389845115906425201325326583391024521655652600岗 位 工 资岗
25、位工资标准正高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副高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中级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助理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员级十三级550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岗位和薪级)标准表薪 级 工 资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180142732761340106453172029115295286434111095417853102163172967342115455185041131734130703431199561920512518365317354412445719906137193913276745128958
26、20607151204173379946133459213081652144334834471384602200918122471358694814346122801019723499369044914846223601121524527379445015346324401223325555389845115906425201325326583391024521655652600岗 位 工 资岗 位工资标准正省部一级2750副省部二级2130正厅局三级1640副厅局四级1305正处五级1045副处六级850正科七级720副科八级640科员九级590办事员十级550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7、岗 位 工 资岗 位工资标准高技师技术工一级830技师技术工二级690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普通工540薪 级 工 资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17011188213633161428012202223863264339013217234093367541011423224432347075112152482545535739612416264264783677471361728227504378098148183002853038844916119320295563987910174203403058540915事业单位
28、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实 施 方 案各类表格应用三、绩效工资的实施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70%及奖励性绩效30%)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总量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自主分配,合理拉开差距,我院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是按照市级统一标准规定实行(附表)。实行后,取消年终奖金,并将第十三的月工资及地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在单位分类及地区附加津贴确定前,总量为上年度12个月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实 施 方 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四、津贴补贴的实施 津
29、贴补贴指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我院属市直单位不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只有改革性补贴(即通讯费:标准为初级职称(未定级技术人员80元;中级职称130元;副高职称180元;正高职称240元。)特殊岗位津贴待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原享受的在06年工改时暂时保留,如图书系列8%,教龄津贴等。实 施 方 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实 施 方 案实施范围正常的调整工资办法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实 施 方 案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自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员,每人增加一个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实 施 方 案正常的调资办法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1、岗变薪变:从下个月执行2、有低岗到高岗:薪级就高3、有高岗到低岗:薪级不变4、岗位交换:按新岗比照同类人员重新确定实 施 方 案正常的调资办法实 施 方 案实施范围正常的调整工资办法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新聘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写作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影视概念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美术学院《学前儿童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绿色设计与循环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大数据分布式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工程制图及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工商学院《形体基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公差与技术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养老护理员的礼仪培训课件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农业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7篇(截至2024年)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遵守培训计划
- 国家安全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大学(威海)
- 护理一病一品汇报
- 机器学习与非线性方程-深度研究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2025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50套复习题库及答案
-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