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茅海河口湾泥沙输移研究摘要:以珠江黄茅海河口为例,使用1988年4月、1992年洪、枯季表层沉积物颗粒分析成果,根据泥沙粒径统计特征值,运用Laren模型分析河口泥沙输移趋势,并结合水动力及水下地形进展综合分析,确定泥沙来源、搬运方向,讨论泥沙输移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河口泥沙运动规律及泥沙通量提供背景,同时为研究河口湾出海航道、港口泥沙淤积及河口污染物输移扩散提供一条新途径。关键词:黄茅海河口泥沙输移趋势Laren模型1前言泥沙粒径的空间分布是由各种动力、沉积过程综合作用产生的,它反映了这些过程的长周期和累积效应。通过对泥沙粒径空间分布的构造特征(如空间相关性、方向性等)进展研究,有助于对产生
2、该构造的各种原因进展深化讨论,从而进步对泥沙运动的各种过程的认识。泥沙输移受颗粒的粒径、形状和密度等多种特性的影响,其中粒径的影响最重要(RbertLarsn等,1997)。因此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泥沙粒径统计特征的空间变化即粒径趋势来确定净泥沙输运方向。如Laren(1981,1985)提出根据输运中的泥沙粒径三个主要特征值(均值、分选系数和偏度)的空间变化来判断泥沙输运净方向(称为Laren模型)。该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工程(Laren和Pys,1989)、污染物质的输移(Laren和Little,1987)和沉积物搬运方式及稳定性研究(Laren和llins,1989)。Laren模型
3、是在设定方向上来判断泥沙输移方向的概率大小,对于单一泥沙来源的输移趋势的判断确实是成功的,但对于有多种泥沙来源尤其是对多汊河口区的输移趋势的判断存在人为的随意性,在某些环境中不能成功地确定搬运泥沙输移途径(如asselink,1992)。其原因主要是:泥沙搬运途径确实定存在随意性;使用不恰当的趋势分析方法。为此Ga和llins(1991,1992,1994)基于粒径趋势沿沉积物搬运方向比其相反方向发生的频率高的假设,建立了在半定量滤波技术根底上的粒径趋势分析方法。从表层沉积物样品网格确定粒径趋势,然后通过滤波得到代表沉积物搬运途径的“余方式(Residualpatterns)。因此该方法的可行
4、性依赖于恰当地选择粒径趋势和分析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均不考虑水下地形对泥沙输移途径的影响,而底床的形态方向、水动力特征等对泥沙的输移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粒径趋势的线状(Linebyline)检验来确定相关的搬运方式(LarenandBles,1991)。本文以珠江黄茅海河口为例,运用Laren模型分析河口泥沙输移趋势,并结合水下地形及水动力进展综合分析,确定河口泥沙来源、搬运方向,讨论泥沙输移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河口泥沙运动规律及泥沙通量提供背景,同时为研究河口海湾出海航道及港口的泥沙来源和输运及河口污染物输移扩散提供一条新途径。2黄茅海河口湾概况黄茅海位于珠江口西部,是一个
5、喇叭形溺谷河口湾(图1)。在北部湾顶,通过崖门和虎跳门水道与珠江水系和潭江水系沟通,聚集了潭江的全部径流和西江的局部径流。在南部湾口有两列东东北西西南向岛链,内侧岛链为南水、三角山、大芒和大襟诸岛;外侧岛链是高栏、荷包和畜诸岛。岛间峡口形成黄茅海河口湾三大出口:大襟以西水道称为西口,大襟至荷包之间为中口,荷包至高栏为东口。2.1水下地形根据动力地貌学观点,可将黄茅海水下地形划分为几个单元:(1)落潮冲刷槽,又称主槽。位于三虎以北的海湾北半部,长20k,宽300900,深512.4。(2)涨潮冲刷槽,包括东槽和西槽,分布在荷包岛的东侧和西侧。(3)拦门浅滩。位于海湾中部宽展部位,顶部水深2.43
6、.0,滩顶位置偏北,形成内坡陡,外坡缓的形态。(4)潮坪。水深小于2.0的潮坪主要有三片:主槽以东的称东滩,以西的称西滩,第三片为南水岛以北的大海环浅滩。图1黄茅海河口地形及沉积物采样点分布等深线以米为单位,小襟岛位于大襟岛的西南Latin,rphlgialstruturesandbathyetrifeaturesfHuangahaiEstuaryshingsaplingsitesfrbttsedientandlatinsfurrenteters.ntursareineter.XiaIslandsituiatedHebaIslandbeynd(5)环岛浅滩。分布在口门岛屿的周围,水深小于5.0
7、,最浅处缺乏2.0。(6)波成沙脊。零星分布在拦门沙顶部和西滩南缘,是波浪造成的较小的地貌单元。2.2水动力环境据李绍宁等(1984)计算,黄茅海及其上游河段进潮量约每年4608亿3,而年径流量仅是进潮量的7%,因此黄茅海为弱径流、强潮流并以潮流作用为主的河口湾。根据罗斯贝数*110、艾克曼数*103104,uandu(1994)系统地提出了控制河口泥沙输移和沉积过程的小尺度动力构造(SSDS)体系。在黄茅海河口湾纵向上分别有以下几个小尺度动力构造:(1)双向射流系统在黄茅海作为一个主要的动力构造它分布于喇叭形河口湾顶基岩峡口。(2)垂直密度环流随径流洪、枯季,潮汐的大、小潮等强度的时空变化,
8、在黄茅海河口中部上下迁移,但它的分布范围明显受控于上、下射流系统控制范围的强度。垂直密度环流是洪季泥沙大量淤积的主要动力构造。(3)潮汐射流系统发育河口口门附近大芒和三角山岛之间峡口,它是东槽主要的动力构造。(4)程度余环流分布于河口湾下段口门附近,在河口右侧(面向陆)呈逆时针环流。它可能是河口开尔文波、涡度变化、地形作用及广东西沿岸流综合作用形成的。程度余环流对河口下段水体和泥沙输移产生一定影响。2.3泥沙运动应强等(1997)根据底沙样品的中子活化分析示踪泥沙的原始数据,采用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了泥沙输移的主要道路。同时通过选取沙源泥沙样本,采用均方差最小的方法,计算各沙源对海域内各样
9、本点的奉献,确认各沙源的淤积范围。洪季时海域内主要以上游径流挟沙和高栏岛附近区域内的泥沙为主,其它沙源那么相对较弱,而径流来沙主要淤积在崖门与三虎之间的区域。泥沙的输移道路主要有三条,泥沙主要来源于高栏岛附近浅滩,沿东槽向黄茅海腹地的拦门浅滩输送。枯季海域内以上游径流和大襟岛附近区域的泥沙为主,其它沙源输移量那么较少。径流挟沙与大襟岛西侧沙源对拦门浅滩及西滩的泥沙淤积起主要作用,而中口沙源主要淤积在西槽内。泥沙的主要输移道路有两条:西槽是主要输沙道路,大襟岛西侧的西口也有一定的泥沙输移。转贴于论文联盟.ll.3资料及模型简介3.1资料本文使用的资料主要是1988年4月1625日采集的表层沉积物
10、样品,室内颗粒分析共107个,另外还搜集到1992年洪季(7、8月)和枯季(11月)共计113个颗粒分析成果。颗粒分析以1为间距从-2到10按重量百分比进展,计算出粒径特征值如:均值(D)、分选系数(QD)和偏态(SK)。表层沉积物采样点在河口三槽、三滩和湾内潮沟、岛间深槽等水下地形单元均有分布(图1)。3.2Laren模型简介关于Laren模型的详细内容可参阅有关文献(Laren,P.1981,1985,1991)。3.2.1Laren模型几个假设1)仅考虑唯一的泥沙来源和单向泥沙输运,如弧形海湾中的侵蚀崖未固结泥沙在稳定波浪作用下运动,狭长单一河流上游径流来沙或下游海域来沙。2)细颗粒较粗
11、颗粒更容易启动和搬运或有更大的概率。3)任何粒径泥沙的起动和搬运具有独立性,即不受其它粒径泥沙的影响。4)搬运任何粒径泥沙的概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3.2.2模型的计算方法设有n个样品序列,存在N=n(n-1)/2个方向对,代表某一方向输运趋势或同等数目反方向的输运趋势。两个样品假设分别从它们的均值(D)、分选系数(QD)和偏态(SK)三个统计特征值进展比拟,那么共存在八种可能的事件:更细(F)、分选更好(B)和更加负偏(-);更粗()、分选更差(P)和更加正偏(+);、B、-;F、P、-;、P、-;F、B、+;、B、+;F、P、+。其中仅两种事件表示输移趋势,即F、B、-(事件B)和、B+(
12、事件)。事件B和均代表沿搬运方向序列沉积物的转换函数由高能到低能减小,但事件B代表低能搬运转换过程,事件代表高能搬运转换过程。由此任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1/8=0.125。为了确定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否超过0.125,提出下面两个假设条件:H0:p0.125,不存在选择的输移方向;H1:p0.125,存在选择的输移方向。使用单尾(边)Z得分检验(Spiegel,1961),假如(0.05置信程度)或2.326(0.01置信程度)那么H1可接收。其中x:两相反方向中某一方向特定事件(B或)发生的样品对数目;N:可能的某方向样品对总数,N=n(n-1)/2;n:序列沉积物样品数;p=0.12
13、5,q=1-p=0.875.一般,当N30时,Z统计才认为有效。因此恰当估计一个输移趋势,至少需要8个或9个样品。4计算结果讨论根据黄茅海水下地形单元分布,分别从北部主槽、东槽、西槽、大襟岛西口、西滩潮沟、大海环浅滩等六个区域选点计算泥沙输移趋势。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1.北部主槽南向泥沙输移趋势显著,同时还显示,搬运过程表现为一个高能转换函数,能量沿搬运方向递减(事件)。主槽受湾顶射流和侧向掺混动力构造控制,射流中心线速度和动能随离湾顶射流口间隔 增加而减校从实测最大流速矢量图(图2)看出:本区为整个河口湾动力最强劲的区域,涨落潮流向与主槽走向根本一致;无论大潮或小潮,落潮流速明显大于
14、涨潮流速;垂向上各层流向根本一致,流束相对集中;单宽输水计算结果(杨干然,1988)说明,不管大潮或小潮,主槽中的测点均表现为向海输水为主,可见主槽有较强的下泄流存在,受下泄流控制泥沙自北向南输运。因此泥沙输移趋势预测与通过水沙实测资料得到的一致。2.东槽西北向泥沙输移趋势,表现为低能搬运(事件B)。东槽是黄茅海主要的潮汐通道,受东口峡口潮汐射流和河口程度余环流(图4)综合作用,珠江口近岸常年西南向广东沿岸流携带大量泥沙自外海通过潮汐通道进入黄茅海湾内,成为黄茅海拦门浅滩海域泥沙的主要来源。从实测最大流速矢量图(图2:I3站和I4站)也可看出,潮流向与东槽走向根本一致,不管大潮或小潮,东槽涨潮
15、历时较湾内长12小时,且涨潮流速普遍大于落潮流速,涨潮优势流自口门向湾向递减,所以在东槽泥沙自口门向湾内输移。表1黄茅海河口六个区域泥沙输移趋势计算结果alulatedtrendsfsedienttransprtinsixreginsftheHuangahaiestuaryNrthTrendSuthTrendN.1*aseBN=78x=13Z=1.11N=78x=10Z=0.09aseN=78x=7Z=-0.94N=78x=20Z=3.51N.2aseBN=45x=12Z=2.87N=45x=9Z=1.52aseN=45x=10Z=1.97N=45x=3Z=-1.18N.3aseBN=36x=
16、3Z=-0.76N=36x=8Z=1.76aseN=36x=9Z=2.27N=36x=1Z=-1.76N.4aseBN=36x=13Z=1.76N=36x=7Z=1.26aseN=36x=7Z=0.76N=36x=0Z=-2.27N.5aseBN=45x=1Z=-2.08N=45x=9Z=6.03aseN=45x=7Z=0.62N=45x=1Z=-2.08N.6aseBN=36x=8Z=1.76N=36x=6Z=0.76aseN=36x=6Z=1.76N=36x=3Z=-0.76*N.1北槽N.2东槽N.3西槽N.4西口N.5西滩潮沟N.6大海环浅滩图2黄茅海各测站最大流速矢量图图3黄茅海余流
17、矢量图axiutidalurrentvetrsatstatinsResidualurrentvetrsatinsiturings图4高栏海区冬季(a)及夏季(b)余流矢量图ResidualurrentvetrsattheinsituringsinreginfGalanIsland.(a)inter,and(b)Suer.3.西槽泥沙输移趋势以北向为主,表现为高能搬运(事件);同时南向泥沙搬运也较明显,表现为低能搬运(事件B)。西槽既是黄茅海盐水入侵的入口,也是冲淡水的主要出口,复杂的动力条件决定了泥沙运动的多样性。盐水楔异重流将沿岸流携带的泥沙带入湾内,成为拦门浅滩海域泥沙的又一重要来源;经过
18、混合的冲淡水携带着泥沙出海,成为广东沿岸流的组成局部之一。从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来看(图5),海域来沙粒径较粗(均值粒径为6.01),搬运能量较高;而冲淡水搬运泥沙粒径较细(均值粒径为7.08),搬运能量较低。转贴于论文联盟.ll.4.大襟岛以西的西口为北向输移趋势,为低能搬运(事件B)。西口在三大出口中水深最浅,径、潮流强度最弱,受河口口门左侧顺时针程度余环流作用,泥沙自外海向湾内搬运。西口成为拦门浅滩海域泥沙来源的又一通道。5.西滩潮沟泥沙明显为南向输移趋势,为低能搬运(事件B)。余流计算结果(图3测站2)说明,该潮沟上段测站2表、底层余流均指向东南,与泥沙输移趋势一致,可以判断此潮沟为落
19、潮流冲刷而成,为一落潮槽。表层沉积物粒径(均值粒径为8.00)最细,相对水深较浅,搬运能量低。6.大海环浅滩泥沙输移为西北向趋势,且为低能搬运(事件B)。在南水岛高栏岛大堤修建之前(1991年5月),东部鸡啼门出海泥沙随广东西沿岸流进入高栏列岛内,在涨潮优势流作用下泥沙通过东槽和三角山以东通道进入拦门沙浅滩和大海环浅滩,大海环为一半封闭低能区,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此淤积。图5黄茅海河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图6黄茅海河口泥沙输移方向SurfaesedientdistributinflustersThestlikelybttsedienttransprtdiretinsHuangahaiEstuary
20、拦门沙浅滩泥沙运动趋势复杂。北部泥沙运动趋势向南,表现出高能搬运(事件,Z=3.15);南部以北向为主,表现为低能搬运(事件B,A=2.87)。河口中部受垂直密度环流控制,在近底层环流顶端滞流点下游受上溯流作用泥沙向北输运,在滞流点上游受下泄流作用泥沙向南输运。通过历史海图(18611977年)比照分析,发现拦门浅滩-5等深线平均以每年60的速度向湾口推移,因此从长周期和累积效应考虑,可以认为拦门浅滩南向泥沙输移强度比北向更大。这也与拦门浅滩泥沙搬运能量北强南弱一致。综上所述,河口泥沙输移深受河口小尺度动力构造和水下地形互相作用的影响。黄茅海河口湾泥沙来源有上游河流输沙,通过南水岛高栏岛峡口鸡
21、啼门来沙,口外沿岸流挟带的海域泥沙。河流输沙主要沿北槽南下,鸡啼门流域来沙通过东槽和三角山东侧通道北上,海域来沙主要沿东槽和西槽北上。黄茅海泥沙的“汇主要是西滩、拦门浅滩和大海环浅滩(图6)。5结语1.本文运用Laren模型对黄茅海河口表层沉积物粒径特征的空间变化进展定量计算,得到泥沙输移趋势。结合水下地形、水文测验及表层沉积物分布确定泥沙的“源、“汇和搬运方向,并讨论其输移机制。计算结果与河口动力沉积过程分析的结果一致,两者可互相印证。因此运用该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泥沙粒径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可以间接掌握泥沙运动的动力沉积过程,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2.Laren模型仅适用于分析单一泥沙来源的
22、线状泥沙输移,得出泥沙输移方向是一个“净方向。而河口区往往存在多种泥沙来源,且泥沙输移存在往复性(如西槽),甚至旋转性(如东槽),因此该模型中泥沙输移趋势选点计算必须考虑河口区的泥沙输移特征。3.Laren模型在河口湾中的应用要恰当,需结合详细区域的水文动力特征和地形构造等来分地形单元计算,选点也要合理,这是模型正确应用的关键所在,否那么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结果。滩面上因为水文泥沙运动过程相对复杂,泥沙输移趋势的计算应慎重。而槽沟、河流入口、岛间峡口等泥沙输移运动相对简单。因此在河口海湾,选择这些线状地形单元计算泥沙输移较面状浅滩上的计算结果更可靠,更符合模型的条件。4.用于模型计算的表层沉积
23、物应是受水动力作用输运中的泥沙,而不能是受强烈冲刷的河床底质,后者不是泥沙输运的结果,而是冲刷的结果。因此选点采样和计算结果的分析应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5.模型计算的结果仅代表正常情况下长期的输移趋势,而对风暴、台风、特大洪水等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泥沙输移规律还有待深化研究。6.该模型是用定量的方法解决泥沙的局部定性问题,如泥沙的“源与“汇、输移方向和输移途径,而对于泥沙输移速率和通量等定量问题,泥沙运动的动力沉积过程等,那么需要更好的模型进展研究。参考文献1Friedan,G.,1967.Dynaipressesandstatistialparaetersparedfrsizefrequenyd
24、istributinfbeahandriversands.JurnalfSedientaryPetrlgy,37(2),p.327-354.2asselink,G.,1992.LngshrevariatinfgrainsizedistributinalngtheastftheRhneDelta,SuthernFrane:Atestfthe“Larendel。JurnalfastalResearh,Vl.8,p.286-291.3Laren,P.,1981.Aninterpretatinftrendsingrainsizeeasureents.JurnalfSedientaryPetrlgy,V
25、l.51,p.611-624.4Laren,P.andBles,D.,1985.Theeffetsfsedienttransprtngrainsizedistribtuins.JurnalfSedientaryPetrlgy,55(4),p.457-470.5Laren,P.andLittle,D.I.,1987.Theeffetsfsedienttransprtnntainantdispsal:anexaplefrilfrdHaven.arinePllutinBulletin,V.18,p.586-594.6Laren,P.andPys,R.I.L.,1989.Theusefsedientt
26、rendstassessthefatefdredgedaterial.PreedingsfDN,rldDredgingngress,p.223-233。7Laren,P.andllins,.B.,1989.SedienttransprtpathaysintheSevernEstuaryandBristlhannel.SevernBarrageDevel.Prj.,rkingDuentRef.,STPG/GESEA/3.1()f,54p.8Laren,P.andBles,D.,1991.Aritiquefthe“LarenethdfrdefiningsedienttransprtpathsReply.JurnalfSedientaryPetrlgy,61(1),p.147.9RbertLarsn,AndrerangandLaurelGran,1997.nitringtheastalenvirnent;Part:Sedientsaplingandgetehnialethds.Jurnalfas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预案案例分析》课件
- 《保温材料》课件
- 《基因表达调控》课件
- 2025购房合同范本
- 2025锌精矿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委托合同范本
- 《2025简约贷款合同》
- 2025房产交易合同书范本
- 2025办公椅订购合同模板
- 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无答案
- DB37-T 5061-2024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 GB/T 45135-2024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 (2025)时事政治题库(含参考答案)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保利拍卖行合同模板
- 2025年中国融通农发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养老院护理员培训制度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建行金融生态圈
- 安全评估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