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3- 1 -2020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高中)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题,共 45 分)1.某版本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先秦文选”专题阅读, 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A.王充论衡B.范晔后汉书C.左丘明国语D.司马光资治通鉴2.在“跨文化专题研讨”选修课程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推荐中外同类题材的作品,下列适合 的是()。A.简?爱与西厢记B.哈姆莱特与茶馆C.老人与海与彷徨D.三国演义与巴黎圣母院3.学生在成语探究活动中,梳理成语的来源,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BCD4.教学李商隐锦瑟,教师列举其他化用典故的诗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用典”的文学 传统,下列适合的是()。A.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C.舟人渔子入浦激,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学习任务群,教师发现二者的目标和内容“重复中有提高”,下列阐释不正确的是()。A.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聚焦特定专题研究B.在理解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当代价值C.在记录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探究成果D.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表
3、达能力6.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建立语言资料库,下列适合的是()。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2 - 2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7.讲解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教师列举其他倒装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句式 特点,下列适合的是()。A.秦,虎狼之国(屈原贾生列传)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D.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剃论战)8
4、.赏析将进酒“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教师让学生积累同样运用借代手 法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市曲江二首)B.协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C.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岗毅梅岭三章)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9.某版本教材设置了“劳动光荣”主题单元,选编了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A.当代文化参与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C.文学阅读与写作D.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A.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体验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B.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C.引导学生了解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观
5、点和知识体系D.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掌握社会科学调查的研究方法11.阅读下面的语文会考试题,按照要求答题。阅读上述文字,下列哪个选项最接近这段文字的旨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上述试题考查目的的分析,正确的是()。A.关联不同类型文本,指向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淀B.关注写作技巧和方法,在比较当中考查写作能力C.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与表达D.比较材料异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本体裁特点- 3 - 3 -12.阅读关于朗读教学的反思,按照要求答题。一些教师安排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同
6、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读出xx对上述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朗读与理解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朗读品质取决于文本理解的深浅C.阅读能力影响对文本感情的理解D.读出感情需要仔细揣摩文本语言13.阅读关于教师问题设计情况的归纳,按照要求答题。问题类型知识导向问题内容“是何”型问题事实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梳理.问题“为何”型问题原因因主要表现为写作缘由.文本意义.表达效果的问题“如何”型问题策略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文本的分析.评价问题“若何”型问题迁移常通过“用学到的方法,拓展”等来设问对上述归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属于
7、“是何”型问题B.“作者在上阀极力描绘景色之壮丽,目的是什么”属于“为何”型问题C.“对文章中阐释的关于理想的内容,你如何看待”属于“如何”型问题D.“梳理课文内容,归纳总结作者使用的写作技法”属于“若何”型问题14.阅读下面的教研论文,按照要求答题。教学解读与史学解读不能混为一谈,具有独特的对象和路径。对文学类文本而言,教学解读对上述教研论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学解读和文学解读在对象和路径上具有差异性B.文学解读是基于读者个人阅历和经验的独特阐释C.教学解读是独立于文学解读之外的教师专业能力- 4 - 4 -D.教学解读需关注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感受和认知15.阅读范进中举教学实
8、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生 1:还没有当官,他就开始收别人的银子了,以后岂不是更贪婪吗?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赃官,还会是一个庸官。师:张乡绅提出,“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七绕 八拐两个人就变成世弟兄了。对于人家如此的说法,范进怎么回答?生 2:回答得非常自然:“晚生侥幸厖可为欣喜。”师:张乡绅说他们如“至亲骨肉一般”。从见第一面到“至亲骨肉”用了多长时间? 生 3:不到 10 分钟。而范进对此是默认的!他和张乡绅是相互利用的。师:一语中的,还有其他的推断吗?生 4:被打醒的范进,坦然接受邻居给他穿鞋;胡居户也给他扯衣服,扯了几十回!扯衣服一两次是很正常的,可是能坦
9、然接受被几十回的扯,当官的架势立马显现出来。A.第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合范进相关的信息进行推断B.聚焦文本细节会影响学生对范进形象的整体感知和认识C.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教学意图都紧扣第一个问题D.教师用点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二、案例分析题(每题 13 分,共 3 题,共 39 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6.案例: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 16 题。4PPT)你搭好灶火,拍去围裙上的炭灰,尝到饭已煮熟了,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 的手包好,把夫儿们的村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拿起了今天的第一
10、颗鸡蛋,之后,你用 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师:改写后的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生:没有一定的逻辑。生:这段文字虽是生活画面的再现,但是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生:是零碎的,瞬间印象式 的,跳跃的。生:很平白,缺少情感。师:很有道理,我们一起读读原诗,比一比,看原诗这段文字的特点怎样?(师生齐读第 4 节)生:原诗用“在厖后”的句式来概括,形式整齐。生:节奏感强,原来零碎的细节随着节奏有规律地出现了。生:有着强烈的抒情性,也具有 了诗的意味。师:非常好!叙事,在这里被诗意化了,这首诗的诗意化除了体现在叙事上,还体现在人称 变化上。请大家具体谈谈。生:有的整节用“你”,有的整节用“她”,
11、有的整节用“我”。- 5 - 5 -师:看出一点眉目了,大堰河与“我”两个焦点人物,以“你”“她”“我”的人称变化,9.12PPT)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厖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呈现 PPT)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厖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233厖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厖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厖大堰河.?我敬你爱
12、你!师:这是提取后,表现“我”对大堰河情感的主要诗句,比起大堰河对“我”,这份情感表 现特点又如何?生:坦诚地表白,直接地喷发。师:这两种情感的表达一隐一显,一敛一放,一呼一应,相互交织,相互映衬,自然流淌, 既与外在形式结构照应,又与母子内心彼此依赖.难舍难分吻合。形式是表现情感的需要。形式感的背后是情感自然流淌的结果。这何尝不是一种诗意化的表现?问题:(1)请阐释该教师是怎样从语言入手引领学生欣赏诗歌的。(10 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 - 6 -1718“锦鲤”现象具有网络走红的现象。那么,转发锦鲤真的可以获得好运吗?在某大型综艺节目中拥有无数黑历史的女星被奉为锦鲤,不求上进
13、却依旧成功出道,一时 间引起轩然大波。当然,其中不乏嘲讽的味道,然而,我想更多的还是对她运气的羡慕或忌 妒。某些著名主持人也被称为“保送组合”,在大考小考前被考生疯狂转发,以保及格;某 网红在电竟战队斩获冠军后也成为锦鲤大队中的一员厖.迷信锦鲤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了。有人甚至以为,转发锦鲤便可一举成名,一步登天,简直可笑。直到现在,深入人心的也是歌颂努力刻苦的诗歌,而不是歌颂好运气的诗歌。尼采曾说:锦鲤不是让你成功的神兽,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车票。你所有的努力,都会一点点给予你问题:请从第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 分)请指出该习作在论证方面的一个优点或
14、者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 分)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题,共 65 分)191921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7 - 7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 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 计,始速祸焉。赵尝五
15、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邯 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 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 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课文介绍该课文选自某版本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
16、五单元,同单元另外三篇 课文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簧笃谷偃竹记。单元说明本单元主题为“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是沟通各个部分的 精气血脉,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前 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 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 50 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
17、,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问题: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 分)20)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 分)- 1 -2020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高中)试题答案解析- 1 -一、单选题答案:C解析: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所作,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 属于秦汉文学,A1362D答案:A答案:C解析:A0D答案:D解析:D119) 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 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
18、利。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 玄谟北伐,玄漠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读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答案:D(2017(1)选读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品,参阅相关的研究论著,确定专题,进行研讨。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华文化- 2 - 2 -(2017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 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 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D答案:C解析:AB答案:B解析:A 项意为秦国,是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属于无标记的判断句。BC 项意
19、为归顺曹操的荆州民众,是被曹操强大的军队所逼迫罢了。属于定语后置句,将定语“附操”放在中心语“民”之后。D也属于省略句。答案:ABA答案:B解析:“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答案:D解析:编排了“学习要求”“作品简介”“阅读指导与策略“学习任务”等栏目,目的是为 了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架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把握各种类- 3 - 3 -型整本书的阅读思路,了解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D单元的教学目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调诗歌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淀,ABC答案:A解
20、析:A答案:D解析:“梳理课文内容”属于“是何”型问题,“归纳总结作者使用的写法技巧”属于“为 何”型问题。二者均不涉及“若何”型问题,因为没有涉及到拓展迁移的运用层面。其他选 项均正确。答案:CB答案:A解析:BC二、案例分析题- 4 - 4 -运用技巧。最后,教师积极利用学生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对诗歌认知的难度,赏析诗歌直接表达情感的语句,体会诗歌的主旨。问答法。教师先后采用了多次的问答法。分别讲述了小说与诗歌叙事的区别、人称转化特错别字:第段“作崇”应为“作祟”;第段“电竟”应为“电竞”。病句:第段病句为“转发锦鲤,祈求好运”具有网络走红的现象。病因为主宾搭配不当。 修改
21、为“转发锦鲤,祈求好运”是网络走红的现象。优点:观点十分明确,论证结构层次清晰。本文作者主要围绕当前社会中流行的“锦鲤”现象,探讨转发锦鲤是否真的可以获得好运的 问题。文中观点明确,点明了只有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奋斗,才能通向成功。文中论证结构层次清晰,第一段首先通过对网络中流行的“锦鲤”现象说明,提出转发锦鲤或缺点:缺乏具体实例,论证不具备说服力。本文在第五段正面论证锦鲤是否真的可以获得好运时,只是单纯地引用了尼采的名言,没有 列举具体的实例,这样的论证缺乏说服力,不容易使人信服。三、教学设计题19.(1)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六国论创作背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
22、气脉中贯”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运用对比逐层论证自己论点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把握 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涵养爱国情怀和使命感。(2)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来展开,因此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5 - 5 -依据新课标(2017)要求: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重视诵读在 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合理 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由此设立了以上三维 教学目标。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本文的“气脉”,把握“散而不 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阅读文章,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多作体会,欣赏到古代 散文高度的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委托托收协议书
- 边检战略合作协议书
- 驾校转让学员协议书
- 超市豆腐转让协议书
- 邻居界线划分协议书
- 钮扣设备转让协议书
- 酒店投诉和解协议书
- 合伙送材料合同协议书
- 饮料进场专卖协议书
- 公司手机卡退卡协议书
- 学校国际化发展与交流计划
- 江苏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劳务合同模板电子版简短一点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带答案)
-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培训
- 《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纯电动》
- 课题申报参考: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融入当地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研究
- 【MOOC】《C++程序设计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南方航空公司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案例分析》
- 病房心脏骤停应急演练
- 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