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系统解剖学复习笔记 论1.解剖学与人体解剖学解剖学:波及生命体的构造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研究人体正常形态构造的科学(解剖学历史上3 位重要人物:Galen, 解剖学研究)2.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分科内容:1)研究正常人体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阐明器官的形态、构造、 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分科:涉及1)巨视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2)微视解剖学(分为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1)定义:按机能划分,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内分泌,感觉器器官的形态:大体形态、局部划分、
2、表面构造 器官的构造:实质性器官,切面描述;管性器官,分层描述局部解剖学:1)定义:按部分划分,研究人体各局部内各器官间毗邻关系 4.原则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5.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1)冠状面: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剖面;2)矢状面: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剖面;3)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平面.6.异常、畸形1)变异:人体构造与正常形态不完全相似,但差别不明显,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2)异常:人体构造与正常形态的差别超过正常范畴,影响正常生理功能.3)畸形第二部分:运动系统1.运动系
3、统的构成、作用、分工1)构成:骨、关节和骨骼肌,约占成人体重60%2)作用:赋予形态,支持体重,保护内脏,产生运动;3)分工: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2.骨的表面形态、构造 形成了多种形态的构造:突起,凹陷,空腔,膨大,面,缘,切迹;2)构造:i.骨质(涉及骨密质,骨松质,骨小梁); ii.骨膜(分两层,内层具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iii 骨髓(分为红骨髓,黄骨髓); 3.中轴骨骼构成1)躯干骨(涉及椎骨24 块,骶骨1 块,尾骨1 块,胸骨1 块,肋骨12 对)2)颅(涉及脑颅骨8块,面颅骨15 块) 1)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构成,
4、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 弓发出7 个突起,涉及棘突1 个,横突1 对,上下关节突各1 对.2)各部分椎骨数目: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由5块骶椎长合),尾骨1块(由3-4 块尾椎长合)5.各部椎骨的重要特性(颈、胸、腰、骶、尾)1)颈椎:锥体小,横突有孔,棘突分叉.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枢椎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 的齿突凹有关节;隆椎棘突特长,且不分叉.2)胸椎:横突肋凹与肋结节有关节,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棘突叠瓦状排列.3)腰椎:锥体粗状,棘突宽而短且呈板状水平后伸.4)骶骨:呈三角形,有岬,骶角,骶管裂孔.5)尾骨: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尾骨尖.6.钩椎关节、颈动脉结节、
5、寰椎、枢椎、隆椎1)钩椎关节:3-7 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 的关节.2)颈动脉结节:第 6 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通过其 前方.3)寰椎(第1 颈椎),枢椎(第2 颈椎),隆椎(第3 颈椎).7.胸骨构成,胸骨角1)构成:由上到下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2)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平对第2 肋,第4 胸椎下缘.8.颅的整体观1)脑颅骨8 块:额骨1,顶骨2,颞骨2,枕骨1,筛骨1,蝶骨12)面颅骨15 块.3)颅的整体观: 除下颌骨与舌骨外,颅骨借膜和软骨牢固结合成
6、整体.分为: 顶面观:卵圆形,前窄后宽,光滑隆凸,可见顶结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前面观: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背面观:可见人字缝,枕鳞. 内面观:颅盖内面凹陷,有许多鱼脑沟回相应的压迹和骨脊; 颅底内面观从前向后有颅前, 中,后窝,窝中有孔裂与颅外相通.侧面观: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可见颧骨和上下额骨.9.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顶结节1)冠状缝:额骨和两侧顶骨连接处;2)矢状缝:两侧顶骨连接处;3)人字缝: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处.4)顶结节:顶骨中央最隆凸处.10颅面(窝外面特性1)内面观:从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加深的陷窝,分别为前,中,后窝.窝中有诸多孔裂与
7、颅底外面相接. 中窝: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构成. 后窝:由枕骨,颞骨岩部构成.2)颅外面观:高下不平,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孔裂甚多.11.翼点,翼腭窝1)翼点: H形的缝,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2)翼腭窝: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额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有血管、神经 通过.12.附肢骨骼 13.上肢骨骼与下肢骨骼构成1)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外桡内尺,手骨) (手骨分为腕骨8 块:由外向内,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掌骨5 块,指骨14 块)2)下肢骨:下肢带骨(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构成); 自由下肢骨:股骨,外腓内胫,髌骨,足骨. (足骨分为
8、跗骨7 块,跖骨5 块,趾骨14 块.)14.下角:肩胛骨内侧缘(脊柱缘)与外侧缘(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 肋或第7 肋间隙15.桡神经沟,尺神经沟 桡神经沟:肱骨体背面中部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从此通过 16.关节定义、种类1)骨连接: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组织、软骨或骨相连2)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纤维连接(分为韧带连接,缝(见于颅骨),软骨连接(分为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 结合), 骨性结合.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17.韧带、缝、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联合、骨性结合 韧带(lae:接骨较的富弹的维结组织 缝(e相颅借层维缔织连(于骨)透明软骨结合:两骨间借透明软骨连结部(如骺软
9、骨)纤维软骨联合:两骨间借多量纤维连结(如椎间盘,耻骨联合)骨性结合:两骨间借骨组织连结(髂骨,耻骨,坐骨之间连结)18.滑膜关节 具有较大活动性;骨面间互相分离, 借其周边结缔组织相连结.基本构造:1.关节面:每个关节至少有2 个关节面,表面覆盖有关节软骨,使关节面光滑,减少摩擦,缓冲 震荡和冲击.2.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厚而坚韧,富含神经血管;内层为滑膜,薄而柔润,富 含血管网,能产生滑液.呈弱碱性,润滑和作为新城代谢的媒介.3.关节腔:含少量滑液,腔内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19.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如上)20.关节腔:滑液、负压(如上)21.关节的运动移动
10、:一种关节面沿另一关节面的滑动. 一般关节的屈是朝向腹侧成角,但膝关节的屈是小腿向后贴近大腿. 拇指腕掌关节的伸屈是沿矢状轴进行. 跖(zhi)屈:足尖下垂为踝关节的屈 背屈:足背向小腿前面的靠拢为踝关节的伸内收和外展: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 手指和足趾的收展定义为以中指和第2 趾为中轴的靠拢和散开.旋转: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 肱骨的旋内,旋外; 尺骨,桡骨的旋前,旋后.出圆锥形轨迹).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分为滑车关节,车轴关节 双轴关节:分为椭圆关节,鞍状关节 22.椎体间的连结与椎弓间的连结1)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为纤维软骨盘,第 1,2 颈椎间无.中胸部较薄,颈部较厚,腰部最后(腰颈部前
11、厚后薄, 胸部前薄后厚.且随年龄有差别)前纵韧带:上至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 或2 骶椎前缘,可避免脊柱过度后伸或椎间盘前脱; 后纵韧带:上至枢椎,下达骶骨,可避免脊柱过度前屈.2)椎弓间的连接: 棘间韧带:相邻棘突间韧带; 棘上韧带:相邻棘突尖间韧带; 项韧带:由自枕外隆凸及枕外脊,至第7 颈椎的韧带. 横突间韧带:相邻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间关节面构成的平面关节.23.脊柱整体观与运动前面观:由第2 颈椎向下逐渐变宽,至第2 骶椎最宽,由骶骨耳状面一下又逐渐变小; 瓦状,腰椎棘突呈板状.侧面观:有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 增长脊柱弹性,
12、维持人体重心,减 轻震荡.24.胸廓构成:12 块胸椎,12 对肋,1 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接.25.颞下颌关节构成与运动方式 下颌骨下颌头和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属滑膜,联合关节. 两侧各有一种,必须同步运动,上提和下降运动发生在下关节腔,迈进和后退运动发生在的26.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肩韧带1肋 软骨的上面构成. 为多轴关节,关节囊内具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活动度小,但以此为支点扩大了上肢的活动范畴. 和喙锁韧带,活动度小.3)喙肩韧带: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呈三角形的扁韧带. 喙肩韧带与喙突、肩峰 共同构成喙肩弓.27.肩关节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薄而松弛)稳固
13、性: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的周边有韧带增强 运动性:为典型球窝关节;可做冠状轴的屈和伸;矢状轴的展和收;垂直轴的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 易向前下方脱位28.肘关节构成及特点1)构成:肱尺关节(肱骨滑车,尺骨滑车切迹);肱桡关节(肱骨小头,桡骨关节凹);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尺骨桡切迹);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29.桡骨环状韧带 位于桡骨环状关节的周边,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围成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以容纳桡骨头,避免其脱出肘关节窝.30.拇指腕掌关节 31.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 凹凸不平,彼此结合紧密.连接有骶髂前,
14、后韧带,骶髂 骨髋骨与脊柱的韧带连结.具有很大的稳固性,以适应支持体重的规定.妇女妊娠期间其活动度增大.(1.髋骨与脊柱间连接:髂腰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2.坐骨大孔:由骶脊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 坐骨小孔:由骶脊韧带,骶结节韧带,坐骨小切迹围成. 两者均有神经,血管,肌肉通过,)32.骨盆构成(大、小)-其传递重力,支持和保护盆腔脏器的作用.1)构成:两侧髋骨,骶骨,尾骨2)以界线(骶骨岬-弓状线-耻骨疏-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小骨盆. 大骨盆位于腹腔下部,小骨盆位于盆腔上部.33.界线: 骶骨岬-弓状线-耻骨疏-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 为大小骨盆的分界线.34.髋关节构
15、成与运动 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连接有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轮匝带;活动幅度不如肩关节,但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以适应其承重和行走的功能. 能做伸屈,收展,旋转,换转运动.易向后下方脱位.35.跗横关节(Chopart 关节)构成 由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恒威的S 形.36.足弓跗骨和跖骨连接时形成向上突起的弓.为人类特有.分为: i.内侧纵弓:跟骨、舟骨、3 块楔骨和内侧3 块跖骨连结而成(跟舟3 楔内3 跖) ii.外侧纵弓:跟骨、骰骨和外侧2 块跖骨连结而成(“跟骰外2 跖”) iii.横弓:骰骨、3 块楔骨和根骨连结而成(“骰3 楔根骨”)(
16、膝关节:人类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构成,连接有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腘斜韧带,膝交叉韧带.)1.肌定义、起止、配布和作用1)定义:?2) 起止:一般以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种或多种关节; 一般以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接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起点(连接于固定骨上); 反之为终点(连接于活动骨上).3)配布:在一种运动轴的两对侧至少配备2 组拮抗肌(作用相反);同侧配备一组或多组协同 肌(作用相似).4)作用:在神经系统的支持下,拮抗肌和协肌共同作用,实现关节的运动.2.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 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 神经等 减少摩擦 减少
17、摩擦(纤维层/纤维腱鞘,滑膜层,腱系膜)4)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位于关节周边的小骨. 在关节运动时起减少肌腱与骨面的摩擦, 变化骨骼肌牵引力的方向,加大肌力的作用等.3.背浅肌(最大)重要为阔肌, 起自脊柱的不同部位,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 浅层:斜方肌(三角形),背阔肌(最大扁肌) 深层:肩胛提肌,菱形肌.4.背深肌(最长)背深肌:位于棘突两侧的脊柱沟内,可分为数层: 浅层:为夹肌,重要是长的竖脊肌(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和夹肌 深层:为节段性比较明显的短肌5.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前端和锁骨胸骨面.两侧收缩使头6.斜角肌间隙颈部前
18、斜角肌、中斜角肌两者之间构成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7.胸上肢肌起自廓于肢骨或涉及胸扇),小(角起自35 骨,肩胛骨缘突),前锯肌(起自1-8 肋骨,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8.膈、裂孔1)膈:位于胸腹腔之间(胸腔的底,腹腔顶), 向上膨隆呈穹窿型的扁薄阔肌.周边为肌性部位, 中间位肌腱(中心腱,以 3 部分肌束起自胸廓下口和腰椎前面). 为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可增 加腹压.2)孔裂:位于膈上,分为:积极脉裂孔:第12胸椎椎体前方,有积极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第10 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第8 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膈的 3 部分起点间常留有三角形,
19、无肌纤维,仅覆盖有结缔组织的薄膜区.涉及胸肋三角(膈的胸部与肋部起点之间的三角), 腰肋三角(膈的腰部与肋部起点之间的三角)9.腹肌前外侧群作用(涉及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脊柱运动.10.腹直肌鞘、白线1)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个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腱 膜构成2)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 织而成,上起自剑突,下止于耻骨联合.11.腹股沟管1)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4.5cm 长.2)两口四壁: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3
20、)通行构造: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韧带12.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位于腹前壁下部.13.面肌(表情肌)特点 周边,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作用为闭合或开大面颅骨孔裂,牵动面部皮肤显示表情14.上肢带肌作用(配布于肩关节周边,均起自于上肢带骨) 运动肩关节,增强关节稳固性 . 16.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 脉,腋静脉,臂丛神经通过.旋肱后血管,腋神经通过.4)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的三角形凹陷. 窝内构造自外向内为肱二头肌肌腱,肱动脉及 其分支,正中神经.17.下肢肌构成1)髋肌: 后群(臀肌7 块);2)大腿肌: 内侧群:5 块; 3)小腿肌:
21、前群,外侧群,后群;4)足肌:足背肌,足底肌.18:臀大肌深面构造 梨状肌下孔:有坐骨神经,臀下血管、神经,阴部血管、神经出骨盆.19.腘窝 结等.第三部分:呼吸系统(涉及肺和呼吸道) 1.呼吸道2.鼻定义与构成1)定义:虽然呼吸道的其实部,又是嗅觉器官.2)构成:鼻,疖肿好发部位. 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支架.3.鼻腔、鼻前庭、易出血区与嗅区1)鼻腔:由骨,软骨,表面皮肤和黏膜构成. 有鼻孔通向外界.2)鼻前庭:鼻腔前部,为皮肤和黏膜交界处,生有鼻毛,有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富有皮脂 腺和汗腺,使疖肿的好发部位.3)鼻易出血区:比重和前下方位置浅表,血管丰富,外伤和干燥刺
22、激均易引起出血.4)嗅区:位于上鼻甲和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两者上方鼻腔顶部的鼻黏膜区,富有接受嗅觉 刺激的嗅觉细胞.4.鼻旁窦开口鼻旁窦为鼻腔周边含气颅骨内的腔,开口于鼻腔. 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额窦.5.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上界为会厌上缘,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通过喉口与咽部相通, 以环状软骨的器官韧带连接气管.6.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与杓状软骨1 对,共同构成喉的支架)1)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前脚上端向前突起为喉结(成年男子较明显), 喉结上方 有V 字形上切迹.2)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下方,使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前部为软骨环弓,后部为软骨环 板;起支持呼吸
23、道的作用.3)会厌软骨:位于舌骨体后方,由黏膜包覆构成会厌,作为喉口的活瓣,吞咽时会厌封闭喉口,避免食物入喉. 1)喉软骨间连接:环甲关节,环杓关节,方形膜(甲状软骨与会厌软骨之间);2)甲状舌骨膜: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的结缔组织膜;3)弹性圆锥:起自甲状软骨,止于杓状软骨和环形软骨,上缘游离端为声韧带,与声带肌及喉 黏膜共同构成声带.8.喉肌构成及作用环甲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甲杓肌,杓肌. 紧张或松弛声带,缩小或开大声门裂,缩小喉口. 以作为发生的动力器官.9.喉腔构成、声带1)喉腔:喉软骨,韧带,纤维膜,喉肌,喉黏膜.2)声带:弹性圆锥上缘的声韧带,声带肌,喉黏膜构成.9.气管构造,左、
24、右主支气管区别1)构造:气管位于喉与气管叉之间,由气管软骨(C 行,缺口向后的透明软骨),平滑肌,结缔组 织构成. 气管在气管叉出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其内表面矢状位有气管隆嵴.2)左主支气管:细长,嵴下角大,斜行,一般有7-8个软骨环;右主支气管:粗短,嵴下角小,走形相对直,一般有3-4 个软骨环.10.肺的外形右肺宽度,左肺狭长; 肺呈圆锥形,左肺为两叶,叶间裂为斜裂;右肺分三叶,叶间裂有斜裂和 水平裂; 有:一尖一底:肺尖钝圆,位于颈根部; 肺底呈半圆形凹陷,位于膈上. 三面:肋面,膈面,纵膈面(有肺门,为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的出入门户;被结缔组织包裹为肺根;)三缘:前缘,后缘,下缘
25、.11.肺的组织学特点 12.肺门、肺根肺门为肺纵膈面中央的椭圆形凹陷,为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的进出门户; 肺门被结缔 组织包裹形成肺根.13.支气管肺段也称肺段, 是每一种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域的所有肺组织的总称.呈圆锥形,尖端 朝向肺门.在构造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14.胸膜(脏、壁)和胸膜腔 (胸膜是胸壁内面,膈上面,纵膈两侧面,肺表面的一层浆膜.) 脏胸膜:覆盖于肺表面.胸膜腔:壁胸膜和脏胸膜之间密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15.胸膜隐窝 不同部分的壁胸膜反折并互相移行处的胸膜腔,在用力呼吸时肺缘无法达到的部位.有肋16.纵隔两侧纵膈胸膜间所有器官,构造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稍
26、微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 前壁 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界使胸廓上口,下界是膈.在胸骨角水平分为上纵膈,下纵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第四部分.脉管系统1.脉管系统与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构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2.功能物质运送,将消化系统吸取的营养物质和肺吸取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CO2 运送到肾、肺、皮肤,排除体外输送内分泌器官和分散在体内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作 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实现身体的体液调节维持身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及实现机体防卫功能3.心
27、血管系统的构成 4.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底、尖、面、缘、沟)(心脏为肌性纤维性器官,周边裹以心包)位置: 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 约 1/3 在身体正中面右侧,2/3 在正中面左方; 前方对 向胸骨体和第2-6 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 胸椎;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连出入心 的大血管;下方邻膈.外形:1.近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2.表面有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3.心尖向前底向右上心轴贯心底央心的想)呈斜行,约与身体正中面和水平面呈45度角5.心尖搏动位置 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6.右心房、室,左心房、室位置靠右侧的心腔,构成心右缘 侧的心腔,构成心左缘7.
28、腔静脉窦 上,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为心最小静脉的开口.)8.卵圆窝房间隔右下侧的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较单薄,是房间隔 缺损的好发部位和左,右心房导管穿刺的抱负部位.9.Koch 称 Koch 10.乳头肌基部附着于心室壁,尖端突入心室腔的肌性隆起. 右心室乳头肌分为前,后,隔侧三群;左心 室分为前,后两组.11.二、三尖瓣复合体的整体, 呈卵圆形,可避免右心室和右心房之间的血液倒流; 呈卵圆形,可避免左心室和左心房之间的血液倒流.15.肺动脉瓣环 (右心室)肺动脉口周缘的三个彼此相连的半环形纤维环称肺动脉瓣环,环上附有三个袋口向上、
29、呈半月形的肺动脉瓣,瓣膜游离缘朝向肺动脉干方向,避免肺动脉血液反流如右心室.16.积极脉前庭 17.积极脉瓣、窦积极脉瓣:左心室流出道积极脉口处,三个纤维环上附着的三个半月形瓣膜.可当值积极脉 血液回流入左心室.18.心纤维骨骼 圆锥韧带,室间隔阂部和瓣膜间隔 腱、左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积极脉后瓣环之间,又称中央纤维体腱:右纤维三角前方与室间隔阂部延续,向后发出圆形纤维束,位于右心房 心内膜深面左纤维三角:位于积极脉左瓣环外侧与二尖瓣环连接处20.心壁的构成心内膜(endocardium):衬贴于心壁内面,覆盖并参与形成心腔内构造,它与血管内膜相延续;心外膜(epica
30、rdium):浆膜性心包,被覆心肌层表面;心肌层(myocardium):由心肌和心肌间质构成:1) 心肌间质涉及心肌胶原、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及某些非心肌细胞成分等,充填 于心肌纤维间2) 心房肌和心室肌被心纤维骨骼分开而互不延续,故心房和心室可不同步收缩21.心肌间质22.心肌走行方向心房肌较薄,其浅层横行,环绕左、右心房,深层为各房所固有心室肌较厚,分浅、中、深三层:浅层斜行,在心尖捻转形成心涡,然后进入深部 移行为纵行的深层肌,形成肉柱和乳头肌,中层呈环形,为各室所固有;23.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向左前方斜行; 由双层心内膜夹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所 室间隔:位于左右
31、心室之间,呈 45角倾斜; 大部分由心肌构成,较厚,称肌部; 其上方中部有一不规则形的膜性构造,称膜部.24.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 /His束窦房结:心的正常起博点; 略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部的 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动脉沿结的长轴贯穿其中央;房室束 /His 束:在房室交界区的中间部位; 从房室结前端向前行,穿过右纤维三角, 沿室间隔阂部后下缘前行,在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25.心包包裹心和出入心大血管根部的圆锥形纤维浆膜囊,分内,外两层:1) 外层:纤维心包,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为大血管外膜,下方为隔中心腱2) 内层:浆膜心包, 分脏、壁二层; 紧贴心和大血
32、管根部表面的浆膜为脏层(心表面的 26.心的动脉构成左冠状动脉:起于积极脉的左冠状动脉窦,分为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起于积极脉的右冠状动脉窦,分为窦房结支,右缘支,后室间支,右旋支,房室结支.27.心的静脉构成部分起自各层心肌,有心最小静脉,心前静脉,冠状窦; 分为浅静脉(经冠状窦收集血液注入右心 房), 深静脉(血液直接注入心腔,以注入右心房最多).1.动脉定义、特点行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组织间隙内的毛细血管网.房2.肺循环的动脉 3.动脉韧带肺动脉分叉处稍左侧的纤维性韧带,连于积极脉弓下缘,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4.体循环的动脉积极脉干由左心室发出,起始部位为升积极脉
33、(斜向右上), 然后弯向左后为积极脉弓(由右 向左分支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后位降积极脉(沿脊柱左前方下行,在12胸椎 水平分支为胸积极脉和腹总动脉,腹积极脉在第4腰椎水平分支为左髂总动脉,右髂总动脉.)5.积极脉、升积极脉、积极脉弓和降积极脉6.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起自积极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度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迷走神经一起被包裹在颈动脉鞘内颈总动脉下段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段位置表浅,在活体可摸到搏动7.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窦壁外膜较厚, 其中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压
34、力感受器 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 分压、O2 分压和H+浓度变化.8.颈外动脉分支(8 条)、颈内动脉动脉.和脑.9.锁骨下动脉重要分支 10.肱深动脉 11.掌深弓与掌浅弓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胸积极脉(脏支,壁支)12.肋间后动脉共9 对,直接发自胸积极脉壁支,呈节段性、对称性分布于第3-11 肋间隙内(第l、2 肋 间隙有肋颈干分支分布).在脊柱两侧分为前、后二支,前支较小,后支较粗.胸积极脉分为壁支(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膈上动脉),脏支(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心包支
35、).13.腹积极脉(脏支,壁支,成对,不成对)4 脉;(右侧有下腔静脉伴行,前方有肝左叶、胰、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小肠系膜根横过)壁支:分为腰动脉4 对,膈下动脉1 对,骶正中动脉1 条;-“腰4 膈下骶正中”脏支:分为肾上腺动脉1对,肾动脉1对,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1对,腹腔干1条,肠系膜上动脉11条. 14.髂总动脉(内、外)左、右各1 支,平第4 腰椎体下缘由腹积极脉分出,沿腰大肌内侧下行,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1)髂内动脉:短干,是盆部动脉的主干, 沿盆腔侧壁下行;分为壁支和脏支;2)动脉,分支为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15.腘动脉 关节网,至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后
36、动脉腓动脉16.胫后动脉(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沿小腿背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 经内踝后方转至足底,分支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 动脉,腓动脉.1.静脉定义、特点定义:静脉是心血管系中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端连于毛细血管,末端止于心房;特点:由小支汇合成大支,最后汇成大的静脉干,管径越来越大; 可避免血液逆流,有助于静脉向心回流深静脉(伴行静脉)位于深筋膜深面与动脉伴行,其名称,行程和引流范畴与其伴行的动脉相似; 引流范畴,最后均注入深静脉.2.肺静脉的循环左上肺静脉:收集左肺上叶的血液左下肺静脉:收集左肺下叶的血液右肺下静脉: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注入左心房4.静脉角左,右头臂静
37、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 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5.面部静脉特点,交通 6.危险三角 7.锁骨下静脉位于颈根部的短静脉干,自第1 肋骨外缘由腋静脉延续而成,向内行于胸锁关节后方与 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与附近筋膜结合紧密,位置较固定,管腔较大 8.上肢浅静脉 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等.9.胸部的静脉主干-奇静脉、重要属支奇静脉:在右膈角处起自右腰升静脉,沿食管后方呵呵胸积极脉右侧上行,至第 4 胸锥 高度向前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 管静脉及半奇静脉的血液;同步沟通上、下腔静脉系 10.下腔静脉:人体最粗大的静脉干第 4-5腰椎
38、体右前方由左、右骼总静脉汇合而成,沿脊柱右前方、腹积极脉右侧上行, 下肢、腹、盆部的静脉血.11.下腔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纳范畴(同上)壁支:1 对膈下静脉,4 对腰静脉;脏支: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肝静脉等.下腔静脉系涉及下肢静脉,腹盆部静脉,下腔静脉,肝门静脉系;13.肝门静脉系特点及构成、交通方式与末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交通方式:1)食管静脉丛(胃左静脉)下腔静脉系(奇静脉,半奇静脉)2)直肠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下腔静脉系(直肠下静脉,肛静脉)3)静脉,腹壁下静脉)4)椎内,外静脉丛(小静脉)上,下腔静脉系(肋间后静脉,腰静脉)14.肝门静脉 肝门静脉系的主干,由
39、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上行有动脉分支流入肝血窦的血共同经肝细胞代谢后导入小静脉,然后逐级汇入肝静脉收集管段胃小大直下部外胆囊和等腔对器的静脉血. 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髂外静脉汇合而成,斜向内上行至第 4-5腰椎右前方与对侧髂总 静脉汇合成下腔静脉,一般左髂总静脉长于右髂总静脉.16.下肢的静脉特点 1.淋巴系统构成、特点淋巴管道:涉及: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静脉); 淋巴管:管内瓣膜丰富,外观呈串珠样.淋巴器官:涉及淋巴结,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组织:涉及弥散性淋巴组织(重要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固有层); 淋巴小结:小 肠黏膜固有层的孤立淋巴滤泡和集
40、合淋巴滤泡,阑尾壁内的淋巴小结.2.9 条淋巴干左、右颈干;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左、右锁骨下干; 左、右腰干; 3.淋巴导管由全身9 条淋巴干分别汇成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淋巴导管,注入左静脉角;其他6 条淋巴干注入胸导管,注入右静脉角.4.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管腔内瓣膜较少,收纳约占全身3/4部位的淋巴;平第12胸椎高度起自乳糜池,上行注入左静脉角,末端有瓣膜避免静脉血逆流入淋巴管.5.淋巴结 2-3 淋巴结多沿血管排列,位于关节屈侧和体腔的隐藏部位,如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脏器门, 体腔大血管附近.6.腋淋巴结分为5 群位于腋窝内腋血管及其
41、分支周边,15-20 个, 收纳上 肢、乳房、胸壁和腹壁上部等处的淋 分为5 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7.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称左侧第9-11 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 肋方向基 本一致 . 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映等功能 第五部分: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甲状腺:位于喉下部,器官上部.分左,右两侧叶, 红褐色,呈 H 形,中间位甲状腺峡. 具 有前后缘,上下端,前外侧面,内侧面.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背面,纤维囊外,一般有上下两对.棕黄色,黄豆大小,扁椭圆形.2.肾上腺位于肾上方,与肾共同包裹在肾筋膜
42、内,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前部有 不太明显的肾上腺门. 分为实质和髓质两部分.3.垂体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椭圆形,灰红色,分为腺垂体(分为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神经垂 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部).4.胰岛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散在于胰腺实质内的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细胞团,以胰尾最多.5.胸腺位于胸骨柄后方,上纵膈前部,贴近心包上方和大血管前方. 左,右两叶不对称.新生儿和幼 儿时期较大,性成熟后发育至高峰,随后最贱萎缩被结缔组织替代.6.松果体 在小朋友中期发育至高峰,后来逐渐萎缩.第六部分: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构成 形态: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在脊柱的两侧贴
43、于腹后壁一般女性肾略不不小于男性分上、下端,内、外侧缘和前、背面肾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背面较平,贴靠腹后壁 构造: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肾蒂:出入肾门的构造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的重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肾盂(Renal pelvis):是输尿管顶部的膨大,分支形成肾大盏(Major calyces),进一步分 支形成肾小盏(Minorcalyces)位置:位于腹膜后间隙内,脊柱两侧,贴靠腹后壁上部左肾比右肾高:左肾在11 胸椎下缘-2 腰椎下缘;右肾在12 胸椎-2 腰椎.左侧第12 肋斜过左肾背面中部
44、, 右侧第12 肋斜过右肾背面上部 毗邻:肾背面上13 借膈与肋隔隐窝相邻,肾后下23 与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相邻肠、脾和结肠左曲,两肾上端均紧邻肾上腺肾被膜:纤维囊:贴于肾的表面,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性纤维构成脂肪囊:包在纤维囊外周脂肪层,并通过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组织相延续肾筋膜:被覆在脂肪囊的外周,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3.肾实质:皮质和髓质肾皮质:重要位于浅层,富含血管,密布细小颗粒(相称肾小体)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部,色淡,由许多小的管道构成,它们形成 15-20 个锥形 的肾锥体,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称为肾乳头乳头的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为乳头孔,
45、肾形成的尿液由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浅层的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为肾柱4.肾段肾动脉在肾实质的分支按一定的节段分布一种段动脉分布一定区域的肾组织一种肾段动脉所分布的这部分肾组织称为一种肾段每个肾分为5 个肾段: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坏死肾单位: 肾脏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单位a. 肾小体: 血管球(C)+肾小囊(C)b. 肾小管: 近曲小管 (C) + 近直小管(MR) + 细段(MR) + 远直小管(MR) + 远曲小管(C)集合管经髓放线从皮质到髓质特点: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起自肾盂下端,终于膀胱行径与分段:按行径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骨盆入口处,左、右输尿管分别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和右髂动脉起始部的前面骨棘水平转向前内侧穿入膀胱底的外上角狭窄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与骼血管交叉处壁内段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产品质量赔偿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女性时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标准)厂家免责协议书
- (2025标准)超市管理咨询居间协议书
- (2025标准)赤峰市大学就业协议书
- 瓜类蔬菜产业链整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房产维修保养合同范本
- 2025版餐饮连锁品牌股份合作项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铝制电气配件销售与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餐饮行业加盟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安徽省网络和数据安全职业技能大赛(数据安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实施细则-I级标准化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基地
- 普查数据保密协议书
- 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科研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计划
- 面膜代加工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董事会管理软件行业发展形势与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高中数学竞赛真题•强基计划真题考前适应性训练】 专题07 解析几何 真题专项训练(全国竞赛+强基计划专用)原卷版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阶段特征(上下)
- 2025年安全仪表系统(SIS)市场分析报告
- GB/T 15180-2025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