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_第1页
法律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_第2页
法律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杜威我从前把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问题,分为经济、政治和知识思想三大组。第一组已经讲过了;第二组的问题, 前几次所讲,注重在社会应该用法律支配的重要。但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发号施令的法律,是由多数人的公共意志维持公 共生活的法律。政治的、民治的历史,是人类逐渐做到这个地步的痕迹:就是逐渐把人民公共意志的政治,代替少数人 发号施令的政治。所谓政治的民治,不但用多数人公共意志的法律,代替发号施令,还有政治上重要的变迁,是用有意识的立法代替 遗传风俗习惯此文为杜威博士讲演录,共有16部分,原题为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今节选第13部分,题目为编者 所拟。的立法;有许多法律,都是古代堆积下

2、来的旧法,而不是研究讨论的结果。民治的政治,有立法机关,他的法 律,是从研究讨论修正来的,这才是真正的立法(legislation)。又,民治的范围,逐渐推广,即使民选官吏一时不能办 到,至少也须办到选出人来立法,代表多数人的意志。这也是重要的变迁。我们此刻要讨论的,法律在社会实际上有怎样的作用。简单的回答,只有两件事:(1)使人民有种种权利;(2)使人 民有种种义务:权利是什么?是在行为的规定当中,有权力可以这样做。因为全社会的权力来帮助他,所以他有这样做的权力。换句 话,他所以能够这样做,因为社会的全力在法律背后帮助他。有人于涉时,社会和法律,都可以出来代他反抗。所以权 利就是全社会的势力

3、在法律背后允许他这样做的一种权力。这些个人所有的权利,是社会国家所公认的。所以个人在法律政治上的自由,便是种种权利的总数。法律的第二作 用,还须维持秩序和共同生活,故归并个人应履行种种义务。消极方面的,如某事为社会所不许,某事为法律所不许; 积极方面的,规定行为的范围,只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便是一种义务。这种义务,都因维持秩序和共同生活来的。这样看来,每种权利,都连带着义务。例如财产权是个人所有的权利,但也有义务。消极的不许侵人家财产;积极 的则规定种种法律,如纳税、买卖时填写一定契约、中人及律师的证明等。这不过举几个例,说明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就没有所谓权利。由此可以明白,权利不是个人自

4、由行动,是在有社会的全势力在法律后面允许和保护。明白了这个以后,我们可以 再来讨论权力的三种分别:第一,个人的权利,或曰天赋的权利(personal rights of natural rights)。第二,公民的权利(civil rights) o 第三,政治的权利(political rights)。个人的权利,就是个人人格的权利。举具体的例,最重要的有四种:生活的权利。个人生活,总要平安过去,不受人家的侵害。倘未经正当判决犯什么罪,不能侵犯他生命上、身 体上的种种自由。这看去虽似很普通,然历史上不知流了多少的血,才能争到这 顼!行动的权利。这也很重要,有了生命而不能行动,还是没有用的。(

5、三)财产的权利。这不是有了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就算,还须有所有权,就是社会法律公认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属 于这个人、那个人的。(四)契约的权利。与人家有关系的事,非立有契约不可的。再讲公民的权利,是从人格的权利来的。因为四种人格 的权利,都须经法律规定、社会公认,央不是理想上、道德上的行动自由就够了的。倘能使这些权利变成社会法律的权 利,那末随时可以使唤种种机关,如法庭,警察等,来替他保护,替他评判屈直、赔偿损失,所以这种权利是民事的权 利,民事的权利,在西洋法律上称为控告与被告的权利。被告也是种权利吗?因为倘不承认被告的权利,争执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自己执行。所以文明社会里,不但要求控 诉权,还要

6、求被告权。因为在不做到法治精神的国家和社会里,人民各分子争执的时候,往往自己动手执行,不承认对 手有被告权。所以被告权也是很紧要的。这个权利不但人民对人民要保持,就是人民对政府也要保持的。政治的民治不但人与人有法律保障,人与政府也有 法律保障。英国人在历史上为什么占重要的位置,便因他狠早的立了宪法。以于法律,看得非常宝贵;对于政府官吏, 一点也不肯放松。凡是身体、行动等等自由,固然不肯受政府随便支配,就是抽税等各项保护财产的事务,也必由自己 举出人来办理。这样与政府奋斗,才能做到这般田地。这是政治的民治史上一件重要事实。再讲政治的权利,也是根于第一、第二两类来的。因为止有一、二两类权利,而没有

7、第三类政治上的权利,则一、 二两类也不能稳当保持。倘要一、二两类权利有法律的保障,非于政治方面有权利不可。故人民应该要求参政,即不能 选行政官,至少也须选立法官,这政治权利最重要,因是三种权利的保障,至此则其余二种都是空文。我们理想中可以想像一个开明专制的国家,既有好的君主,又有好的官吏,政治法律都很修明。只有人民没有政治 权,这也未尝不可能。但从人类经验上看来,这种理想,大概是梦想了。好的皇帝和官吏,也许可以有的,但只是暂时 的。我们从前讲过,凡人一朝有了大权在手,无论怎样好人,总有自甘堕落、滥用大权的趋势。这是人类一个极大毛病。 故无论如何,非有政治权做保障不可。政治权当中最重要的是选举权

8、。从前选举权是有限制的,后来凡是男子都有了,后来不论男女,凡是成人都有了。 有了选举权,于是可以选举立法行政的官吏。还有被选举权。被选举以后,可以去担任公家事务。古代担任国事只有少 数人的,以后逐渐不论男女都可以担任了。这些虽似不重要,但这是器具,不是目的,是个人的和公民的权利的保障。讲这些权利最应注意之点,就是刚才所讲,凡有权利不是独立为个人所有。个人所以能有权利,全赖个人是社会的 一分子,国家的一分子。他的权利,要是没有社会国家和法律给他保障。一定不能存立的。这个观念是根本的观念。真 讲权利的,不可不承认社会国家的组织。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人,不外两种说法:第一,一切政府都是压制的,压制的便

9、是不好的,所以冒险要求自由;第二,人类社会的组织,已经长久了,所受的训练,也很够了。虽把政府、法律完全去 掉,也仍然能守秩序的。我们看他这两种讲法,都不能不承认社会的组织。讲到权利的观念和争权利的历史,自是所谓政治的个人主义(political individualism)。但这种权利,并不是离开 社会而有的,是有了社会组织才有的。这一层我所以再三申明,因为每每容易与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的争权利相混。从前讲过,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是比较的,不是绝对的。有了某项事实,或某项社会情形,然后始对他发生某种社 会学说与政治学说。权利的问题,现在西洋已经不成问题了。几百年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确争得狠利害的。

10、后来争得的结果,几项根本权利已大体都有了。中心的问题,现在渐渐变到别方面去了。从历史上看来,凡争权利的运动,都因反对坏的政府和官吏侵犯个人的自由而起。这种政府,西方现在已经渐渐减 少。政治的组织,也大体都能代表民意。法律的保障,也都有了。所以现在西方的政治问题,是有权利以后,怎样用他 才可以谋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政治问题的变迁,可说是从权利的问题,变到用权利的机会的问题。不是争某人应该有某项权利,是怎样人人 可以有用权利的机会。例如没有财产,要财产权有什么用呢?所以政治的种种势力,应该换一个方向,不但使人人有抽象 的权利,还要使人人有机会可以用他的权利。法国一个思想家,嘲笑纸上法律和纸上权利说

11、:“法律是根于平等的,无论贫人、富人,都不准偷面包;无论贫人、 富人,都不许在露天里住。”这话讥刺得狠利害。我们可以明白:只有纸上的权利是不够的,总须再有实际上享用权利 的机会。西方近来有许多社会和政治的趋向,可以表示这个变迁。不但用法律政治的组织,把不公道的逐渐减少,归于真实 的公道:还有一种社会的公道(social justice),也逐渐减少从前的不公道。再举个具体的例:如近来有许多国家,用势力规定作工的情形和妇人、小孩作工的限制。还有许多并规定最低度的 工价,使工人不但可以过活,并且略为宽裕,不至堕落。又如用抽来的租税,辅助年老和疾病、残废的人,使他们不作 工时也不会受苦。这都可以表示

12、不为权利,而是用社会政治的组织,使人人有享用权利的机会。还有最明显的趋势,是用纳税的制度,使财产渐趋乎均,不但增加岁人而已。例如所得税,以级数递进,所得多者 抽税多,所得过少者不抽税。又如遗产税,也用级数递进的法子。这并不是为国家增加岁人,是以政治的势力,使不公 道的逐渐公道,不平等的逐渐平等。这个趋势。也可以在权利的题目底下讲,因为是把权利的范围逐渐推广,使人人有 充分发展的机会。西洋近日最重要的问题,是用国家的势力去平均社会,应该走到什么限度?这是政治学上讨论最切要的:一方是社会 主义,一方是个人主义。两派当中,又有许多派别。据我看来,这个问题,不但西方,就是中国也未始不重要。不过在中国略

13、为不同一点就是:中国要提倡个人自由发 展,还是也须像西方的经过争权夺利的时代,再回到用国家的权力使社会平等呢?还是把两步并作一步做呢?我们至少可以从理想上讨论这个问题的三项理由:第一、中国似可把两步并作一步,同时并做。因为中国本有古代孟子以来的保民政策的学说可以做根基。中国向来 的政治学说,没有个人主义羼杂在内,故狠可以把从前父母式的皇帝的保民政策,变为民主的保民政策。第二、中国今日狠可以利用普及教育,使人人的机会干等,普及教育的用处,并不是为个人争权夺利,是使人人有 平等的机会,西方发达普及教育,远在工业大革命以后。中国今日正工业革命未兴之时,应从速实行普及教育,预备将 来机会平等的能力。第三、中国此时,可以利用专门知识研究专门的问题。西方个人主义学说的坏处,就在不大崇拜专门学说。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