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_第1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_第2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_第3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_第4页
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文档(5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2019精选文档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供的文章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四、理清课文脉络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

3、、提供句式:当_,(谁怎么做)_,(结果怎样)_。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五、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2、学生质疑词义。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讨

4、论交流: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第二课时一、听写生词。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学生初画: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学生补充文字:燃 吹 燃 端 回 拿点 熄 重 走 夺 上 楼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燃 吹 点燃 端 夺 拿点 熄 重新 走 回 上楼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

5、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4、指导编排的程序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3、其他角

6、色该样演?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学生讨论,逐一明确。3、其他角色怎么演?5、齐读第三段课文。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练习杰奎琳

7、的内心独白。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七、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

8、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伯诺德夫人 强盗 绝密 绝妙 蜡烛 熄灭 秘密 点燃 厄运 摇曳杰奎琳 盯住 镇定 楼梯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厄运:困苦的遭遇摇曳:摇晃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三、理清课文脉络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

9、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四、作业1、描红2、抄写词语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2、交流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4、妙在哪儿?蜡烛的

10、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3)、办法巧妙。(二)学习第37自然段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

11、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1)、伯诺德夫人: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心理:万一结束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2)、杰克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3)、杰奎琳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

12、不会遭拒绝。)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五、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附板书6、半截蜡烛点燃熄灭重新点燃端走夺回拿上楼下页更多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下册12.半截蜡烛(优质教案)【2019新人教版】12.半截蜡烛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5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

13、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时间约5分钟)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感

14、受到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课题),从中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设计意图: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间约10分钟)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一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剧本与我们平常学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集体交流。(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

15、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师: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3.检查预习情况,检查生词的意思。(1)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2)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练习读。(3)同学们在自学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小组交流二战资料)(4)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设计意图:掌握字词,扫除文字障碍,为朗读和理解课文做铺垫。质疑,提出不懂的地方,激发学习的欲望。三、阅读表演,感受形象。(时间约20分钟)(一)师生互动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这一家人巧妙地与

16、德国周旋的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就先得认真地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2.引导学生可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心理等研究人物形象。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二)教师引导学生明确1. 伯诺德夫人(板书:伯诺德夫人)(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板书:吹熄了蜡烛)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 为什么要轻轻吹灭? (3

17、)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镇定)(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是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5)尝试表演,评价。 2.杰克(板书:杰克)(1)(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板书:端起烛台去柴房)(2)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在哪里?“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生火”的理由,这样才可能拿走蜡烛。突出了杰克的“勇敢”。(板书:勇敢)(3

18、)揣摩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学生说感受) (4)尝试表演,评价。 3.杰奎琳(板书:杰奎琳)(杰奎琳打了一个懒懒的哈欠 ,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蓝石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我实在太困了。(1)引导学生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2)揣测心理:杰奎琳是怎样想的呢?(小组讨论) (3)尝试表演,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悟人物的语言。学生研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思考讨论、集体交流,通过表演,体会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

19、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四、课堂小结。(时间约2分钟)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设计意图:积累巩固。五、布置作业。(时间约3分钟)1.给家长讲述本截蜡烛的故事。(必做) 2.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活动课上演一演。(选做)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六、板书设计:12* 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吹熄了蜡烛镇定 端起烛台去柴房勇敢 端着蜡烛走上楼机智第三篇:五语下12.半截蜡烛(教案)新安小学电子备课语

20、文学科12.半截蜡烛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体会到他们在危险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点:1.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老师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

21、”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情况(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2)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指读,齐读新安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3)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练习读。(4)同学们在自学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交流二战资料。(5)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2.这是一个怎样的办法?(绝妙办

22、法) 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 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3.指导感情朗读,自由度,齐读。(二)1.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抓主要词语体会,情况

23、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读,全班朗读这一段。新安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3.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三)全班交流。1.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

24、?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新安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3.蜡烛还在燃烧,时间

25、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4.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5.“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6.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

26、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A什么叫“娇声”?B怎样“娇声”说的?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新安小学电子备课语文学科(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读出他的机智、勇敢。(四)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27、。(五)师总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制,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六)作业布置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活动课上演一演。第四篇:12课半截蜡烛的教案12*半截蜡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5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过程与方法:默读课

28、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时间约5分钟)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课题),从中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

29、“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设计意图: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间约10分钟)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一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剧本与我们平常学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集体交流。(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师: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3.检查预习情况,检查生

30、词的意思。(1)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2)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练习读。(3)同学们在自学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小组交流二战资料)(4)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设计意图:掌握字词,扫除文字障碍,为朗读和理解课文做铺垫。质疑,提出不懂的地方,激发学习的欲望。三、阅读表演,感受形象。(时间约20分钟)(一)师生互动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这一家人巧妙地与德国周旋的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就先得认真地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2.引导学生可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心理等研究人物形象。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31、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二)教师引导学生明确1. 伯诺德夫人(板书:伯诺德夫人)(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板书:吹熄了蜡烛)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 为什么要轻轻吹灭?(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镇定)(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是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2、?(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5)尝试表演,评价。 2.杰克(板书:杰克)(1)(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板书:端起烛台去柴房)(2)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在哪里?“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生火”的理由,这样才可能拿走蜡烛。突出了杰克的“勇敢”。(板书:勇敢)(3)揣摩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学生说感受)(4)尝试表演,评价。 3.杰奎琳(板书:杰奎琳)(杰奎琳打了一个懒懒的哈欠 ,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

33、灯上楼睡觉吗?(她宝蓝石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我实在太困了。(1)引导学生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2)揣测心理:杰奎琳是怎样想的呢?(小组讨论)(3)尝试表演,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悟人物的语言。学生研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思考讨论、集体交流,通过表演,体会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四、课堂小结。(时间约2分钟)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

34、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设计意图:积累巩固。五、布置作业。(时间约3分钟)1.给家长讲述本截蜡烛的故事。(必做)2.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活动课上演一演。(选做)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六、板书设计:12*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 吹熄了蜡烛镇定杰克 端起烛台去柴房勇敢杰奎琳 端着蜡烛走上楼机智七、课时作业设计1.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反而(r r) 暴露(lu l)厉声喝道(h h) 及(j j)时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神机( )算 自私自( ) 斗志( )扬 阴谋( )计 滔滔不( ) ( )头丧气愁眉苦( ) 眉开( )笑 3

3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中主要讲了( )我最欣赏剧本中( )的语言,因为( )。八、教学反思。第五篇:12半截蜡烛(教案)12.半截蜡烛教案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2*半截蜡烛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教学重难点: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教学方法和

36、教学手段:图文结合,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引导品读体会。教材分析:半截蜡烛是一篇剧本,本文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学情分析:本课是略读课文。课前可布置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

37、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安排:首先,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半截蜡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的方式,理清课文脉络,深入学习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儿童剧剧本,增加对剧本的了解和引导兴趣。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的方式,分角色演一演。学法指导,课件设计: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集体交流;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读课文,

38、自由交换意见。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

39、得到鼓励。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3、

40、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