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研究_第1页
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研究_第2页
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数据包捕捉技能研究摘要:阐发了数据包捕捉观点和根本原理,以及在共享和互换网络下捕捉数据包的实现要领;重点先容了常见的包捕捉机制。关键词:数据包;捕捉;以太网1数据包捕捉概述从网络捕捉数据包是全部网络宁静产物实现中非常紧张的一环,它是宁静产物别的成效的底子,而实现网络捕包的一个最紧张的条件就是要可以或许吸收网络上全部的数据包。要满意此条件就必需相识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方法。盘算机网络从传输方法的角度分为两类:接纳点到点毗连的网络和接纳播送方法的网络。广域网中一样平常接纳点到点毗连方法,而险些全部的局域网都以播送方法作为通讯的底子,网上的站点共享信道,一个站点发出的数据包,其他站点均能收到,也

2、就是说,任一台盘算机都可以吸收到网络中同一个共享域的全部的数据通讯。2以太网捕捉数据包的实现原理在以太网上通讯的每张网卡上都拥有一个环球唯一的物理地点,也叫a地点。该地点是一个48比特的二进制数。在以太网卡中内建有一个数据包过滤器。该数据包过滤器的作用是保存以自己网卡的a地点为通讯目的的数据包和播送数据包,抛弃全部别的无关的数据包,以免pu对无关的数据报作无谓的处置惩罚。这是以太网卡在一样平常环境下的事情方法。因此在正常环境下,一个正当的网络接口应该只相应如许的两种数据包(帧):(1)帧的目的地点具有和当地网络接口相匹配的硬件地点。在吸收到上面两种环境的数据帧时,网卡通过pu产生停顿,操纵体系

3、举行停顿处置惩罚后将帧中包罗的数据传送给上层体系举行进一步处置惩罚。在其他环境下数据帧将被抛弃而不作处置惩罚。要想捕捉到流经网卡的不属于本主机的数据,必需绕过体系正常事情的处置惩罚机制,直接拜候网络底层。我们可以把网卡的状态设为“稠浊(prisuus)形式,当网卡事情在这种“稠浊形式时,该网卡就具备了“播送地点,它对所吸收到的每一个帧都产生一个硬件停顿以提示操纵体系处置惩罚流经该网卡上的每一个报文包。操纵体系通过直接拜候链路层,截获相干数据,由应用步伐而非上层协议(如ip层、tp层)对数据过滤处置惩罚,如许就可以捕捉到流经网卡的全部数据。3共享和互换以太网下的捕包起首从tp/ip模子的角度来看

4、数据包在局域网内发送的历程:当数据由应用层自上而下地通报时,在网络层形成ip数据报,再向下到达数据链路层,由数据链路层将ip数据报支解为数据帧,增长以太网包头,再向下一层发送。必要说明的是,以太网的包头中包罗着本机和目的装备的a地点,也就是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发送时,是依赖48bits的以太网地点而非ip地点来确认的,以太网的网卡装备驱动步伐不会体贴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点,它所必要的仅仅是a地点。3.1在共享以太网中捕包政府域网内的主机通过hub毗连时,hub的作用就是局域网上面的一个共享的播送媒体,全部通过局域网发送的数据起首被送到hub,然后hub将吸收到的全部数据向它的每个端口转发

5、。因此我们只要将某台主机的网卡设置为稠浊形式,就可以吸收到局域网内全部主机间的数据流量。3.2在互换以太网中捕包差异于事情在物理层的集线器,互换机是事情在数据链路层的。由于端口间的通报的数据帧互相屏蔽,因此节点就不担忧自己发送的帧在通过互换机时是否会与其他节点发送的帧产生辩论。互换机将辩论阻遏在每一个端口(每个端口都是一个辩论域),制止了辩论的扩散。因此,基于互换机以太网创立的局域网并不是真正的播送媒体,互换机限定了被动监听东西所能截获的数据。因此,要捕捉数据包就必需将捕包体系运行在网关或路由器上,假设想在网段的恣意一台主机上实现捕包成效,就必要接纳别的的要领:(1)端口镜像。当路由器或互换机

6、具备端口镜像成效时,我们可以通过镜像端口完成抓包事情。路由器或互换机的端口镜像成效,是指可以将一个端口的流量主动复制到另一端口,供网络办理员在断定网络题目时对端口流量和内容举行及时阐发。通过互换机的镜像端口,这些流量就可以被一个特别的装备监控,对创造和去除阻碍有很大的帮助。(2)a洪泛法。通过在局域网上发送大量随机的a地点,以造成互换机的内存耗尽,当内存耗尽时,一些互换机便开始向全部连在它上面的链路发送数据。不外这种要领对网络会造成很大的堵塞,造成网络性能落落。(3)arp诱骗。arp协议的作用是将ip地点映射到a地点,打击者通过向目的主机发送伪造的arp应答包,骗取目的体系更新自身的arp缓

7、存表,将目的体系的网关的a地点修改为监听者的主机a地点,使数据包都经过监听者的主机,同时监听者向网关发送伪造的arp应答包,诱骗网关更新自己的arp缓存表,是网关发给目的主机的数据也都流经监听者的主机,如许就实现了互换环境下的网络监听。值得一提的是,黑客常常会以此要领举行打击和盗取数据。4总结差异的操纵体系实现的底层包捕捉机制大概是不一样的,但从情势上看大同小异。数据包通例的传输途径依次为网卡、装备驱动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末了到达应用步伐。而包捕捉机制是在数据链路层增长一个旁路处置惩罚,对发送和吸收到的数据包做过滤、缓冲等相干处置惩罚,末了直接通报到应用步伐。值得留意的是,包捕捉机制并不影响操纵体系对数据包的网络栈处置惩罚。对用户步伐而言,包捕捉机制提供了一个同一的接口,利用户步伐只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