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定岗定编_第1页
人力资源定岗定编_第2页
人力资源定岗定编_第3页
人力资源定岗定编_第4页
人力资源定岗定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有效运作的基础论定岗定编定岗定编是企业的岗位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岗位管理有许多内容,包括工作分析、岗位评估、职务头衔设计、岗位族管理等。其中,定岗定编又是其中不可缺省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科学的定岗定编,才可能有科学的岗位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定岗定编涉及到企业业务目标的落实、员工能力和数量的匹配,从而影响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定岗定编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来承担的,当时的企业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这方面问题。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定岗定编已经成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越来越多地遇到这样的

2、要求:帮助企业进行定岗定编。但是,定岗定编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的内涵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定岗定编?定岗定编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本人就此谈一点看法。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目标。企业进行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这在许多企业中并不十分明确,有的企业有十分迫切的愿望进行定岗定编,但确不知从何着手。就事论事凭感觉或印象要某个或某些部门裁减岗位或人员,往往遇到很大的阻力。其实,定岗定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或业务目标,企业在特定的时期内,要完成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构成了企业形成一切工作的中心,包括定岗定编。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清楚,或者根本没有,企业里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方向和依据,

3、包括定岗定编。这似乎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企业业务目标不明确、或者明确但不科学,确要求进行定岗定编。在这种状况下,定岗定编是无法进行的。勉强进行,也缺乏说服力,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定岗定编的目的是实现“人、岗、事”三者之间的合理匹配,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这里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企业要做的“事”。有了事,有了工作目标,然后才需要相应的岗和人来做。否则,岗和人的确定都失去了依据。反过来,“因人设岗”,或“因人设事”都是不科学的,都会带来“人浮于事”的后果。当然,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事”的确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企业一系列内外

4、部的因素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技术变化、客户需求等各方面的影响。弄清楚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定岗定编的具体依据是工作流程企业战略目标是决定定岗定编的基本要素,但战略目标明确后,并不意味着定岗定编就可以自动进行了。定岗定编的具体设计,还需要先理顺工作流程。前面我们说到了“人、岗、事”之间的匹配,其中“事”是基础。但做同样的“事”采用的流程可以是很多的。不同的工作流程必然带来岗位设置的不同。优化的流程可以给出最有效的岗位设置,而陈旧的流程很容易造成岗位工作的低效率。因此,定岗定编必然涉及到的一项前提性工作就是“流程优化”。一提到流程优化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其实流程只不过是

5、完成任务目标的方法和过程。它根据目标的繁简程度可采用的优化方法和程度也可以不同。涉及企业总体变化的流程重整是一种优化,局部流程的小改小革也是一种优化。只要新的流程能够使输出大于输出、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它就是一个优化的流程。我们把优化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找出来,设置成岗位,赋予其职责,并根据该环节的工作量配置相应的员工数,定岗定编就能够做到是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应从业务人员着手企业的岗位数量有很多,特别是生产(或服务)流程复杂的大企业更是如此。在众多的岗位中如何进行定岗定编?事实上,在这些岗位中,最重要的是直接从事经营的岗位,它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部分,定岗定编应该首先把这些核心岗位搞清楚。其次,

6、企业内各种岗位是具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定岗定编应把握这些基本的比例关系。一是直接与非直接经营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直接与非直接经营岗位内部各种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三是管理岗位与全部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种非直接经营岗位的确定虽然要依据其各自优化的工作流程,但也必须考虑它们与直接经营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是众多的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大家工作流程不断优化的积累,它可以为同行企业所参考。有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经常对各行业的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并公开发布,其中包括企业岗位情况的统计。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取得这些数据进行参考比照。下表是美国劳工部2001年对美国银行业的有关岗位数据

7、的统计。表:美国劳工部2001年银行业岗位及薪酬数据统计SOC代码岗位名称雇员百分比小时工资中位数平均小时工资平均年薪00-0000全行业1,413,630100.00%$13.04$17.52$36,450 HYPERLINK /oes/2001/oes110000.htm 11-0000管理岗位149,60010.58%$32.78$36.30$75,490 HYPERLINK /oes/2001/oes111011.htm 11-1011首席执行官14,2701.01%$61.35$55.34$115,110 HYPERLINK /oes/2001/oes113031.htm 11-30

8、31财务经理63,0104.46%$28.19$32.26$67,100 HYPERLINK /oes/2001/oes113040.htm 11-3040人力资源经理4,4900.32%$31.09$34.25$71,240 HYPERLINK /oes/2001/oes410000.htm 41-0000销售及相关岗位59,9104.24%$18.34$23.20$48,260 HYPERLINK /oes/2001/oes430000.htm 43-0000操作性岗位919,75065.06%$10.76$11.85$24,660 HYPERLINK /oes/2001/oes43307

9、1.htm 43-3071柜员355,81025.17%$9.51$9.64$20,040 HYPERLINK /oes/2001/oes434051.htm 43-4051客户服务代表91,6006.48%$11.55$12.15$25,270 HYPERLINK /oes/2001/oes434141.htm 43-4141处理新客户的员工70,1804.96%$12.06$12.70$26,420 HYPERLINK /oes/2001/oes433031.htm 43-3031簿记员,会计和审计人员41,6002.94%$11.02$11.74$24,410资料来源:xx提供。岗位设置

10、的常用形式定岗定编中的“定岗”也即是岗位设置工作,在具体设计中可用的形式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常用的有三种:基于任务的岗位设置、基于能力的岗位设置和基于团队的岗位设置。基于任务的岗位设置即是将明确的任务目标按照工作流程的特点层层分解,并用一定形式的岗位进行落实。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到岗者经过简单地培训即可开始工作。同时,它也便于管理者实施监督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会有很高的效率。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内部的岗位管理主要是采用等级多而细的职等结构,员工只要在本岗位上做到一定的年限而不出大错就能被提级加薪。但这种岗位设置的缺点是只考虑任务的要求而往往忽视在岗者个人的特点,

11、员工个人往往成为岗位的附庸。这种形式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显得十分突出:操作工在长长的流水线旁日复一日不停地重复同一种动作,完全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时间一长,员工的积极性往往会一落千丈。此外,由于任务目标是可以量化的,所以这种岗位设置的具体编制也可以用人均劳动生产率(或人均利润)等量化指标具体地计算出来。基于能力的岗位设置也是将明确的工作目标按照工作流程的特点层层分解到岗位。但区别在于岗位的任务种类是复合型的,职责也比较宽泛,相应的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也要求要全面一些。这种设置的好处是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边界比较模糊,使员工不会拘泥于某个岗位设定的职责范围内,从而有发挥个人特长的余地,进而使企业具有应对

12、市场变化的弹性。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内部的岗位管理常常采用的是“宽带”管理,即各岗位之间的等级越来越宽泛。目前许多美国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只有6个等级,各等级内的各岗位其职责分工没有明确的界限,完全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企业内部各岗位所承担的具体任务。由于员工个人的表现难以象基于任务的岗位设置那样简单明了,所以这种形式会要求赋予直接管理者更大的责任,由直接管理者对下属进行决断、监督和评估。但另一方面,它的缺点也会因为员工的灵活性加大而带来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上升。同时,由于对员工的能力要求高,劳动力成本和培训费用也会相应增加。这种形式在第三产业占主导的时代很显著:许多第三产业的行业是高度依赖于人的。在这

13、些行业中,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金融、保险、咨询服务、超市零售等等。因为在这种服务性的行业中,具体岗位所承担的任务在许多情况下是要求完成一个过程、是难以量化的,所以这种岗位设置形式往往不规定一个具体的编制数,而是用一定的人力成本预算来进行控制。基于团队的岗位设置是一种更加市场化、客户化的设置形式。它采用以为客户提供总体附加值(总体解决方案)为中心,把企业内部相关的各个岗位组合起来,形成团队进行工作。它的最大特点是能迅速回应客户、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同时,又能克服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自我封闭、各自为政的毛病。对在岗者来说,在一个由各种技能、各个层次的人组合起

14、来的团队中工作,不仅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比较容易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从中相互学到许多新的东西,也能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显然,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岗位设置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否则容易出现打乱仗。目前,它的应用还不够普及,更多的是在那些“项目型”的公司中应用,如软件设计、系统集成、咨询服务、中介服务、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等等。这种岗位设置形式的人员确定往往也是采用根据客户要求特点进行组合的方式。在人力成本方面也往往采用预算控制法。定岗定编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现在许多企业的困惑是各部门都喊人少,结果造成人员总数越来越多,人力成本不断加大,但企业的效率却没有提

15、高。因此,企业希望找到一种办法来有效地控制员工总数。企业往往办法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人力资源部去负责。这种只靠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单方面控制,而其他部门缺乏自我约束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定岗定编是企业所有部门的事,而不是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事。因此,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大家在人员方面都能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套硬性的定岗定编的规定。还有许多企业在实施定岗定编时遇到很大的阻力,或者根本就不成功。究其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企业把定岗定编作为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家的事: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定岗定编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而其他部门都置身事外。这样使得人力资源部处在与其他部门的对立

16、面,陷入与其他部门的无穷尽地讨价还价之中。事实上,定岗定编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之一,是关系到企业内各个部门的问题。只有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共同设计方案、共同实施,才可能使定岗定编做到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定岗定编的科学合理性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要想成功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领导、文化及具体方法等。在领导方面,如果高管层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对整个管理团队的沟通工作,或者本身不以身作则、带头搞因人设岗,定岗定编就会流于形式。再如,企业的文化比较保守,不鼓励变革和创新;固守组织、岗位的职责边界,只管自己部门的利益,定岗定编也难以实施。最后,如果工作方法不对头,就事论事、就部门谈部门、缺乏整体视角去审视问题;拘泥于传统的做法和思维定势;缺乏新、老方案之间的平稳过渡,新的方案也难以成功。定岗定编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预测,以便更好地帮助企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