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_第1页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_第2页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_第3页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的“写作五式”梁衡是记者出身,从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一直干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他的身份很多,既是记者、新闻理论家,也是政论家、散文家,甚至还是一名科普作家。公文特别是指导讲话稿,本质上都属于政论文,而梁衡对此造诣极深,甚至以一己之力创始了一种新体裁政治散文可以读一下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在做记者的时候,看了很多干部写作投稿,并总结出5种“常见病”:一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训话式写作,与读者不平等。二是太长太空,没有内容。应酬式、作秀式的写作,没有明确的目的、靶子,本来也不是为解决问题。三是枯燥干瘪,没有细节。公文式写作,不会

2、运用形象思维。四是语不准确,糊涂为文。根本的概念、逻辑关系都没有搞清。五是语言不美,生动不起来。读书太少,没有修辞训练。以上5条可谓针针见血,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同时,梁衡先生也开出了“药方”,就是标题所要说的“写作五式”:第一,能提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要把“提出一个新问题”放在第一位。梁衡是这样解释的:能提出一个新问题,就是证明你在考虑。文章最值钱的是观点,观点来自于考虑,考虑自于问题。每次提笔之前,我们总想着要写出点“道道”来,但方步踱来踱去,头发抓掉不少,键盘一敲,仍然还是陈词滥调、新瓶旧酒。观点往往是打扮成问题出现的,找不到新问题,当然提不出新观点。比方,迈克尔戴尔成立戴尔公司的想法于这

3、样一种疑惑:“假如把电脑拆开,会发现里面的配件价值600美元,但电脑价格却是3000美元。”心存“为何电脑价格如此之高”的不解,他提出了“戴尔形式”,并且迅速成为行业第一。第二,有一个自己悟到的新思想。梁衡说:“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他讲的自己悟到的“新思想”,其实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不一定有多独到、多高深,甚至稀松平常也没关系,关键是敢于尝试,自己去悟。悟出“想法”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想法”变成“看法”,这就需要进展凝练、概括;第三步那么是把“看法”变成“写法”,想法假如一直装在脑子里,其实多数都会变成“胡思乱想”,只有写下来,才算落笔为安。经过以上“三步走”,“写法”

4、越积越多,渐渐就会连点成线、进而成面,你只需等待一个适宜的契机,就能让这个“写法”成为指导的“说法”。这是一个闭环,虽然慢,但一旦运行起来,就会成为一个“飞轮”,不断地为我们输入素材。第三,有一个自己精心挑选的例子。梁衡说,假如你能找到一个恰当的例子,去佐证一个观点,那么就证明你经过了调查研究,已经能理论结合实际了。思想与观点,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信息的英文是“information”,它的词根是“form”,也就是“形式”,所以要为你的观点找到一个形式,也就是案例。的文章为什么好,因为他是把道理装到寓言故事里的。比方,他讲“务实”这个道理,就讲了一个“屠龙之技”的故事,主人公花尽家产,用了

5、3年时间,终于学会了屠龙之技,却发现世间根本没有龙。第四,有一个适宜的比喻或典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假如你不能以简单的方式诠释一样事物,那说明你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它。梁衡也反复强调,假如你能给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适宜的比喻或典故,那么说明你已吃透了原理,可以深化浅出了。比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而大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是文字的6万倍。一次,艾森豪威尔派手下的士兵去打探军情,并要求他用最简洁语言汇报当时战况。士兵回来后作了一个比喻:“长官,想象一个面包圈,我们就是中间的那个洞”。这就是比喻的力量。用典也是一样。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布了举世瞩目的抗日宣言庐山声明:“假如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

6、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47年,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写道:“到了今天,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时隔_年,毛主席再次引用蒋介石“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的“十字箴言”,吹响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反攻号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也是一个绝妙的用典。第五,有与文件不同的语言。梁衡在谈到语言时讲到,如今最可怕的是今天重复昨天的,下面重复上面的,这个报告抄那个报告,这个报纸抄那个报纸,层层重复,天天重复,美其名曰“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7、”,结果味同嚼蜡,没有人看。他对语言就提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讲与文件不同的语言。这个标准高吗。说实话,不算高。但仔细想想,也不算低。试想一下,假如真的把所谓的文件话、文秘话拿掉,将套话、废话删光,我们的一篇稿子还能剩下多少。对于写作语言,有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自己效劳过的指导。他一直对我们讲,写稿子一定要“说人话、讲转化”,尽量做到“能短不长、能白不涩”。“能短不长”就是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能讲短话就不讲长话;“能白不涩”就是能用大白话就不用书面语,怎么说得清楚就怎么写。另一位是汪曾祺先生,他说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像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梁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