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1页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2页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3页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4页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纲: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九)神经系统的功能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视觉:;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听觉: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觉功能,前庭反应。一、概述(一)感受器定义: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装置多样性最简单的: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温觉感受器)包饶结缔组织+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鲁非尼小体、肌梭高度分化的感觉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耳蜗毛细胞(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最敏感的刺激)雪糕医学笔记痛觉感受器没有适宜刺激

2、(保护机体)感受器对非适宜刺激也可以有反应(但所需的刺激强度要比适宜刺激大得多)适应现象(随恒定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延长、传入神经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降低)快适应感受器 皮肤环层小体和麦斯纳小体、嗅觉 对刺激变化十分敏感,利于机体接受新刺激、以探索新异物体或障碍物慢适应感受器 大多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不易适应(疼痛的报警意义/保护机体) 温度敏感神经元、耳蜗微音器电位不会适应(局部电位的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编码(信息转移)一、视觉(一)眼的折光系统及调节1.折光系统:空气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雪糕医学笔记入射光线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前表面(空气-角膜界面)2.眼的调节(视近物时1998-2018-20

3、21眼的近反射 晶状体调节(最重要的调节1996-2013视近物:睫状体/肌收缩(M-R)悬韧带/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曲度折光能力光线落在视网膜近点即做充分调节所能看见最近物体的距离,晶状体弹性越好调节能力越强近点越近。2002 瞳孔调节反射/瞳孔近反射虹膜环形肌/瞳孔括约肌收缩(M-R)意义:减少球面相差色相差使成像更清晰 双眼会聚(辐辏反射)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意义: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对称点,形成单视觉2005-2014眼外肌损伤/眼球肿瘤压迫不能会聚复视瞳孔对光反射(对光线强弱的调节)区别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而且瞳孔对光反射属于眼的调节,不属于眼的近反射。 强光瞳孔缩小:防止强光损

4、伤视网膜 弱光瞳孔变大:防止弱光影响视觉2010 互感性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双眼瞳孔同时同程度缩小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因此瞳孔对光反射可判断病情程度和麻醉深度2017(二)眼的折光异常特点矫正老视2012晶状体弹性调节能力近点变远凸透镜近视晶状体屈光度近点和远点均变近凹透镜远视2007晶状体屈光度看近物远物都要调节调节疲劳而头痛凸透镜散光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等物象变形或不清楚柱面镜(三)眼的感光系统1997-2003-2009-2011-2015-2016色素上皮色素上皮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光线神经冲动视神经视网膜视锥细胞视杆细胞2004-2008意义明视觉(日

5、追)暗视觉(夜赶)视色素三种视锥细胞三种视色素(色觉)受损致色盲色弱一种视色素(视紫红质)受损或 VitA致夜盲分布主要在视网膜中央视网膜周围数量少多视敏度(看清最小)单线排列视敏度/分辨力高(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设计视力表)会聚排列视敏度/分辨力低光敏度低高对光反应速度快慢光刺激视杆细胞产生视紫红质视蛋白(GPCR)视黄醛(由 VitA 转变而来)雪糕医学笔记cGMP 门控通道非门控 K+通道黑暗光照光(配体)视紫红质的视蛋白(GPCR)GtcGMP-PDEcGMP-PDE 将 cGMP 分解为 5-GTPcGMP通道关闭Na+内流(膜电流)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cGMP时通道打开cGMP时通道关

6、闭外段膜外段膜视紫红质GtcGMP 磷酸二酯酶cGMP 门控钠通道(四)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概念从暗处进入明处从明处进入暗处适应速度快慢第一阶段看不清视杆细胞迅速分解(耀眼感) 视锥细胞光敏度低视锥细胞合成视色素让感知光线的阈值视杆细胞合成视色素让感知光线的阈值(主要)意义视锥细胞活动的恢复视杆细胞活动的恢复(五)视觉相关现象视野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雪糕医学笔记双眼视觉:扩大视野、产生立体视觉电视电影的原理:视后像(视觉暂留)和视觉融合现象阿托品和后马脱品拮抗 M-R青光眼的治疗睫状肌(M-R)舒张悬韧带绷紧晶状体变扁视物模糊虹膜环形肌/瞳孔括约肌(M-R)舒张瞳孔扩大使用 M-

7、R 激动剂如毛果芸香碱,虹膜收缩开大前房角(瞳孔收缩)二、听觉(一)听觉产生过程(感受型单位(耳蜗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听觉中枢(颞横回)听觉(二)听阈和听域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20-20000Hz人耳能感受的最敏感的声波频率:1000-3000Hz2006听阈: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最大可听阈:让鼓膜疼痛的最大强度听域:即可以指听阈到最大可听阈之间的强度范围,又可以指频率范围。(三)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耳廓:集音外耳道:传导声波+增加声压中耳膜鼓听咽小骨卵圆窗膜鼓听咽增大压强,增大 22.4 倍2011-2013 减小振幅,减小 1/4鼓管:平衡鼓膜两侧压力(咽鼓管阻塞鼓膜内陷20

8、00-2020内耳:耳蜗(感受声音)雪糕医学笔记(四)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2016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骨传导:颅骨和耳蜗骨壁耳蜗2005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主要)鼓膜空气振动圆窗膜(缓冲耳蜗压力)耳蜗雪糕医学笔记传音性耳聋(声音传导障碍2015感音性耳聋(声音感受障碍2014(五)耳蜗(内耳)的感音换能2004-2009-2010-2021外淋巴外淋巴前庭阶内淋巴蜗管螺旋器基底膜鼓阶外淋巴基础知识耳蜗由三个内部充满淋巴液的空腔组成。前庭阶蜗管阶血管纹的 Na+-K+-2Cl-同向转运体形成了内淋巴的高钾环境,形成耳蜗内淋巴电位/耳蜗内电位。基底膜的毛细胞构成听觉感受器,即螺旋器,位于基底膜

9、之上、蜗管内部。毛细胞顶端的钾通道是机械门控钾通道,基底膜振动纤毛摆动通道开放。(80mv(0mv80mv。流。圆窗膜缓冲耳蜗压力。雪糕医学笔记基底膜振动的行波学说蜗底(卵圆窗)蜗底(卵圆窗)蜗顶不同频率声波引起的行波均从基底膜底部开始传播在行波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最大振幅低频声波传播远最大振幅靠近蜗顶(远处)高频声波传播近最大振幅靠近蜗底(近处/卵圆窗)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K+电位(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 局部电位:等级性、无阈值、无不应期、可叠加、传播衰减 失真性小:与声波频率和幅度一致 不疲劳,不适应温度敏感神经元和耳蜗微音器电位都没有适应现象。(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电位/

10、耳蜗内电位。听神经上的动作电位内毛细胞:触发 Ca2+通道开放进而引起递质释放听神经的动作电位听觉中枢。外毛细胞:通过马达蛋白,加强基底膜振动,耳蜗放大器作用。雪糕医学笔记四、平衡觉(一)前庭椭圆囊囊斑:水平直线变速运动,坐公交球囊囊斑:垂直直线变速运动,做电梯二者都是重力感受器(二)半规管半规管壶腹嵴:旋转变速运动2008皇上、皇后坐船下江南分类绕轴旋转运动平面受刺激最大眼震颤垂直轴水平面(水平转)水平/外半规管水平冠状轴矢状面(前后滚)后半规管旋转矢状轴冠状面(侧空翻)上/前半规管垂直头上有,眼神垂直向上方:上半规管-冠状面-矢状轴-眼震颤垂直身后有,眼神旋转向后方:后半规管-矢状面-冠状

11、轴-眼震颤旋转五、痛觉(一)皮肤快痛经 A有髓纤维传导2012经特异性投射系统至大脑皮层第一(中央后回、第二感觉区定位清楚(二)皮肤慢痛、躯体深部痛、内脏痛经 C类无髓纤维传导1997-2013经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至大脑皮层扣带回定位不清楚(三)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远隔体表部位疼痛致痛物质:缓激肽、前列腺素/PG、P 物质缓解 PP 疼痛(四)痛觉感受器 2018换能、编码无适宜刺激3.慢20094.痛觉感受器不易适应(报警意义)雪糕医学笔记六、感觉投射(一)中央后回投射规律2016左右交叉投射(头面部为双侧投射)上下倒置(头面部正立)头面颈中央后回底部脚、趾、腿中央后回顶部精细正比:投射区域大小与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