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诗歌题材实用课件二:羁旅行役(二)_第1页
6诗歌题材实用课件二:羁旅行役(二)_第2页
6诗歌题材实用课件二:羁旅行役(二)_第3页
6诗歌题材实用课件二:羁旅行役(二)_第4页
6诗歌题材实用课件二:羁旅行役(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身如飘蓬一线牵 人世浮沉雨打萍关注“教学手札”微信公众号更多资源! 在古代社会,为了生计、前途、理想、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羁旅行役诗鉴赏剖析例题,明确答题注意点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意象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手法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情感一、解析例题,明确答题注意点(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2、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1)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2)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1)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2)参考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

3、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羁旅行役 看作者,明背景,联想思想内容读全诗,明题材,定类别“离愁”“归舟”已表明“恨”“愁”之由品语言,析技巧,揣摩情感主旨抓意象,会意境,领悟情感态度如: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运用比喻、夸张,使愁情更深。如:意象“杨柳”,代指离别,照应“系归舟”。“飞絮”指漂泊无依的离愁,也代指暮春,喻青春易逝。如:秦观,婉约派词人,“伤春悲秋,离愁别绪”的作品较多。【技法图解】1、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征人望月思乡 碛里征人三

4、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二、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意象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晏几道鹧鸪天2、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杨花落

5、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4、鹧鸪羁旅乡愁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书信”之类意象如: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鸿雁(代指书信) 尺素(书信)其

6、他常见意象1、“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 3、表示地名的意象如:桑梓(借代家乡)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阳关三叠渭城曲)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高楼、危楼、危栏、天涯、他乡等。4、表示声音的意象 如: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总结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1、常见标志:诗题中多含有客

7、舍、登高、望月、寓居、次、泊、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二、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手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因梦寄情、虚实结合3、侧面落笔4、以乐景写哀情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本诗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 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绝

8、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乐景衬哀情。 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四、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情感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不定的孤苦,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枫桥夜泊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风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