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_第1页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_第2页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_第3页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_第4页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篇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问目标: 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理解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把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力量目标 熟悉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熟悉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洋流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直观讲授法 教具 地图册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地图册P47练习 引入:上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讨论海洋的理化性质,这节课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学习海水的运动。 (板书) 一、海水运动形式 海水运动有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1、波浪 波浪按成因分类,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受风力作用而产生。风吹拂海

2、面时,海水会不断起伏形成波浪,风力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比如:图316,人类利用波浪进行冲浪水上体育运动。 海啸是一种特别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相当强。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深海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掀起形成的滔天巨浪几十米高,可以淹没整个海岸地区,摧毁建筑、村镇,造成重大灾难。海啸能以每小时800km以上速度横扫海面。 海水运动的其次种形式是潮汐,在海岸边,能看到涨潮、落潮,海面上升、下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面上升,落潮时海面下降。比如图3.17,上图是日、地、月

3、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大潮,海面上升最高,下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小潮。潮差最大时为大潮,潮差最小时为小潮。(下图1示) 2、潮汐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日、地月成直线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朔、望) 日、地月成直角关系,日、月引力分散形成小潮 (上弦月、下弦月)海水受到引力较分散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 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各个地方在一天里面,向着月球时,形成涨潮、落潮,背着月球时也会形成涨潮落潮(例A、B)。 潮汐的影响,潮水会沉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潮间带: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沉没

4、的海岸地带。 由于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比如筑港要利用潮间带,因而要把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潮汐现象还与地形有关系。 钱塘江大潮在浙江海岸一带,能与杭州湾地形有关,由于杭州湾地形是三角形海湾,外部开口大,内部狭窄,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海水在海湾中叠加暴涨。其次个缘由是气象条件:每年夏秋季节,夏季风(东南季风)盛行,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浪,加剧了潮势。第三个缘由是天文因素:当日、地、月成始终线时(朔望月),潮差较大,所以有“八月十八观潮”之说。 针对杭州湾受潮影响的特点,一方面我们选择好时机,可以欣赏钱塘潮壮丽景象;另一方面还要实行防备潮水入侵措施修筑海堤。 海水运动的第

5、三种形式洋流 3、洋流 海水常年大规模的定向流淌,例墨西哥湾暖流(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流向,特别大的规模)时间方向稳定。 在三种形式中,主要讨论洋流,洋流是海水主要的运动形式,下面学习洋流有关学问。 二、洋流的形式 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地图册P25思索洋流的成因、分类(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分为几类?) 根据洋流形成缘由,可以分为三类: 1、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对比世界风带模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的A洋流、B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A洋流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北赤道暖

6、流; B洋流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A在东北信风作用下,海水由东北向西南方面流淌,这作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偏转成东向西流淌的赤道暖流;B同样道理,在中纬西风作用下,从西向东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疆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淌,叫做密度流。 提问: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淌的? 分析: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柔潮湿,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

7、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例: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问:曼德海峡会不会是密度流?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建议 在 教学中, 老师可引导同

8、学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 老师引导同学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在课堂 教学中, 老师可让同学依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 老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叙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缘由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 教学中, 老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 教学中,要讲清三类

9、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缘由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建议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终,联系海洋污染物的集中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

10、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1 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 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1 读图:课本波浪景观图 2 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缘由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攻击时,应实行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 读图

11、: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图 4 演示:录像钱塘潮 5 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闻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 读图: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图 7 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 板书: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淌 1 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 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

12、。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外形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 读图: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图 4 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疆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消失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图: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图 6 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 板书:洋流的形成: 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补偿流

13、: 1 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2 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 读图:世界洋流模式图 4 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 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6 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疆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缘由是什么? 7 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板书: 1 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2 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缘由造成的? 3 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潮湿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

14、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5 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 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闻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集中产生影响。 7 板书: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观测海水运动 1.观测风浪运动: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同学

15、观测海洋风浪运动。可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也可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为沿海的捕渔业和航海业供应服务。 2.观看潮汐现象: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同学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看大潮和小潮的消失。 海水的运动地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把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16、提高团结协作的力量。 3.通过学习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争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老师展现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同学:赤道四周的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提高同学学习爱好,进而导入今日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老师活动】展现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同学读图并思索: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

17、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同学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肯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淌,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肯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疆流向水温低的海疆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疆流向水温高的海疆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留意暖流不肯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老师活动】展现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同学思索: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索哪些海区简单消失渔场? (2)依据北海渔场、北海道

18、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消失的缘由。 (3)依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同学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简单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疆,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养分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意对海洋生态的爱护。 【老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简单形成渔场,供应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进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老师活动】大屏幕展现三个案例: 案例一:宏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其次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