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页 共 6 页高 三 化 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Si 28P 31S 32Cl 35.5 Ti 48Y 89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
2、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草经集注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文中“涂铁皆作铜色”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A.活性炭净水B.湿法炼铜C.漂白粉漂白织物D.高铁酸钠处理水中的细菌2.生物法(加入脱硫细菌)净化含硫物质时发生如下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H3COOH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会发生上述反应B.CH3COOH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C.生成18g转移4mol电子D.酸性:CH3COOHH2CO33.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理为 HZXRB.Z的含氧酸酸性一
3、定比X的强C.R与X能形成多种共价化合物D.工业上电解熔融YZ化合物制备Y的单质13.某碱性电池的总反应为,装置如图所示。已知:Zn与Al一样具有两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pH升高B.电子由Zn极经过导线流向Pt极C.Pt的电极反应式为D.负极发生的副反应为14.常温下,Ksp(BaSO4)=1.010-10,Ksp(SrSO4)=3.010-7。向20mL0.1molL-I B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2SO4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与硫酸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M=-lgc(M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像中,V0=20B.图像中,m=5C.
4、在b点加少量BaCl2固体,Ksp(BaSO4)不变D.若用SrCl2溶液替代BaCl2溶液,则b点向d点迁移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5.(14分)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奇迹。回答下列问题:I.新型陶瓷氮化硅(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已知硅的熔点是1420,高温下氧 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氮化硅。工业上用干燥纯净的氮气与硅粉在氮化炉中生产氮化硅。写出氮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_。.四氯化硅(SiC
5、l4)是制备高纯硅(Si)的原料,某小组拟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进行四氯化硅的制 备。已知:SiCl4遇水剧烈水解,SiCl4的熔点、沸点分别为-70.0、57.7。(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B的作用是_。(4)装置C的作用是_。(5)测定产品纯度。取a g SiCl4产品溶于足量蒸馏水中(假设生成的HCl全部被水吸收),将混合物转入锥形瓶中,滴加甲基橙溶液,用c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终点时硅酸未参加反应),消耗滴定液VmL。则产品的纯度为_%(用含a、c和V的代数式表示)。若产品中溶有少量Cl2,则测得结果_(填“偏高
6、”“偏低”或“无影响”)。16.(14分)五氧化三钛(Ti3O5)具有很好的折射率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减反膜、光催化剂等。一种以废钛渣(含Ti2O3及少量SiO2、FeO、Fe2O3)为原料生产Ti3O5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则“熔盐”时,应在_(填仪器名称)进行,写出Ti2O3反应生成 Na2TiO3的化学方程式:_。(2)“滤渣I”和“滤渣”的主要成分分别为_、_(填化学式)。(3)煅烧时,理论上钛酸与钛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4)测定Ti3O5样品中Ti3+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解于硫酸中,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 0.2molL-1的NH4Fe
7、(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消耗NH4Fe(SO4)2标准溶液体积为20.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Ti3O5样品中T3+的质量分数为_。17.(15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与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已知:2H2(g)+O2(g)=2H2O(g)H1=-483.6 kJmol-l;CH4(g)+O2(g)=CO(g)+2H2O(g)H2=-519.3 kI.mol-l.则H=_kJmol-1。(2)炭粉还原NO原理:C(s)+2NO(g)N2(g)+CO2(g)。恒温条件下,向VL
8、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的炭粉,并加入4mol NO,测得NO和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1020min,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molL-1h-1。根据上表信息,下列情况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NO的转化率为60%C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5%D.生成N2的速率等于生成NO的速率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_(用分数表示即可)。(3)已知:I.Fe(s)+CO2(g)FeO(s)+CO(g)H1平衡常数为K1;.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CO(g)+H2O(g)H
9、2(g)+CO(g) H3平衡常数为K3。K1、K2与温度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推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K3的变化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用K1、K2的代数式表示K3=_。(4)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其原理为CO(g)+2H2(g)CH3OH(g)。以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甲醇、空气构成的原电池(图2)作粗铜精炼(图3)的电源。电极M与 _(填“X”或“Y”)极相连,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
10、生产中都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2)羟基磷灰石Cas5(PO4)3OH牙齿中的重要矿物质,其中羟基(-OH)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的空间构型为_,该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_。(3)磷化硼为立方晶系晶体,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为:B:P:请在图中画出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与每个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_个,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_个。(4)磷钇矿可提取稀土元素钇(Y),某磷钇矿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磷钇 矿的化学式为_,与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有_ _(写出一种离子符号)。已知晶胞参数a=0.69nm,c=0.60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磷钇矿的密度为_gcm-3(列出计算式)。19.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及某些药物,相关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的化学名称为_;X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组峰;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考试复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负责任战略试题及答案
- 成功案例分析的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项目晦气信息管理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考试的灵活应对试题与答案
- 精准把握水利水电工程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应试技巧市政试题及答案盘点
- 易错水利水电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归纳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哪些科目最难及试题及答案
- 2025电缆桥架采购安装合同范本
- 心理健康课件主题班会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护理6大核心制度
- 旅游退团协议书
- 线性代数中向量空间的概念与应用:课件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及答案
- 铜仁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三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课件 - 探索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超市散货承包协议合同书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5:5管理要求-5.5 安全风险管理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雷泽佳编制-2025A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