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课件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课件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课件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课件_第4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巩固复习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一)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注意: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关系)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总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方法论)什么是发展?运动变化是否就是发展?(二)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相同点: 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争鸣:区别:运动变化:有上升的、向前、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

2、步的发展:是具有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过程运动变化就是发展?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所以败也。 (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为什么?回忆: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旧事

3、物否定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1)你知道袁世凯做了多少天皇帝吗?(2)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必然要失败?民主共和是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

4、持。 封建帝制是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得不到认可。(3)为什么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会解体,倒退回资本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当前还不够完善,人们对这一新事物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极力扼杀和企图颠覆社会主义造成。83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正确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 (1)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3)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第二,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要求: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扶植新生事物的成长),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路),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昨天今天明天珍惜今天,把握机遇,开创未来发展 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时期?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中学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

6、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起重大的作用。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伤心,不要忧郁,不顺心的日子暂且容忍,等着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邓小平同志有三落三起的故事,他个子不高,但有句很著名的话:天塌下来有高佬顶着。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1、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

7、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D课堂练习2、从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D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CB5、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8、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唇亡齿寒邯郸学步吐故纳新A、 B、 C、 D、A6、我们要大踏步地追赶知识经济,要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旧必须紧紧咬住一个“新”字,要在知识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某厂是一个国有企业,同众多的国有企业一样,一方面有质量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社会负担,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新班子上任后,他们进行一系列改革。一是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的结构,同时

9、加大科研投入,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跟踪一代。二是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建立销售网络,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精简管理人员,扩大营销队伍,他们还借鉴了外地模拟市场核算的经验,使生产成本逐年下降。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厂利税连续多年以50以上的速度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了资本运营,先后在全国其他地区和国外办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请问该厂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坚持发展首先要坚持联

10、系的观点。该厂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建立营销网络,学习外地经验,到其他地区和国外办厂,都是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在事物内部众多的矛盾中,他们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该厂出现亏损时,确定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担任厂长,进行改革。在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中,他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扩大营销队伍,狠抓营销,建立营销网络,实施名牌战略,同时加速新产品开发。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厂根据国内外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学习外地经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这是该厂坚持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厂加速新产品的

11、开发,进行资本运营和股份制改造,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4)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要遵循质量互变的规律。该厂重视量的积最,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和股份制改造,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质的飞跃。 (5)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厂在困境面前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改革,努力摆脱困境,迅速走上发展的道路。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

12、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思考: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量变和质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1)量变、质变的含义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

13、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 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趋势)判断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讨 论质变一定是发展吗?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质变分为前进的、上升的和倒退的、下降的两方面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上升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结论: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回忆:发展的实质对比: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运动变化量变质变两种状态前进的、

14、上升的发展倒退的、下降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结论:事物的发展要以量变为基础,最终通过质变实现的。水蒸气水100C100C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思考量变质变水蒸气水(液体)(气体)加温(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3)质变(还引起、促进新的量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永不停息地向前

15、发展的。(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说明量变不断积累着破坏事物的质的因素和力量,一旦超过度的界限,必然发生质变;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误区: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A、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B、量变是否一定会有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性质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否意味着结束?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量变

16、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有何指导意义?探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1 坚持适度原则2 重视量的积累,(反对急于求成、“激变论”)3、 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优柔寡断、“庸俗进化论”) 方法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反向)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突变论)(2)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需防范的错误倾向(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循环论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反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3如何理

17、解“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哲学依据: (2)具体要求: 重视量的积累。既然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匆以善小而不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的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固和限度,积极提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努力赢得优势,才能加快发展。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

18、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又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1)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方法论)请用所学原理说明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19、,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 “行百里者半九十”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D、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D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

20、生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成功。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克服对下列问题的认识误区(1)错误地认为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2)错误地认为事物发展是一帆风顺的。(3)不能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4)不能认为质变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量变源于事物的外部矛盾。(5)不能认为只要有量变就有质变。 (6)不能认为质变就

21、是发展。 (7)不能笼统地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但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系统地把握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实质:(2)准确把握发展的含义、基本条件、原因(动力)、状态、趋势和道路。 发展的含义 :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发展的基本条件: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事物失去了联系就不能发展,孤立的事物不仅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发展的。 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叫根本动力),是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

22、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是事物质量互变规律的重要内容. 发展的趋势、道路和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一、原理二、方法论小结:辩证的发展观世界观(原理)(对应)方法论1、发展的普遍性及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趋势)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

23、折与考验。3、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重视量的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1、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文彦博小时放两个罐子,作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要重视量的积累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要自觉改造主观世界(AD )不定项选择题2。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

24、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 ),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界也。”这三种境界被后人经常引用,当作对学问之追求和事业之奋斗历程的描述,堪称经典。王国维治学读书三境界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任何事物都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和制约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 )单项选择题(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16题)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

25、中发展的(B )(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23题,共同部分,不定项)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 )(07高考政治广东卷第23题)“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B ) 2008年普高全国统考文综(全国)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

26、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回答3031题。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ABCD (B ) 2008年普高全国统考文综(全国)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ABCD(A ) 2008年普高统考政治海南21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干

27、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A ) 2008年山东基本能力(D ) 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涵的哲学道理依次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矛盾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C D 14专

28、家指出,沙尘天气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理的思想,不要今年植树,明年就期望见效。这一观点从辩证法角度看就是要( )A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和意识B在前进中看到有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前进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D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条件发挥能动性 (C )21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左右。中国气象局专家近日指出,气候变暖将使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这表明(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任何事物都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和制约D构成事物的

29、结构顺序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C )辨析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题 例 导 解辨析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1、树立辩证思想: 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到目前为止,几乎已不存在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辨析题,而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 指出其中包含的正确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就其中错误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要说明正确态度等。 2、寻找辨析点,点点分析,层层设问,步步回答,简要总结。3、对于背景材料辨析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记住呀!参考答案:1、“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质变是指事

30、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但是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则不准确了。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升的、前进的,另一种是向下的、后退的。因此,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只有上升的、前进的类型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识新事物的产生。3、“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这种观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量变、质变对事物的发展都同样有意义。4、因此,我们要注重量的积

31、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同时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论述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转变。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求我们研究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解 题 指 导 可要记住 啊!参考答案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互一向、相互制约,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节约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