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五感体验课件_第1页
书籍的五感体验课件_第2页
书籍的五感体验课件_第3页
书籍的五感体验课件_第4页
书籍的五感体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籍材料与人的感官体验一. 历史上书籍装帧材料发展与呈现二. 书籍的五感体验与材料的关系1. 书籍材料本生视觉呈现2. 书籍材料的触觉感受3. 书籍材料的嗅觉和听觉4.书籍材料与阅读美感的关系三. 书籍材料的三种特性1. 书籍材料给阅读带来的时间性2. 书籍材料体现的历史性3. 白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装帧材料人们常说人有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也会通过书来进行五感体验。日本书籍装帧艺术家杉浦康平提出书籍的“五感说”,突破了书籍装帧审美仅仅来自视觉的局限,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一下书籍装帧的多元美感问题。但其实人们往往最过重视对它的视觉感受,也许因为视觉是最直观的,传

2、达性最强的。可是通过视觉传达信息依旧有他的局限性,单纯的视觉传达造成的纯平面反应,脱离了人其它的感知方式,从而极容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案例分析1:小红人的故事 反例载体本身剪纸艺术很适宜于借助平面表现。但是阅读中惊喜、震撼是以一种间离和疏远为代价的。一历史上书籍装帧材料与呈现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书籍的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字是赋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被称之为“书”。 在远古时期,人们取材于自然界的现成物质材料,如在石头、兽骨、金属、陶瓷、砖瓦上刻写文字,产生当时的“书籍”。在国外也有莎草纸书、蜡版书、泥版书、手抄书、羊皮纸书等。从“甲骨

3、”到“简”,从“帛”到纸张的发明,再到如今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书籍的材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书籍设计对材料的运用会更加丰富了,但是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无文本阅读已经对传统的纸本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从古代人们拿在手上书本,物化的材质,慢慢地过渡到更加轻便的纸制材料,是否会在将来完全的消失呢?案例分析2: 广西民族风俗艺术设计的形式既有体现鲜明民族特点的线装书、册页书,有一种历史感. 这种既传统又创新的装订形态,具有飘逸的翻阅质感.案例分析3:意匠文字 整本书透着浓浓的古韵,纸边泛起的墨色与中国的文字相应成趣, 在美丽中更贴切地表达着文字在人们心中的意象。 2

4、.书籍材料的触觉感受 纸张是现代书籍物质形态的承载体,它有其自身的语言,给人以某种印象、体验,唤起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它是依靠手和皮肤的接触,感知物体的表面特征,如软硬、粗细、凹凸、冷热等,是比较直接、真实的感觉。 在书籍设计中,运用各种材料的触觉质感,了解人们对不同材料的情感反应,不仅能丰富书籍造型语言,而且能够增强书籍的功能性作用。 阅读书籍的过程是凭借自身的感性体验去重新获得新鲜的感受,这就是材料的触感,人们手捧书籍逐页翻阅,纸张的质感,会引发读者种种文字以外的联想。案例分析4: 原研哉-长岛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单设计 4.书籍材料与阅读美感的关系 可见在书籍的五感体验中,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5、是密不可分的。 而纸张作为近代书籍的最佳的材料,他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言而喻了。纸的美感在于它自然地痕迹它的纤维质地,它的气息韵味,仍然会给阅读增添无穷享受的气氛,更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视,触,听,嗅,味五感融合之美。在如今的电子时代,纸张给人带来的阅读上的亲近感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替代的。案例5: 朱熹千字文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这是吕敬人在设计此书时,刻意寻找的感觉:“朱熹千字文原来是刻在石板上的,有一种刀劈斧斫的感觉,我希望人们能从设计中体会到这种力度,触摸到它的纹路. 三,书籍材料的三种特性 1

6、.书籍材料给阅读带来的时间性 吕敬人在杉浦康平的装帧艺术一文中,对装帧艺术的时间性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所谓时间在设计中表现为繁与简、详与略、顺序的前后关系,随着视线的流动,而时光产生流动”,“这种流动感可以诱导读者循序渐进”,“它像音乐一样渗透在整部作品之中。”2书籍材料体现的历史性纸张中纤维经过搓揉、磨压,具有耐用结实的美感与实用功能,书籍用纸具有不可思议的文化韵味,纸张中凸凹起伏、深深的叠皱纹带有不同的色泽,具有很强的力翻阅触摸时,竟有意想不到的亨受弹拨音乐似的快感;纸张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表现力,千丝万缕的植物茎根层层叠叠,压在不到毫米厚的平面之内,并透过光的穿越,体现既丰富又含而不露的微

7、妙表情,此时的纸张语言则是无声胜有声;纸张的魅力还体现在力与美的交融,珍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藉、古书画仍在散发着原作墨迹彩绘的光彩,为后人尽情观赏。案例7:怀珠雅集 案例分析6:曹雪芹风筝艺术 3白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装帧材料讨论了许多“其它”书籍装帧材料,但最为普通或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材料白纸,本身却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特殊材料”。人们通常就会认为白纸就是什么都没有。白纸本身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是由于千百年来人类选择的结果。如果说白色的纸上的白不仅是一种为其它视觉符号提供平台的载体,而是把白纸本身的“白”“空”“无”作为一种表现的对象时候,白纸的意义就被无限度的放大了。案例分析5: 蚁呓结语:网络时代,资讯获取极其便捷,如果书籍还单纯地停留原来意义上的传递信息的角色,终有一天会被各种电子媒体所取代。正因为设计师赋予了书籍“视”“触”“听”“嗅”“味”,书籍才不会消亡;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阅读才变得更有趣味性,即使是枯燥无味的学术书籍也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