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法艺术欣赏精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我国书法艺术欣赏精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我国书法艺术欣赏精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我国书法艺术欣赏精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我国书法艺术欣赏精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主讲:嘉峪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书法 是中国特有一个老式文化及艺术; 是中文书写一个法则。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中文书写,在完毕信息交流实用功效同时,以特有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一个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第3页第3页第4页第4页一、书法艺术以中文为载体。二、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一门艺术。三、书法艺术背景是中国老式文化。四、书

2、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第5页第5页第6页第6页甲骨文 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基础。 书法是在写字基础上高度发挥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汉字演变及其规律并写好汉字是认识书法主要一步,在汉字发展基础上了解书法,了解汉字演变中各阶段不同字体所表达书法艺术格调,对我们掌握汉字演变与书法关系有主要意义。汉字历史就是书法历史汉字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书法产生与发展基础。书法是在写字基础上高度发挥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汉字演变及其规律并写好汉字是认识书法主要一步,在汉字发展基础上了解书法,了解汉字演变中各阶段不同字体所表达书法艺术格调,对我们掌握汉字演变与书法关系有主要意义。汉字

3、历史就是书法历史第7页第7页毛公鼎及铭文 石鼓文局部第8页第8页中文笔画名称第9页第9页中文笔顺基本规则 为了以便、流畅地书写中文,依据中文结构特性、惯用书写工具、书写姿势、书写时肢体动作及书写笔程,人们从历代书写经验中总结归纳出了中文笔顺基本规则。第10页第10页中文结构结构,即间架结构。指一个字点画安排和形式布局。从结构上说,中文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第11页第11页第12页第12页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尚有汉代简帛朱墨手迹,唐楷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中国书法五种主要书体,即篆书体(包括大篆、小篆),隶书

4、体(包括古隶、今隶),楷书体(包括魏碑、正楷),行书体(包括行楷、行草),草书体(包括章草、小草、大草、原则草书)。第13页第13页第14页第14页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在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基础上演变而来。秦统一后,把大篆酌加简化成小篆通行全国。小篆是中文第一次规范化字体。原则篆书体基本特性:字形修长并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视觉错感。代表人物有被称为小篆鼻祖秦朝宰相李斯等。泰山石刻(李斯)第15页第15页 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中文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基础,增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图为秦始皇。 第16页第16页隶书源于东汉。隶书出现是中国文字又一次

5、大改革,使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是中文演变史上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致,含有书法艺术美。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石门颂拓片隶书第17页第17页张迁碑 曹全碑 隶书第18页第18页楷书从隶书逐步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波势,横平竖直。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是楷书(小楷)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楷书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以及“欧柳颜赵”等。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第19页第19页颜真卿多宝塔碑赵孟頫寿春堂记 楷书第20页第20页欧阳询 化度寺塔铭柳公权 玄秘塔碑楷书第21页第21页草

6、书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一个书体,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代表人物有后汉草圣张芝、唐朝张旭和怀素。怀素 自叙帖第22页第22页张芝 终年帖释文: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不讲意不意,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悉,谁同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论听故也。 草书第23页第23页行书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一个字体。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行书风格,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奔腾阶段。行书 分“行楷”和“行草”。代表人物有苏东坡、黄庭

7、坚、米芾、蔡襄宋四家,元代赵孟頫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王羲之丧乱帖 第24页第24页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空庖煮寒菜,破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行书苏轼寒食帖第25页第25页第26页第26页“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用具,是中国独具特色文书工具。第27页第27页第28页第28页书法技法主要有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等要素,前三个方面

8、尤其主要。无论是学习、创作还是欣赏书法,首先要从技术层面,即笔法、字法、章法这些基本元素开始。笔法上要尤其注意它细节、力度,它圆和方;字法上要把握它统一、友好和准确性;章法上尤其要注重它自然、逻辑、合理和改变。 第29页第29页执 笔 方 法 “五指执笔法”指用“擫、押、钩、格、抵”办法把笔执稳,使右手五个手指各司其职。执笔时需要注意四个要点:手指实、手心虚、手背圆、手掌竖。第30页第30页永 字 八 法“永”字八法,是古代书法家练习楷书运笔技法。“永”字有八笔: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按各自笔势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弩(又作努)、趯、策、掠、啄、磔。这八笔是楷书基本笔划,每笔各有特

9、色,而又互相呼应,一气呵成。第31页第31页用笔办法1、运腕,是用笔主要手段。无论写小字、中字、大字或榜书,运腕都是主要环节。运腕好处于于以便调整笔锋和加强点画力度。(枕腕、提腕、悬肘)2、用笔基本要领。(1)起笔、行笔和收笔三环节;(2)提按和藏露;(3)中锋和侧锋;(4)轻重与缓疾;(5)使转和方圆;(6)骨肉筋血。第32页第32页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画联结,搭配而成。笔划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宽、窄、高、低、欹、正,组成了每个字不同形态。书法结体普通标准是:中宫紧凑、重心平稳、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在平正中求险绝,在匀称中有参差,在分割中求连贯、在沉静中有飞动。书法结体之妙在

10、于守法而不拘泥于法,相机而动,出奇制胜。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第33页第33页1、墨变与用水关系(浓淡、干湿、苍润)2、墨变与笔速节奏关系(燥与润,浓与枯)3、墨变与字体关系(楷如立、行如走、草如飞)4、墨变与纸张关系(生宣和熟宣)5、墨变与毛笔关系(笔毫软硬,笔形大小,笔锋长短)6、墨变与笔法关系(轻重缓疾,提按顿挫)7、墨变与意境关系(“润含春雨”与“干裂秋风”)第34页第34页章法指一幅作品整体布局与安排。通常有布白、题款和用印三者构成。布白是指对书写内容即正文安排,是作品主体。常见有横格式(横有列、纵有行)、纵行式(横无列、纵有行)、随意式。题款是正文之外

11、阐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处,书写时间、地点,书写者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称呼、姓名等。题款内容多少要视作品详细需要而定。有上款、下款之分。用印,书法作品中所盖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位置来看,有迎首章(起首章)和押脚章。第35页第35页第36页第36页(一)书法点画线条、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二)书法空间结构、单字结体 、整行行气 、整体布局(三)书法神采意味书法艺术神采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总体友好。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最高境界。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第37页第37页书法欣赏同其它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结识活动普通规律。 普通地说,能够从下列

12、几种方面进行。、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把静止形象还原为运动过程,展开联想。、从书法形象到详细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略作品意境。、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情调和思想内涵。第38页第38页第39页第39页一、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挣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他将草书流便速急与楷书蕴藉平和糅合一起,形成了新审美样式,成为后世行书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最爱。被后世尊为“书圣”。第40页第40页二、唐代中期杰出书法

13、家颜真卿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境界。 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经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第41页第41页三、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 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见解,有书法“八诀”。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受“楷书之极则”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榜样,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

14、多作品。第42页第42页四、“草圣”张旭 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初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肚痛贴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张旭肚疼帖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冷哉第43页第43页五、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改变。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

15、之,当为生平合作”。 第44页第44页六、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美誉。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改变,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第45页第45页七、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大家之一。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上乘之作。这是一首遣兴诗作,是苏轼

16、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发人生之叹。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46页第46页八、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赵孟頫不但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赵氏所创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后人称之为“赵体”。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第47页第47页九、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对后世影响极大。西苑诗文徵明行草书代表作之一,是年文徵明已85岁。书法苍劲流畅,风姿端整秀雅。第48页第48页十、孙过庭唐代著

17、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擅名。草书学王而别于王。书谱为叙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之专著,本身亦具书法艺术价值,其文章更具理论价值,是我国关于书法理论之主要著作,它对书法欣赏、技巧等方面至今仍有主要现实意义。第49页第49页十一、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第50页第50页十二、爱新觉罗启功(1912-)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 第51页第51页十三、毛泽东,中国伟大思

18、想家,政治家,战略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泽东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心胸、纯美诗情,毛泽东凭手中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抱负。第52页第52页十四、沈鹏1931年9月生,江苏江阴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艺委会顾问等。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各种书体。 第53页第53页十五、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专家、博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