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行人检测论文_第1页
视频行人检测论文_第2页
视频行人检测论文_第3页
视频行人检测论文_第4页
视频行人检测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研究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日益发达,更加便利,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并且有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个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为了保证行人的人生安全,保证交通的有序通畅,保证中国社会的和谐安定,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研发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是针对于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视频文件进行预处理,将视频一帧一帧地分离开来,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保存,同时对其进行灰度化和去噪,加强视频图像的对比度,便于之后的目标识别和提取。(2)目标图像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这两种方法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通过将两者相互结合,提取出完整的目标人物。(3)

2、当然二值化后的目标很可能产生空洞和斑点,致使图像走形,我们可以通过形态学处理,填充目标的空洞,从而呈现于实体相一致的二值图像。关键词:行人检测;背景差分法;帧间差分法;MATLAB;视频The Pedestrian Detection Based Video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quality of life continues to improve, road transport increasingly developed, more convenient, but accidents occur fr

3、equently, and has a further deterioration, the problem is solv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destrians in life, to ensure smooth and orderly traffic, to ensur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hinese society, video pedestrian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mperative. In addition, in some large s

4、upermarkets, shopping malls, cinemas, especially banks, are likely to exist theft, robbery evil, in order to crack down on crime and help police crack cases more effectively, we need on these occasions installation of pedestrian detection system.This paper is mainly aimed at video-based pedestrian d

5、etection has been studied,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1) Pre-processing of the video file, the video frame by frame separated, in the form of pictures to save, while its gray, strengthen the contrast of video images, object recognition and extraction to facilitate later. (2) Extraction methods main

6、ly target imag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frame difference method, these two methods each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you can combine the two to each other, to extract the complete target figure. (3) Of course, after the target binary is likely to have voids and spots, causing the

7、image to take shape, we can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filling the empty goal, thereby rendering the entity consistent binary image.Key words:Pedestrian Detection;Background Subtraction;Frame Difference Method; MATLAB;Video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4134 1 绪论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自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速发

8、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也迅猛提升。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曾经遥远的机动汽车也步入了寻常百姓家。据2011年统计,世界各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以每年1900万辆高居榜首。随着车辆大量的涌入街道,也给广大的百姓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尤以车祸为多。为了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全球各国纷纷研究开发新技术来解决人与汽车之间的矛盾。这就诞生了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和车辆检测技术。该技术是通过交通要道的视频探测器监视路况,并且能够在道路发生事故时及时通知警方,而且可以保存记录。随后,该技术不仅仅使用于交通管理当中,也派生到了各行各业,如银行安保系统,超市监控系统,大型公司的机密保护系统,军事反恐组织等等。以前处于

9、信息初级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大都是文字,低效又费事。之后发明了电脑,文字信息又转换成了二进制数,虽然速度加快了,可是却不利于人们的理解。现在,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逐渐将信息又还原成了最原始的信息可视信息,即视频。其优点如下:可视化。视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我们感官世界的第一途径,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将复杂的二进制数据通过行人检测技术转化成视频,极大的提高了人的理解度,更是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处理数据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靠性。计算机将纷繁的二进制数据组合成视频文件,化多为一,化繁为易,可以分门别类的储存。同时,该系统又可以高效的准确无误的运行,反馈精确的图像信息。价格低廉。如今世界

10、各国都在运用此类技术来检测交通路口,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此类技术普遍容易掌握,又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研发更新,使用更加趋于成熟,所需的经济费用也就相对较少。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原本是用来解决交通事故的。旧的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有电子线圈检测法和温度检测法。(1)电子线圈检测法: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通电的线圈是可以产生感应磁场的,当线圈中加入铁芯后,感应磁场就会变化。根据这个原理,事先在交通路口埋下线圈,并且通电,根据进出线圈物体的时刻可以计算出速度,这样就能判定是人还是汽车。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缺点,无法检测出缓慢行驶的汽车,灵敏度不够,而且有碍地下管道和地缆的铺设。(2)温度检测法:温度检测是利

11、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检测的。人与汽车都是有温度的,但不同之处在于,人的温度是恒定的,汽车的则是变化的。利用红外温度检测设备可以精准的检测出行人。但是红外温度感测器制作精密,价格昂贵,而且不容易操作。根据上述的对比,足可见的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是最佳选择。1.2研究现状早在197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率先提出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延伸到了行人检测。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检测技术,各国都在相继加大力度深入研究。由于世界各国技术的发展参差不齐,所以研发进度也有缓有急。1.2.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和车辆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有所

12、成就,还有一些实例产品也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生活当中,例如日本,小小的一个岛国却交通便捷,全年都很少有交通事故发生,全有赖于VICS;再如新加坡的EMAS,已经覆盖了其境内所有的高速公路和交通要道。再如美国,人民生活富庶,街道车水马龙,却鲜有事故,超市星罗棋布、玲琅满目,却很少有偷窃之举,这些全都是的VSAM的功劳。1.2.2 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由于国内科研发展起点相对落后,再加上国内环境条件的制约,至今为止还未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完整体系的视频检测系统。但是已经有一些初步产品投入市场,效果显著。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视频检测技术也逐渐步入正轨,发展势头也是突飞猛进,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感觉。1

13、.3论文的主要工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中软件部分:一帧一帧地提取视频并且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相结合对视频对象进行目标分割提取,随后进行形态学处理,最后输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1 绪论介绍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关于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的科研发展和应用现状。2 图像处理基础介绍了MATLAB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的功能,并且简单的描述了当下的一些MATLAB所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图像格式。3 图像预处理要想对视频帧或者图像进行处理,必须先对其进行预处理。视频的拍摄都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噪声干扰,这会影响之后的步骤,所以先要进行去噪,之后将其灰度化,有利

14、于区分目标物和背景。4 目标检测根据第三章的步骤,已经将视频处理好了,接下来需要对一帧一帧地图像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来将对象从整体中分割提取出来,再令二者相与,互补不足,得到完整的目标物,对其二值化输出。5 形态学处理将提取出目标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可以填充空洞和斑点,能够更好地呈现完整的目标。论文总结最后,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2 图像处理基础2.1 图像处理的简介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计算机的发展;二是数学的

15、发展(特别是离散数学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三是广泛的农牧业、林业、环境、军事、工业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的增长。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人们应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图形和图像信息,这是最早的图像处理;20世纪60年代,人们应用计算机改善图像的质量,这时形成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2.2 图像分类图像是三维世界在二维平面的表示,具体来说就是用光学器件对一个物体、 一个人或是一个场景等的可视化表示。图像中包含了它所表达的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据有关资料表示,人类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视觉系统,也就是从图像中获得的。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见一斑。根据图像的属性不同,图像分类方法

16、也不同。从获取方式上图像可分为拍摄类图像和绘制类图像;从颜色上图像可分为彩色图像、灰度图像和黑白图像等;从图像的内容上图像可分为人物图像、风景图像等;从功能上图像又可分为流程图、结构图、心电图、电路图、设计图等。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将图像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两种,计算机处理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所以在计算机上处理的图像均为数字图像。根据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中表示方法不同,又可分为二进制图像、灰度图像、RGB图像、索引图像和多帧图像。2.2.1 二进制图像二进制图像也称为二值图像,通常用一个二维数组来描述,1位表示一个像素,组成图像的像素值非0即1,没有中间值。通常0表示黑色,1表示白色。二进制图像

17、一般用来描述文字或者图形,其优点是占用空间少,缺点是当表示人物或风景图像时只能描述轮廓。2.2.2 灰度图像灰度图像也称为单色图像,通常由一个二维数组表示一副图像,8位表示一个像素,0表示黑色,255表示白色,1254表示不同的深浅灰色。通常灰度图像显示了黑色与白色之间许多级的颜色深度,比人眼所能识别的颜色深度范围要宽泛的多。2.2.3 RGB图像RGB图像也称为真彩色,是一种彩色图像的表示方法,利用3个大小相同的二维数组表示一个像素,3个数组分别代表R、G、B三个分量,R表示红色,G表示绿色,B表示蓝色,通过三种基本颜色可以合成任意颜色。每个像素中的每种颜色分量占8位,每一位由0255中的任

18、意数值表示。2.2.4 索引图像索引图像是一种把像素值直接作为RGB调色板下标的图像。在MATLAB中,索引图像包含一个数据矩阵X和一个颜色映射(调色板)矩阵map。数据矩阵可以是8位无符号整型、16位无符号整型或双精度类型的。2.2.5 多帧图像多帧图像是一种包含多幅图像或帧的图像文件,又称为多页图像或图像序列,主要用于需要对时间或场景上相关图像集合进行操作的场合。3 图像的预处理3.1 图像的噪声数字图像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图像的采集和传输过程。图像传感器工作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使用CCD摄像机获取图像时,光照强度和传感器的温度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图像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受到噪声的干

19、扰。图像处理中常见的主要是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3.1.1 高斯噪声高斯噪声,是指其HYPERLINK /view/998459.htm概率密度函数服从HYPERLINK /view/573667.htm高斯分布(即HYPERLINK /view/45379.htm正态分布)的一类噪声,其功率谱密度是均匀分布的。一幅图像里,如果存在有高斯噪声,就会使图像模糊不清,通常还会伴随着密密麻麻的小斑点,令图像难以辨认。如图3-1所示。 图3-1高斯噪声处理对比图3.1.2 椒盐噪声椒盐噪声是由两种噪声组合而成的,一种是盐噪声(salt noise),另一种是胡椒噪声(pepper noise)。众所周知

20、,盐是白色的,胡椒是黑色的,所以盐噪声是高灰度噪声,胡椒噪声是低灰度噪声。通常情况下,一幅图像会同时出现这两种噪声。如果是彩色图像,就会产生颜色斑驳的亮点;如果是灰度图像,就会产生错乱的黑白斑点。如图3-2和图3-3所示。 图3-2彩色椒盐噪声处理对比图 图3-3灰色椒盐噪声处理对比图3.2 图像噪声的滤除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视频、照片、图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噪声干扰,以致使得图像质量下降。在MATLAB当中,提供了多种滤波方法去除噪声,这里主要介绍基础的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3.2.1 中值滤波根据排序统计理论,提出了中值滤波算法,它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噪声的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可对灰度

21、图像进行处理。一副图像是由多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一点的像素值不同。中值滤波是将一个像素点邻域的各点的值取中间值,以此来代替该点的像素值,如此可以使附近的像素值接近真实值,从而消除孤立的噪声点。不论是由图像转换而得的灰度图像,还是从外界直接读取的灰度图像,都存在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进行中值滤波不仅仅可以去除孤点噪声,而且还可以保持图像的边缘特性,不会使图像产生显著的模糊,尤其对消除椒盐噪声非常有效。中值滤波的计算公式如式3-1: (3-1)其中代表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Median是取所有像素点的中值。3.2.2 均值滤波均值滤波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滤波算法,可对灰度图像进行处理。该算法将一个像素点附

22、近8邻域内的像素为模板,再将该模板内的所有像素值求和,最后取平均值,用平均值来代替该点的像素值。与中值滤波相比,该方法更加的容易、有效,可以很好地去除噪声,但由于图像的边缘处于高频部分,均值滤波又会阻止高频部分通过,这就会引起图像边缘模糊不清,降低图像的辨识度。均值滤波的计算公式如下: (3-2)其中代表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M是模板中包含当前像素在内的像素总个数。本论文研究主要是采取均值滤波的方法去除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先将视频图像读入,之后进行灰度变换形成灰度图像,采用均值法去噪。3.3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辨识度,使图像更有利于观察或进一步分析处理。图像增强技术

23、一般通过对图像的某些特征,例如边缘信息、轮廓信息和对比度等进行突出或增强,从而更好的显示图像的游泳信息,提高图像的使用价值。在一定标准下,处理后的图像比原图像效果更好。图像增强按作用域可分为空域内处理和频域内处理,空域内处理是直接对图像进行处理,频域内处理是在图像的某个变换域内,对图像的变换系数进行运算,然后通过逆变换获得图像增强效果。本论文着重介绍空域处理。空域内的图像增强就是调整灰度图像的明暗对比度,是对图像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直接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灰度变换增强和直方图增强。3.3.1 灰度变换灰度变换增强是在空间域内对图像进行增强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灰度变换增强不改变原图像中像素

24、的位置,只改变像素点的灰度值,并逐点进行,和周围的其他像素点无关。如图3-4所示。 图3-4灰度变换对比图3.3.2 直方图增强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表示灰度图像中具有每种灰度的像素的个数,反映了图像中每种灰度级出现的频率,是图像的基本统计特征之一。直方图均衡方法因为其有效性和简单性己成为图像对比度增强的最常用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输入图像的灰度概率分布来确定其对应的输出灰度值,通过扩展图像的动态范围达到提升图像对比度的目的。如图3-5所示。 图3-5直方图处理对比图本论文的研究采用的是灰度变换,该方式更加的容易便捷。该步骤是将去除噪声的灰度图像进行灰度变换。由于图像是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的,所以需

25、要逐行逐列的提取像素点进行灰度变换,之后保存修改后的图像,这样视频帧就预处理完毕,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4 目标检测日常生活中的目标通常是运动的,而目标检测就是将所检测的目标物体从运动场景中准确地提取出来。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4.1 背景差分法背景差分法又称为背景减除法,是静止背景下运动目标识别和分割的一种思路。其原理是事先利用视频的N帧相互叠加,之后采取均值滤波,还原图像,提取出背景,再用当前帧减去背景图像,将运动目标物分割出来。背景差分法检测目标准确无误,而且速度快,并且程序简单,相较帧间差分法,能够更好的识别和提取对象,是当下视频检测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流

26、程图如图4-1所示。RIRI二值化目标图像形态学处理当前图像 二值化目标图像形态学处理当前图像BB背景图像背景图像图4-1背景差分法流程图背景差分法的关键是如何获取背景图像。背景图像,顾名思义,就是一副没有运动目标,单纯是运动场景的图画。随着光照、时间的不断变化,背景图像也就随着变化,背景也就需要时刻更新。背景图像的建模方法通常有基于单个高斯模型的背景建模,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建模,基于中值滤波器的背景建模,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背景建模,基于核函数密度估计的背景建模。背景差分法如果不考虑噪声的影响,视频帧图像可以看作是由背景图像和运动目标组成的: (4-1) 而在实际中,由于噪声的存在,式(4

27、-1)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运动目标。视频帧图像应当是背景图像、运动目标和噪声组成的,即: (4-2)要想得到运动对象,先要二值化,下一步的处理,即分割处理。目前最常用的分割技术是阈值分割: (4-3)其中表示当前帧与背景图像的差值,T表示设置的阈值,表示阈值处理后的二值图像。本研究最先采用背景差分法提取目标,其中背景的提取是关键。我采用的是均值法提取背景,即将所有的视频图像相加取均值,这样就得到了背景图像,之后根据公式采取背景差分法进行目标提取并输出视频。处理图像如图4-2和4-3所示。 图4-2提取背景图 图4-3背景差分法处理对比图 4.2 帧间差分法帧间差分法是一种通过将连续的两帧视频图像作

28、差分运算,从运算结果中获得检测对象。差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值与阈值比较,大于设定的阈值,就归为运动对象,否则属于背景。其流程图如图4-4所示。RF(k)RF(k)目标图像形态学处理二值化第k帧目标图像形态学处理二值化第k帧F(k-1)F(k-1)第k-1帧第k-1帧图4-4帧间差分法流程图帧间差分法的优点是:算法实现简单,程序设计复杂度低;对场景光线的变化不太敏感,能够适应各种动态环境,稳定性较好,也不必像背景差分法那样更新背景。其缺点是:对于内部纹理较为均匀或者运动缓慢的运动对象时,难以完整的提取前景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致使提取图像产生空洞,而且还容易受外界噪声的干扰;对于运动迅速的对象,又会影

29、响准确度。差分算法的两帧选取也有一定的要求。对快速运动的物体,需要选择较小的时间间隔,否则会没有重叠,检测不出目标:对慢速运动的物体,应该选择较大的时间差,否则会完全重叠,也检测不出目标。设和分别为时刻和时刻采集到的两幅图像,据此可以得到差分公式: (4-4) 其中,T为阈值,是帧间差分后的二值图像。两帧图像相减,有变化的区域赋值1,即白色,没变化的区域赋值0,即黑色。如此可得目标对象。本研究采用的第二种方法是帧间差分法,该方法较背景差分法更加的容易,但图像多为轮廓,并不完整。处理图像如图4-5所示。 图4-5帧间差分法处理对比图4.3 混合方法由上述可见,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各自有各自的优

30、点,也都有不足之处,不过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弥补,用背景差分法可以很好地将目标完整的从静止的背景中提取出来,用帧间差分法可以将背景差分法提取出来的图像边缘化,使图像更加接近实体。流程图如图4-6所示。目标图像目标图像当前帧背景图像前一帧二值化二值化形态学处理图4-6混合法流程图两者相互结合的具体操作主要是在将各自的图像相与,之后再进行二值化。步骤如下:读取视频帧,对其进行预处理,灰度化并去除噪声;利用背景差分法从视频N帧中提取出背景图像;利用帧间差分法选取连续两帧图像和,其中为当前帧,为上一帧;计算当前帧与背景图像的差值,得到背景差分法的目标图像;计算当前帧与前一帧的差得,得到帧间差分法的目标图像

31、;用背景差与帧间差相与,得到运动目标粗糙的运动区域图像;应用数学形态学使得运动区域封闭、连续、完整。该研究的最后用的是混合法,即将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的二值图像进行相与,这样得到的图像既能有背景差分法的实体,又能有帧间差分法的轮廓,很好地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处理图像如图4-7所示。 图4-7混合法处理对比图 5 形态学处理形态学是一种应用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新的方法,是一门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而又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由于形态学具有完备的数学基础,这为形态学用于图像分析和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形态学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图象处理方法和理论,主要以图象的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它通过

32、设计一整套运算、概念和算法,用以描述图象的基本特征。这些数学工具不同于常用的频域或空域算法,而是建立在微分几何以及随机集论的基础之上的。数学形态学作为一种用于数字图象处理和识别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它的理论虽然很复杂,但它的基本思想却是简单而完美的。数学形态学方法比其他空域或频域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例如,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信息提取处理优于基于微分运算的边缘提取算法,它不像微分算法对噪声那样敏感,提取的边缘比较光滑;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的图像骨架也比较连续,断点少;数学形态学易于用并行处理方法有效的实现,而且硬件实现容易。膨胀运算和腐蚀运算是数学形态学的两个基本变换。膨胀是将与

33、物体接触的所有背景点合并到该物体中,使边界向外部扩张的过程。通过膨胀,可以填充图像中的小孔,及在图像边缘处的小凹陷部分。结构元素对图像的膨胀。如图5-1所示。 图5-1膨胀处理对比图腐蚀和膨胀是对偶操作。腐蚀是一种消除边界点,使边界向内部收缩的过程。利用腐蚀操作,可以消除小且无意义的物体。集合被结构元素腐蚀。如图5-2所示。 图5-2腐蚀处理对比图首先采用结构元素对做腐蚀运算,然后再做膨胀运算,使用相同的结构元素,这是开运算。如图5-3所示。 图5-3开运算处理对比图闭运算是开运算的对偶运算,即首先用结构元素对做膨胀运算,然后再做腐蚀运算,使用相同的结构元素。如图5-4所示。 图5-4闭运算处

34、理对比图通常情况下,开运算与闭运算是组合起来用的,即先开运算,再闭运算。本论文研究的课题便采用这种方法,处理元素采用的是方,边长是2。处理图像如图5-5所示。 图5-5开运算与闭运算组合处理对比图6 论文总结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是当前炙手可热的技术,世界各国都在争先的研究发展。本论文主要是从软件方面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如下是这次研究的工作和总结:本论文对于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技术所应用的MATLAB软件作了简介,并对图像的干扰噪声作了一定的介绍,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这些噪声的处理方法。基于视频的行人检测方式常用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本论文针对这两种方法的概况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采用两者

35、相结合的方法,相互弥补不足,分割提取出完整准确的检测对象。对于检测出来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使图像更加的趋近于实体。本论文采取的混合检测方法,较只采取背景差分法或者只采取帧间差分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准确的检测出行人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事先设定的研究目标。参考文献1郑贵帧.基于视频的道路事件检修D.陕西.长安大学.2009 2苏书杰.视频检测技术中的背景更新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093章毓晋.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9:256265 4郭永涛.运动车辆视频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075常好丽.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

36、学.20066 张世博.李梦佳.李乐等.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的行人检测与跟踪J.2013.21(4):37 407 李秦君.党宏社.王明伟.基于视频的改进背景差分法车辆检测与遮挡分离J.陕西科 技大学学报,2011.29(4):39428胡师彦.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运动监测J.电子产品世界,2001.19:48519 熊英.基于背景和帧间差分法的运动目标提取J.计算机时代,2014.3:384210 邓士弟.HYPERLINK /Article/CDMD-10699-2007057856.htm基于交通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D.西北工业大学.200711 王耀南.李树涛等.计算机图像处理与识别技

37、术M.高教版.200112 闫敬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图像图形学基本教程M.科学版.200213 陈泓屺.章云.刘国英.基于二次帧差背景提取的车辆追踪方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3.30(1):556114 孙涛.陈瑞平.视频监控系统中一种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J.电视技术,2012.36(7): 12713015 白晓方.杨卫.陈佩珩.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J.电视技术.2014.38(1) 18018316 霍宏涛.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217 杨丹.赵海滨.龙哲等.MATLAB图像处理实例详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8 郗华.朱春燕.基于 MATLAB

38、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3.18: 20320419 佟文君.张军.基于边缘检测与传统差分法的目标检测方法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报,2011.21(2):374020 梁曦.一种基于视频序列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空间电子技术,2011.4:2931 致 谢四年紧张而又愉悦的大学生活转眼间已经到了尾声,内心有点不舍,有点酸涩,有点留恋。但我毕竟是要开始新的生活,新的闯荡,新的征程。本课题是由我敬爱的XX老师特意交给我的,并且在他细心的指导下,我的课题研究才会如此的一帆风顺。整个研究过程当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提出改进意见和指正我的错误之处。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方

39、面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在品德方面,XX老师身上所具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令我敬佩,他的严谨的作风给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树立了榜样。在此,我向我的导师XX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祝他健康、快乐、幸福,工作顺利!当然,除了老师的帮助,还有我的好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援助,感谢他们,愿他们以后事事顺风顺水、心想事成,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附 录clcclear dataclear all;close all;disp(input video); avi=aviread(ty2.avi);video=avi.cdata; Vframes=length(video);%读取视频的帧数%*提取每一帧彩色图像并保

40、存*%for i=1:Vframes strtemp1=strcat(E:MATLAB7work,int2str(i),.,jpg);%将每帧转成.jpg的图片 imwrite(avi(i).cdata(:,:,:),strtemp1); %把图像写入磁盘 %*显示原图像*% figure(1) set(0,defaultFigurePosition,100,100,1000,500);%修改图形图像位置的默认设置 set(0,defaultFigureColor,1 1 1);%修改图形背景颜色的设置 imshow(videoi); title(原图像);end%*预处理灰度加强*%for

41、i=1:Vframes avi(i).cdata=rgb2gray(avi(i).cdata); avi(i).cdata=medfilt2(avi(i).cdata); avi(i).cdata=double(avi(i).cdata); J(:,:,i)=(avi(i).cdata-80)*255/70; row=size(avi(i).cdata,1); column=size(avi(i).cdata,2); for a=1:row for j=1:column if J(a,j,i)255 J(a,j,i)=255; end end end strtemp2=strcat(E:MAT

42、LAB7work,int2str(i),.,bmp);%将每帧转成.jpg的图片 imwrite(uint8(J(:,:,i),strtemp2); %把图像写入磁盘 figure(2) set(0,defaultFigurePosition,100,100,1000,500);%修改图形图像位置的默认设置 set(0,defaultFigureColor,1 1 1);%修改图形背景颜色的设置 imshow(uint8(J(:,:,i); title(灰度化图像);end %*提取背景*% immean=double(avi(1).cdata); for i=2:Vframes immean=immean+double(avi(i).cdata); end G=immean/Vframes; J=(G-80)*255/70; ro=size(G,1); cu=size(G,2); for i=1:ro for j=1:cu if J(i,j)255 J(i,j)=255; e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