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_第1页
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_第2页
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_第3页
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_第4页
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1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一、教育的概念(一)、给教育下定义的角度:社会角度与个体角度(二)、教育的概念第2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 1、社会角度的教育概念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2、个体角度的教育概念 将教育定义为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特朗里将教育界定为“成功的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第3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二、教育系统的结构(一)、教育者:从事教育活

2、动的人。由于教育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不 同,对教育者外延的理解也不同。(二)、学习者: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1、不同于受教育者和学生2、与教育者相比,学习者的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并由此引起学习兴趣、能力和风格的不同(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要(4)、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有不同的管理与反思意识,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效率第4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教育内容、教材;从形式上看,就是教育

3、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第5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三、教育功能(一)、何谓教育功能1、何谓“功能”(1)、哲学上,功能是指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2)、社会学上,功能是指某种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综合哲学与社会学功能的定义,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2、何谓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第6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二)、教育功能的分类1、按照作用对象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

4、社会功能2、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分为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第7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1、按照作用对象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构成教育的个体功能,这是教育的本体功能。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并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而是教育培养的人参加社会生活而发生的功能,因而是教育派生的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第8页,共24页,2

5、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2、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第9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3、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分为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1)、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教育目的相符的结果。(2)、教育的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等。第10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四、我国关于教育本

6、质的主要观点(一)、上层建筑说(二)、生产力说(三)、双重属性说(四)、社会实践说(五)、培养人说第11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五、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一)、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三)、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第12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一)、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2、主要观点: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认为(1)教育不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内大动物训练它们的幼仔的活动也是教育;人类的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其起源应该延伸到动物界;(3)教育的产生完全出自动物的

7、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第13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1、代表人物:保罗孟禄2、主要观点:原是教育形式和主要方法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第14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三)、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1、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教育史学家2、主要观点:该学说是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这种学说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主要观点是(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2)、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3)

8、、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传递生产和盛会中积累的经验(5)、教育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并不是超阶级的永恒的。第15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六、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与教育(二)、古代社会与教育(三)、近代社会与教育(四)、现代教育的特点第16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一)原始社会与教育 1、原始社会的特征(1)、生产工具是旧石器与新石器(2)、泛灵论和仪式性知识(3)、狩猎和捕鱼(4)、原始共产主义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正式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

9、,教育方法口耳相传(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成人礼有密切关系第17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二)、古代社会与教育1、古代社会的特征(1)、生产工具是金属工具(2)、古代哲学、文学、经学、科学、伦理道德以及宗教等知识体系产生(3)、古代社会农业的发展(4)、私有制、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阶级斗争出现第18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者实施宗教、

10、道德教化(5)、教育内容以宗教知识、道德知识和军事知识为主(6)、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联系与实践训练(7)、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8)、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形式为主(9)、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理论第19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三)、近代社会与教育1、近代社会的特点(1)、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工业化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3)、近代民主政治取代古代的专制政治(4)、社会关系从人身依附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5)、日益健全的法律与宗教、道德一起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6)、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第20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2、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培养统治人才,同时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2)、建立了近代的学制(3)、课程内容、结构不断调整(4)、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建立(5)、师生关系民主化(6)、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21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36分,星期三3、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科学研究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论第22页,共24页,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