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基础巩固2)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基础巩固2)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小,因此二者都是指的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2020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
2、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特点,也就是声音的音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2020七下拱墅期末)近段时间一首名叫惊雷的喊麦歌曲刷屏各大短视频平台,“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学们争相模仿,其中
3、小乐同学的模仿受到大家的称赞,堪比原唱。“堪比原唱”称赞的是他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波长【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解答】“堪比原唱”称赞的是他的声音特点和原唱十分相似,因此指的是音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2020八下镇海期末)宁波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答案】A【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
4、过程中减弱。【解答】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2020七下丽水期末)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液体可以作为声源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知识分析即可。【解答】A.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故选C。6(2019七下绍兴期中)
5、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介质可是以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传声。【解答】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A不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B不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表明间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C不合题意;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作为空气的传声介质越
6、来越少,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2019七下余杭期中)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超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超声波 B紫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答案】A【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答】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都能在真空中传播;只有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超声波。故
7、选A。8小孩用嘴吹气球,由于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解答】小孩子用嘴吹气球时,气球内部气压增大,气球被吹起来,当气球被吹破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的气体碰撞,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响声;故答案为: D。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
8、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振动用肉眼看不到,我们可以通过轻质小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解答】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轻质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振动,把微波的振动放大了,便于观察,故C正确;故答案为: C。10(2018七下金华月考)元旦联欢晚会上,学校笛子合奏队的一曲笛子合奏春江花月夜让同学们听到如痴如醉(如图)。小明不禁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婉转动听的笛声是怎样发出的呢()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声C演奏者的嘴唇振动发出声
9、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振动发出声音。【解答】笛声是由笛子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声音,B选项正确。故选B11(2019七下温州期中)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
10、质,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解答】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器人的声音也是由振动产生的,A不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不合题意;C、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C符合题意;D、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12(2019七下温州期中)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
11、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B。13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答案】C【知识点】声音
12、的特性【解析】【分析】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音量不变是指响度不变;快速播时,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故答案为:C。14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的大小是噪声的响度,噪声的响度越大,显示的数字就越大。【解答】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所以82.3分贝是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故答案为:A。15(2016八上金华期中)下列有关声音
13、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
14、声,故D错误故选A16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解答】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选A【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二、填空题1
15、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的听觉范围在 Hz到 Hz之间,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答案】300;20;20 000;能【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即;(2)根据人类的听觉范围分析。【解答】(1)这种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2)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人类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18(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诗云“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
16、切的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大潮产生的声音是由潮水的 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答案】振动;空气【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解答。【解答】大潮产生的声音是由潮水的振动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19(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 产生的,并以 的方式传播。【答案】振动;波【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2)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解
17、答】“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方式传播。20(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1)温度;介质(2)响度【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2)根据
18、噪声监测器采用的单位“分贝”可知噪声监测器测量声音的响度。【解答】(1)“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2) “分贝” 是响度的单位, 噪声监测器的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2)响度。21(2019七下乐清月考)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 递 。【答案】振动;能量【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
19、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能量22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 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 。【答案】振动;大象【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比较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即可解答。【解答】人和一些动物所发
20、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振动而产生的;地震前产生的次声波率低于20Hz,图中只有大象的听觉范围低于20Hz,所以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故答案为:振动;大象。23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璀璨的焰火在黄浦江畔绽放,各种烟花争奇斗艳,但是细心的小刚发现他总是先看到烟花,过一会儿才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这种特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你再举一例: 【答案】光速大于声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该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应听到枪声开始计时【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解析】【分析】(1)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稍小一点,因此,我们可以近似认为空气中的光速也为 3105
21、 千米 / 秒。(2)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 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气温每升高 1 , 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 0.6米。【解答】(1)小刚发现他总是先看到烟花,过一会儿才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光速大于声速。(2)在生活中还有“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该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应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也能体现这种特点。故答案为:(1)光速大于声速;(2)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该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应听到枪声开始计时24(2016八上金华期中)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减弱噪声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介质传播,15空气中的声速是 【答案】
22、振动;声源处;340m/s【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答案为:振动;声源处;340m/s25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棉花堵住耳朵
23、睡。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 ,乙是 。【答案】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索性用棉花把头蒙住睡,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三、解答题26如图,请利用一个鼓(包括鼓槌)和碎纸屑设计实验来说明振幅和响度之间的关系。【答案】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现象:当用较大的力击鼓时,鼓声的响度大,纸屑被弹得高,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大;结论:发声体振幅大,发出声音
24、的响度大。【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解答】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纸屑就随鼓面一起振动;当用较大的力击鼓时,鼓声的响度大,纸屑被弹得高,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大;当用较小的力击鼓时,鼓声响度小,纸屑被弹得较低,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小,从而说明发声体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发声体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分析】鼓声的响度跟鼓面的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要提高响度,增大振幅,离声源近一些;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通过纸屑的振动反映鼓面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27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了世界探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答案】在
25、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呐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在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呐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分析】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出冰山的位置与距离具体说是,在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呐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 1 / 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基础巩固2)一、单项选
26、择题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2020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2020七下拱墅期末)近段时间一首名叫惊雷的喊麦歌曲刷屏各大短视频平台,“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学们争相模仿,其中小乐同学的模仿受到大家的称赞,堪比原唱。“堪比原唱”称赞的是他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波长4(2020八下镇海期末)宁波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为
27、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5(2020七下丽水期末)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液体可以作为声源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6(2019七下绍兴期中)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7(2019七下余杭期中)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之间有
28、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超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超声波 B紫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8小孩用嘴吹气球,由于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2018七下金华月考
29、)元旦联欢晚会上,学校笛子合奏队的一曲笛子合奏春江花月夜让同学们听到如痴如醉(如图)。小明不禁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婉转动听的笛声是怎样发出的呢()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声C演奏者的嘴唇振动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2019七下温州期中)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12(2019七下温州期中)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
30、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14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15(2016八上金华期中)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真空
31、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6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二、填空题1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的听觉范围在 Hz到 Hz之间,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18(2020九上海曙开学考)“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32、”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诗云“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切的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大潮产生的声音是由潮水的 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19(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 产生的,并以 的方式传播。20(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2)现代城市主
33、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1(2019七下乐清月考)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 递 。22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 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 。232010年
34、4月30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璀璨的焰火在黄浦江畔绽放,各种烟花争奇斗艳,但是细心的小刚发现他总是先看到烟花,过一会儿才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这种特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你再举一例: 24(2016八上金华期中)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减弱噪声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介质传播,15空气中的声速是 25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棉花堵住耳朵睡。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 ,乙是 。三、解答题26如图,请利用一个鼓(包括鼓槌)和碎纸屑设计实验来说明振幅和响度之间的关系。271912
35、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了世界探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小,因此二者都是指的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
36、声纹锁辨别声音的特点,也就是声音的音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解答】“堪比原唱”称赞的是他的声音特点和原唱十分相似,因此指的是音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答案】A【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
37、知识分析即可。【解答】A.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介质可是以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传声。【解答】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A不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B不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表明间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C不合题意;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作为空气
38、的传声介质越来越少,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A【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答】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都能在真空中传播;只有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超声波。故选A。8【答案】D【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解答】小孩子用嘴吹气球时,气球内部气压增大,气球被吹起来,当气球被吹破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的
39、气体碰撞,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响声;故答案为: D。9【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振动用肉眼看不到,我们可以通过轻质小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解答】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轻质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振动,把微波的振动放大了,便于观察,故C正确;故答案为: C。10【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振动发出声音。【解答】笛声是由笛子中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声音,B选项正确。故选B11【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40、)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解答】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器人的声音也是由振动产生的,A不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不合题意;C、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C符合题意;D、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
41、减弱。【解答】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B。13【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音量不变是指响度不变;快速播时,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故答案为:C。14【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的大小是噪声的响度,噪声的响度越大,显示的数字就越大。【解答】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所以82.3分贝是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故答案为:A。15【
42、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1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解答】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
43、,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选A【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17【答案】300;20;20 000;能【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即;(2)根据人类的听觉范围分析。【解答】(1)这种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2)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人类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18【答案】振动;空气【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解答。【解答】大潮产生的
44、声音是由潮水的振动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19【答案】振动;波【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2)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解答】“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方式传播。20【答案】(1)温度;介质(2)响度【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2)根据噪声监测器采用的单位“分贝”可知噪声监测器测量声音的响度。【解答】(1)“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2) “分贝” 是响度的单位, 噪声监测器的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2)响度。21【答案】振动;能量【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蒲江公司保洁合同协议
- 云尖科技笔试题及答案
- 纺织设计师全景了解试题及答案
- 养老产品测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的创意传播与影响 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团队合作技巧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设计师考试技巧与试题答案
- 荒野呼唤测试题及答案
- 厦门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客户需求与财富管理行业客户体验优化报告
- 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 2023年征信知识竞赛基础题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不退押金起诉材料范本
- 【招标控制价编制研究文献综述(论文)4800字】
- 棉花原种繁育技术
- 新三大素测定方法
- 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评估标准
- 食品营养学(暨南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潜孔钻机的教案
- 品牌设计的法则
- 老年口腔医学 课件 老年口腔疾病流行病学、增龄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