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 水环境法规与标准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是环境评价最根本的依据主要内容:环境相关法律、标准概述、各重要水环境相关标准3.1 水环境法规我国环境法基本情况: 70年代后发展起来,目前形成了由环境保护法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组成: 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 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 文化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 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 各种环境标准(基础、方法、质量、排放)3.1.1 环境保护法 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内容:(1)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
2、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2)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法规(3)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3.1.2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调整国家间在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保护领域中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保护大气和外层空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保护陆地环境:国际湿地公约、荒漠化公约、关于持久性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3)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4)保护海洋及其生物资源:防止海上油污染国际公约、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公海渔业及生物资源保全公约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
3、宪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权利、义务和方针,对环境保护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规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和范围。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以适应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相关性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综合性的需要。该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主要规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3.1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审议通过其修订案。 新水法在节约用水方面作出了多项规定:如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强化节水管理等。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正,2008年2月进一步修订。 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5、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法律现行法律及行政规章 1、宪法(1982,2004)2、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3、渔业法(1986,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1994)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2000)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1991)9、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10、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1999)11、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2002)12、野生动物案件中水生野
6、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2002)13、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14、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 (2004)15、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欧洲野生动物和自然生境保护公约(1976,欧洲经济共同体13个成员国)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世界80多个国家)北极地区和南太平洋区域保护协定西半球自然保护和野生生物保存公约保护欧洲野生生物和自然生境公约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野生动物中迁栖物种公约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2004,IMO通过)国
7、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1、生物多样性公约宗旨: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和条约1990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有15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中国于1993年加入,目前有成员国187个。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2、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又称拉姆萨尔公约,1971年2月2日在伊朗
8、的拉姆萨尔(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开始生效。中国于1992年加入。宗旨是:“现在和将来,阻止对湿地的不断侵占和湿地的丧失”。公约中所指的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泥炭地和各种天然或人工的水域,其中海洋水域规定为低潮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国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3、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CITES公约,1973年3月6日,21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制定并
9、签署,1975年7月1日开始生效。中国于1981年加入,现有成员国166个。宗旨 :对公约附录物种的国际贸易进行监控和管理,以避免一些重要物种的过度利用或灭绝风险。 国际公约和条约4、国际捕鲸规则公约简称捕鲸公约,1948年11月10日开始生效中国于1980加入。 宗旨有两个: 1、保护地球的鲸鱼,防止人类捕捞和 过度利用; 2、合理利用现有的鲸鱼资源。国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5、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10、简称波恩公约,于1979年6月23日在联邦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中国尚未加入。宗旨:对周期性或可能会穿越一国或几国的迁徙性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6、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简称南极公约,1980年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产生,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中国不是其成员国目标: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要求在南极地区的任何捕捞及有关活动都必须按公约条款进行。国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
11、法律法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中国1996签署中白令海峡鳕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促进公海上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已签署参与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2004,IMO通过)国际公约和条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3.2 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标准体系发布权限: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环境保护部(行业)标准环境保护目标: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类型:基础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仪器设备标准环境标准体系基础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导则、指南、名词术语、符号和代号、标记方法、标准编
12、排方法等所作的规定。环境质量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是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环境管理的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地方、部门)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的规定。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仪器设备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国家标准是指导标准,地方标准是直接执法标准。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严于国家标准。凡颁布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先执行地方标准,无地方标
13、准时执行国家标准。没有标准的情况,可以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及同类文件,或者科技文献等资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GB国家强制标准、GB/T国家推荐标准、GB/Z国家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HZB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WP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GWKB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国家环保部标准:HJ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国家环保总局推荐标准国家水利部行业标准:SL水利行业标准、SL/T水利行业推荐标准其他标准:农业部水产行业标准-SC,地方标准-DB3.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002年4月28日发布,2002年6月1日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14、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地表水质量分类类别功能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鱼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I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V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表 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mg/L)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降温22溶解氧7.565323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4化学需
15、氧量(COD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6氨氮(NH3-N)0.150.51.01.52.07总磷(以P计)0.020.10.20.30.48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10铜0.11.01.01.01.011锌0.051.01.02.02.012氟化物(F计)1.01.01.01.51.513硒0.010.010.010.020.0214砷0.050.050.050.10.115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6镉0.0010.0050.0050.0050.0117铬
16、(六价)0.010.050.050.050.118铅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0.0050.050.20.20.220挥发性酚类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表 3.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序号项目标准值(mg/L)1硫酸盐(以SO42-计)2502氯化物(以Cl计)2503硝酸盐(以N计)10,地下水源为204铁0.35锰0.13.
17、2.2 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30日批准,1994年10月1日实施。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上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目前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将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地下水质量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类别特征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I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
18、于各种用途。III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IV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V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目的选用。表3.3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1色(度)551525252臭和味无无无无有3浑浊度(度)33310104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5pH值6.58.55.56.58.5996总硬度(CaCO3计)1503004505505507溶解性总固体(mg/L)3005001000200020008硫酸盐(mg/L)50150250350350序号项目I类II类
19、III类IV类V类9氯化物(mg/L)5015025035035010铁(mg/L)0.10.20.31.51.511锰(mg/L)0.050.050.11.01.012铜(mg/L)0.010.051.01.51.513锌(mg/L)0.050.51.05.05.014钼(mg/L)0.0010.010.10.50.515铜(mg/L)0.0050.050.051.01.016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0.0010.0010.0020.010.01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不得检出0.10.30.30.318高锰酸盐指数(mg/L)1.02.03.0101019硝酸盐(以N
20、计)(mg/L)2.05.0203030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20亚硝酸盐(以N计)(mg/L)0.0010.010.020.10.121氨氮(mg/L)0.020.020.20.50.522氟化物(mg/L)1.01.01.02.02.023碘化物(mg/L)0.10.10.21.01.024氰化物(mg/L)0.0010.010.050.10.125汞(mg/L)0.000050.000050.0010.0010.00126砷(mg/L)0.0050.010.050.050.0527硒 (mg/L)0.010.010.010.10.128镉(mg/L)0.00010.0010
21、.010.010.0129铬(六价)(mg/L)0.0050.010.050.10.130铅(mg/L)0.0050.010.050.10.1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31铍(mg/L)0.000020.00010.00020.0010.00132钡(mg/L)0.010.11.04.04.033镍(mg/L)0.0050.050.050.10.134滴滴涕(g/L)不得检出0.0051.01.01.035六六六(g/L )0.0050.055.05.05.036总大肠菌群(个/L)3.03.03.010010037细菌总数(个/L)1001001001000100038总放射性(B
22、q /L)0.10.10.10.10.139总放射性(Bq /L)0.11.01.01.01.03.2.3 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量标准(GB 3097-1997),1998年7月1日实施。 海水水质量标准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类别功能和保护目标I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II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III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
23、区、滨海风景旅游区。IV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序号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1漂浮物海面不得出现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海面无明显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2色、臭、味海水不得有异色、异臭、异味海水不得有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味3悬浮物人为增加的量 10人为增加的量 100人为增加的量 1504pH7.88.56.88.85大肠菌(个/L)10000,供人生吃的贝类增养殖水质 7006粪大肠菌 2000,供人生吃的贝类增养殖水质 1407病原体供人生吃的贝类增养殖水质不得含有病原体8水温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得超过当时当地1C,其他季节不得超过2C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不得
24、超过当时当地4C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mg/L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mg/L序号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9溶解氧654310COD234511 BOD5134512无机氮(以N计) 0.200.300.400.5013非离子氨(以N计) 0.02014活性磷酸盐(以P计) 0.0150.0300.04515汞 0.000050.00020.000516镉 0.0010.0050.01017铅 0.0010.0050.0100.05018六价铬 0.0050.0100.0200.05019总铬 0.050.100.200.5020砷 0.0200.03
25、00.050序号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21铜 0.0050.0100.05022锌 0.0200.0500.100.5023硒 0.0100.0200.05024镍 0.0050.0100.0200.05025氰化物 0.0050.100.2026硫化物(以S计) 0.020.050.100.2527挥发性酚 0.0050.0100.05028石油类 0.050.300.5029六六六 0.0010.0020.0030.00530滴滴涕0.000050.000131马拉硫磷0.00050.00132甲基对硫磷 0.00050.00133苯并(a)芘 (g/L)0.00050.001海水水
26、质标准(GB 3097-1997) mg/L序号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33苯并(a)芘 (g/L)0.00253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LAS计)0.030.1035放射性核素(Bq/L)60Co0.0390Sr4106Rn0.2134Cs0.6137Cs0.7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mg/L3.3 专业水环境质量标准3.3.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是从保护人群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
27、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1)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2)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4)感官性状良好(5)应经消毒处理(6)符合卫生标准限值要求(常规/非常规)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序号指 标限值1. 微生物指标1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2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4菌落总数(CFU/ml)1002. 毒理指标5砷(mg/L)0.016镉(mg/L)0.0057铬(六价)(mg/L)0.058铅(mg/L
28、)0.019汞(mg/L)0.00110硒(mg/L)0.0111氰化物(mg/L)0.0512氟化物(mg/L)1.0序号指 标限值13硝酸盐(以N计)(mg/L)10(地下水源20)14三氯甲烷(mg/L)0.0615四氯化碳(mg/L)0.00216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17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18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19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21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1(水源与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22臭和味无异臭、异味23肉眼可见物无2
29、4pH值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25铝(mg/L)0.2序号指 标限值26铁(mg/L)0.327锰(mg/L)0.128铜(mg/L)1.029锌(mg/L)1.030氯化物(mg/L)25031硫酸盐(mg/L)25032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33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34耗氧量(高锰酸钾法)(mg/L)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时为5)35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36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4. 放射性指标指导值37总放射性(Bq/L)0.538总放射性(Bq/L)1.0序号指 标限值1. 微生物指标1贾第鞭毛虫(个/10L)
30、 12隐孢子虫(个/10L) 12. 毒理指标3锑(mg/L)0.0054钡(mg/L)0.75铍(mg/L)0.0026硼(mg/L)0.57钼(mg/L)0.078镍(mg/L)0.029银(mg/L)0.0510铊(mg/L)0.000111氯化氰(以CN-计)(mg/L)0.0712一氯二溴甲烷(mg/L)0.1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序号指 标限值13二氯一溴甲烷(mg/L)0.0614二氯乙酸(mg/L)0.05151,2二氯乙烷(mg/L)0.0316二氯甲烷(mg/L)0.0217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mg/L)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限值
31、比之和不超过一181,1,1三氯乙烷(mg/L)219三氯乙酸(mg/L)0.120三氯乙醛(mg/L)0.01212,4,6三氯酚(mg/L)0.222三溴甲烷(mg/L)0.123七氯(mg/L)0.000424马拉硫磷(mg/L)0.2525五氯酚(mg/L)0.00926六六六(mg/L)0.005序号指 标限值27六氯苯(mg/L)0.00128乐果(mg/L)0.0829对硫磷(mg/L)0.00330灭草松(mg/L)0.331甲基对硫磷(mg/L)0.0232百菌清(mg/L)0.0133呋喃丹(mg/L)0.00734林丹(mg/L)0.00235毒死蜱(mg/L)0.033
32、6草甘膦(mg/L)0.737敌敌畏(mg/L)0.00138莠去津(mg/L)0.00239溴氰菊酯(mg/L)0.02402,4滴(mg/L)0.03序号指 标限值41滴滴涕(mg/L)0.00142乙苯(mg/L)0.343二甲苯(mg/L)0.5441,1二氯乙烯(mg/L)0.03451,2二氯乙烯(mg/L)0.05461,2二氯苯(mg/L)1471,4二氯苯(mg/L)0.348三氯乙烯(mg/L)0.0749三氯苯(mg/L)0.0250六氯丁二烯(mg/L)0.000651丙烯酰胺(mg/L)0.000552四氯乙烯(mg/L)0.0453甲苯(mg/L)0.754邻苯二甲
33、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0.008序号指 标限值55环氧氯丙烷(mg/L)0.000456苯(mg/L)0.0157苯乙烯(mg/L)0.0258苯并(a)芘(mg/L)0.0000159氯乙烯(mg/L)0.00560氯苯(mg/L)0.361微囊藻毒素LR(mg/L)0.001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62氨氮(以N计)(mg/L)0.563硫化物(mg/L)0.0264钠(mg/L)2003.3.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适用于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以及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标准控制项目共计27项,其中农田灌溉
34、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16项,选择性控制项目11项。类别作物灌溉水量m3/(亩.年)一类水作(水稻)800二类旱作(小麦)300三类蔬菜(大白菜)2005003.3.3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9年8月12日批准 ,1990年3月1日实施。1 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最近渔业水域的水质符合本标准2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严禁直接排入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及珍贵水
35、生动物保护区。3 严禁向渔业水域排放含病源体的污水;如需排放此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格消毒。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mg/L序号项目标准1色、臭、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2漂浮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漂浮物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量不得超过10,而且悬浮物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影响4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5溶解氧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除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6生化需氧量不超过5,冰封期不超过37总大肠菌群不超过5000 个/L,贝类养殖水域不超过500 个/L8
36、汞 0.00059镉 0.00510铅 0.0511铬 0.1序号项目标准12铜 0.0113锌 0.114镍 0.0515砷 0.0516氰化物 0.00517硫化物 0.218氟化物(以F计) 119非离子氨 0.0220凯氏氮 0.0521挥发性酚 0.00522黄磷 0.00123石油类 0.524丙烯腈 0.02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mg/L序号项目标准25丙烯醛 0.0226六六六 0.00227滴滴涕 0.00128马拉硫磷 0.00529五氯酚钠 0.0130乐果 0.131甲胺磷 132甲基对硫磷 0.000533呋喃丹 0.01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
37、7-89) mg/L3.3.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470.114470.393和GB 4274427984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3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6844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6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国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7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8海洋石油开放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 4914859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3749310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9211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09512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13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14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1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业护士考试备考案例分享与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战略执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顺利过关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业语文备考试题与答案分享
- 2025年执业护士考试优势分析试题与答案
- 常用药物与治疗方案对照试题及答案
- 2025行政管理专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职业规划试题及答案
- 思维扩展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提前准备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游园不值》-完整版课件
-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草皮铺种施工方案
- 中医养生穴位保健按摩课件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康复医学》PPT课件(PPT 105页)
- (完整)高血压病历以及全套临床病历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 光学零件工艺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