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液压泵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不出油、输液量不足、压力上不去故障分析:电动机转向不对吸油管或过滤器堵塞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过大连接处泄漏,混入空气介质粘度太大或温升太高排除方法:检查电动机转向疏通管道,清洗过滤器,更换新的工作介质检查更换有关零件紧固各连接处螺钉,避免泄漏,严防空气混入正确选用工作介质,控制温升。b、故障现象:噪音严重压力波动厉害故障分析:吸油管及过滤器堵塞或过滤器容量小吸油管密封处漏气或介质中有气泡泵与联轴节不同心油位低油温低或粘度高泵轴承损坏排除方法:清洗过滤器使吸油管通畅,正确选用过滤器。在连接部位或密封处加点油,如噪音减小,可拧紧接头处或更换密封 圈;回油
2、管口应在口应在油面以下,与吸油管要有一定距离调整同心加油液把油液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检查(用于触感)泵轴承部分温升c、故障现象:泵轴颈油封漏油故障分析:漏油管道液阻过大,使泵体内压力升高到超过油封许用的耐压值排除方法:检查柱塞泵泵体上的泄油口是否用单独油管直接 接通油箱。若发现 把几台柱塞泵的泄漏油管并联在一根同直径的总管后再接通油箱,或者把柱塞泵 的泄油管接到回油管上,则应予改正。最好泵泄漏油口接一个压力表,以检查泵 体内的压力,其值应小于0.08Mpa二、溢流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压力波动故障分析:弹簧弯曲或太软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钢球与阀座密合不良滑阀变形或拉毛油不清洁,阻尼孔堵
3、塞排除方法:更换弹簧如锥阀是新的即卸下调整螺帽将导杆推几下, 使其接触良好;或更换锥阀检查钢球圆度,更换钢球,研磨阀座更换或修研滑阀疏通阻尼孔,更换清洁油液b、故障现象:调整无效故障分析:弹簧断裂或漏装阻尼孔阻塞滑阀卡住进出油口装反锥阀漏装排除方法:检查、更换或补装弹簧疏通阻尼孔拆出、检查、修整检查油源方向检查、补装c、故障现象:泄漏严重故障分析:锥阀或钢球与阀座的接触不良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大管接头没拧紧密封破坏排除方法:锥阀或钢球磨损时更换新的锥阀或钢球检查阀芯与阀体间隙拧紧联接螺钉检查更换密封d、故障现象:噪音及振动故障分析:螺帽松动弹簧变形,不复原滑阀配合过紧主滑阀动作不良锥阀磨损出油
4、路中有空气流量超过允许值和其他阀产生共振排除方法:紧固螺帽检查并更换弹簧修研滑阀,使其灵活检查滑阀与壳体的同心度换锥阀三、减压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压力波动不稳定故障分析:1、油液中混入空气2、阻尼孔有时堵塞3、滑阀与阀体内孔圆度超过规定,使阀卡住4、弹簧变形或在滑阀中卡住,使滑阀移动困难或弹簧太软5、钢球不圆,钢球与阀座配合不好或锥阀安装不正确排除方法:1、排除油中空气2、清理阻尼孔3、修研阀孔及滑阀4、更换弹簧5、更换钢球或拆开锥阀调整b、故障现象:二次压力升不高故障分析:1、外泄漏2、锥阀与阀座接触不良排除方法:1、更换密封件、紧固螺钉,并保证力矩均匀2、修理或更换c、故障现象
5、:不起减压作用故障分析:1、泄油口不通;泄油管与回油管道相连,并有回油压力2、主阀芯在全开位置时卡死排除方法:1、泄油管必须与回油管道分开,单独回入油箱2、修理、更换零件,检查油质四、节流调速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节流作用失灵及调速范围不大故障分析:1、节流阀和孔的间隙过大,有泄漏以及系统内部泄漏2、节流孔阻塞或阀芯卡住排除方法:1、检查泄漏部位零件损坏情况,予以修复、更新,注意接合处的 油封情况2、拆开清洗,更换新油液,使阀芯运动灵活b、故障现象:运动速度不稳定如逐渐减慢、突然增快及跳动等现象故障分析:1、油中杂质粘附在节流口边上,通油截面减小,使速度减慢2、节流阀的性能较差,
6、低速运动时由于振动使调节位置变化3、节流阀内部、外部泄漏4、在简式的节流阀中,因系统负荷有变化使速度突变5、油温升高,油液的粘度降低,使速度逐步升高6、阻尼装置堵塞,系统中有空气,出现压力变化及跳动排除方法:1、拆卸清洗有关零件,更换新油,并经常保持油液洁净2、增加节流联锁装置3、检查零件的精确和配合间隙,修配或更换超差的零 件,连接处 要严加封闭4、检查系统压力和减压装置等部件的作用以及溢流阀的控制是否 正常5、液压系统稳定后调整节流阀或增加油温散热装置6、清洗零件,在系统中增设排气阀,油液要保持洁净五、换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滑阀不换向故障分析:1、滑阀卡死2、阀体变形3、
7、具有中间位置的对中弹簧折断4、操纵压力不够5、电磁铁线圈烧坏或电磁铁推力不足6、电气线路出故障7、液控换向阀控制油路无油或被堵塞排除方法:1、拆开清洗脏物,去毛刺2、调节阀体安装螺钉使压紧,力均匀或修研阀孔3、更换弹簧4、操纵压力必须大于0.35Mpa5、检查、修理、更换6、消除故障7、检查原因并消除b、故障现象:电磁铁控制的方向阀作用时有响声故障分析:1、滑阀卡住或摩擦力过大2、电磁铁不能压到底3、电磁铁铁芯接触面不平或接触不良排除方法:1、修研或调配滑阀2、校正电磁铁高度3、消除污物,修正电磁铁铁芯六、液控单向阀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油液不逆流故障分析:1、控制压力过低2、控制
8、油管接头漏油严重3、单向阀卡死排除方法:1、提高控制压力使之达到要求值2、紧固接头,消除漏油3、清洗b、故障现象:逆方向不密封,有泄漏故障分析:1、单向阀在全开位置上卡死2、单向阀锥面与阀座锥面接触不均匀排除方法:1、修配,清洗2、检修或更换七、油温过高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故障现象:当系统不需要压力油时,而油仍在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下溢回油箱故障分析:卸荷回路的动作不良排除方法:检查电气回路、电磁阀、先导回路和卸荷阀的动作是否正常b、故障现象:液压元件规格选用不合理故障分析:1、阀规格过小,能量损失太大2、选用泵时,泵的流量过大排除方法:1、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选取2、合理选
9、泵c、故障现象:冷却不足故障分析:1、冷却水供应失灵或风扇失灵2、冷却水管道中有沉淀排除方法:1、消除故障2、消除沉淀d、故障现象:散热不足故障分析:油箱的散热面积不足排除方法:改装冷却系统或加大油箱容量及散热面积e、故障现象:液压泵过热故障分析:1、由于磨损造成功率损失2、用粘度过低或过高的油工作排除方法:1、修理或更换2、选择适合本系统粘度的油f、故障现象:油液循环太快故障分析:油箱中液面太低排除方法:加油液到推荐的位置g、故障现象:油液的阻力过大故障分析:管道的内径和需要的流量不相适应或者由于阀门的内径不够大排除方法:装置适宜尺寸的管道和阀门,或降低功率八、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a
10、、故障现象:爬行故障分析:1、空气侵入2、液压缸端盖密封圈压得太紧或过松3、活塞杆与活塞不同心4、活塞杆全长或局部弯曲5、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6、液压缸内孔直线性不良(鼓形锥度等)7、缸内腐蚀、拉毛8、双活塞杆两端螺帽拧得太紧,使其同心度不良排除方法:1、增设排气装置;如无排气装置,可开动液压系统以最大行程使 工作部件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2、调整密封圈,使它不紧不松,保证活塞杆能来回 用于平稳地 拉动而无泄漏(大多允许微量渗油)3、校正二者同心度4、校直活塞杆5、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性并校正。6、镗磨修复,重配活塞7、轻微者修去锈蚀和毛刺,严重者必须镗磨8、螺帽不宜拧得太紧,一般用于旋紧
11、即可,以保持 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b、故障现象:冲击故障分析:1、*间隙密封的活塞和液压缸间歇过大,节流阀去节流作用2、端头缓冲的单向阀失灵,缓冲不起作用排除方法:1、按规定配活塞与液压缸的间隙,减少泄漏现象2、修正研配单向阀与阀座c、故障现象:推力不足或工作速度逐渐下降甚至停止故障分析:1、液压缸和活塞配合间隙太大或O型密封圈损坏,造成高低压腔互 通2、由于工作时经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孔径直线性不 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液压 缸两端高低压油互通3、缸端油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摩擦力或阻力增加4、泄漏过多5、油温太高,粘度减小,*间歇密封或密封质量差的油缸行速变慢。 若液压缸两
12、端高低压油腔互通,运行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停止排除方法:1、单配活塞和液压缸的间歇或更换O型密封圈2、镗磨修复液压缸孔径,单配活塞3、放松油封,以不漏油为限校直活塞杆4、寻找泄漏部位,紧固各接合面5、分析发热原因,设法散热降温,如密封间隙过大 则单配活塞或增装密封环在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其预防与排除在液压传动系统中,都是一些比较精密的零件。人们对机械的液压传动虽然觉得 省力方便,但同时又感到它易于损坏。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太清楚其工作原理和 构造特性,从而也不大了解其预防保养的方法。液压系统有3个基本的“致病”因素:污染、过热和进入空气。这3个不利因素 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出现其中任何一个问题,
13、就会连带产生另外一个或多个问 题。由实践证明,液压系统75%“致病”的原因,均是这三者造成的。如果液压系统的制造质量没有问题,则造成故障的原因大多是预防保养不当,操 作不当的因素一般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对它的工作条件认识不足。如 果懂得一些基本原理,弄明白导致故障的上述3个有害因素,就能长期地保证系 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1、工作油液因进入污物而变质进入油液中的污物(如灰、砂、土等)的来源有:(1)系统外部不清洁。不清洁物在加油或检查油量时被带入系统,或通过损坏 的油封或密封环而进入系统;(2)内部清洗不彻底。在油箱或部件内仍留有微量的污物残渣;(3)加油容器或用具不洁;(4)制造时因
14、热弯油管而在管内产生锈皮;(5)油液储存不当,在加入系统前就不洁或已变质;(6)已逐渐变质的油会腐蚀零件。被腐蚀金属可能成为游离分子悬浮在油中。 污物会造成零件的磨损与腐蚀,尤其是对于精加工的零件,它们会擦伤胶皮管的 内壁、油封环和填料,而这些东西损伤后又会导致更多的污物进入系统中,这样 就形成恶性循环的损坏。2、过热造成系统过热可能由以下一种或多种原因造成:(1)油中进入空气或水分,当液压泵把油液转变为压力油时,空气和水 分就会助长热的增加而引起过热;(2)容器内的油平面过高,油液被强烈搅动,从而引起过热;(3)质量差的油可能变稀,使外来物质悬浮着,或与水有亲合力,这也 会引起生热;(4)工
15、作时超过了额定工作能力,因而产生热;(5)回油阀调整不当,或未及时更换已损零件,有时也会产生热。过热将使油液迅速氧化,氧化又会释放出难溶的树脂、污泥与酸类等,而这些物 质聚积油中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损和腐蚀,且它们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还会使 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过热变稀还会使传动工作变迟缓。上述过热的结果,常反映在操纵时传动动作迟缓和回油阀被卡死。3、进入空气油液中进入空气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加油时不适当地向下倾倒,致使有气泡混入油内而带入管路中;(2)接头松了或油封损坏了,空气被吸入;(3)吸油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蚀,因而空气进入。空气进入油中除引起过热外,也会有相当数量空气在压力下被
16、溶于油内。如果被 压缩的体积大约有10%是属于被溶的空气,则压力下降时便会形成泡沫。而工作 液压缸在减压回油时,带泡沫的油液就会形成“海绵”的性质。此外,油中含有 许多泡沫会增加总体积,将造成油箱或储油器的溢油现象。含有空气的工作油,在传递动力时会产生急跳的痉挛现象,使动力传递不均匀, 由此产生的压力波动和应力,将会使零部件损坏,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系统损坏。 含有空气的工作油,还会造成液压泵发生气穴的危险,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吸力, 会把更多的空气连同其他杂质都吸入系统内。因油中进入空气而产生过热,空气进入的同时也会带进灰尘,这些情况会使油很 快变质。由上可知,污染、过热和进入空气三者是有内在联系的
17、,所以,要进行全面预防 才能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地工作。为此,要对液压系统建立专门的预防保养制度, 其首要任务是严格检查工作油的状况。在换油时,保养服务人员要参加,并帮助 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项目计有:(1)检查全部管路系统有无压扁、弯折与破损,软管有无扭结、擦伤或 过度弯曲;(2)为防止内部零件粘上任何微小灰尘与污物,可能时对全系统用蒸气 清洗;(3)检查油箱或储油器,检查其中的油平面是否足够,还要注意加油过 程是否引起泡沫、激荡或涡流现象,这些现象是进入空气症兆,在通气口出现泡 沫现象证明已进入空气;(4)查看管路和其他元件是否因过热而脱漆,是否有烧焦味,油液是否 变黑和变稠。用温度计测量
18、油温;(5)用肥皂沫涂在接头处来检查渗漏。有渗漏的地方可能有油污,因油 会吸附污物,但是有油污之处不一定就有渗漏。此外,过热也常暗示有渗漏的现 象,查出有渗漏的接头要随时拧紧;(6)倾听有无不正常的响声,液压泵有“卡嗒”声暗示可能是进入空气 而产生气穴,或者是已被污物所磨损;(7)定期检查液压泵的工作能力。对上述项目的检查,每次都要记录下来,积累成档案,以便帮助以后对易于发生 的问题进行预先防止或及时排除。至于已出现的故障,可按下列步骤去排除:(1)放去旧油;(2)清洗或重换过滤器芯子及滤油网;(3)清洗储油器和通气口,擦洗时要用布类,不要用棉纱;(4)拆开所有的主要组合件,用柴油(不要用汽油
19、,因汽油洗过的 精密件表面会发十)清洗各零件。不能拆开时,可用轻滑油或机油与煤油各半掺 合的调合油去清洗。禁止用化学清洗剂去清洗,因它们可能会损坏油封和填料, 而且它们粘附在零件表面上的残渣可能会腐蚀金属和弄脏工作油;(5)将洗好了的零件重新装配,装配时要按规定的扭力矩拧紧每个 螺栓和螺钉;(6)使液压系统空运行,并使之循环3、4次,以便放去空气;(7)排出第1次加入的油。此油在新装好后的系统内循环工作是为 了冲冼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污物,故应排出。排油后,再次清洗过滤器和滤网;(8)以工厂推荐牌号的新油按规定量重新加入系统内;必要时在工 作了头48h后,再清洗一次过滤器。对系统中一些主要精密件
20、的清洗和装配,均应在十分清洁的室内进行,室内应有 干净的地板和密闭的门窗,温度最好保持在200C左右。对工作油的储存和转运工作应十分注意。盛油桶应加专门的标志并掩盖好。在冬 季,要注意桶内勿因空气冷凝成水分而混入油中,勿将桶皮生锈的锈片落入桶内。 冬季对发动机与其他机械系统所采取的多项预防措施,如掩盖防冻、加热保温、 换用低黏度工作油等,均适用于液压系统。在冬季和较坏的工况下,要对液压系统勤检查、勤保养,常换工作油液。浅谈液压系统的污染和维护一个液压系统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元件性能的的优 劣,还因系统的污染防护和处理,系统的污染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的可时性和 元件的使用寿命,
21、据统计,国内外的的液压系统故障大约有70%是由于污染引起 的。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危害主要如下:1)元件的污染磨损油液中各种污染物引起元件各种形式的磨损,固体颗粒进入运动副间隙中, 对零件表面产生切削磨损或是疲劳磨损。高速液流中的固体颗粒对元件的表面冲 击引起冲蚀磨损。油液中的水和油液氧化变质的生成物对元件产生腐蚀作用。此 外,系统的油液中的空气引起气蚀,导致元件表面剥蚀和破坏。2)元件堵塞与卡紧故障固体颗粒堵塞液压阀的间隙和孔口,引起阀芯阻塞和卡紧,影响工作性能, 甚至导致严重的事故。3)加速油液性能的劣化油液中的水和空气以其热能是油液氧化的主要条件,而油液中的金属微粒对 油液的氧化起重要催化作
22、用,此外,油液中的水和悬浮气泡显著降低了运动副间 油膜的强度,使润滑性能降低。一、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是液压系统油液中对系统起危害作用的的物质,它在油液中以不同的 形态形式存在,根据其物理形态可分成:固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固态污染物可分成硬质污染物,有:金刚石、切削、硅沙、灰尘、磨损金属 和金属氧化物;软质污染物有:添加剂、水的凝聚物、油料的分解物与聚合物和 维修时带入的棉丝、纤维。液态污染物通常是不符合系统要求的切槽油液、水、涂料和氯及其卤化物 等,通常我们难以去掉,所以在选择液压油时要选择符合系统标准的液压油,避 免一些不必要的故障。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混入系统中的空气。这些颗粒常常是如此的细小,以至于不能沉淀下来而悬浮于油液之中,最 后被挤到各种阀的间隙之中,对一个可*的液压系统来说,这些间隙的对实现有 限控制、重要性和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二、污染物的来源:系统油液中污染物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侵入的污染物:外部侵入污染物主要是大气中的沙砾或尘埃,通常 通过油箱气孔,油缸的封轴,泵和马达等轴侵入系统的。主要是使用环境的影响。2)内部污染物:元件在加工时、装配、调试、包装、储存、运输和安装等 环节中残留的污染物,当然这些过程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降到最低,有些特 种元件在装配和调试时需要在洁净室或洁净台的环境中进行。3)液压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每周工作总结(18篇)
- 班主任秋季新学期工作计划2025(4篇)
- 2025房地产个人工作总结(20篇)
- 2024年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
- 甘肃农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笔试真题2024
- 腈纶纤维在航空航天器的应用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与发展中的影响考核试卷
- 智能化结构健康监测材料考核试卷
- 倡导绿色环保主题演讲(19篇)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选择性育种对犬类行为遗传的影响
- 202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走近湖湘红色人物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学
- DB51-T 5071-201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Elephant'sfriends绘本阅读(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诊治指南(2024版)
- 2024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选择题(压轴)(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吸脂器行业现状动态与需求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渠道视角下伊利股份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9000字(论文)】
-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