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昆明的雨 导学案_第1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昆明的雨 导学案_第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昆明的雨 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滨海新区大港第六中学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徐向玲编号8-16课时1课时课题昆明的雨、学习目标一: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重点)二:品味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重点)三:,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难点)问题导学1. 文题解读昆明,云南省省会,地处北纬亚热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作者以“昆明的雨”为题,明示了本文的写作内容,即昆明的雨中的景物汪曾祺(19201997)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

2、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大淖纪事晚翠文谈等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妻子。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1.正字音 辟邪( ) 鲜腴( ) 八卦( )鸡枞( )扳尖( )吆唤( )炽红( ) 绿釉( )密匝匝( )词语解释(1)辟邪:(2)鲜腴: (3)暮年: (4)无可方比: (5)张目结舌: (6)

3、炽红:(7)情味: (8)密匝匝:探究研学二、读文本,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教师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三、品语言,体悟深情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

4、。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例如: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出现,有何不同?)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梳理归纳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