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课最苦与最乐自测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写汉字。 d( )观 xn( )环 如sh( )重f( ) 海ku( )天空2.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_,字_,号_,别号_,广东新会人,_、学者。3.根据画线语句的意思写出成语。 (1)为人处世,但求合乎道理,内心坦然( ),别人要怎样议论,我并不在意。(2)知道自己被录取后,他一扫阴霾,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 )地嘘了口气。(3)谁都知道他是一个害人虫,他却一个劲儿吹嘘自己一向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同情( ),真不知羞耻。(4)有时只有退一步,才能如天空或海洋般宽广无边( )。4.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课文

2、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B. 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C. 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D.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 栩栩如生了。B. 如

3、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 事倍功半的效果。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 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 沧海一粟。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_茶,_滚滚红尘中偶尔_的一颗散淡的心。A. 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B. 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C. 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D. 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4、 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B. 课文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C. 课文第五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D.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8.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

5、不去的记忆。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二、现代文阅读(一)最苦与最乐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

6、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

7、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

8、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

9、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9.阅读选文,说说作者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0.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1.第段中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2.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13.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

10、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4.选文的

11、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15.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 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答案1.【答案】达 循 释 负 阔2.【答案】梁启超 卓如 任公 饮冰室主人 思想家3.【答案】(1)心安理得(2)如释重负(3)悲天悯人(4)海阔天空4.【答案】B5.【答案】D6.【答案】A7.【答案】C8.【答案】B9.【答案】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0“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11.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是身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