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_第1页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_第2页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_第3页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_第4页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策略与方法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普 遍认识到乡村地区村庄规划建设的意义重大,具有紧迫性,事关乡村 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新时代的村庄规划有新的使命,新的理念和新的定位,基于“多 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技术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约束,从全域管控、 村庄建设两个维度,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策略与 方法。一、新时代村庄规划的内涵要义新使命:落实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和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首次提出:“经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

2、者三分之二以 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村庄经营性用地可以出让、出租。”这是乡村地 区土地使用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对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政策,在目标、理 念等方面是一次全方位的升级,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 “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 活宽裕”到“生活富裕”,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 手,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通过梳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 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 划,应落实“一个目标、四种类型、四大任务、八个统筹”的总要求。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

3、庄规划框架新理念:推进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树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资源观,是实 现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新时代的村庄规划,必须转变发展理 念,更加重视“生态的承载力”,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统 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同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传承乡土文化, 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精品空间,引导乡村地区将生态、 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 民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定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在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村庄规划被定位为详 细规划。作为乡村地区建设的管控抓手,

4、村庄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 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以 及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全国国土空口屈怀规划E畿国土空叵总体成切考镇国土 .空间现划五鱼西琏亟电画吸i 一希茹我商赢5“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过去的村庄规划,主要集中在对乡村建设空间的规划、建设与管 理方面,缺乏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等非建设空间的有效管控。在新 时代国土空间全要素管控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非建设空间的有效管控, 统筹乡村土地整治、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改变过去采取的“消 极”规划保护的模式,从消极保护变为积极治理,最终实现从乡村建 设空间管控向统筹全域空间管控的转变。新方法:采用“

5、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技术通知提出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 划,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我国原有的村庄规划类 型较多,由于主导部门不同,政策法规也不同,这导致乡村地区多规 冲突严重,造成规划事权的“重叠”与“真空”地带并存的现象,包 括空间边界矛盾冲突、用地权属性质冲突、规划时限冲突等问题,难 以统筹协调。危二空间现别作系下多规 台一 的村庄规划1刍然资原部I互企业工程夜业衣时俄住建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类型梳理乡村地区的“多规合一”,核心是“土规”与“城规”的融合, 要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兼具土地综合管控和村庄发展建设的功能, 统一工作底图,统筹乡村资源,搭建数据

6、平台,破解“规划打架”的 矛盾,最终实现乡村地区“一张图”管理。新要求: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村庄规划通知提出要“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过去的村庄规划编制是以政府为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村民的 参与度不高,实用性不强,导致乡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相互 脱节。新时代的村庄规划更加强调“实用性”,应体现“政府管用、村 委好用、村民实用”三大要求,既要满足各级政府部门的管控要求, 也要便于村委的实施管理,还要积极响应村民的合理诉求。在此背景下,村庄规划须创新编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从 自上而下的“任务式”模式,向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实用性”模式转变,统筹协调好乡

7、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理解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可以把它简化为三个词,也就是 “多规合一”、“实用性”和“村庄规划”。1、多规合一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之前,政府的不同部门针对乡村地 区所编制的规划其实是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同一片乡村空间可能有 多种规划并存。不同规划的内容、深度、侧重点和发挥的作用等都有 所不同,因此规划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甚至是矛盾,这 就导致了以往村庄规划中存在的一个现实困境。住建村庄境设规划国土村庄土地利用颇村庄毋济社会疽展规划发改、霸业夜粉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农田埠合整;白规划文化旗谢时碰捞发展现划生村庄生态飙罚庄

8、环境规划立通情钱通基瑚设施规划水利水美乡村规划销村布取划亘峨夕梆1谜搅划4屉禺点:Itifi涅剧 轲任环埔整治靓削 蚂建多村成期期 特色困&多唤划 街史文化名抻蹒嗷削 啊刊揩保护与炭展规划市鼠土岬用总体舰别 ) 土地利用息呻土地整敞制村土倾用捉制迥农业工程乡村地区多种规划并存进一步比较,原住建部门在宏观层面的乡村领域,比如城镇总体 规划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乡村规划的内容,镇村布局规划,有些地 方叫村庄布局规划,包括县域的乡村的建设规划,这都是宏观层面对 于乡村地区的一些规划引导。而在行政村的村域层面,住建部门是没 有专门规划的,但是在居民点或是自然村的建设规划过程当中,一般 会附带对于整个行政

9、村的规划研究。对于具体的村庄点、自然村,原 住建部体系下的规划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建设规划、整治规划、美 丽乡村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等。此外,原国土部门在宏观层面 有市域、县域的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整治规划; 在行政村层面有村土地利用规划,而在更微观的层面则没有具体的规 划安排,对自然村、村庄点的用地规划和安排包含在行政村的土地利 用规划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住建部门和国土部门这两条线的规划侧重点 不一样,建设规划更多的是以自然村、村庄点为侧重点,偏重于空间 设计和项目建设;原来的土地利用规划更多的是以行政村的村域为规 划范围,偏重于土地整治、基本农田管控和保护,以及农用

10、地转用的 控制管理等等。因为二者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导致规划的工作 重点也不一样。同时,两类规划所用的基础数据、规划编制过程中使 用的技术和软件,以及数据库的要求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要解决多种规划间存在的各种差异 和矛盾,多规合一是必须的、首要的。多规合一既是要求也是手段, 既是目标也是路径,未来的村庄规划要实现多规融合,整合原来的村 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真正地 用一本规划和一张蓝图来指导规划建设管理。2、实用性实用性也是规划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在村庄规划的编制 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一个侧重点,也是规划能否落实的关键所在。考

11、虑到规划的实用性,首先要解决的是谁来使用的问题,我们编 制的村庄规划是给谁用的?这里主要考虑三类主体的使用:政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和城市政府进行 规划许可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法定依据。从这样的规划定位出发, 村庄规划要满足政府规划管理的需求,从有利于乡村规划实施管理的 角度确定规划内容、管控要素和管控深度,同时还应当保持适度的弹 性,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由此来体现村庄规划在管理上的实用性。村民用村民是村庄的主人,我们的规划要使村民能够了解自己的房屋、 承包地,以及本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哪里,了解自己的左邻右舍、宅 前屋后是什么样子。有一些村民也会关注村庄的未来发展,对

12、于这样 的一些需求,规划都应当给予回应。但是村民不是专业的规划人员, 对规划图纸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要从便于村民使用的角度,采 用村民看得懂、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提炼出有利于村民认同、便于执 行的简易成果,将这类成果纳入到村规民约之中。这是体现在使用上 的实用性。社会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从国家中央到地方,田园综合体、特色 田园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实践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社会各方 力量都踊跃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因此,村庄规划也要 在一定程度上响应市场需求,在用地布局、项目安排、弹性引导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支持和保障。这是体现在服务上的实用性。那么,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如

13、何落实和体现实用性?首先,在编制内容上要守底线、抓重点,就是要有一个最底线的 编制要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抓规划的重点内容;对于其他的非 重点内容则可以采用“菜单式”的规划,以保证适度的规划弹性。这 是编制内容方面的一些原则。其次,在工作推进方面,应有序进行, 防止一哄而上,片面地追求村庄规划的全覆盖。规划编制要根据需求, 对于有建设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村庄要抓紧编、提前编。由于村庄规划 的时间、质量等方面都很难把握,全域范围内的迅速的全覆盖不一定 是好的,更合理的是试点先行,通过试点的规划经验来总结国家,包 括不同省份的一些要求,然后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内容和深度。最后,在成

14、果形式上应注重实用性而非工作量,避免走 入内容求全、深度过大、成果过厚的误区。3、村庄规划关于村庄规划,前面的介绍已较为明确了。就规划定位而言,村 庄规划是法定规划,其规划范围是行政村的全域,可以是一个行政村 或者相邻的几个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编制。从规划深度上来看,国家文 件中写明的是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规划体系中,原 来我们常说的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 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那么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际上是 针对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和开发边界内的详 细规划深度相当的要求。最后,从内容编制上面来看,村庄规划可能会覆盖到一些基本内容

15、和一些选做内容,应根据编制对象的实际情况 按需编制,应编尽编,编制过程中鼓励村民参与,开门做规划。村庄规划的基本思路1、技术路线首先,村庄规划的对象是行政村的全域。从整个技术路线上来看, 更多的是从现状出发,包括人口、产业、设施和村庄的特色等等,摸 清“家底”,然后根据相关的政策和上位规划,结合自身的诉求来判 断发展趋势,谋划村庄的发展定位,包括优化村庄布局,加强有关方 面的支撑,最终形成近期建设实施的计划。这是对于行政村的全域而 言的,对于其中的若干个村民点,应根据具体的建设需求进行村庄分 类,例如快速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等,不同类型的村庄具有不 同的建设需求,分类后应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

16、的深度要求,有针对性 地进行居民点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居民点)落眺规划总平面民居户型瀚十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道路停车设施WWWi十公共空间设计2、内容体系从村庄规划的内容体系上来看,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 则,通过菜单式的选择和深浅适度的把握,来实现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具体而言,村庄规划的内容可以分为村庄总体布局规划、设施配套、居民点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几大板块。村庄忌作布局规制居民点规划近期的近期买施久基本农 田陟历史女化 犀护和特 邑屈源引用地布局 隗划与国 土空间用 途管控炫.豆 阵户业篇 含发展村庄规划的内容体系发展目标3、成果呈现成果呈现的角度上,村庄规划要体现实用性,通过成果

17、的简化使 老百姓能够看得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基本内容加选做内容的方式, 来实现规划成果的有效性。基本内容方面,目前一些省的要求是“两 图、两表、一库、一清单”,其中“两图”是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 规划图,“两表”是规划指标表和土地用途结构调整表,“一库”是规 划数据库,“一清单”是规划项目清单。这些是要向省厅报备并进行 备案的必备内容,对应的规划成果包括目标定位、用地布局规划、国 土空间用途管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 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和近期规划等等。选做内 容是指上级政府没有硬性要求,具体工作中可以结合村庄发展的实际 需要,合理选择编制和决定规划深

18、度的要素和内容,比如国土空间综 合整治、生态修复、产业引导、历史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 的内容。同时,从服务实施管理的角度,要建设一个成果数据库,纳 入“一张图”管理,实现规划成果的简化表达。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当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并相继 发布了一系列村庄规划导则。基于国内十个省(市)级村庄规划导则 的研究,通过对其规划内容进行要点梳理与横向比较,发现以下特征:(1)十个省(市)均明确要求,村庄规划应包含村庄分类引导、 国土空间布局与用途管控、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国土空间综合 整治和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近 期建设与行动计划等

19、内容;(2)北京、江苏、海南、江西、河南等七个省(市)明确提出, 应包括村庄居民点布局、历史文化保护、农房建设管理等内容;(3)江苏、福建、安徽、江西四省提出应包含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措施。通过对以上省(市)村庄规划导则编制内容的研究,我们认为编 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应树立“政府管用、村委好用、村民实用”的目 标,可以从全域管控、村庄建设两个维度,总结、提炼编制实用性村 庄规划的八大策略。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全域管控维度1、划定村域“三生”空间的管控边界和用途分区采用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新方法,统一工作底图,坚持底线 思维、保护优先的原则,结合上位规划的管控要求,对村域国土空间

20、 实施分区分类管控,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 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线三条控制线,强化刚性管控。同时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用地布 局,明确主导功能与用途分区,在建设空间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 许可”的管控方式,合理引导乡村各项建设活动;在生态空间和农业 空间内采用“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统筹乡村土地整治、 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满足“政府管用”的要求。2、细化村庄分类管控原则与策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自然村划分为城 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四种基本类型,而 我国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类型

21、多样,差异巨大。因此,为便于更加精准地对各类村庄进行规划管控和建设管理, 须进一步细化四种村庄基本类型的具体空间管控要求与策略。空间管控蹇求略略共建盹忠量管於,适界潍IJ总=11所,54体隆迁微并第近记!言合一通步掘迁-做提升类一涯循“忌量不增,诅界不ST的原则,不允 评调整荏设用地边界村庄边界内北评JS!拆咀建,也可利用存 量用地iShii设.贰TF凌F目近七空间布兄-JJ1坟伉化撞四城罗制言,JtSfAtt*的原师,椎mwi罗 空间敬台、 .户射射古.设隹用会,琉合考虑萌地吨栗化祀时,士发卮荐求, 允许一定以快由折增浊交用姓持色保护类具芍丰豆为由史文化和 憧而建虬疑.H的村开城郊融合类 或

22、祁低I立郊区成旦 吨味父虫.可在坦ni十海座总量也控.建售一体”的原!nJ,元讦让行建设用地范 国第诘整.兰兰I0JU建设用也会沮扫走而咯迷闭迎边耳, 并且村汗规划建设不w些惨坑村蒸的舞护.尊圾有关即门讯司人1而哭怯引的 村注碧循五天站台、逐击建日.的.京J,不辱以任叵窖堂增扪 丑设用世呈艮旁成珥世注没用地边畀,近期无/a迁由厂庄, 匝谋障h民生产生活所苒液M点的水、电、卬卫.寺基仙设虺,以 夏幼祥的危信诚也穿买ri庄is迁皖瓯上由政府主寻,报指农 总晨民:果用土咆置撞詈筝it方式和把排,净与引导门国向集 中拓在居民或旋镇我还、聚强y 农业工;浮束聚冕升美 珥琪较大的中心村和其 他仍府#域拘一

23、捉村JE仁二j螳役用h!血界ULtfSiHffltt尊g建1碱阳也折闻&漫哦笑点提升夷一as 呈妥技,边界管理的瞅则,企有 一定现嵯的新培律没用地,怛必帝划定垢治理没用tti位界,并 目平听交破查设用垣卜用指标iI总量不38.边界EI1村庄分类空间管控指引(1)城郊融合类。按照“城乡融合、共建共管”的原则,推进 城乡“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设施融合”,综合考虑就地城镇化和村 庄发展需求,允许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2)集聚提升类。为突出重点,打造精品,进一步将聚集提升 类村庄细分为重点提升类和一般提升类。重点提升类遵循“总量管控、 边界管理”的原则,允许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并且不得突破建

24、设用地的上限指标;一般提升类遵循“总量不增、边界不变”的原则, 不允许调整建设用地边界,村庄边界内允许原拆原建。(3)特色保护类。传承“乡愁、乡风、乡貌”统筹村庄保护与 发展的关系,遵循“保护优先、总量管控、建管一体”的原则,适当 增加建设用地,在划定建设用地边界内,允许通过空间整合进行建设 用地范围的调整。(4)搬迁撤并类。遵循“近远结合、逐步搬迁”的原则,不得 以任何名义增加建设用地用量及突破现状建设用地边界,近期无法搬 迁的村庄,须保障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水、电、环卫等基础 设施,以及急需的危房改造需求。村庄搬迁原则上由政府主导,根据 农民意愿,采用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和措施,逐步引

25、导村民向集中新 建居民点或城镇搬迁、聚集。3、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 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 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 乡村全面振兴”。本文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提出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三点策略:首先,按照“田成方、树成 行、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原则,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 提质改造等农用地整治;其次,基于“新增一腾退”挂钩的原则,以 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开展

26、建设用地复垦、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农村建 设用地整治;最后,实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河流水系治理等乡村生 态环境整治与修复。4、探索宅基地建设管控模式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深 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指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要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 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村庄规划作为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宅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法定 依据。乡村地区的宅基地建设管控可遵循以下三点原则。(1)遵循“一户一宅、面积法定”原则。村集体成员家庭中只 有一个儿子的立一户,父母原则上与儿子合并一户,只

27、能有一处宅基 地;有两个儿子且均满22周岁的立两户,可拥有两处宅基地;出嫁 的女儿原则上不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但若女婿入赘,女儿可拥有宅 基地的继承权。在保障村民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宅基地面积(如每户居住面 积为120180平方米),建新必须拆旧,引导原址改建。(2)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变过去宅基地无偿使用的方 式,探索建立阶梯式的征收标准,具体分两种情形进行实施:一是现有“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且不选择退出的。结 合各自然村实际,协商确定起征面积标准(如每户240平方米),实 行阶梯式累进制收取有偿使用费(例如超过标准面积50平方米,每 年每平方米收取10元的有偿使用费,超过标

28、准面积51100平方米, 每年每平方米收取15元的有偿使用费,以此类推,有偿使用费可采 取逐年缴和几年累计缴的方式)。二是申请增量宅基地建房的。根据宅基地区位、基础设施投入、 收储成本等情况,实行“择位竞价”进行分配(例如按照每平方米 100元的基准价,价格最高不得超过1 000元/平方米),符合申请 条件的村民都可以参与竞价。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三种宅基地 退出方式:一是无偿退出,主要是针对闲置废弃的厕所、畜禽舍和倒 塌无覆盖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二是有偿退出,适用于“一户多宅”的 多宅部分(如住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200元补偿,杂物房、厕 所、厨房等辅助用房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2050元补偿);三是流转 退出,对“一户多宅”应退出“多宅”房屋完好的,鼓励其在集体经 济组织内部成员间流转、置换、出租,但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和 村庄规划的要求。2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村庄建设维度1、破解“人、地、钱”瓶颈,发展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