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_第1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_第2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_第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_第4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件(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近代化的探索专题精品课专题五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五近代化的探索热点链接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热点链接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知识解析梳理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包括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三部分,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知识解析梳理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两次鸦片战争失败19世纪60至90年代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自强”:兴办军事工业“求富”:兴办民用工业筹建了广东、福建、北洋和南洋等海军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两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戊戌变法(政治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失败1898年变法图强政治上: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训

3、练新式军队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续表)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戊戌变法(政治近代化)甲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1911年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被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续表)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民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新文化运动(思想近代化)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企

4、图复辟帝制1915年开始解放思想口号:“民主”“科学”主阵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续表)知识解析事件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影响新文化运动(思想近代化)知识解析梳理二: 从西方历史发展看,西方的近代化先从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再到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最后到经济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持续数世纪。知识解析梳理二:知识解析世界近代化进程: 14至17世纪的

5、文艺复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至18世纪启蒙运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1861年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解析世界近代化进程:知识深化中国近代化变革的进程 变革层次事件领导阶级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共同影响 军事器物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 政治制度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6、派) 孙中山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前期:民主、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 知识深化中国近代化变革的进程 变革层次事件领导阶级代表人物思命题视角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层次的四个事件是命题重点,但近几年多就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考查,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联系,应该是未来命题的重点。命题视角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层次的四个事件是命题专题训练1.“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 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 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办近代工业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 D.兴

7、办大生纱厂2.“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 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 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AA专题训练1.“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专题训练3.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 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 于(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陆海军 B.辛亥革命建立完备的工业基础 C.戊戌变法创办新式陆海军 D.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A专题训练3.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专题训练4.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 纸糊

8、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 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专题训练4.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专题训练5.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 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 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 是( )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A专题训练5.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

9、对专题训练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专题训练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专题训练材料二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

1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专题训练材料二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专题训练材料三1911年、1919年与1949年,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这种主张不仅模糊了社会性质的不同,也掩盖了1949年这个时间的极端重要性。还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人民日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专题训练材料三1911年、1919年与1949年,有人主张专题训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11、,为什么说19世纪下半叶的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原因: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下,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专题训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9世纪下半叶的专题训练(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专题训练(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90年代专题训练(4)根据材料三,为什么说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定为以1949年为界比另外两个时间更准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的政体,但没有真正建立起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