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副本_第1页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副本_第2页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副本_第3页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副本_第4页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布地区饮食习惯着装特色礼节禁忌1 分布地区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满族2满族禁忌狗忌。不准吃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祭祀禁忌。祖先牌位禁忌乱摸乱动 ,甚至忌灰法落于上。不允许亵渎神灵

2、和祖宗。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产忌。怀孕5月以上者,禁入马棚,亦不准牵马。产房内禁放玉器,产妇亦忌见玉器。故产前须把所有玉器拿出来产房或用红布包好 。婚忌。旧时满族有不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习俗。俗语云:“旗民不交产,满汉不能婚”。此禁忌现已改变。 丧葬禁忌。忌棺材从门而出,认为门是为活人所设,死人不可用,故有窗户出棺之俗。送葬后,亲人不许在家哭,否则会再死人。服孝中男子不剃发,女不簪花,三年内不穿红。 忌老少无别。晚辈对长辈不准触犯,进长辈房间,须面对长辈者垂手而立。长者赐座,只可半坐于北炕稍,双手扶膝。晚辈不得与长辈同桌共餐。路遇长辈或兄长,须问安,

3、并站立路边,让其先过,自己方能动身。 3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等。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扎灯笼,挂灯笼,上坟祭祖送灯笼。日头节:二月初一,族人认为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财源进,族人出门迎日出。添仓节:正月二十五,用高梁秸扎成的“犁丈”插在粮仓上,以祈丰年。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这天满族男孩理发,祈求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回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

4、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民俗节: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是日郊游踏青,举行民族活动的日子。端午节:满族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祈福禳灾。五月端午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4 着装特色1、鞋子特色2、男子旗装3、女子旗装4、服饰形式【帽饰&服饰】【鞋饰&配饰】5 鞋子特色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旗装,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装,穿木制鞋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

5、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6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 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7 男子旗装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

6、剃去周围的头发。8 女子旗装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9 帽饰&服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

7、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10鞋饰&配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11 饮食习惯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

8、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 12 一、日常糕点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爱吃的点心。据说云南特产食品火腿月饼和“萨其玛”,就是由满族人开办的全番楼首先生产的。“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腻,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糕点。 13 二、日常饮食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养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晌午吃用黄米或

9、高梁等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多用小米、高粱、玉米。副食有各种蔬菜。 14 三、节日饮食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式糕点独具风味。如“萨其玛”就是至今仍受人们欢迎的糕点之一。15 满族的人口数量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的9.28%。省级行政区中,辽宁与河北的满族人口超过百万。其中辽宁省有满族5,336,895人,占满族人口的51.26%,占辽宁省人口的12.20%,为满族人口的主要集中之地;河北省有满族2,118,711人,占满族人口的20.35%,占河北省少数

10、民族人口的70.80%。吉林、黑龙江、内蒙和北京的满族人口超过十万;天津、河南等17个省级行政区各有数万;安徽、福建等7个省级行政区各有数千;西藏自治区的满族人口最少,为153人。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和北京,满族为第一大少数民族。尤其在辽宁、河北、黑龙江三省,满族占当地少数民族的比例超过50%;在吉林、内蒙、天津、宁夏、陕西与山西,满族为第二大少数民族;在河南、山东与安徽则位列第三。16由于各种不同因素,满族人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一定的人口分布,台湾即是主要的区域之一。早在乾隆年间,就有金朝皇族完颜宗翰的二十二世孙粘德尚、粘德粤、粘德恩三兄弟移居台湾,现在已发展为有五百余户、八千多人口的大家族。成批移往台湾的满族主要为1949年随同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到台湾的满族民意代表;其中有立法委员、国大代表、学者、宗教家、自由人士及公教人员和眷属等。中华民国满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