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_第1页
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_第2页
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_第3页
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_第4页
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胞外高聚物分离富集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镍2010-10-25 收稿; 2011-03-17 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0970309)、国家教育部博 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No. 20093227110015)、河南省科技攻关项 目(No. 082102220009 )和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No. 2009A610001)资助E-mail : myanliao163引言胞外高聚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高分子物质, 主要成分有 糖蛋白、胞外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核酸 1。因其在环境 中易于降解且对人体无害等优点, 受到广泛重视, 近年来已有关 于用胞外高聚物作为生物吸

2、附剂吸附重金属的报道14。胞外高聚物中存在着大量阴离子基团 (羧基、羟基和氨基等), 对不同类型金属离子表现出强烈的亲和性5,对一些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吸附力, 是痕量金属离子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 镍在 自然环境中多数以微量形式存在, 不易直接测定, 通常需要进行 预分离/富集。目前分离 /富集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 6、离子 交换树脂法 7和有机溶剂萃取法 8等。本实验利用自制的 胞外高聚物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作为检测手段, 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痕量镍的含量。 本方法具有灵敏度 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为检测环境水样和食品中的痕量镍提供了新的方法。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 TA

3、S-986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WQF-400N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仪(热电公司) ; S-4800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Hitachi High , Japan) ; 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仪(EDX, USA ; pHS-3C型酸度 计(上海理达仪器厂);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f )。Ni?A 标准储备溶液由Ni( NO3 2?6H2O配制,标准溶液系列由1.0 g/L 的储备溶液逐级稀释而成,各种干扰离子溶液均按常规方法配 制。仪器工作条件分析线波长:232.0 nm灯电流:4.0 mA燃烧器高度:5.0 mm光谱带宽:0. 2 nm ;燃气流

4、量:1500 mL/min, 燃烧器位 置: 2.0 mm。实验方法胞外高聚物的制备将细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2 9接种到产胞外高聚物培养基(葡萄糖2%酵母膏0.05%,尿素0.05%, NaCI 0.01%, K2HPO4 0.5%, KH2PO4 0.2%,(NH4) 2SO4 0.02%, MgSO4?7H2O 0.02%, pH 7.0 8.0 )中,30C振荡培养 60 h,以 10000 r/min 离心去除菌体, 2 倍体积无水乙醇抽提离心后发酵液得到胞外高 聚物,80C烘干得到胞外高聚物 PF-2。吸附与解吸实验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适量 N

5、i?A标准溶液,以HCI和NH40H 溶液调节至 pH 5.0 ,以水定容至刻度。称取 0.25 g 胞外高聚物 PF-2加入其中,25C振荡1 h,静置2 h后,以转速5000 r/min 离心5 min,移取上层清液用FAAS测定Ni?A的含量,计算胞外 高聚物PF-2对Ni?A的吸附率。取上述 Ni?A吸附完全并离心后 的沉淀,溶于蒸馏水中,加入 10 mL 0.5 moI/L HCI ,定容至与 沉淀前液体相同的体积,25C振荡1 h,静置2 h后离心,移取 上层清液用FAAS测定Ni?A含量,计算解脱回收率。结果和讨论胞外高聚物 PF-2 的表征SEM-EDX 分析图 1 为胞外高聚

6、物 PF-2 吸附 Ni?A 前后的扫描电镜图。 由图 1a 可见, PF-2 表面不平整, 可使众多功能团能与吸附质相接触。 而吸附Ni?A后(图1b),高聚物间结合力减弱,故比吸附前显 得分散, 在其颗粒周围有大量的片状物质存在, 外表面还粘附一 些絮状或团状物,说明 Ni?A 在高聚物表面形成了金属沉积物。本实验采用EDX技术对吸附镍前后的胞外高聚物 PF-2进行 了元素半定量分析(图2)。由图2a可见,PF-2中C, O, Na, P 和K的重量比分别为13.2%, 25.1%, 19.3%, 30.0% 和12.0%。当 高聚物与Ni?A作用后,原高聚物中K和Na元素峰减弱,同时在

7、7.5和8.25 keV处出现了 Ni元素峰,这表明Ni?A与高聚物中K+和Na+之间存在离子交换作用。FTIR 分析胞外高聚物 PF-2 吸附镍前后的红外谱图如图 3 所示。 3315 cm 1附近的强宽谱峰为缔合的来自0H的伸缩振动,是0H和NH键伸展振动吸收。2926 cm - 1处的峰为CH2的碳氢反对称伸缩 振动峰 10。 1732 cm1 处吸收峰为羧酸脂类化合物及酮类 化合物中羰基的C0伸缩振动。1440 cm- 1处是羧酸根离子(co-)的特征吸收峰,是由于羧酸中CO申缩振动引起的11。由图3b可见,胞外高聚物 PF-2吸附Ni?A后,3315 cm- 1 处的NH吸收峰稍有减

8、弱,移至 3296 cm- 1处。这可能是因为 Ni?A-PF-2在合成过程中产生 NNi配位键, 使得NH吸收峰 有所减弱。吸附 Ni?A 后, 2926 cm-1 处的吸收峰向低波数偏移 10 cm- 1,且峰强明显降低;1732 cm - 1处的C0伸缩振 动峰向低波数漂移10 cm- 1;高聚物PF-2吸附Ni?A后,羧基 的CO申缩振动峰发生位移,由1440 cm - 1移至1432 cm -1,强度明显减弱。分析结果表明, PF-2 在吸附 Ni?A 时,氨基和羧 基是参与吸附作用的主要官能团。 通过电位滴定实验确定了 PF-2 中参与 Ni?A 吸附的官能团中羟基、 氨基、羧基的

9、含量分别为 0.5, 0.9 和 2.4 mmol/g 。酸度对胞外高聚物 PF-2 吸附率的影响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 0.15 mgNi?A,固定PF-2用量为0.25 g,分别考察了 pH 1.08.0不同酸度条件下 Ni?A在PF-2上的吸附率。 PF-2 对 Ni?A 的吸附率随 pH 值的增加而增大, pH 5.0 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当溶液 pH 值较低时,位于高聚物表面的 官能团活性位点(如羧基、氨基等)质子化程度较高12,即水合氢离子与高聚物表面的活性位点结合,阻止了 Ni?A 与吸附 活性位点的接触,因此对 Ni?A 吸附量较小;随着 pH 值升高,高 聚物表面官能团逐渐

10、脱质子化,官能团的负电荷逐渐暴露出来。 因此,Ni?A与活性位点结合量随之增加。当溶液pH值过高时,在溶液中大量 Ni?A 会发生水解而影响吸附,所以选择最佳酸度 为 pH= 5.0。吸附等温线在一系列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5500 mg/L的 Ni?A,分别在25, 35和45C下进行吸附实验,计算其吸附容量 q(mg/g)。对于固液体系的吸附行为,常用 Langmuir, Freundlich 和Dubinin-Radushkevich (D-R)吸附等温方程式来描述13。3 种吸附等温方程式的线性形式分别为:解脱实验 从酸度对吸附率影响可以看出,强酸条件下有利于 Ni?A 的

11、 解脱。选择 HCl 作为解脱剂,按实验方法进行吸附和解脱实验, 在25 C, 250 mL容量瓶中进行解吸实验,分别考察不同体积的 0.5 mol/L HCl 对 Ni?A 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HCl 的体 积达到10 mL时,Ni?A的回收率达到98.5%,本实验选择10 mL0.5 mol/L HCl 作为解脱剂,预富集因子为 25。共存离子的影响固定PF-2用量0.25 g,在50 mL溶液中,3000卩g的K+, Na+; 1000 卩 g 的 Mg2+, Ca2+, HPO- 2, SiO2-3; 300 卩 g 的 Co2+, Ag+; 200 卩 g 的 Zn2+, H

12、g2+; 100 卩 g 的 Pb2+; 50 a g的Al3 + ; 30卩g的Fe3+对1.0 mg/L Ni?A 的回收率无 影响。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经考察,Ni?A的浓度在0.05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 Y= 0.0519X( mg/L) + 0.0175,相关系数 r = 0.9998。 根据IUPAC定义,测得本法的检出限为 48 a g/L,相对标准偏 差为 2.6%(0.08 mg/L Ni?A , n = 9)。样品分析取自来水和河水按常规方法预处理, 取土壤样品采用微波消 解法进行前处理, 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吸附和解吸实验, 同时做空 白实验和

13、加标回收实验,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解吸液中 Ni?A 的浓度,结果见表 2,回收率满意。ReferencesStephen Inbaraj B, Wang J S, Lu J F, Siao F Y, ChenB H. Bioresour. Technol., 2009, 100(1) : 200 207MoonS H, Park C S, Kim Y J, Park Y I l. Proc. Biochem.,2006, 41(2) : 312 316Zhang Y, Fang X L, Ye Z L, Li Y H, Cai W M. J.Environ.Sci., 2008, 20(11

14、) : 1288 1293Zhou WZ, WangJ, Shen B L, Hou WG, Zhang Y Z. Colloidsand Surfaces B, 2009, 72( 2) : 295 302KANG Chun-Li, SU Chun-Yan, GUO Ping (康春莉 , 苏春 彦, 郭 平) . Chem. J.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 学报) , 2006, 27 ( 7) : 1245 1246ZHAO Liang, ZHU Xia-Shi, FENG Ke, WU Jun (赵 亮, 朱 霞石 , 封 克, 吴 俊) . Chine

15、se J. Anal. Chem. (分析化学) , 2006, 34 ( 2) : 223 226WANG Qi-Lian, ZHAO Zhi-Qi, LIU Cong-Qiang, LINGHong-Wen (汪齐连,赵志琦,刘丛强,凌宏文).Chinese J.Anal. Chem. (分析化学) , 2006, 34( 6) : 764 768WANG Liang, YAN Yong-Sheng, ZHU Wen-Shuai, LIHua-Mi ng (王良,闫永胜,朱文帅,李华明).Ch in ese J. An al.Chem. (分析化学) , 2009, 37(1) : 72

16、76MAO Yan-Li, YAN Yong-Sheng, WANG Yao-Qing (毛艳丽, 闫永胜 , 汪尧清)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环 境科学与技术) , 2009, 32 ( 6) : 25 29LU Yong-Quan, DENCZhen-Hua (卢涌泉,邓振华).TheAnalysis of PracticalInfrared Spectra (实用红外光谱解析)Beijing (北京) : Electronics Industry Press(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 2132LI Xing, LIU Peng,

17、ZHANG Zhi-Xiang (李 星 , 刘 鹏 , 张志祥)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 谱分析) , 2009, 29 (14) : 945 949Maurya NS, Mittal A K, Cornel P. Bioresour. Technol., 2006, 97: 512 521Tuzen M, Sar?c A, Mendil D, Uluozlu O D, Soylak M,Dogan M. J. Hazard. Mater., 2009, 165(1-3 ) : 566 572ZHANG Dong, ZHANG

18、Wen-Jie, GUAN Xin, GAO Hong, HEHong-Bo (张 东,张文杰,关欣,高虹,何红波).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 ( 13) : 824 828Bayramolu G, Ar?cca M Y. Bioresour. Technol., 2009, 100: 186 193Yahaya Y A, Don M M, Bhatia S. J. Hazard. Mater.,2009, 161 ( 1 ) : 189 195Mall I D, Srivastava V C, Agarwal

19、N K. Chemosphere,2005, 61: 492 501Nuhoglu Y, Malkoc E. Bioresour. Technol., 2009, 100 ( 8) : 2375 2380?Zzer A, Akkaya G, Turabik M. J. Hazard. Mater., 2006, 135: 355 364Determination of Nickel in Water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metry after Separation/Preconcentration with ExopolymersMAO Yan-L

20、i1,2, XIAO Xiao-Cun2, PAN Jian-Ming1, OU Hong-Xiang1, YAN Yong-Sheng*1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2(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enan University of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36)A new exopolymers PF-2 was pre

21、pared for separation-preconcentration of trace nickel,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SEM) ,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EDX)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FTIR). By meansof the determination of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AAS) ,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exopolymersPF-2 fornickel ion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optimum pH 5.0, the Langmuir isotherm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