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_第1页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_第2页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_第3页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_第4页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付艳平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地址:吉林市通潭大路9号 :04323970720Email:jh_fuyppetrochina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案目 录第一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物质有害因素辨识第三节 典型工艺危害因素辨识 第四节 专业设备危害因素辨识第五节 自然环境危害因素辨识第六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第七节 法规符合性评价第八节 典型场所环境危害因素第二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 P.24 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第一节 概述是确定在什么情况发

2、生、它为什么发生发生原因,和怎样发生发生后果的过程。危险辨识两个关键任务: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设备特征。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内容和方法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六大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运动危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P24)2、化学性危险、有害

3、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化学活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载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识别功能缺陷其他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其他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理标识不清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可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冒顶和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按照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事故分类标准研究,

4、20类:坠落和滚落、摔倒和翻倒、碰撞、飞溅和落下、坍塌和倒塌、被碰撞、轧入、切伤和擦伤、踩伤、淹溺、接触高温和低温物、接触有害物、触电、爆炸、破裂、火灾、道路交通事故其他交通事故动作不当、其他四、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分析工艺过程及设备,以及环境等。此种方法比较普遍被采用。直观经验法:该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该方法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受知识、经验、资料限制,易遗漏如平

5、安检查表)。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可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平安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方法:用此方法来分析两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它适于对小系统的分析辨识。 系统平安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平安工程评价方法的局部方法,进行危险、有害辨识系统的平安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如:ETA、FTA等。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本卷须知: 危险、有害危害因素分布。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漏洞和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置、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资、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工用工程、作业环境的危险等几局部,

6、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危害因素、列表分析、综合归纳。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方式。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大局部危险、危害有害因素,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而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或一定区域内通过呼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觉的。主要危险、有害危害因素。 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方案提供根底。重大危险、有害危害因素。 重

7、大危险、有害因素不能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有害危害因素。六、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原那么 P.50科学性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它是预测平安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必需要有科学的平安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平安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显示出来,用严密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清楚。系统性

8、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害性。全面性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平安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不仅要分析正常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识别开车、停车、检修,装置受到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预测性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第二节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9、P.34P.37 P.39P.42 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8类: 爆炸品、压缩空气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8类。第一类、爆炸品 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的危害 危险特性原 因可能事故敏感易爆性爆炸后,对外界作用比较敏感,存在火焰、撞击、摩擦、针刺或电能等较小的简单的初始

10、冲能,就可能引起爆炸。爆炸自燃危险性部分爆炸品,在一定温度下,可不用火源的作用,即自行爆炸。火灾爆炸着火危险性爆炸的都是易燃物质,且可着火,不需外界供氧;同时炸药爆炸时放出大量热,温度可达数千度。火灾毒害性有些爆炸品,有一定毒害性,且绝大多数爆炸品爆炸时,会产生CO、NO、HCN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窒息中毒 按照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共30种。举例:2,4,6-三硝基甲苯(干的或含水30%),别名:梯恩梯,分子式: CH3C6H2(NO2)3。主(次)危险性类别:爆炸性(有毒)。 2,4,6-三硝基苯酚,别名:苦味酸,分子式:(NO2)3 C6H2O

11、H。主(次)危险性类别:爆炸性。 雷酸汞(含水,或水加乙醇20%),别名:雷汞,分子式:Hg(ONC)2,主(次)危险性类别:爆炸性(有毒)。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 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汽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1项 易燃气体,如:CO CH4 H2等。 第2项 不燃气体,如:压缩空气 N2等。 第3项 有毒气

12、体毒性指数同第六类,如:CO Cl2 NH3 等。 危害特性原 因 可能事故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有害气体对人、畜有很大的毒害性。中毒扩散性气体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非常容易扩散。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窒息性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其他压缩和液化气体都具有窒息性。窒息氧化性压缩和液化气体中,有一部分强氧化剂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或还原性物质)。火灾、爆炸腐蚀性酸性、碱性气体及一些含氮、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人员灼烫及设备损坏高压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大都是经过高压和降温后,压入坚固耐压的容器(钢瓶)中的。物理性爆炸低温液化气

13、体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还有的液化气体,本身就存在低温。冻伤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害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易燃气体32种;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22种;有毒气体16种。此类总计70种。第三类 、易燃液体 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根据闪点分类: 第一项:低闪点18 乙醚(闪点-45) 乙醛(闪点-38) 第二项:中闪点18 闪点23 苯 (闪点-11) 乙醇(闪点12) 第三项: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丁醇(闪点35) 氯苯(闪点28)易燃液体的危害危险特性原

14、 因可能事故易燃爆性易燃物沸点较低,易挥发易燃蒸汽。挥发出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闪点越低,越容易点燃火 灾、爆 炸易产生静电易燃液体大多数是电介质,电阻率高,易产生静电火 灾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扩散性。增加了发生连锁事故的可能性毒害性和腐蚀性易燃液体或其蒸汽大都具有毒性。有的还具有腐蚀性中 毒灼 烫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低闪点液体44种;中闪点液体165种;高闪点液体106种。此类共计315种。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

15、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响,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热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响,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一项 易燃固体 S 红P 第二项 自燃物品 白P 三乙基铝 第三项 遇湿易燃品 Na K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危害危险特性 原 因可能事故1、易燃固体易燃性易燃固体着火点较低,有些易燃固体受到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下,也可能引发燃烧。火灾遇氧化剂 易燃易爆 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氧化剂易燃易爆。火灾、爆炸毒害性绝大多数易燃固

16、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中毒粉尘状态一些易燃固体,以颗粒状态漂浮于空气中。粉尘爆炸粉尘危害自燃危险性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部分易燃固体容易自燃起火。火灾2、自燃物品遇空气自燃火灾、爆炸遇湿易燃火灾毒害性这类物品除自身具有毒性外,还与空气中的氧生成有毒性的化合物。中毒粉尘状态粉尘爆炸 粉尘危害易燃危险性自燃物品,有时即使是不存在空气,也会燃烧,产生危险。火灾3、易燃物品:Na、K等: 遇水或受热不需明火 燃烧、爆炸燃烧、爆炸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易燃固体15种; 自燃物品10种; 遇湿易燃品27种。此类共计52种。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

17、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一项 氧化剂 :过氧化钠 高锰酸钾 遇到复原剂 第二项 有机过氧化物类 :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甲乙酮 危害:易分解、可燃、爆炸。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危险特性 原 因 可能事故1、氧化剂强氧化性氧化价态高,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与可燃物作用,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火灾、爆炸易分解性受潮、热、被撞、摩擦时,极易分解出原子氧,遇有

18、还原剂,易发生火灾爆炸;遇氢易剧烈反应,甚至爆炸。火灾、爆炸毒害性腐蚀性绝大多数氧化剂有一定毒害性和腐蚀性。毒性、灼烫可燃性有机物能燃烧火灾2、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爆炸性过氧化物极不稳定,对热、振动、冲击、摩擦等都极为敏感。火灾、爆炸 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本身易燃、燃烧迅速而猛烈。火灾、爆炸毒害性腐蚀性有机过氧化物,大多数对眼睛有害作用,即使短暂接触,也可能对角膜造成严重伤害。毒性、灼烫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氧化剂102种;有机过氧化物10种。此类共计112种。 第六类、 毒害品 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液体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

19、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 mg/Kg ;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D501000 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剧毒品 危害:中毒 如:三氧化二砷 有毒品 氧化性 如:二氧化铅 有害品 如:氧化汞毒害品的危害危害特性 原 因 可能事故毒害性挥发性液体、蒸汽和固体粉尘,容易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进行毒品操作后,未进行漱口、洗手就饮食或在操作过程中误食毒品;一些可溶于水或脂肪的毒品,可通过皮肤侵入肌体,引起中毒。中毒易燃性遇氧

20、化剂发生燃烧爆炸,大多数有火灾危险的毒害品,遇氧化剂都能发生反应,此时遇火就会发生燃烧爆炸。火灾、爆炸氧化性在无机有毒物品中,汞和铅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并产生毒性极强的气体。火灾、爆炸、毒性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共计304种。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 大于7.410000BqKg 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 六氟化铀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放射性物质共2种。危险特性 原 因可能事故放射性射线危害能力较强,

21、进行人体后会造成较大伤害;射线能破坏人体细胞,造成对肌体的伤害(还有射线,中子射线等)。辐射危害 可燃性多数放射品具有可燃性。火灾氧化性硝酸铀等放射性物品,具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火灾 、爆炸第八类、 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害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外表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1、酸性腐蚀品:酸: H2SO4 HCl HCHO2、碱性腐蚀品:碱: NaOH KOH NaOC2H5 NaClO3 3、其他腐蚀品:苯酚钠、蒽腐蚀品的危害危险特性 原 因 可能

22、事故腐蚀性与人体接触,会引起灼伤,与设备、建筑物等接触,会引起腐蚀。灼烫、财产损失毒害性部分腐蚀品,能发生具有强烈腐蚀和毒害性气体。中毒氧化性无机腐蚀品,大都具有较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火灾、爆炸易燃性有机腐蚀品,大都可燃。火灾、爆炸 GB13690-1992(危险化学品分类)中:腐蚀品中:酸性腐蚀品84种;碱性腐蚀品17种;其他腐蚀品7种。此类共计108种。1、物料输送工艺、管道输送气体:超压爆炸平安装置 静电火灾爆炸流速,接地 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 火灾、爆炸 液体:静电 流速,接地 泄漏火灾、爆炸密封,防腐 中毒第三节 典型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P

23、.49P.50 2、熔融和枯燥熔融: 用加热方法使固体转化到液体的过 程。 火灾,中毒,灼伤。受物质特性、加热方式的影响。 枯燥: 利用热能除去潮湿物中的水份或溶剂。 超温自燃;静电、粉尘爆炸;泄漏火灾、爆炸。 3、 蒸发、蒸馏蒸发: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溶剂汽化并移出,以提高溶质浓度或使之析出。蒸馏: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别离为相对较纯组分的操作。 泄漏火灾,爆炸(密封,防止设备腐蚀)。 误操作自燃、火灾、爆炸。 静电火灾、爆炸。4、冷却、冷凝、冷冻冷却:使温度降低的过程。冷凝:物质温度降低发生相变的过程。 以上冷却、冷凝中: 冷却介质中断压力升高,爆炸。 冷却器泄漏副反响,中

24、毒、爆炸。 冷冻:使物质温度降低0以下的过程 。 载冷体中断压力升高,爆炸。5、筛分、过滤筛分: 将固体颗粒按大小分开进行分级的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密闭、除尘),易产生静电(静电接地)。过滤:借助重力、加压、真空及离心力的作用,使悬浮液通过多孔物质,而将固体微粒截留到达液固别离的过程。 危害:液相物料不稳定火灾、爆炸设备选型。 液体挥发火灾、爆炸密闭 中毒6、粉碎、混合粉碎:将大块物料加工成小块物料的操作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惰性气体保护。 撞击火花,摩擦生热、静电。 混合: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相互分散到达温度、浓度组成一致的过程。 液体挥发火灾、爆炸。 粉尘物料飘浮粉尘爆炸。 搅

25、拌故障搅拌快,易产生静电;固体物料撞击火花。 混合有时还要考虑一些化学变化速度问题,如:浓硫酸参加水中,参加速度过快,放热剧烈,易产生爆炸。第四节 专业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P.28P.321、锅炉和压力容器. 1)锅炉:1爆炸事故 爆炸原因: 超压失效压力表失灵;操作失误。 过热情况:外表结垢、开缝。 腐蚀失效:因锅炉水质不好。 设计缺陷:设计不合理,导致爆炸事故发生。2缺水事故 干烧,缺水后,冒然通水,压力急骤上升,导致爆炸。 缺水原因:操作不严,给水失灵,排水失灵。3满水事故 水位上限操作,使冷水通入管路,造成水击。 水大量蒸发,造成结垢。 4水击事故 压力振动过大,撞坏管件,导致爆炸。

26、 上下温水相遇;阀门开关过快,均会导致水击。 5炉膛爆炸 比锅炉爆炸要小得多,还有其他原因。 2)压力容器:延性破裂:超过屈服极限,没经过塑性而破裂 应力集中造成。脆性破裂:应力集中并缝处 过渡弧处疲劳破裂:周期性交变应力作用,逐步开展的破裂过程。腐蚀破裂:酸、碱性、电化作用,厚度变薄,强度下降。蠕变失效:材料的老化;还包括压力管道。2、机械设备1)机械危险: 静止危险(刀具碰击)。 直线往复运动危险。 旋转运动带来危险。 飞出物带来危险。2)电气危险:见电气设备。3)灼伤危害:热处理车间。4)噪声危害: 机加车间电机运转噪声压缩气体、流体运动。 5)振动危害:大型机器设备运转,使建筑根底振动

27、,从而 使人受到全身性振动危害。6)辐射危害:射线危害。7)其它危害:粉尘,高温作业,高温爆炸。 3、起重设备: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倾翻:超过额定起重力矩,或使用时间久了,失效。露天作业:大风(没设防风、防滑装置)。挤压:地面与起重失去联系。高处坠落。其它伤害:断裂、倒杆、触电。4、电器设备:触电事故:电击、电伤(局部性效应)防护措施不当造成。电器火灾:占工艺事故50%以上,起动时电流;在危险场合安装非防爆设备。静电事故:感应、摩擦产生静电火花,没接地,对人那么有不当反响倒地,易产生二次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施工原因、线路老化。第五节自然环境危险因素辨识地质条件 地震地基承载力(主要对

28、高层建筑或设备) 。 气象条件 气温:高温使危险化学品压力升高;低温冻裂,影响物料工艺条件变化,影响后果。 雷电:爆炸或直接伤害,损失设备。 风:风压对设备强度造成危害,对江河湖泊引起危害。水文条件 江河湖海第六节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相关研究及应用1) 重大事故频发2) 1974年英国最早研究。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首次建议重大危险源标准。3) 欧共体1982年?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4) 1993国际劳工组织?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5) 2000年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6) 2002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

29、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和?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 2、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加工和使用或储存危险品且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假设单元中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那么该单元定为最大危险源。生产场所: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及使用场所。包括此过程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贮存区:专用于贮存危险品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3、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

30、物质超过临界量的情况: N qi 1 i=1 Qi qi 单元中第i种危险物质的实际数量;Qi 单元中第i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N 单元中危险物质的种类数 。4、重大危险源分类:1)按生产贮存不同分,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可分为: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2)按危害形式分: 火灾,爆炸,泄漏等。3)按物质不同GB182182000分为:爆炸物26种,易燃物34种,活性化学物质21种,有毒物质6种。(GB182182000中共计142种) 爆炸物易燃物有毒物质5、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贮罐区 库区生产场所危险房屋压力管道压力容器锅炉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煤矿开工、开采金

31、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含采石场尾矿库第七节 法规符合性评价评估 P.45P.49厂址总平面图道路运输建筑物工艺过程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 第八节 典型场所环境危险 因素1、原油储罐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 原油1爆炸2毒性3排泄问题:污染环境、火灾。4扩散气体:火灾、爆炸。2工艺过程、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1输送:泄漏、管道静电2装卸: 静电、泄漏爆炸、火灾。 泵:机械事故,防护罩、噪声。电气:需选防爆型。3储油区: 泄漏:高温易挥发易燃、易爆、腐蚀性。 防雷装置;操作人员禁穿带钉子的鞋;操作人员操作时,严防坠落事故;清洗、检修时,严防中毒特别是罐内。3)外部环境及条件 自然环境:

32、地震。罐底出现小裂缝,原油会大量 倾泄。 气象条件: a高温:原油蒸汽压力上升,与空气混合易爆炸。 b低温:绸化、结冻,出现故障应设加热装置。 c雷电:油罐壁厚不够,遇雷电后,爆炸、火灾。 2、压缩石油液化气站为易燃、易爆物质。存在危害因素:1)泄漏2)扩散,流动3)毒害性窒息性物质4)环境:低温冻伤,高温泄漏5)工艺过程与设备 储罐区:腐蚀,破裂;压力容器,爆炸。其他同原油罐区。 输送:高压几MPa,泄漏,静电爆炸。 装罐区:压缩机,噪声比泵大得多。6)地质条件:地震,管道断裂,引起严重火灾爆炸,中毒事故。 7)气象:低温,罐底有少量水,结冻;高温,设备及管道压力骤升, 产生爆炸。 1998年石家庄石油气罐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烧伤2人。3、天然气长输泵站1)泄漏:中毒窒息,火灾、爆炸。2)扩散往上跑,遇火炬、雷电,空中爆炸。3)H2S中毒。 第二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P5152评价单元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根底上,根据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划分评价单元的根本原那么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根据评价需要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