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学法指导含课时同步训练题附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学法指导含课时同步训练题附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学法指导含课时同步训练题附答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学法指导含课时同步训练题附答案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学法指导含课时同步训练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伤仲永(建议安排2课时)学习导引伤仲永是一篇文言文,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写一位天资聪颖的“神童”最终变为常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能 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 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议论部分指岀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本文语 言十分精当,如第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不到十个字就交待了仲永的藉贯、身份、姓名、家世。接着,一个“啼” 字,生动地写岀了仲永索求书具的迫切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聪明、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 上。第二段中一“见

2、一 “闻” 一“问,三个动词就交待了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b5E2RGbCAP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掌握和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大意;其次要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本文语言精 当,用词准确的特点;再次要能从仲永的经历中悟岀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plEanqFDPw典题例析例题: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3、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DXDiTa9E3d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问焉。曰:“泯然众人矣。”RTCrpUDGiT.解释加点的字。 TOC o 1-5 h z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事言其父()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 于舅家见之.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

4、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解析:这是个文言文选段是第五课的重点。5个题目基本上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知识点。第1、2题考查学生积累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第3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以上 3题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第 4题的翻译题既考到句意理解能力,又考到词性活用、通假字的知识,属文言文知识的小综合,如“奇之”的“奇”(以为奇),“宾客其父”的“宾 客”(把当作宾客)和“日扳仲永”的“扳”,(同“攀”拉着),第5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

5、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题目涉及句意的理解和文章思路的把握,详略的处理等,答题时同学们要反复地将原文再诵读一两遍,有了语感, 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一步了,解题时便能得心应手,对答自如。5PCzVD7HxA参考答案1.( l )曾经(2)完成(3 )相当(4)渐渐2 . C 3 . B 4 .( 1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5.( 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 )

6、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 )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jLBHrnAlLg课时训练训练一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邑人()世隶耕()环谒()mm 然()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自为其名(邑人奇之()环谒于邑人(称前时之闻()()不能称()或以钱币q 丫之( )()( )()三指岀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TOC o 1-5 h z )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邑人奇之(四

7、.区别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不同含义。 L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YL并自为其名广余闻之也久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博闻强记环谒于邑人3 .于V于舅家见之贤于才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五翻译下列句子。1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训练二(一)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诗词改字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XHAQX74J0X复圈去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

8、”。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钱伸仲大夫如此。LDAYtRyKfE.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旋改为“满()凡如是.()始定为“绿(凡如是十许.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3 王荆公即我国朝人,著名的3 王荆公即我国朝人,著名的Zzz6ZB2Ltk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这篇诗话讲的是诗歌创作中的 问题,通过诗人的构思过程生动地说明了 .你还知道哪些诗文“炼字的故事?请写岀来。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司马光救友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 ()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

9、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写),爱之.(),退( )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指同“旨”,主要意思)。自是.()手不释( )书,足跌(失足)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指代瓮),水迸(b 6g,涌出),儿得活。 dvzfvkwMIl解释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写入文中括号。从文中哪些句子可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答:古籍中记述少年或聪明或好学的故事很多,你能写岀几个有关的故事来吗? (3分)答:【探索时空】热点话题成长是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师长引领、周围环境影响和个人对生活、对理想、对人生感悟。rqyn14ZNXI孩子们说,成长

10、的关键在家庭,在学校,在环境。为什么孔夫子的后代都是学者教授?为什么会有书香门第的说法?为 什么孟母要三迁?家长们说,成长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为什么北大的高材生在菜市卖肉?为什么名将赵奢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面对以上不同的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你的学习体验,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EmxvxOtOco研究与思考1 小亮是你中学的同桌,你们俩情同手足无话不谈。最近以来小亮老是愁眉苦脸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问他原因, 他说,爸爸天天晚上邀人到家里打麻将,吵吵嚷嚷的影响学习。请你以小亮同学的身份,给小亮的爸爸写一封信,说服小亮 的爸爸,让他给小亮一个安静的环境读书。SixE2yXPq52 阅读

11、下面一个故事,思考文后的问题。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傅。“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点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个人一起问。师傅闭上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6ewMyirQFL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已经成为经理。kavU42VRUs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奇怪!师傅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五个字,我一听就奇怪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

12、公司? 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怎么没听师傅的话呢?”y6v3ALoS89“我听了啊! ”那经理笑道,“师傅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饭吃老板说什么是 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傅不是这个意思吗?”M2ub6vSTnP两个人又去拜望师傅。师傅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1)为什么师傅的同样一句话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2)两人第2次与师傅见面时,师傅说的“不过一念间”是什么意思?请根据你的理解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下面是摘自报刊文摘的有关资料,请认真阅读,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归纳岀中美教育的最大不同点

13、OYujCfmUCw“美国人的教育法则”:归属法则: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都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理解他们;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第五课训练一二二y iy e ch 6属于 曾经l i书写泯乞立即题上自己的同乡四处拜访相称听说的情况eUts8ZQVRd二.对感到诧异名作动当作宾客以为利意动用法同“攀”,牵引通假字以为奇意动用法sQsAEJ

14、kW5T四.从自己听说听说的情况听到向在比被五.1 、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知道书写工具.2 、终于又成为了一般人,这是因为后天受的教育不够啊GMslasNXkA训练二(一)1、随即 这样 才 左右2、 ( 1)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的春草春树,什么时候明亮的月亮才能照耀我回到故乡去呢?(2)吴地有个读书人家 里收藏了王安石原诗的草稿。TlrRGchYzg3、王安石宋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4、“到”不好,太生硬。“过”不好,让人感觉春天一下子就消失了。“入”不好,描写不妥当。“满”不好,风是无 形的,不可用满形容。绿”好在将春风写活了,给人的感觉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江南大地一下子春色满园,春光无限。7EqZcWLZNX5、 “炼字”一字的改动可以使诗中的境界变得更加鲜明。6、早梅诗改字的故事。郭沫若剧本改字的故事。鲁迅改诗,改文的故事。(二)1、象;它指春秋左氏传;回家;了解;从此;放下;没入;都;离开;拿2、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自是手不释书。3、 匡衡囊萤映雪读书苏秦、孙敬悬梁刺股读书谢道韫咏雪。【热点话题】能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略。【研究与思考】1、回答此题适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从内容上看,要注意动之以情,说服小亮的爸爸学习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最好能举一举生活中的实例,更有说服力。lzq7IGfO2E从语言上看,要注意“小亮的同学”的身份。小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