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由所有民族共同缔造而成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C.体现汉族文化主导性地位D.源自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

2、国家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在我国,每年清明节人们普遍进行扫墓祭祖活动,这一传统源自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处应填入的是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维护(礼乐制、青铜文化)权力的核心宗法制权力的经济基础权力的记录(甲骨文)一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C.分封制、井田制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农具礼器食具货币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

3、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制农具有利于农业发展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7.下列两幅图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圏L客秋酣圉晦势图7.下列两幅图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疆域开拓推动华夏文明传播C.长城修筑阻挡了匈奴的劫掠2战屬形殆图2战屬形殆图B.郡县制全面推行到全国D各国都城商贸往来频繁A.大量迁居黄河流域B.生产方式迅速封建化C.华夏认同不断发展D.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按周朝的制度,井田制下“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战国时期,东方各国仍保留这一分田标准,而商鞅变法则“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这主要表明当时A.税制改革尚未普及B.秦国改革更加彻底C.中原经济比较发达D.礼乐制度影响深远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变法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C.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D.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5、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13.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6、。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促进了奴隶主土地所有制成长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B.形式上是一致C.风格上是一致D.主题上是一致的的的的据说文解字记载,“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可见秦国对农业经济的重视。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授田于百姓B.统一货币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修建都江堰工程秦始皇嬴政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

7、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些规定的意图是突出皇帝独尊B.否定周王权威C.统一文件格式D.整顿王朝礼仪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为秦朝形势图,它可以用来学习秦朝的()C1Lfjn:u嗣jusrk光叩勺IHW7LJI秦r拾山那,rtiG|j南IJRIHt+m;K1渔mil卜捌屮(E也丘:忆丁|C1Lfjn:u嗣jusrk光叩勺IHW7LJI秦r拾山那,rtiG|j南IJRIHt+m;K1渔mil卜捌屮(E也丘:忆丁|施虹北邑7亀明益诃姒扎诫EaTKftj&nnjruinsftifi.yi社会风俗疆域四至周边民族关系地方行政制度B.C.D.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的统

8、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面持久的烙印、”这里的“烙印“是指A中外朝制度B行省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三省六部制度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A.三公制开始确立B.郡县制全面推行C.度量衡实现统一D.驰道连接了各地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令

9、地主和有田农民呈报所有土地实际数额,并按规定缴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承认和保护。其土地载入户籍,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内容。以上措施A.推动了土地国有制度的发展B.使得国家征收赋税有了依据C.弱化国家对人民的有效统治D.解决了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A.商纣和周武王B.夏桀和商汤C.秦二世和陈胜D.项羽和刘邦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B.分封制影响

10、较为深远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D隋朝D隋朝夫丞相1111111尉;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樂内晝少府太仆A秦朝B.西汉C.西晋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A.采取“与民休息”政策B.实施尊崇儒术的文化改革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

11、,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A.赋税负担过于沉重B.经济发展水平倒退C.人口政策成效显著D.休养生息的必要性下列表述属于西汉时期历史元素的是A.刺史察举制五铢钱丝绸B.皇帝郡县制车同轨长城C.诸侯井田制甲骨文青铜D.内阁军机处青花瓷商帮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指出:“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这是指A.汉朝初年推行黄老政治B.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

12、C.汉朝建立中央集权政治D.汉代实现儒、道、佛合一下图所示,西汉与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的显著变化是4$fill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相互牵制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力D.增强了丞相的最高行政权力“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对汉朝选官标准的判断,说法最全面的是以孝廉为标准以才学为标准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以贤良方正为依据中国社会史中记述:“公元前198年,中国一公主下嫁匈奴首领单于。汉君每年向单于奉献丝、酒、米、铜币等重要礼品。”为改变这一状

13、况,汉武帝米取的直接举措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任用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反击实行盐铁官营,加强经济控制下列与丝绸之路开通有关的是张骞通西域汉朝手工业的发展七国之乱抗击匈奴A.B.C.D.如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土地兼并的普遍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14、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的史学名著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等。后汉书则记载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材料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中医药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经两千余年的实践检验,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色彩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价值。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出现于A.西周B.东周C.秦朝D.汉朝二

15、、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三(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